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母海豹霸氣護犢,勇猛對峙王企鵝!

2021-01-13 六維自然

在食物鏈中,海豹是企鵝的天敵,很多海豹專門捕食企鵝,所以企鵝遇到海豹都會躲避的。但這次,有攝影師在海邊拍攝到一隻落單的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這隻小海豹毫沒有反擊之力,任由企鵝欺負。

這隻小海豹已經垂頭喪氣了,被企鵝啄得一身傷,小海豹眼神已露出一絲絕望。沒有大海豹在旁保護小海豹,企鵝不會放過這個報仇機會,瘋狂的啄擊小海豹,避免小海豹長大,成為企鵝它們的獵食者。

當小海豹越來越絕望時,母海豹終於捕魚回來,看到小海豹這樣被欺負,母海豹立即霸氣地站到企鵝群前,勇猛對峙企鵝,霸氣警告企鵝群。

這種企鵝也夠勇猛,面對成年海豹,竟然不後退,和母海豹對峙起來。這種企鵝是一種大型企鵝——王企鵝,軀體的大小僅次於帝企鵝,體長近1米,體重約15-16千克,體型不輸海豹,怪不得如此兇猛。

王企鵝體型再大,面對天敵獵食者成年海豹,終究不是母海豹的對手,最終只能後退,母海豹成功驅趕王企鵝群,保護好小海豹,小海豹看見母海豹到來,才有一點安全感。

小海豹被企鵝群欺負得很狼狽,母海豹護犢,霸氣對峙王企鵝!在企鵝種類中,王企鵝是色彩最鮮豔的一種,是南極企鵝中姿勢最優雅、性情最溫順、外貌最漂亮的一種,若遇到天敵襲擊,王企鵝會將腹部貼於地面,以雙翅快速滑雪,後肢蹬行,速度很快,躲避天敵。

