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過很多科幻小說,其中設想了無數人類滅亡的慘澹前景,其實要麼不那麼科學,要麼就不夠全面。但也不能否認,其中有些的確是腦洞大開,譬如劉慈欣描述人類因被降維打擊而亡。無論科學還是荒誕,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共識:人類必將滅亡。今天,就試圖將人類滅亡的方式逐一列舉,我們也好早做準備。
不太可能的滅亡:核爆而亡。這裡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網上說的「現存的核武器夠消滅人類好幾次」是個謠言,目前庫存核武器大概僅僅能摧毀一些文明成果,距離完全消滅人類尚有很大距離。1961年,前蘇聯在新地島引爆了史上最大的、當量5000萬噸的氫彈,幾百平方公裡被夷為平地,受影響範圍達到4000公裡,把大家嚇壞了,此後再也沒有這種程度的核爆。這說明大國還是很有節制,不會聽任核武器的泛濫以及任意使用。雖然隨著技術的進步,製造致命核彈的門檻越來越低,被一些激進的小國或者恐怖組織掌握之後,也許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核災難,但運載工具嚴重受限於大國,根本無法發展成一個全球事件。雖然這麼說,萬一呢?
新地島氫彈爆炸的彈坑
大概率事件:宇宙災難。不知道是否有人意識到,地球處於一個幾百萬年的安寧期,悄悄發展出人類,沒有受到大的宇宙災難衝擊,導致生物圈盡毀(或許在已知生物史之前曾有過被毀掉的前生物世代),這是多麼幸運又多麼神奇。很難相信,人類會繼續幸運下去,這個我們所了解的宇宙常態不符,不科學。如果在新的宇宙災難來臨之前,人類尚不能脫離母星生存,那肯定就滅亡了。宇宙災難很多,挑幾個嚇人的講講:
1,旅行的恆星。眾所周知,太陽系公轉在環繞銀河系核心的橢圓軌道上。據目前的觀測,太陽攜帶地球,正在一個由超新星產生的低密度星際氣泡之中航行,太陽風和太陽磁場形成的日球層足夠保護行星維持當下的氣候環境。如果推測不變,再過幾萬年,太陽系將駛出這塊低密度區域,然則,日球層不再能保護地球,地球大氣和星際物質接觸,幾乎可以肯定氣候將大變,可能不再適合生物生存。幾萬年,可真短呢。
2,入侵的星際客人。小行星造訪是常態,足以摧毀生物圈的小行星撞擊概率還是比較低,但不代表沒有啊。看看金星吧,你問它為啥要逆向自轉(跟天王星一樣),日頭從西邊出來,這樣香嗎?它是以前被人撞過的呀!啊!啊!啊!除了小行星,更加可怕的是星際流浪行星,甚至流浪恆星,只要它們來了,都不用撞地球,擾亂了太陽系原有引力平衡,地球幾乎百分百被擠出宜居帶。
太陽從西邊出來的金星
3,隨時停車的磁場。地球的磁場不僅僅是給鴿子和航船指方向用的,強大的地球磁場形成包裹地球的磁力線,就像科幻小說裡的護盾一樣,把大量宇宙射線隔絕在大氣層之外。否則,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要受到大劑量的核輻射,天知道會發生什麼。可是,沒人保證地球磁場會一直在,沒準明天就走了。據觀測,火星原來也有像地球一樣強大的磁場的,後來漸漸沒有了,現在火星表面只有些雜亂零星的小磁場。而且隨之大磁場的消失,火星大氣也慢慢散逸了,變成今天這個慫樣。
木有大磁場的火星
4,過度熱情的太陽。眾所周知,太陽的壽命還有50億年呢,然後才迎來紅巨星階段,然後吞噬了地球……這樣說還是太樂觀了。由於太陽的氫質核心逐漸燃燒殆盡,燃燒層往外圍發展,太陽溫度會越來越高。據推測,約莫12億年後,因為日心堆積的氦太多,會發生第一次氦融合(氦聚變融合成碳),釋放出大量能量,徹底把地球變成火球,再也無法容納生物。好在有12億年那麼久遠,也許等不到那天人就沒了吧,這倒是幸運。
實際上可能的宇宙災難遠不止這麼多,還有什麼γ射線災難、流浪黑洞災難等等,地球本身也會出狀況,比如被太陽潮汐鎖定、超級颶風什麼的,甚至還有我們目前都不能想到的。那些就不說了,反正差不太多,因為我著急講下一個話題:哲學滅亡。
什麼叫哲學滅亡?就是人類有幸躲過了上面一切災難,還存在,並受益於科技的高度發達,已經脫離生物圈了,在哲學意義上,不能再視作人。嗯,這樣說有點繞,還是不能急,一層一層地說。
首先,我們為什麼是人,是因為有人性對嗎?人性是什麼?用大白話說有各種愛恨情仇。一般這個話題到這兒就結束了,可是有人討厭,偏要問我們幹嘛要有愛恨情仇?回答這個,必須另起一行,表示很重要。
因為我們脆弱!我們短缺!由於物質的短缺,所以我們的情感還被物質所左右,物質,至今仍被當作獎勵或者懲罰的槓桿;由於生命的脆弱,身體不可再生,我們努力保護好自己性命,保護好自己身體不受損傷,甘願為別人付出身體和性命的,被視為很大的愛;生命還很短缺,就算能保護得好好的,到一定年限還是會死去,這就讓我們生命變得有意義,儘量用最快的速度做最多的事情,看最多的風景,還要花很大精力去繁殖。在這個邏輯上面,愛恨情仇,實際上就是我們進化出來的生物激勵,但凡是對生命有利,對種群繁殖有利的事情,我們的機體就給我們正面情緒的激勵,這叫做多巴胺,促使我們多做;凡是對生命不利,對種群繁殖有害的,機體就啟動負面情緒的激勵,可能是腎上腺素。
如果有一天,這些都不短缺了呢?譬如,物質不再短缺了,豪車像空氣一樣唾手可得,那沒人會因為獲贈一臺豪車有任何的感激或者喜悅的情緒;身體不再脆弱了,基因工程令任何身體傷害瞬間得到恢復,那再也不會有幫助別人付出身體代價的事,連疼痛都不會付出,那還會有感激嗎?其實,這個情形下也不存在任何需要被幫助的「別人」了;壽命也不短缺了,那就沒有什麼著急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必須要追求的東西:日子長著呢!自然,種群也失去繁殖的意義了,「繼承」成了一個古代詞彙。
從開心網學到的豪車:布加迪
這個狀態不是信口開河,的確有科技樹能夠做到,其中一部分,譬如物質的極大廉價、有關壽命的基因障礙的取消,或許用不了多久,應該不會超過有人類文明史至今這麼長的時間,這個話題另外作文討論。如果這一切真的發生了,我們身上的生物激勵就沒有任何作用了,無論是不是激勵,對結果都沒有任何影響,世界上不會有事情,讓一個人高興,或者不高興,因此,上面說的「愛恨情仇」也不存在了。到了這時,人類喪失了生物的一切要素,它永恆,它失去了存在的目的,實質上就是滅亡了。未來是什麼樣子?我看過一個設想,可能人都失去了形狀,變成一個場一樣的東西,在宇宙間默默運行。
加個關注,更加精彩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