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初的微信直播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區塊鏈行業目前的現狀。本文稍作整理,如下
首先介紹一下嘉賓:Qtum量子鏈聯合創始人&CEO帥初,中國科學院博士輟學,曾就職於阿里巴巴集團,具有豐富的區塊鏈技術開發和管理經驗,致力於推動區塊鏈技術早日走向主流。
上周發起了一個話題,比特幣減半是當前幣圈最熱話題。比特幣的減半是指當比特幣礦工挖礦的所獲得的比特幣數量減半。上一次減半是在 2016 年,挖礦獎勵從 25 個比 特幣減少到 12.5 個比特幣。今年 5 月 11 日減半後,挖礦獎勵將從 12.5 個降至 6.25 個。
事實上,比特幣減半雖然將有效減少比特幣的通脹率,但這部分相對於已經生產出來的 1800 萬 BTC 來說比例很小。您怎麼看此次減半對價格的影響?
帥初回答
我個人從2012年加入這個行業,也已經經歷了2次比特幣減半,昨天經歷了第三次比特幣減半。關於這次減半我有3個觀點。
1 前兩次減半並沒有如此高的關注度,這一次關注度特別高。也反映了其實行業缺乏新的增長點。
2 加密貨幣行業逐漸走向成熟,機構主導的力量在逐漸壯大,而普通交易者的優勢在逐漸喪失。
3 2016 年的減半,行業依然小眾,而且是從 2015 年的冰點狀態逐漸復甦而來,當時大家並沒有太高的預期。但是這一次大家預期很高。減半固然是一個大事件,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家合理尋找除了減半之外的行業增長點,帶來長遠的增量市場和延伸行業邊界。
問題2:
「對於投資者而言,最可怕是項目方不做事、不發聲,就在那裡乾耗著。」有媒體認為,在投資者看來,現在的量子鏈,就在「乾耗著」。您和量子鏈最近在做什麼?
量子鏈的白皮書顯示,量子鏈是繼比特幣、以太坊之後的「第三種區塊鏈生態系統」。目前 似乎並未看到「第三種區塊鏈生態系統」有任何落地應用?
我們最近依然專注於技術研發,並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 一個是在隱私領域,一個是offline staking (離線PoS), 隱私領域主要解決智能合約的隱私性,offline staking 解決節點不在線,依然可以獲取獎勵的問題,也是一種新的基於智能合約的共識機制。
「量子鏈的白皮書顯示,量子鏈是繼比特幣、以太坊之後的「第三種區塊鏈生態系統」。目前 似乎並未看到「第三種區塊鏈生態系統」有任何落地應用?」
比特幣已經從電子現金的願景變成了電子黃金,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以太坊在BTC的設計理念上,添加了智能合約,可以有更多的靈活性,並且上面承載了很多的穩定幣發行的需求,但是基本上Dapp的概念已經被證偽了。
Qtum量子鏈底層基於比特幣的UTXO模型,有更好的並發性和隱私性,在上面支持多個虛擬機平臺,包括EVM, 以及Qtum即將推出的X86虛擬機。當初的設計理念是底層安全可靠,上層具備充分的靈活性。目前Qtum上面的交易也主要集中在基於Qtum發行的QRC20的token, 以及上面的穩定幣相關的交易。目前大多數公有鏈的交易類型,基本上都是和穩定幣的交易相關。
問題3:
據我所知,量子鏈的市值最高時在全球所有虛擬貨幣排名 13,在半年時間漲了 300 多倍, 市值超過 400 億。但跌幅也曾高達 98%,您曾說過 99%的區塊鏈項目都會失敗,事實證明, 量子鏈似乎也屬於那 99%?
量子鏈在孵化很多項目,方便具體透露下,QTUM 最近都在孵化或者併購哪些項目呢?您最近又開始慢慢露面,是又有新的規劃嗎,您如何回應?
