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良心的母黑鸛,啄傷體弱的幼鳥,還把它丟窩外,讓蒼鷺叼走

2020-08-30 雪靈谷自然地理

作為瀕危動物,黑鸛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並不亞於國寶大熊貓。黑鸛長得英俊瀟灑,體羽呈亮黑色,頸部帶有綠色光澤,背肩處散發出青銅色的光澤,胸部也有紫色光澤,腹部白色,喙與角卻為紅色,看起來很有幾分王者風範。

黑鸛生性多疑,性情機警,外界稍有什麼動靜,它就騰空而起遠走高飛。即使覓食,也常常隱匿在山林溪水間,時而在溼地的水面上歡暢地散步,時而低頭尋覓魚兒,還不時向四周觀望,生怕天敵突然出現在眼前。

然而,看起來這麼膽小怕事、溫文爾雅的黑鸛,卻幹出十分兇殘的事情來,當食物緊缺時,它們會把體弱的幼鳥啄傷,丟在窩外面,任其被猛禽叼走。

雪白的雛鳥破殼而出,與父母長得一點不像

原始森林中,一條河流蜿蜒流過,河兩岸的懸崖峭壁上生活著一群黑鸛。春天一到,就是黑鸛求偶的季節。雄鳥一大清早就出來了,它見到雌鳥就打開尾羽,像打開扇子一樣。雌鳥看見它長得帥氣,就走上前去嘴碰嘴,然後互相梳理羽毛,這樣就算相親成功了。

兩隻黑鸛開始組建新的家庭。這次,它們沒有選擇在懸崖上築巢,而是在懸崖旁邊的樹林裡。黑鸛夫妻兩個開始銜枝築巢,雄鳥在樹林裡尋找巢材,然後搬回家,交給雌鳥,雌鳥就把這些建材築一個圓圓的巢。

它們的鄰居蒼鷺就比較懶,不愛去銜樹枝,總喜歡拆人家黑鸛的梁,蓋自己的房。蒼鷺會趁黑鸛外出覓食時,去偷黑鸛的樹枝來搭建自己的家,就算被黑鸛發現,它也不怎麼怕,不就幾根樹枝嗎,沒什麼大不了的。

黑鸛的巢建好後,夫妻兩人就開始住在巢中過夜,交尾後不久雌鳥會臥下下蛋。產下第一枚卵後,它們就開始孵卵,這時雌雄輪流進行;後期則整天由雌鳥孵卵,雄鳥出去覓食。

經過30來天的辛苦孵化,4隻雛鳥終於破殼而出,看到毛茸茸的小寶寶,黑鸛夫妻別提多開心。不過,小寶寶怎麼渾身都是雪白雪白的,與父母的亮黑形成鮮明對比。要不天天守在那裡,雄鳥可真要懷疑這寶寶不是親生的。

黑鸛已經捕不到更多的魚,怎麼辦呢?

在黑鸛媽媽的精心餵養下,幼鳥們在巢內吃了睡睡了吃,已經快2個月了,4隻幼鳥長得很快,發育還算好,只有一隻相對與兄弟姐妹來說弱小一些。

大家知道,黑鸛食量大而且食性單一,它們只對各種各樣的小魚感興趣,比如黃辣丁、白條、鰾鰍、泥鰍、條鰍等等。只有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黑鸛偶爾才會捕食一些昆蟲、青蛙、林蛙等。

每天清晨,黑鸛夫妻輪流從巢穴裡悄然滑翔而下,飛入河流的淺灘裡尋找魚兒。捕捉到小魚後,黑鸛通常會吃5-7條魚後,又飛回距離河流約500米遠的巢穴。它的嘴下面有嗉囊,把存在嗉囊裡的食物反芻出來,餵養巢中嗷嗷待哺的4隻寶寶。