動物中雌性動物都有一種護犢本能,王企鵝也會和母海豹一樣,為了護犢,成年王企鵝會用喙啄那些來犯的敵人,保護自己的小企鵝不受傷害!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母鴨護犢:哪能讓紫水雞欺負小鴨子?
    在動物世界中,護犢行為是很多雌性都具有的一種本能行為,最為常見的就是母雞為保護小雞而變得非常有攻擊性,但這次,反而是一隻紫水雞想攻擊欺負一群小鴨子,被一隻母鴨猛烈啄擊,嚇退紫水雞。在動物園中,一隻母鴨帶著一群小鴨子來到草地尋找食物,不知道是不是誤闖了紫水雞的領地,被紫水雞認為是過來搶食物的,這隻紫水雞變得兇猛過來,飛奔過來要襲擊小鴨子,嚇得這群小鴨子亂跑起來。母鴨看到小鴨子受到攻擊,平時個性比較溫順的鴨子,個性都變得兇狠起來,這也是很多雌性動物的本能行為,為了保護幼崽幼雛,會激發雌性動物將幼崽幼雛保護在翅膀底下,反擊驅逐獵食者。
  • 海豹界的表情擔當:象海豹
    象海豹因其具有類似大象的長鼻而得名。
  • 母海豹終於尋找到幼崽,小海豹如願喝上奶,網友:母愛的偉大
    母海豹終於尋找到幼崽,小海豹如願喝上奶,網友:母愛的偉大海豹在我們的印象中是溫順可愛的動物,在海洋館裡它們會非常配合飼養員的指令,這也讓許多人非常喜歡它們。但是你知道麼,小海豹和成年海豹長相是非常不一樣的,成年海豹的毛髮大部分是藍灰色的,但是小海豹大部分是白色的,小海豹在慢慢生長的過程中毛髮也會改變,但也因為它們的毛髮遭到了人們的捕殺。在十九世紀,母海豹甚至還會親手丟棄小海豹,這是因為當時的海洋物資匱乏,導致母海豹無力撫養小海豹,但是小海豹根本沒有能力自己捕食,只能成為其他動物的美餐,到現在人們對於海豹的救助已經好太多了。
  • 黃金眼鏡蛇覬覦小松鼠,母松鼠瞬間憤怒暴打,蛇狼狽爬走
    在南非一草地中,有攝影師拍攝到:一條兇猛的黃金眼鏡蛇,被一隻地松鼠打得丟盔棄甲,狼狽爬走。  據攝影師介紹:這場動物界的大爭鬥,是因為這條黃金眼鏡蛇覬覦小地松鼠,要捕食小松鼠為食物,而母松鼠為了護犢,瞬間炸毛,讓自己變得看起來更大更有力量,憑藉靈活優勢,不斷暴打眼鏡蛇,最終讓眼鏡蛇自動放棄狩獵。
  • 當「海報新聞」遇上小海豹 煙臺人的心被萌化了
    ,有兩隻海豹被圍在警戒線內,一隻是胖胖的有些虛弱的海豹媽媽,一隻是剛出生還毛茸茸的小海豹。「海豹剛出生,如果現在貿然前去接觸,會導致母海豹不再給小海豹哺乳,而小海豹出生後的20到30天只吃母乳,所以還沒有貿然前去收拾胎盤。」公園總經理陳曉客告訴記者,小海豹是3月1日清晨6點出生的,預計有6斤左右,因為海豹媽媽很護寶寶,目前的攻擊性也比較強,因此在寶寶出生後,工作人員就在附近圍了一圈警戒線,並未接近兩隻海豹所在區域。待3到5天,飼養員可接觸小海豹,半個月之後,普通遊客才可接觸小海豹。
  • 什麼叫一報還一「豹」,在南極作威作福的海豹,在北極遇上剋星
    海豹在南極真的稱得上「作威作福」四個字,我們看到海豹那張笑眯眯的臉可能想像不到它剛剛吃了一隻企鵝。世界上的海豹共有11種,其中7種分布在北極,4種分布在南極。但是南極的海豹數量要多於北極,可能就是因為在南極,海豹也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一位,而且南極海豹中,豹海豹最為兇猛。
  • ...海豹給人「投餵」、企鵝狂追「新丁」 南極科考家鄉人帶南極轉...
    暖心寶貝呆萌的威德爾海豹地處偏遠的南極中山站旁,威德爾海豹是唯一出現在這裡的海豹品種。葉成明告訴記者,每年10月份,母海豹紛紛來到冰面產仔。今年也不例外,10月中下旬,科考站附近經常可以看到大腹便便等待生產的威德爾海豹媽媽們。如今海豹媽媽們已經產仔,並開始帶著小海豹下水。葉成明說,威德爾海豹可以說是跟科考隊員關係比較密切的南極動物。
  • 煙臺東炮臺一海豹生下寶寶 小海豹面臨吃奶關(圖)
    水母網2月26日訊(YMG記者柴向陽 申吉忠攝影報導)  昨日凌晨3時零8分,位於煙臺市區東炮臺公園海豹灣的一隻雌性海豹自然分娩。這是自2002年該海豹灣建成後海豹第一次生產小海豹存活,也是在海水自然潮汐和人工餵養環境下,全國首例的海豹產崽。    生產用時20分鐘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聞訊後趕到煙臺市區東炮臺公園海豹灣。海豹專職飼養員邢濤非常興奮,如同自己的孩子出生一般喜悅,「太激動了!」為了海豹能夠順利產崽,邢濤一夜未眠。
  • 小海豹:「媽!!!是不是該給我打錢了???」
    餵奶的吉尼斯紀錄生活在北極,海豹面臨一個很大的危險:北極熊。在水裡,海豹速度可以完虐熊,但是陸地上它根本沒有還手(鰭)之力。海豹不能一直躲在水裡,首先,它必須到水面上換氣,其次,它必須在陸地上生小海豹。北極的小海豹要趕快發育,長大到可以遊水躲避北極熊,為此,海豹只能把哺乳的時間儘量壓縮。
  • 斑海豹、威德爾海豹與髯海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畏懼黑暗2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斑海豹、威德爾海豹與髯海豹。斑海豹斑海豹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及其沿岸的島嶼,在我國海海域也有斑海豹的蹤跡。斑海豹體長120-200釐米,體重100-150千克。它們身體肥壯渾圓,呈紡錘形。斑海豹全身生有細密的短毛,背部為灰黑色並分布有不規則的棕灰色或棕黑色斑點。
