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以利用塑料廢物製成5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

2020-11-23 cnBeta

致力於塑料回收的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發現新的方法來使用廢棄的塑料,從將其轉化為有用的氣凝膠或可用燃料。他們已經利用塑料廢物製成5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

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發團隊在副教授雷漢武的帶領下,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突破。他們找到了一種方法,將來自於廢塑膠袋和水瓶的低密度聚乙烯,分解成米粒大小的顆粒並將其轉化為飛機燃料。其中涉及將顆粒置於所謂的管式反應器內的活性炭床頂部。碳和塑料都被加熱到最高571ºC(1,060ºF)的溫度,這導致它們熱分解並釋放出存儲在塑料中的氫含量。結果產生了一系列碳氫化合物,從理論上講所有這些碳氫化合物都可以用來製造飛機燃料。

2017年,一個研究小組打造了半可攜式熱解反應器,將塑料轉化為一系列車輛燃料。它可以安裝在卡車或輪船後部的移動系統,並在移動過程中處理這種塑料轉換。研發人員使用一種新型催化劑來完成這種小型化的熱解,他們說這種催化劑能迅速將塑料廢料分解成柴油,無需額外提煉就可以使用。這個系統雖小,但每天吞下10000磅(4536公斤)的廢塑料。

製造化學藥品是一種資源密集型過程,在此過程中,大量能量試圖去除液體中不需要的分子。今年早些時候,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科技大學科學家開始使用PET塑料,並先溶解它們,然後再使用特殊溶劑將其重建為平膜。該團隊測試了這種新型再生塑料膜的不同版本,並通過添加額外的聚合物對其設計進行了微調。最適合用作從液體中去除分子的過濾器具有35至100納米寬的孔,不僅可以處理苛刻的化學品,而且該團隊還著眼於水過濾領域的應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科學家開放了一種由廢棄塑料瓶製成的氣凝膠,可以用於過濾灰塵顆粒的口罩。為此,科學家們將PET塑料製成纖維,然後塗上二氧化矽。然後對這些纖維進行化學處理,使其膨脹,然後乾燥成輕質、多孔、柔軟的氣凝膠。這種氣凝膠可以用於各種用途,包括建築物的隔音或濾塵器。

研究小組發現,如果在氣凝膠上塗上某種化合物,氣凝膠吸收溢出石油的效率將是商用材料的7倍。該團隊獲得了這項技術的專利,並在發表研究成果後,開始尋找工業合作夥伴,將這項技術商業化。