隨著時間的推移,4隻幼鳥食量越來越大了。黑鸛夫妻每一次歸來,巢中總是傳出一片爭搶之聲,巢裡寶寶們都想多吃一條魚,它們甚至為了多吃一條魚而大打出手。

黑鸛夫妻知道,河流裡的水越來越少,甚至出現季節性斷流乃至乾涸,水裡的魚兒數量不足,它們的食源地大幅縮小了。現在已經捕不到太多的魚,也許過不了多久,可憐的黑鸛夫妻就要斷糧了,可是寶寶還沒長大,暫時還不能移窩。

只好啄傷體弱的幼鳥,把它丟在窩外

看來養不活4隻幼鳥了,黑鸛媽媽只好忍痛找到那隻最小的幼鳥,用嘴巴去啄它,這隻小黑鸛愣住了,媽媽怎麼捨得來啄我呢,虎毒不食子!它趕緊跑到後面去,但是怎麼跑,也跑不過牛高馬大的媽媽,黑鸛媽媽轉過頭,又是一頓猛啄,啄得這隻弱小的小黑鸛東倒西歪。

就在黑鸛媽媽正在啄這隻小黑鸛的時候,其他的哥哥姐姐,一點也不同情它,反而站在旁邊看熱鬧,貌似在說,啄死它,啄死它,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魚兒吃了。

一般來說,鳥類對自己的孩子都是十分珍愛的,甚至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也要保護幼鳥,所謂舐犢情深。但在大自然裡,一直秉持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很多處於弱勢的鳥會在自然法則裡失去性命。

所以,秉持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母黑鸛選擇殺死1-2隻較為弱小的小黑鸛,從而為更加強壯的幼鳥提供更多食物,增加剩下幼鳥的存活率,符合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這也是大自然的選擇,不值得大驚小怪。

任其被路過的蒼鷺叼走,一點也不傷心

黑鸛的窩邊,就有很多蒼鷺,它們和黑鸛在懸崖峭壁或者樹林中共生。但是蒼鷺這傢伙很不厚道,時不時會對黑鸛幼鳥下黑手。

蒼鷺這貨的食譜很雜,不僅喜歡吃小魚小蝦,就連黑鸛的幼鳥也在它們的菜譜上。蒼鷺經常在黑鸛窩的上空盤旋,窺視獵物,只要發現黑鸛父母不在身邊,它就俯衝過去,抓小黑鸛吃。

母黑鸛啄小寶寶的一幕正好被路過的蒼鷺看到,它就等在旁邊守株待兔,看到母黑鸛把小寶寶啄得半死,丟在窩外。蒼鷺終於忍不住了,生怕被的猛禽嘴中奪食,急急忙忙俯衝下去,一把抓住小黑鸛,回頭還看了一眼旁邊的母黑鸛,見它熟視無睹,就放心飛走了。

可憐的小黑鸛,來到這個世界上才幾個月,就這樣不明不白離去,還變成了別人的一頓晚餐。唉,既生瑜,何生亮!

結語

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的非法狩獵,近幾十年來,世界範圍內黑鸛的種群數量驟減,甚至瀕臨滅亡。在許多國家,比如瑞典、丹麥、比利時、荷蘭、芬蘭,黑鸛已經絕跡了。如今,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在中國,大概有1000-1800隻分布在全國各地。到底如何保護這種鳥中大熊貓,大家有什麼好建議嗎?