Qtum的發展也伴隨著行業的起起伏伏,加密貨幣行業有很強的周期性,我相信群裡的朋友有很深刻的體會。如果我們回顧過去10年加密貨幣行業的發展,確實有99%的項目已經失敗了。其實這個也是一種正常的商業現象,大多數的創業公司註定失敗,只有1% 或者2%的創業團隊會成功。
Qtum 確實經歷了快速上漲的高峰時期,當然伴隨著行業下滑,也經歷了很大的下跌。18年比特幣也從2萬美金 跌倒3000美金,以及以太坊也從1500美金跌到80美金。 但是我們依然看到區塊鏈行業的長期的發展。我個人感覺目前行業依然處於早期階段。
並且受制於監管的影響,很多utility token 並無法和團隊的經營收益掛鈎,也無法進行token回購,這在很多國家也很大的法律風險。我們希望Qtum 可以成為剩下的1%,我們也會為了這個目標持續的努力。
關於Qtum在孵化的項目,因為行業從17年的泡沫時期,到現在依然處於一個去泡沫的過程中,我們對外的投資和孵化都在放慢腳步。但是我個人依然看好比較硬核的技術創業團隊。 在2020年,主要投資了2個團隊,一個是 把零知識證明做成雲服務的團隊zk-SNARK as service, 主要是隱私雲計算的概念。另外一個就是為了提高行業的透明性,專注於行業數據分析的 chain.info 。 大多數的時間依然是專注於Qtum 的發展,以期在後續的行業爆發時期,我們依然可以在行業的前列。
問題4
有網友分析,炒國產公鏈最大的好處是,團隊信息可以更容易考察,項目進展可以追蹤, 最大的弊端是技術普遍比較差,事實上,從目前公鏈的領域整體發展情況來看:仍是國外的公鏈市場,代表了整個公鏈領域發展的主流。
您認為國產公鏈應如何實現和國外公鏈項目進行競爭?誰會是 2020 年最受歡迎的公鏈項目?國產公鏈在技術方向、市場等方面與國外公鏈有何異同?
1 其實我不大 認可國產公鏈的說法,基本上每一個區塊鏈項目都是一個國際化的項目吧。 我個人覺得所有的公有鏈都在同一個平臺上面競爭,也就是都在數字世界一起競爭。當然項目方在中國確實會受到一些影響,很多事情也無法推動。
2 公有鏈也有很多同質化的競爭,目前公有鏈大多數是以基金會的形式來管理,公有鏈本身並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其實長遠看來也是一種挑戰。我個人認為能夠率先實現自負盈虧的創業團隊在公有鏈發展上面會有更大的優勢。 只有這樣團隊才不用擔心未來2-3年或者5-10年的資金來源,才會形成一定的戰略定力並有序執行。
3 目前區塊鏈項目的競爭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技術之爭了,背後還有資本和社區的力量,以及先發優勢。如果技術不具備革命性,漸進的改良技術其實不會對現有的格局帶來太大的變化。
4 長期依然看好公有鏈的賽道, 某種意義上,公有鏈裡面的token, 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另類資產,公有鏈作為一個平臺,一旦在應用領域取得突破,依然是行業最有想像空間的事情。 也會帶來項目估值的提升。
問題5
量子作為當年的國產明星項目,當年也是吸引了很多目光。但是幾年時間過去,很多當 時同臺的項目已經銷聲匿跡了,剩下的似乎也陷入了瓶頸。量子對過去幾年自己和這個行業的發展有什麼看法?當時的一些想法是不是已經有了變化?
