納米機器人、猿保姆,關於2020的預測哪些成真了?

2021-01-07 騰訊網

歷史上充斥著各種對未來的預測,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帶著極大的信心給出的,但是當我們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我們不禁思考,2020年和曾預測的究竟有何出入。技術前進的步伐一直很快,許多年前,人們就非常準確地預測了過去十年的一些決定性趨勢。不過,並不是每個預測都是對的。根據各種專家、科學家和未來學家的說法,我們可能已經在冥王星著陸了,機器人現在應該在給我們洗衣服,同時我們都能活到150歲。

機器人革命被推遲了

機器人為我們工作的前景一直是戰後一代關注的問題,曾經認為,到2020年,人類將在很多領域成為冗餘人員。埃隆大學在2006年指出:「未來學家和技術專家表示,到2020年,各種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幾乎完全取代體力勞動。」

英國未來學家伊恩 皮爾森(Ian Pearson)在2005年接受英國《觀察家報》採訪時表示:「在2020年前製造出具有超人智力水平的智能電腦是可能的。」「它肯定會有情緒。」他補充道,「如果我在飛機上,我希望電腦比我更害怕墜毀,所以它會盡一切努力待在空中。」不過,現在已經2020年了,我們的電腦並不比我們更情緒化。

「進展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快。」皮爾森告訴CNN。「本世紀初,人工智慧發展非常迅速,所以我們曾預測,到2015年,我們將擁有比人類更聰明的意識機器。」皮爾森表示,「但是,當時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衰退,這讓情況有所倒退。我估計人工智慧的進展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慢了35%到40%。」

皮爾森承認,機器人帶來的裁員比他預期的要少,但他指出,電腦化的工作夥伴已經滲透到了一些工作場所。他說:「你可以去一些汽車廠看看,根本見不到人。」

2009年,皮爾森還曾預測,我們現在將會穿上「活膚」——電子設備被「列印」在我們的身體上,監測我們的健康狀況。他補充說,該設備還可以「從神經發出信號並記錄下來,或許在以後的某一天重新注入神經,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地記錄和回放一種感覺,比如在伴侶不在時依舊能感受到擁抱的感覺。」皮爾森現在告訴CNN,這樣的產品不需要複雜的技術來製造。他表示:「我們在近20年前就可以看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但迄今尚未實現,因為沒有足夠多的工程師或公司決定研究這些領域。」

我們還沒有在月球上度假

幾十年來,人們一直預測太空旅行是可行的。太空諮詢公司Astralytical的創始人福爾茨克(Laura Forczyk)表示:「回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談論的話題——太空旅遊一直是一個願景。」

2009年,隨著許多公司和個人表示,希望讓21世紀10年代成為太空旅遊的十年,我們終於迎來了突破的時刻。「到2020年,你將看到普通公民繞月。」太空探險公司的埃裡克 安德森(Eric Anderson)在2009年告訴Space.com網站。特斯拉和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想得更美,該網站援引他的話說:「我要大膽地說,到2020年將會有載人登陸火星的嚴肅計劃。」

「從2001年到2009年,人們看到它變成了現實,」福爾茨克告訴CNN,「他們認為它就在拐角處。」但事實證明,太空旅遊離我們如此之近,卻又如此之遠。在21世紀的頭10年裡,有7人付費進入太空,但2009年,軌道旅遊飛行停止了。延誤意味著數百名報名參加太空旅行的人不得不等待。「那時候,人們總是說,『明年,明年』。」冒險記者克萊什(Jim Clash)說。他在2010年購買了一張價值20萬美元的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航班機票。他說:「我確實認為,到2020年,我們將把這個項目作為常規項目來運行。」他補充道:「我應該是610號乘客,排在倒數第一。」但他對這次耽擱並不失望,「這需要一段時間,我願意等待」。

然而,對於商業太空旅行來說,21世紀10年代幾乎不是一個失落的十年。在過去的10年裡,許多公司都朝著發射的目標大步邁進。SpaceX公司在2018年透露,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將成為該公司的首位太空遊客,預定了最早在2023年進行的繞月之旅。除此之外,馬斯克仍將目光牢牢鎖定在火星上。「現在我們有私人公司建造自己的飛行器來運輸付費客戶。」福爾茨克說,「這就是過去十年和過去幾十年的區別。」