相關焦點

  • 挪威野生蒼鷺媽媽吞食死去幼鳥(組圖)
    挪威野生蒼鷺媽媽吞食死去幼鳥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9日報導,近日,挪威斯莫拉島(Island of Smola)的野鳥觀察員拍攝到一段野生蒼鷺吞食幼鳥的視頻,而這隻蒼鷺極有可能是幼鳥的媽媽。 從視頻可以看出,幼鳥在被吞食之前已經死亡。這隻蒼鷺先是用喙叼起幼鳥,接著將其不斷往嘴裡送,最終將幼鳥整隻吞下。生物學家稱,這隻蒼鷺除可能是幼鳥媽媽外,還有可能是附近覓食的蒼鷺,而後者的情況在自然界較為常見。考慮到幼鳥已經死亡,即便是鳥媽媽吞食了幼鳥,這個過程也沒那麼震撼了,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清理」行為。生物學家猜測,幼鳥可能死於飢餓或者同伴爭鬥。
  • 市民拍鳥發現野生黑鸛 全球僅有千隻被稱"鳥中熊貓"
    昨日中午,一隻黑鸛(中)站在幾隻白鷺與蒼鷺中休息 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11月25日,在長安區東大一處漁場內,兩隻黑鸛落在漁場旁。有人稍微靠近,警覺的黑鸛立馬起飛。  有人靠近 黑鸛盤旋空中不落地  11月25日,楊先生陪著幾個北京來的鳥友在長安區東大一處漁場拍蒼鷺叼紅魚,突然,遠處兩個黑乎乎的身影闖進楊先生的鏡頭,竟然是兩隻黑鸛,「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沒在西安拍到過,你們趕快過來看看。」楊先生給華商報報料。
  • 你還傻傻分不清楚鶴、鸛嗎?
    丹頂鶴足有四趾,三趾在前、一趾在後,它的後趾很小很無力,所以不能上樹,只能棲於湖沼的淺水灘上,運動範圍多在低洼地;而鸛的後趾則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自己在樹上的活動。出生第二天的東方白鸛寶寶幼鳥的差異可能是因為長期的對於自然條件適應的結果,鶴類一般為地面巢穴,它的結構極為簡單,隱蔽性差,所以一出殼就會面臨各種威脅,幼鳥需要儘快自己行走以避免天敵傷害。鸛的巢通常築在在樹頂、屋頂、崖巖,隱蔽性和防禦程度都要強於地棲類,天敵不容易發現,它們可以淡定地撫育幼鳥。
  • 聽說你們都在嘲笑鯨頭鸛太「蠢萌」、狩獵能力不行?
    魚的內心是絕望的23333……等一下,鯨頭鸛真的這麼弱嗎?鯨頭鸛很珍稀,也是因為它們弱嗎?來看看國家地理當年拍的鯨頭鸛捕獵肺魚吧—— 所以,讓我們再重複一下正確的觀點:鯨頭鸛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和熊貓在野外的繁殖能力一樣,都是沒問題的。怪異行為,卻非真我其實,這已經不是鯨頭鸛第一次在網上走紅了。數年前曾有一則新聞報導:在美國的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隻鯨頭鸛將一隻擋住了去路的斑胸樹鴨Dendrocygna arcuata叼起來扔到了一旁。
  • 鶴和鸛什麼區別?「松鶴延年」不存在的?!真相在此
    再多加觀察的話,還可以發現它們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莫過於它們的身材了,雖然鸛類與其他多數鳥類相比算是有著一雙大長腿,但是和鶴一比仍然是相形見拙;此外,有些鶴的頭頂部、頸部會有亮麗的顏色妝點、更加細長;而鸛類的整體色調則比較單一,頭頸部比較粗壯。
  • 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介休