帥初回答:
在2016年比量子鏈更早期的募資項目我還記得比較清楚,包括以太坊上面的 Augur 和 Golem 以及Gnosis ,目前募集了很多資金,今天也確實沒有太多的聲音了。
過去幾年比較大的發展 應該是以太坊帶了了Dapp 的概念,但是今天確實 Dapp 的概念已經逐漸被證偽。
想法也有很多變化,對待行業發展更加理性了,畢竟對比網際網路行業發展了幾十年的時間,大家才可以在手機上打個車,區塊鏈這個叫法也才5年時間,加密貨幣也才10年時間。
行業確實需要更多的時間積累和沉澱,才會有大的突破。 確實早期流行的很多觀點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 但是依然有新的概念在不斷的出現,行業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螺旋式的上升和發展。
加入這個行業一轉眼已經8年時間了,行業的參與者也是換了一波又一波,真正堅守下來的人其實不多。但是我個人依然看好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型的另類資產,必然會在數字世界裡面大放異彩。 區塊鏈的應用落地確實是任重而道遠,需要很多的人去推動。
問題6
最近 2 個月,泰達增發了幾十億美金的 USDT,有人說正是這些增發的 USDT推動了 BTC 價格的上漲, 並且 USDT 也極度不透明,你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帥初回答:
USDT 目前應該是一個並不合規的穩定幣,在任何國家都沒有拿到相應的牌照,但是因為解決的加密貨幣的入金需求,確實成長為了目前最大的一個穩定幣,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加密貨幣世界裡的 數字央行。
USDT的每一次發行,都牽動著大家的眼球。我個人覺得USDT 做了很好的監管套利,以及取巧利用BTC的信用,來完成自己數字美元的擴張。
因為現實世界裡面,在很多國家獲取美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美元依然是當今世界最強勢的貨幣,很多國家的民眾有存儲美元的需求,USDT 也解決了這部分的需求。 其實我個人感覺有很大一部分的USDT 並沒有流入加密貨幣這個行業。
關於USDT 是否會暴雷,我感覺短期內基本上不會,相比銀行10%左右的準備金,Tether發行的USDT也許有更多的準備金,只要維持好日常的兌換,就不會有暴雷的擠兌風險。
但是USDT 目前最大的風險,我感覺是監管的風險,特別是隨著USDT 規模如果繼續擴大,也會侵佔海內外的法幣市場,必然會引起各國政府的警惕和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這個是USDT 最大的風險。
追問下,USDT真的需要牌照嗎?短期也許不需要,但是長期如果沒有牌照,會有巨大的監管風險。
問題7
您如何看待區塊鏈行業在中國的發展?什麼樣的應用才是真正能落地的?區塊鏈在哪些領域會有大的突破?
1 大的方向上,相比幾年前區塊鏈行業在中國其實也有很大了發展了。從國家層面來說,區塊鏈跟5g、人工智慧等方向並列列入了政府重點關注的方向,將會在科研跟基礎建設方面都有所布局。
最近在測試的DCEP就是這個一個具體的例子。企業層面上,各地的聯盟鏈應用也層出不窮,在票據、能源交易、供應鏈金融等方面都有了試點應用,雖然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但各方都在探索,相信會逐漸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Qtum在企業應用領域也有所布局。
2 公有鏈方面,現在來看比較廣泛的應用還是在金融方面,畢竟區塊鏈無需許可、迅速結算等特性本身就很適合金融領域的應用,但目前的DeFi為代表的各類區中心的金融應用還很初級,安全性、功能性很多方面不完善,這些既需要底層技術的更多支持,也需要應用和生態開發者的努力。
區塊鏈應用落地和推廣只是時間問題,但最終的體現形式很可能與現有方式都不同,現在看來比較可能有突破的方向包括分布式金融應用、去中心化存儲、區塊鏈與雲計算的深度融合,以及數據的隱私計算領域也許會有一些突破,給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3 社區主導的加密貨幣也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為加密貨幣本身帶來很多理念的變革,我個人也比較看好 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的另類資產的價值,
今年大家也可以關注到有很多機構投資者,也在關注加密貨幣這個領域,我感覺這個對行業也是一個長期的利好,另外一個能夠推動行業突破的因素,我覺得是監管環境的明朗,也會讓加密貨幣這個行業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