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一蟾蜍為自保,鼓氣將身體膨脹大幾倍,卻被錘頭鸛的鳥喙啄穿

2020-12-05 六維自然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為了躲避天敵獵食者,各種動物都有一些獨特防禦本領,而蟾蜍就是背上疙瘩,擁有毒腺,還有就是鼓氣膨脹將身體變大幾倍,嚇退獵食者。而在南非一河邊中,有攝影師拍攝到:蟾蜍的身體鼓氣膨脹越大,就越危險,因為被錘頭鸛尖利的鳥喙,一啄啄穿,成為錘頭鸛的食物。

在攝影師的抓拍中,當蟾蜍被錘頭鸛捕捉到時,立即通過過去,將身體膨脹大幾倍,蟾蜍的身體大過錘頭鸛的鳥喙,讓錘頭鸛難於吞咽,就以為錘頭鸛會放棄。

蟾蜍滿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種有毒的液體,凡吃它的動物,一口咬上,馬上產生火辣辣的感覺,不得不將它吐出來,可蟾蜍的毒素對錘頭鸛不起作用,在錘頭鸛的食譜上,錘頭鸛是一種涉禽,以蛙、小魚和水生昆蟲等為食,蟾蜍也是一種青蛙,靠近水邊活動,自然也在錘頭鸛的食譜上,錘頭鸛也是蟾蜍的天敵之一。

青蛙類都會在受到外來危險和威脅時,為了自保會迅速鼓起肚子,讓自己的體積變大,是在威嚇嚇退獵食者,是蟾蜍等蛙類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方法。可錘頭鸛都不怕蟾蜍的毒性,更不會怕蟾蜍增大身體。

蟾蜍的技能對錘頭鸛都失效,反過來錘頭鸛能壓制住蟾蜍,錘頭鸛的鳥喙粗大而側扁,尖端呈鉤狀,非常鋒利,可以輕易啄穿蟾蜍的「膨脹」身體,讓蟾蜍的「充氣」變為「放氣」,讓蟾蜍身體變癟,成為錘頭鸛的食物。