    11月29日,記者從介休市了解到,近日,介休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在公園保育區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性情機警,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 終於知道鯨頭鸛為啥是保護動物了,看完瞬間無語
    所以,鯨頭鸛很珍稀,也是因為它們弱嗎?這不挺利索的嗎!怎麼回事?2、各種食肉動物,各有適合的獵物的大小,比方說獅子去抓老鼠效率就不高,大頭大嘴大身體的大個鯨頭鸛,抓那種小魚也沒那麼高效。鯨頭鸛在野外非常強悍,別說那麼大的肺魚想咋抓咋抓了,鴨子啊、小獸啊、小個頭的鱷魚啊,想吃就吃。看起來威武雄壯。
  • 「鉗嘴鸛」 嘴如鐵鉗,為了好好吃飯,鳥兒竟讓嘴巴大變樣?
    鉗嘴鸛體型很大,體長81釐米。體羽白色至灰色,冬羽菸灰色。飛羽和尾羽黑色。下喙有凹陷,喙閉合時有明顯缺口。虹膜白色至褐色;臉部裸露皮膚灰黑色;喙淡綠的角質色或紅色;腳粉紅色。大家也猜到它們為什麼叫這個名子了吧?
  • 顏值與禮貌並存的鯨頭鸛,智商卻常常不在線
    狗中最&34;的就屬它了,總是能做出許多人類意想不到的事情來。除了會拆家,人家還會殺雞,曾經有一公一母兩隻哈士奇誤入雞場,在一個小時內連殺57隻雞和2隻鵝。真不愧是&34;,越殺越返祖了。東京的上野動物園也是世界上除了非洲動物園外,生活的鯨頭鸛數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在日本鯨頭鸛還是官方選定的&34;,人氣特別高。
  • 鯨頭鸛並非靠傻成為保護動物,若非環境破壞,它仍是溼地霸者
    除了喜歡爬樹卻又不會飛,一受驚嚇就從樹上跳下來把自己摔個半死的鴞鸚鵡外。還有東北特產,被食肉動物追殺,等到對方停下來之後還會主動回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傻狍子,鯨頭鸛就可以說是最接近「沙雕」的鳥類了。鯨頭鸛看起來呆呆傻傻,吃個金魚還能當成漱口;遇到喜歡的人就會拔下自己的羽毛給別人;當有人向它鞠躬的時候,它也會鞠躬回禮;路上有擋路的東西就會用嘴巴叼起來然後放到另外一邊。
  • 鯨頭鸛並沒有網傳的那麼傻,所有沒被淘汰的動物都有其生存之道
    它叫鯨頭鸛,前幾年已經當過一段時間的網紅了,但這兩年一度銷聲匿跡,淡出了普通網友的生活。直到前兩天,一段鯨頭鸛冒雨站在空地上閉眼發呆的視頻突然火了,鯨頭鸛這位「過氣網紅」又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還有許多原本不屬於科普領域的段子手編寫了關於鯨頭鸛的「科普」,文風搞笑幽默,被很多人轉發,紛紛表示原來鯨頭鸛是這樣的。
  • 發現一隻鯨頭鸛,嘴巴比死鴨子還硬,一看嘴巴叼的東西笑哭了
    大家應該知道,有時候說一些人,在真相面前還死不認帳的時候,就說是死鴨子嘴硬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一個物種,但這一種鯨頭鸛可是這個領域的網紅,一個是擁有哈士奇犯二的特質,還有一個就是因為頭圍比較大,現在也佐證了娛樂圈的審美水平
  • 甘肅瓜州首次野外發現「鳥中大熊貓」巢穴和幼鳥
    來源:經濟日報5月底,甘肅瓜州縣國家級公益林老師兔管護站站長王俊在帶領護林員野外巡查過程中,在瓜州縣境內榆林河流域,首次發現世界瀕危珍禽黑鸛野外巢穴和雛鳥。圖為黑鸛和幼鳥。王俊攝黑鸛又名黑老鸛、烏鸛、鍋鸛、黑巨鸛、黑巨雞,體羽大致為黑色,具紫綠色光澤,下體白色,喙及角紅色,是鸛科鸛屬的鳥類,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曾經分布較廣,但近年來隨著生態破壞及非法狩獵,種群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明顯減少,甚至在許多國家已絕跡。