  • 《海豹寶寶3:好多小可愛》可愛海豹種類公開
    8月5日推出的《海豹寶寶3:好多小可愛》(目前暫未有ROM),公開了本作中新登場的小海豹品種。這次遊戲是以San-X著名的可愛角色「海豹寶寶」作為原來型而來的養育模擬類遊戲。登場的海豹寶寶將超過50種,從幼兒海豹寶寶到成年海豹寶寶,玩家將能夠同時養育合計8隻海豹寶寶。
  • 海豹強姦企鵝 ?有圖有真相!
    據BBC報導,2006年來,生物學家們在亞南極地區多次拍攝到海狗性侵犯王企鵝的場景,令他們十分意外。每次都是海狗追逐並捉住企鵝、壓在企鵝身上圖謀不軌,每次「施暴」持續2分半到6分鐘之間,之後海豹會稍事休息再發「淫威」,平均性侵時長為5分鐘。「作案者」都是雄性海豹,受害企鵝的性別不明。其中3起性侵中,海豹最終放走了企鵝,但在剩下的那1起施暴後,海豹獵殺併吞食了企鵝。南非普利托利亞大學的科學家一直在觀察該島的動物異常行為,儘管2006年曾發現1起海豹性侵企鵝的行為,但近期此類活動有擴散的趨勢。
  • 國際海豹日,雄海豹為啥「性侵」企鵝至今仍是個謎
    今天(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這個日子什麼時候確定的?為啥要單獨為海報設立這個節日?為啥確定在3月1日?有些人為啥要屠殺海豹?海豹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你知道嗎?海豹有些生理特徵竟然與人類很相似。由於濫捕亂獵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
  • 紅色警戒的海豹突擊隊,原來是一支跨越世紀的英雄部隊
    紅色警戒的海豹突擊隊,原來是一支跨越世紀的英雄部隊 在盟軍陣營中,有一支強大的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
  • 當北極熊遇到海豹,簡單一記摸頭殺就能搞定,海豹只能被殘忍捕殺
    一般來說,要是海豹這些小動物遇到了北極熊都只有受欺負的份。有一隻海豹正在悠閒地躺在冰面上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此刻它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不遠處的北極熊當成獵物盯了好久,盯了一會兒之後北極熊慢慢的從水裡面逐漸靠近海豹,等到海豹反應過來的時候北極熊已經到了身後了,這可把海豹嚇壞了。
  • 海豹媽媽外出覓食,胡狼趁機偷襲小海豹,一旁海豹媽媽袖手旁觀!
    海豹媽媽外出覓食,胡狼趁機偷襲小海豹,一旁海豹媽媽袖手旁觀!一隻飢餓的胡狼在海邊覓食,它發現了一隻落單的小海豹,而胡狼也不敢輕舉妄動,它觀察著四周,是否有小海豹的媽媽在旁觀。經過一系列的觀察之後,確定周圍是安全的,於是它便開始向小海豹發起了進攻,很快就將小海豹制服,但是一旁的海豹媽媽們並沒有進行營救,就像什麼都沒看到似的。最終小海豹慘死於胡狼的嘴下,胡狼雖然體型較小,但是,它們的智商非常的高,另一隻胡狼看到一群海豹,它想要上前捕食,但是,卻得到了海豹們的反抗,然而,它並沒有放棄。
  • 【國際海豹日特別策劃】海豹與氣候變化
    今天(3月1日)是國際海豹日,關注海豹,關注氣候變化對海豹的影響。不少社會人士與組織呼籲人類共同保護海豹。荷蘭一位名叫尼哈特的女士通過媒體向人們發出保護海豹生存環境的呼籲,她的努力不僅改變了當地海豹的命運,還大大加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
  • 海豹日裡說海豹
    小編的推測 耳海豹類有小的外耳殼,肺活量大,氧氣多儲存於肺中,遊泳時主要靠前肢推動,在陸地行走時後肢向前摺疊,靠四肢行走,可能起源於熊類;無耳海豹類,無外耳,肺活量小,氧氣多儲存於血液中,適合深潛,遊泳時主要用後肢推動,在陸地行走時後肢不能向前摺疊,需要靠身體蠕動來行走,比較笨拙,可能起源於鼬類。
  • 【生物類】北極熊與海豹
    三月中旬,北極的白晝逐漸變得更長,母熊和孩子們從過冬的洞中探出身來,海豹們也紛紛從冰面下鑽出洞來進行分娩
  • 公海豹看到母海豹興奮地拍手!盤點自然界令人哭笑不得的求愛方式
    近日,研究人員首次在海底拍到灰海豹拍動前肢,「啪啪」聲如同打槍一般響亮,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公海豹向母海豹發出的求偶方式。拍攝者是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布維爾,他等了17年終於有幸拍到這一幕。這隻公海豹大眼炯炯有神,表情看起來甚是興奮。當有其他公海豹遊過來時,它也會拍手,似乎在驅趕其他雄性,向母海豹展示自己強有力的前肢。過去,研究員布維爾經常聽到類似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在拍手,這麼多年他一直在尋找聲音來源,直到這次清楚地拍攝到海豹的求偶方式。人類拍掌表示鼓舞和認同,海豹拍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嚇退競爭對手,贏得雌性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