在鳥類中,錘頭鸛也是一種獨特的鳥類,錘頭鸛科僅有一個種,即錘頭鸛,其的形態特徵似鷺類又像鸛,還有類似鴴形目的地方,實際上錘頭鸛的親緣關係不明朗,更像是保持有原始特徵的鳥,棲息地為非洲撒哈拉以南和馬達加斯加島。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王者級傻鳥,大頭怪鳥的愜意人生,吃飯等餵,懶到極致的鯨頭鸛
    今天咱們講的這種鳥,就是靠著蠢和醜上榜的,雖然它一臉蠢相,但是不得不說它也非常可愛。腦迴路驚奇,愛好發呆,吃飯都得人喂,也是世界上腦袋最大的鳥類。它就是——鯨頭鸛。可是在拉丁語裡它別稱又叫做國王之鳥,肯定歐洲人感覺它長得威猛吧……其中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碩大的腦袋上有著巨大的鳥喙,這鳥喙可不是白長的,連鱷魚的皮都能瞬間啄透,而且食性特別雜,從河裡的魚,中小型鱷魚,或者大中型的蜥蜴都在它的菜譜裡,它最擅長的捕食技巧就是守株待兔,也就是等。
  • 動物世界-鯨頭鸛
    鯨頭鸛雌雄羽毛同色,僅在形體大小上有差別,雌鳥略小。身體羽毛為石板灰色,背部有綠色光澤,尾較短,頭後有短羽冠。鯨頭鸛外形最突出的特徵,是具有很大的頭和木靴子樣特別厚而大的嘴。不過它的嘴看著很重,其實很輕。
  • 【環小】環城小學」國際愛鳥周」系列活動之《鳥喙的發現》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之一,也是大自然的產物,在億萬年的演化進程中,為適應自然複雜的環境條件,鳥類形成特殊的生理構造和生活習性。在即將來臨的世界愛鳥日之際,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鳥「喙」吧。鳥喙,即是鳥的嘴。鳥類的喙與其捕食性密切相關,短而直的喙是食蟲鳥,強大末端有彎鉤的喙主要以鳥獸等為食,長而直的喙主要以魚蝦為食,強直且尖銳的喙以昆蟲為食,扁的嘴以雜食性居多。
  • 【英語輕鬆學】《Weird Bird Beaks》千奇百怪的鳥喙
    作者:Joe Slade 適讀年齡:3-6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繪本,名字叫《Weird Bird Beaks》,大自然的鳥,有著千奇百怪的鳥喙
  • 【有聲繪本故事】《Weird Bird Beaks》千奇百怪的鳥喙
    作者:Joe Slade 適讀年齡:3-6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繪本,名字叫《Weird Bird Beaks》,大自然的鳥,有著千奇百怪的鳥喙
  • 鯨頭鸛號稱鳥界哈士奇,吃飯挑食只認鯉魚,網友笑稱難怪絕種
    所謂同人不同命,爪爪挑食會被揍,鯨頭鸛挑食能夠上新聞,下輩子請讓爪爪投胎為珍稀物種,長得可愛的那種~近日日本靜岡市掛川市的花鳥園裡展示了許多特別種類的鳥,其中有一隻鯨頭鸛「耍大牌」博出位,成了當天花鳥展中眾人的焦點。當時正值為它餵食的時間,大家都繞著鯨頭鸛想看看珍稀物種進食的模樣,工作人員先是遞給它一頭虹鱒魚,人家根本不為所動。
  • 終於知道鯨頭鸛為啥是保護動物了,看完瞬間無語
    2、各種食肉動物,各有適合的獵物的大小,比方說獅子去抓老鼠效率就不高,大頭大嘴大身體的大個鯨頭鸛,抓那種小魚也沒那麼高效。鯨頭鸛在野外非常強悍,別說那麼大的肺魚想咋抓咋抓了,鴨子啊、小獸啊、小個頭的鱷魚啊,想吃就吃。看起來威武雄壯。
  • 鳥界的「二哈」鯨頭鸛
    在鳥界也有一傻,堪稱鳥界哈士奇,這種鳥就是鯨頭鸛。鯨頭鸛體型很大,平均有1.2米高,它有著兩條細而長的腿,但是卻有一個巨大的鳥喙,長得非常有趣,看起來蠢萌蠢萌的。鯨頭鸛巨大鳥喙看起來就像一個鯨魚的頭部,喙寬大而粗壯,是世界上最寬鳥喙,寬12釐米,嘴端下彎成勾狀。鳥喙的作用非同小可,不僅尖端尖銳異常,而且周邊也像快刀般的鋒利,能夠穿透鱷魚厚厚的皮膚能夠夾緊獵物,就像被夾在老虎鉗上。
  • 鳥如其名的鯨頭鸛,卻有著天然呆和傻大個的標籤
    鯨頭鸛的模樣看起來就有點天然呆,雖然物種進化了這麼多年,但是它一直沒有變過,所以大家都認為它有點傻乎乎的,傻大個一樣。圖像來源:高品圖像鯨頭鸛的鳥喙是很厲害的武器,外號叫鞋子嘴,它一張開嘴巴兩邊就像兩片刀片一樣割下去,非常鋒利可以割任何東西,像鍘刀一樣。
  • 你知道世界上最奇特的鳥喙長什麼樣子嗎?
    全球已知鳥類品種為10,500種,其中有些鳥的鳥喙模樣非常奇特。   而據美國國家鳥類飼養場匹茲堡分區的鳥類學家Bob Mulvihill介紹,紐西蘭的彎嘴鴴(Wrybill )是唯一一種鳥喙彎向一邊的鳥類。雖然這樣的造型顯得很滑稽,但卻非常利於捕捉河流巖石下的蜉蝣。