當然,要想在2030年之前從太空看到地球,你需要有一大筆錢。但福爾茨克補充道,在月球上建造酒店的長期願景可能並不遙遠。「人類是聰明的……當然,這最終會發生的。」「這是否會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我無法告訴你。但只要這個夢想還在,人們就會繼續努力。」

一些預測甚至不太靠譜

時間越往前,對2020年的預測就越古怪。1964年,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發布了一份長期預測報告,向各個領域的82位專家提出問題,讓他們對我們的時代做出一系列預測。

1980年:機器人成為家庭僕人。

1980年:載人飛船登陸火星。

1995年:人類壽命被人為延長了50年。

1998年:直接向大腦輸入信息。

1999年:月球上建立軍事力量。

2000年:與外星人的雙向交流。

2015年:允許時間旅行。

2020年:飼養類人猿和其他動物從事體力勞動。

如果他們是對的,我們現在就可以和外星人交流,穿越時空了,我們的壽命將延長半個世紀,火星相關的事件將不再是新聞,而金星和木星的衛星會在21世紀初被徵服,我們甚至可以飛到冥王星——在2006年被降級之前,冥王星還是一顆行星。

那些預測對的事件

著名的未來學家雷 庫茲韋爾(Ray Kurzweil)過去預測,到2020年,食品消費將逐漸減少。他在2004年出版的《神奇旅程:長命百歲》(Fantastic Voyage: Live Enough to Live Forever)一書中寫道:「消化道和血液中的數十億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智能地提取我們所需的精確營養。」庫茲韋爾預測,這些營養豐富的機器人可能會「把我們吃下去的其他食物消滅」。

現在,微型機器人並沒有取代正餐,但一些關於我們吃什麼的推測性預測很可能會成為現實。早在20世紀10年代,就有人預言21世紀將會出現一場素食主義革命,當時牛肉被認為已經過時了。1913年版的《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用素食主義威脅我們》的文章,對現已不復存在的美國肉類包裝工協會進行了長期評估。該報警告說,21世紀的美國人將不再吃肉,開始以「米飯和蔬菜」為生。文章將這一前景描述為「可怕的命運」,只有「教育美國農民必須飼養更多的牛」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但一個世紀後,素食主義和純素食主義越來越流行。許多科學家也警告說,為了阻止氣候危機,我們必須立即少吃肉,改變我們管理土地的方式。

除了我們的飲食,庫茲韋爾還在2000年預測,到2020年,電腦將「基本上不可見」,並「嵌入各處——牆壁、桌子、椅子、桌子、衣服、珠寶和身體」。他是少數幾個預測智能眼鏡或隱形眼鏡將取代手機的未來學家之一。並且,谷歌確實嘗試過,只是未能引起公眾的共鳴。

庫茲韋爾還曾預測,20世紀90年代末,人們將開始試驗自動駕駛汽車,21世紀的頭十年裡,在主要高速公路上實現自動駕駛是可行的。現在,包括特斯拉、谷歌以及拼車巨頭優步和Lyft在內的數十家公司,正在美國波士頓、拉斯維加斯、鳳凰城和俄亥俄州的哥倫布等城市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但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有被廣泛使用,專家表示,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自動駕駛汽車才會得到普及。

1997年,英國新聞機構《獨立報》曾預測,到2020年,鮑裡斯 詹森將成為英國內閣成員。當時,32歲的詹森還只是一名編輯和專欄作家,沒有擔任過公職。「鮑裡斯不羞於與政黨路線發生衝突,他會就英國歐盟成員國身份重新進行談判。」《獨立報》記者寫道。而現在,脫歐似乎真的近在咫尺。

1994年,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預測,到2020年,世界人口將從25億增加到80億。該機構預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非洲大陸將增加15億人口。根據聯合國2019年6月的一份報告,目前世界人口超77億。報告稱,2027年前後,印度預計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000年,埃裡克(Eric Haseltine)在《發現》雜誌上寫道,到2020年,手寫籤名將被「認為是過時的」,取而代之的是虹膜、指紋和語音識別系統等生物特徵識別系統。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確實在使用這三種技術。