  • 腦袋最大的鳥類鯨頭鸛,為何每次捕魚都翻白眼?它真的很呆傻嗎?
    兩件事情讓鯨頭鸛成為了「網紅鳥」!首先是很多關於給它餵食的滑稽視頻。這種鳥擁有一張巨大的鳥嘴,可面對飼養員餵給它的魚,卻怎麼都叼不到嘴裡去!呆頭呆腦的動作,讓一眾拿著相機的遊客干著急。當時有隻鴨子闖入了一頭鯨頭鸛的領地,可憐的鴨子被這鳥給來了一個大大的「嘴摔」!由此,鯨頭鸛這種鳥就和「呆傻」這個詞給掛上號了!事實上的它,真的很呆傻嗎? 1.「魚不動我不動!」鯨頭鸛是生活在非洲東部地區的一種鳥類。比較特別的是,它是腦袋最大的鳥類!當然,它的腦袋大部分都被那隻巨大的喙給佔據了。
  • 大河萬物生|「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這一片黃河溼地?
    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大河報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發現丨一次性發現76隻全球只有約3000隻霜冷長河,冰凍澤陂。孟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自然級保護區內,雖然已是隆冬時節,卻進入了一年中頗為熱鬧的時段。
  • 蒼鷺
    而作為留鳥的蒼鷺耐不住往日的寂寞,常常混在候鳥的中間和它們熱鬧一番。蒼鷺屬大型水鳥,又名「灰鸛」、「青莊」。尤其青莊,總讓我浮想聯翩。它體態輕盈,脖子頃長,紅嘴尖尖。一身灰黑羽毛,頭頂、羽端露白。幾縷黑絲狀如髮辮,自頭頂向後飄散。不動時,靜如泥塑;起飛時,勢如羽扇,熠熠生輝。透過鏡頭,看到的蒼鷺如此動人,是我沒有想到的。
  • 留戀人間的天堂鳥——蒼鷺
    樹幹上也長出了楊樹固有疤結蒼鷺,喜歡築巢在高大的楊樹枝上。對居住環境很挑剔。首先是安全環境好,二是有潔淨的水源和足夠的食物。特別是魚蝦類和水中的浮遊生物。在在它們的心中永駐這片藍天和綠水。所以在春風融融,綠意蒙蒙的時候,他們披星戴月風雨兼程。沿著它們心裡的航線。關山萬裡,櫛風沐雨,它們飛回來了。展翅高飛,萬裡徵程,奔向夢想之地。
  • 科普一下,了解鉗嘴鸛的請舉手
    鉗嘴鸛屬於中型鸛,體重1.3-8.9千克,體長31-89釐米,翼展147-149釐米。鳥喙是沉悶的黃灰色,下喙有凹陷,喙閉合時有明顯缺口。虹膜白色至褐色;臉部裸露皮膚,灰黑色;鳥喙淡綠的角質色或紅色;腳粉紅色。鉗嘴鸛往往被誤認為蒼鷺,而它不屬於鶴,而是另一種大鳥。鸛一般有較重的鳥喙,飛行時脖子伸出,而不能像鶴那樣彎曲和縮回。
  • 雛鳥落難人收留 鳥父鳥母天天來守候
    雛鳥落難  大爺帶它回家親鳥尋來叫喳喳  10日上午7點半,65歲的馬世寶大爺在樓下院內晨練,偶然在一株灌木下,發現了一個被貓打落的鳥窩。鳥窩內,一隻僅有拇指頭大小的雛鳥撲騰著瘦弱的翅膀,驚聲亂叫。而那隻貓,正圍著鳥窩打轉,隨時都會將雛鳥一口叼走。「我知道這種鳥叫白頭翁,當時它站都站不起來,更別說飛了。」
  • 鯨頭鸛把木頭當魚吞,一旁的黑天鵝多看了幾眼,差點惹來殺身之禍
    儘管常年在水池裡撈不到任何活物,鯨頭鸛還是下意識地把水裡任何看起來仿佛魚類的東西叼在嘴裡,讓人有點心疼它。鯨頭鸛看準目標,一口叼起,在嘴裡掂了幾下……嗯……味兒不對,軟硬也不對……呸!這什麼玩意!不能吃的東西為啥丟水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