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兩次世界大戰是影響當前世界形勢最深遠的因素之一,幾乎一切都是戰後重建的。我不敢說我們從戰爭中受益,但至少沒有這兩次持久戰,我們現在的生活會完全不同。那麼,作為世界人民,我們應該了解那些對我們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即使這些事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其實,很多百歲老人經歷這些事情已經很多年了,但僅僅是一個世紀前!
我們一直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暗殺引起的。然而,真正的戰火仍在巴爾幹半島。這個民族眾多的地方可以說是近代以來歐洲一切變化的中心!
雖然今天的巴爾幹只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在世界舞臺上幾乎沒有存在感,但它是當時世界列強的主要目標。當時,巴爾幹半島仍在土耳其的控制之下。然而,由於國家對居民過於嚴厲,人民根本沒有歸屬感。相反,他們積怨積怨數百年。於是,在西方國家長期的刻意鼓勵下,巴爾幹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
1912年,巴爾幹戰爭爆發。似乎只有地區國家參加了戰爭。當時,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人攜手抗擊土耳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在秘密中,戰爭仍然是大國之間的博弈。事實上,每一個小國背後都有一個心懷不軌的大國。土耳其有德國的支持,俄羅斯也虎視眈眈,有各國的影子在其中。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已經是背信棄義了。
但每個國家都不想發動一場世界範圍的戰爭。畢竟,他們都知道,如果戰爭規模過大,即使是那些佔據了世界絕大多數豐富資源的國家,也可能被趕出國門。所以在戰爭初期,我們還是很小心地控制了規模和方向。土耳其政府之所以不受歡迎,是因為它長期以來與人民為利益而戰,當地居民對他們也長期忍無可忍。不管土耳其和國家支持多少,都沒有辦法恢復。
這意味著在幾個月內,他們將與聯盟徹底妥協。果然,當年12月,戰國開始在談判桌上認真討論利益劃分問題。誰沒想到,就在一個月後,突然發生了變化!
1913年1月,土耳其發生政變。新政府是德國的狗。他們服從德國的命令,改變了以前的奴性,開始強硬起來,拒絕在和談問題上妥協。所以一個月後,戰爭一度爆發!當然,這次土耳其還是沒能贏得戰爭。強硬的態度改變不了國家弱小、軍隊弱小的現實,土耳其政府只好暫時妥協。
僅僅四個月後,1913年6月,戰爭再次爆發!這一次,戰爭從聯盟開始,保加利亞突然對希臘和塞爾維亞發動戰爭。這讓大家一刻也不了解現狀。然而,土耳其似乎早就知道保加利亞的選擇了。他們緊接著發動了一場戰爭,奪回了許多原來失去的領土!
戰爭迫在眉睫,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就連想渾水摸魚的德國也受不了。所有涉及歐洲利益的爭端似乎都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在這裡。他們不得不冒著風險聯合奧地利發動戰爭,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極大的活力開始了。無數人在戰爭中喪生,無數土地瞬間變成焦土!
現在我們回顧這場可怕的戰鬥。根本原因是一些國家的利益訴求無法遏制。小國想變得更強大,大國也想吞併更多小國,從而達到世界霸權的目的。巴爾幹戰爭對他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個好時機。
當時,德國除了發動戰爭,別無出路。在那個時代,沒有任何友好的發展,所以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最糟糕的是奧匈帝國,分為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該領土被羅馬尼亞、波蘭、塞爾維亞和義大利瓜分。
因此,戰爭最終是可怕的。它讓人們清醒地認識到,犧牲無數同胞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發展之路!
參考資料:
【《巴爾幹戰爭:東歐國家瓜分土耳其在歐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