今年雖然看起來不會像我們曾經想像的那樣——但網際網路和各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是上世紀60年代的科學家們始料未及的。這反過來又引發了新的擔憂——未來也同樣撲朔迷離。因此,當我們把目光鎖定在21世紀30年代時,要記住對任何預測都要有所保留。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2045年醫院將消失,納米機器人讓人類永生,想死簡直很奢侈
    視頻元素來自Ray Kurzweil,由Maxonor創意公元剪輯製作,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庫茲韋爾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是「終極思維機」,在過去30年裡,他對未來預測的準確率更是超過了
  • 智能管家保姆機器人|既是保姆又是家庭醫生的機器人你想要嗎?
    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人形管家保姆機器人,屬於智能家用類管家機器人。該設想機器人產品能解決基本的醫療問題並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幫助。智能家用類管家機器人行業屬於現代新興產業,有高技術、高需求、高產值的特點。
  • 納米機器人或成未來醫學界主角?
    不久前,頂級刊物《科學·機器人學》(Science Robotics)上刊登了關於醫用納米機器人的突破性發現:藉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其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如腫瘤深處)進行藥物遞送或微創手術,完成人類幾乎不可能達到的療效。
  • 有這樣一個機器人保姆,你會選擇嗎?
    每天下班回家就不想做任何家務,就希望下班回家就有人為你做好所有的事,不用你操心,想有一個全能型的保姆,就像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如果現在讓你在家政服務人員和機器人保姆中間選擇一位,你會選擇誰呢?餐廳保姆已經出現了,在長沙的一家餐廳內,全部都有機器人充當服務員。據說這家餐廳有著2臺機器人廚師以及八臺機器人傳菜員。智慧機器人的出現給餐廳帶來便利,減少員工的勞力,也節省了勞力,員工也不用那麼辛苦。
  • 關於2020年,這些預測統統沒有實現(上)
    2020年已經到來,你對未來的設想已經實現了嗎?在很多年以前,人們對未來有著無盡的暢想,有些看似腦洞大開,有些又為科技打開了靈感之門。一起來看看前人對2020年都有過哪些有趣的預測。Imani Clovis/unsplash1 Human feet will become just one big toe.
  • 納米機器人
    ,還不需要考慮安全問題,納米機器人是人類史詩級別的創新,人類要繼續勇敢的向這個偉大的領域進軍。 納米機器人介紹   「納米機器人」的研製屬於分子仿生學的範疇,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
  • 智慧機器人將走進家庭 15年內將有機器人保姆
    記者 饒強攝    昨天,在國家會議中心展廳舉行的國家高新區20年成就展上,兩個不到1.7米的機器人揮拍打起桌球,數十回合沒有失誤,身邊一個身材稍高,長著標準人臉模樣的機器人,微笑著與圍觀的觀眾打招呼,聊比賽……據這些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黃強預計,15年內,這些能陪人健身、聊天,甚至能洗衣做飯的智慧機器人將走進家庭,給市民當保姆。
  • 實驗室探秘:「保姆」機器人獨自照顧3萬隻小白鼠
    由日本Nikkyo Technos和Yaskawa Electric共同研發的機器人解決了這一難題,這臺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擔任「照顧」小白鼠的角色,而且其強大之處在於它可以獨自照顧3萬隻小白鼠。這臺機器人可以勝任所有的保姆任務,如清理籠子、換水、供給食物等,目前這臺機器人尚不能自動辨別籠子中所剩下食物的多少,不過在下一代機器人中將會增加一個攝像頭來解決這一缺陷。
  • 科幻神預測到2020年實現了沒有?
    想像空間在遙遠一些,2020年會是什麼樣的「科幻」空間,以前的科幻家是如何預測的?人類會瞬間移動2014年出版的一本小說《Shift 2020》,通過納米技術,人類可以掌握心靈感應,更重要的是將瞬間移動成為可能。在日本動漫《七龍珠》裡將這種能力發揚光大。其科學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如果物體引力足夠大,能把三維空間吸成扭曲,這樣2個點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
  • 保姆機器人不僅可以節省人工,還可以陪人玩耍,真是越來越高級了
    保姆機器人不僅可以節省人工,還可以陪人玩耍,真是越來越高級了在幾十年之前要是說到機器人這個東西,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機器人這種東西生產出來了也不會給我們普通人用的,這些機器人都是給那些家裡面比較有錢的或者是那些科學家的家裡面有這些東西。