  • 鱷魚的天敵是鯨頭鸛?它一擊輕鬆刺穿鱷魚,見到人類卻鞠躬行禮?
    鱷魚的天敵是鯨頭鸛?它一擊輕鬆刺穿鱷魚,見到人類卻鞠躬行禮?鱷魚作為捕獵者裡面較為兇猛的狩獵者,在大家眼中一直都是無所畏懼的,只要進了鱷魚的領地,鱷魚就可以一招死亡旋轉搞定幾乎所有獵物。而這些獵物也是為了自己的生命都會遠離鱷魚。
  • 聽說你們都在嘲笑鯨頭鸛太「蠢萌」、狩獵能力不行?
    同一種鳥,為什麼在兩個視頻裡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花老師有話說1 不要拿圈養動物的能力來套野生動物,技能、狀態差別都太大了。2 各種食肉動物,各有適合的獵物的大小,比方說獅子去抓老鼠效率就不高,大頭大嘴大身體的大個鯨頭鸛,抓那種小魚也沒那麼高效(不過野生的抓那條小魚還是會更快一些)。
  • 科普一下,了解鉗嘴鸛的請舉手
    鉗嘴鸛,拉丁學名(Anastomus oscitan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鸛形目、鸛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Asian Openbill,命名人為Boddaert,命名時間是1783年。
  • 那些年膜過的鯨頭鸛
    但說實話,活的鯨頭鸛看起來跟標本區別也不是特別大,它們真的很少很少活動!除了偶爾稍微扭下頭,眨個眼,顯示是個活物之外,真的再難看到太多動作了。好想知道它們在野外是個什麼樣呢?巨鷺的種本名源自聖經裡的巨人歌利亞(Goliath of Gath),而鯨頭鸛跟它一比,除脖子短了些之外,身形不相上下,反而還更顯粗壯。
  • 錘頭鯊地圖丨漂洋過海只為見到它!
    印尼Banda海域遷徙的錘頭鯊錘頭鯊的壽命通常有30-40年在9中錘頭鯊當中體型最大的叫Great Hammerheads體長可達6米,體重450公斤一般來說,錘頭鯊的體型約為4米,體重230公斤。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域。
  • 鯨頭鸛被譽為鱷魚的天敵,卻見了人就鞠躬,行為讓人不解
    看著蠢萌、兇猛的鯨頭鸛,吃小魚的時候幾次都掉下來,讓人不禁擔憂它們在野外如何生存。  鯨頭鸛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的傻呆萌。它的模樣天生就萌且呆,而且本身就是非常安靜的大鳥,往那一杵,就是大半天,這在人類看來,的確是夠傻的。
  • 雲南孟連出現約五百隻鉗嘴鸛,當地人激動不已,專家卻說不是好事
    鉗嘴鸛屬於中型鸛,體重1.3-8.9千克,體長31-89釐米,翼展147-149釐米。體羽白色至灰色,冬羽菸灰色。飛羽和尾羽黑色。鳥喙是沉悶的黃灰色,下喙有凹陷,喙閉合時有明顯缺口。虹膜白色至褐色;臉部裸露皮膚,灰黑色;鳥喙淡綠的角質色或紅色;腳粉紅色。對於動物愛好者來說看起來真的很可愛,但其實鉗嘴鸛不算中國的鳥類。
  • 鯨頭鸛看上去呆傻又蠢萌,實際上它連鱷魚都吃,龜殼都能消化掉
    鯨頭鸛肯定是數得上號的一種,網絡上一些有關這種鳥的小視頻就很好地體現出了這種鳥呆傻蠢萌的樣子,比如下面這張關於鯨頭鸛吃小魚的,吃了半天到了嗓子眼兒都沒有吃下去,讓人為之忍俊不禁。還有這個因為野鴨子擋到了它的前面而把它扔到一邊兒的。看起來這種大頭鳥實在是蠢萌的可愛,但還是不要被它的表象給忽悠了,它可是個連鱷魚都敢吃的傢伙。
  • 鯨頭鸛靠行為逗樂遊客,因呆萌成瀕危動物,喜好拔自己羽毛送人!
    其中包括大熊貓、鴞鸚鵡,但更出名的,那應該就是鳥中二哈——鯨頭鸛!鯨頭鸛,就是這樣的存在,這種鳥有著碩大的鳥喙,因為酷似鞋子,所以也被很多人稱這嘴為鞋子嘴,看鳥的樣子總覺得傻傻的!可是它不僅樣子傻,實際上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沙雕鳥!因為有很多人都見識過它吃魚的視頻,非常的搞笑,相信魚的內心是崩潰的!魚肯定在想:這是碰到了個啥?
  • 沒良心的母黑鸛,啄傷體弱的幼鳥,還把它丟窩外,讓蒼鷺叼走
    黑鸛長得英俊瀟灑,體羽呈亮黑色,頸部帶有綠色光澤,背肩處散發出青銅色的光澤,胸部也有紫色光澤,腹部白色,喙與角卻為紅色,看起來很有幾分王者風範。蒼鷺會趁黑鸛外出覓食時,去偷黑鸛的樹枝來搭建自己的家,就算被黑鸛發現,它也不怎麼怕,不就幾根樹枝嗎,沒什麼大不了的。黑鸛的巢建好後,夫妻兩人就開始住在巢中過夜,交尾後不久雌鳥會臥下下蛋。產下第一枚卵後,它們就開始孵卵,這時雌雄輪流進行;後期則整天由雌鳥孵卵,雄鳥出去覓食。經過30來天的辛苦孵化,4隻雛鳥終於破殼而出,看到毛茸茸的小寶寶,黑鸛夫妻別提多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