  • 中國公司推出iPal家庭機器人 或將取代人工保姆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9日報導,南京阿凡達機器人科技(Avatar Mind)公司推出一款保姆式機器人——iPal,能夠記住孩子的喜好,感知對方的情緒,也能探測周圍的運動。同時,還有拍照、交友等功能,即記錄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減輕了父母的負擔。Avatar Mind在其官網上表示,iPal外形為卡通狀,做工精美,採用了最新的人類語言感知技術和雲軟體,將會成為孩子的最佳玩伴。
  • 機器人可當保姆能看家(組圖)
    本報訊 (記者杜一鳴、通訊員王德忠)4月26日,在位於渾南新區的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成果展現場,一款65英寸的雷射電視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款引領第四代電視革命的雷射電視計劃6月份投產,有望成為全運會指定播放產品。
  • 陷入困境|炮姐最新季,納米機器人出動!
    在綁架炮姐妹妹的過程中,黑暗勢力所使用的武器是一個蚊子形態的納米機器人。納米機器人」是電影和科幻小說中的常客,一次又一次閃耀登場施展絕技。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它們就是縮小無數倍的變形金剛。以「納米機器人」為關鍵詞,出現的搜索結果都是伴隨著「史詩級」、「劃時代」、「科技革命」……加持在「納米機器人」上的這麼多名號,到底幾分真實,幾分噱頭?
  • 中國納米二氧化鈦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中國納米二氧化鈦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主要研究分析了納米二氧化鈦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納米二氧化鈦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納米二氧化鈦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 微納米機器人:裝在瓶子裡的機器人大軍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423/4ab50b3171e3447383ee92d39f982c92.mp3 微納米機器人:裝在瓶子裡的機器人大軍
  • 2020-2020年中國納米拋光漿料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0年中國納米拋光漿料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對我國納米拋光漿料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納米拋光漿料市場發展趨勢作了闡述,還根據納米拋光漿料行業的發展軌跡對納米拋光漿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納米拋光漿料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猿輔導攜手《開講啦》共同關注青少年茁壯健康成長
    猿輔導此次獨家冠名央視王牌節目《開講啦》可以說是強強聯合相輔相成。猿輔導作為在線教育的傑出代表和央視文化知識類節目《開講啦》相合作,跟隨撒貝寧共同為廣大觀眾帶去精彩絕倫的演講。2017年起,猿輔導在線教育就推出大師公開課系列公益講座,邀請張景中、Robert Desimone、劉墉、周國平、蒙曼、康震等數十位國內外大師傳授知識與道理。2020年,猿輔導在線教育將與《開講啦》一起,探索更多知識傳播的新亮點。今年的節目內容當然是一以貫之的乾貨滿滿,上至北鬥衛星、下到水稻遺傳,從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到3D列印金屬,呈現一系列你可能想都想不到的奇妙知識。
  • 百個機器人保姆將走入日本家庭 售價約上萬美元
    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競報報導,日本將於9月開始向市場推出一種可以識別1萬個單詞的智慧機器人,它們可以為主人充當「家庭保姆」。  三菱重工業公司說,這種被稱為「牛若丸」的機器人高1.58米,重30公斤,可以辨認多達10個人的臉,並和他們交談,因而可以作為家庭保姆使用。
  • 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2020年到了,哪些預言沒實現?
    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每個國家、每個人都在對未來設定新的小目標、規劃新的大夢想……不過,如果回溯過去,那些曾被科學家們期待2020年以前實現的圖景,有多少並沒發生?又有哪些勢不可擋?【美食仍是人類共同愛好】知名未來學家雷伊庫茨韋爾在2004年出版的書中預測:2020年以前,人類將不再追求口腹之慾,「納米機器人將進入消化道和血液,精確測算出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人類因而無需再攝入「多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