碳納米管作為一種材料,在醫學、海洋工程、炸彈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早在2013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科學家們就在嘗試通過將碳層沉積到氧化鋁膜的孔隙中來製造碳納米管。當研究人員使用乙醇作為實驗的碳源時,一位團隊成員發現任何碳源都可以,包括塑膠袋中的碳。事實上,這種形式的碳比乙醇更有效地建立碳納米管,而科學家不需要有毒的催化劑或溶劑來幫助打造碳納米管。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製出利用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
    一種由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會降解。這種物質名為聚羥基丁酸酯,不久將被主要用於生產和分解一次性產品,對環境友好。這種創新材料可以通過弗勞恩霍夫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及其合作夥伴開發的新工藝進行工業規模生產。日常生活中沒有塑料是很難想像的。
  • 5個超級太陽能利用,令人難以置信
    太陽能被認為是21世紀最清潔的能源,實際上,從發電站到飛機船隻,太陽能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下面就為您盤點5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太陽能利用一、太陽能遊艇,這艘船長30米、寬15米,由碳纖維外殼構成,船重60噸,頂層配備了6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即使在缺乏陽光的情況下,仍然可以航行
  • 區塊鏈技術可以推動塑料廢物管理的技術進步
    初創企業正在逐步利用區塊鏈來減少塑料垃圾,但這項技術推動真正變革的力量尚未實現。 區塊鏈可以被認為是由虛擬帳本組成的網絡,能夠安全地存儲和分發數據,而不需要一個控制中間層。與大多數用於促進連接和複製過程的數位技術不同,區塊鏈可以令網絡上的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一個人的投票或他們的金融資產)具有標識、安全分發和轉移的功能。
  • 如何做到廢物利用?
    #廢物利用#這些東西實際上是大家不要的,是破塑料,是舊衣服。若是講這些東西亂扔會帶來非常嚴重的環境汙染,若是汙染環境,不如像個辦法實現這些東西的廢物利用。如何做到廢物利用呢?接下來我會告訴你。這些廢物正在汙染環境現在有了一些技術,將這些廢物即將變成瓶子。我們都知道塑料廢物是個問題,可能需要1000年才能分解。
  • 科學家們相信水母可以幫助海洋擺脫塑料垃圾
    據「耶路撒冷郵報」引用的海法大學2015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被海灘遊客拋棄的塑料垃圾佔以色列海水中廢物92%,而全球平均水平僅為75%。
  •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海床上鋪滿了塑料微粒
    稍微有些環保意識的人都知道,漂浮在海洋上的塑料垃圾可能是最令人憤怒的但是,這些塑料垃圾只佔每年進入世界海洋的1000萬噸塑料的1%。剩下的部分最後會進入深海,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它們的聚集地點。這項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海洋底部的塑料微粒汙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大部分的微塑料並不是來自於分解的塑料汽水瓶或購物袋,而是由聚酯等合成材料製成的紡織品和服裝。實際上,所有的微塑料並沒有被均勻地分散。
  • 一次性塑料勺子廢物利用手工製作球形裝飾掛件
    一次性塑料勺用過之後大家是不是都丟棄了呢?但你知道,它們可以廢物利用被用來製作獨特的裝飾物,像這樣可愛的裝飾球很現代的感覺!準備材料:直徑10cm泡沫球、塑料勺子(96個)、黃色噴漆、膠、線 一次性塑料勺子廢物利用手工製作球形裝飾掛件詳細步驟如下:1、切斷勺子的尾巴(約一湯匙半的長度)。根據泡沫球的大小,切勺子的長度。2、將四個湯匙旋轉的固定在泡沫球上。
  • 分解塑料的酶預示著塑料廢物處理的新希望
    重新設計可食用塑料酶PETase的科學家現在已經創造了一種酶,該酶可以將塑料消化的速度提高六倍。PETase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分解回其組成部分,從而創造了無限回收塑料,減少塑料汙染和推動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的機會。PET是最常見的熱塑性塑料,用於製造一次性飲料瓶、衣物和地毯,在環境中分解需要數百年的時間,但是PETase可以將時間縮短為幾天。
  • 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發現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作為尺寸僅有幾毫米的微小廢棄物,微塑料是一種隱蔽的塑料汙染形式,令人難以置信地難以追蹤,但科學家們正在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存在有多麼深遠。這方面的最新發現來自高海拔地區,研究人員在珠穆朗瑪峰上研究微塑料時,首次在山頂以下發現了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 塑料有多少種?常見的塑料都是哪些材質?最後去了哪?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先觀察一下你周圍,以及你的身上手上,相信一定能找出幾種塑料製品。至少,你手上的手機就有許多部件是塑料製成,如果你身上的衣服是化纖材質,那也是塑料。塑料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沒了塑料,我們的現代文明也不存在。不過,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塑料由於沒有得到妥善處置,造成了一些環境問題。除了從業者外,絕大部分公眾對塑料知之甚少。
  • 科學家給出了證據,令人難以置信
    眾所周知,日本科學家為了證明地球生物可以在太空中存活,將地球上的蒲公英通過國際空間站送到了太空,並讓它們暴露在充滿真空和輻射的宇宙環境中生存。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蒲公英竟然活了下來,刷新了人類對於宇宙生命的認知。這篇論文發表後,科學界一片震動,畢竟文中的數據可能從側面證明「地球生命來自外星」的假說。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對於外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頻繁。
  • 塑料或將由二氧化碳製成
    毫無疑問,人類如今的生活離不開塑料。小到日常生活塑膠袋,大到宇宙飛船和太空梭,塑料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可以說如果沒有了塑料,也就沒有現代生活。塑料之所以成為人類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它的便利性和耐用性。
  • 創新案例|科學家通過升級回收技術將塑料瓶變成超級電容器材料
    據外媒報導,超級電容器在儲能方面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潛力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科學家們正在以一種由可回收塑料廢料製成的納米材料的形式,為這些下一代設備的關鍵部件提供這種可能性。此前,Ozkan和她的同事們已經取得了從石墨烯到玻璃瓶等各種材料的進展,但他們的最新發現主要集中在我們所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之一的塑料垃圾上。該團隊首先使用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或PET製成的塑料瓶碎片。這些瓶子被溶解在溶劑中,並使用一種被稱為電紡的技術將其變成微觀纖維,然後在熔爐中將纖維轉化為碳。
  • 塑料廢物的管理和回收:這不僅僅是塑料包裝的問題
    對日益嚴重的塑料廢物問題的討論通常集中在減少一次性塑料包裝物品的數量上,如袋子、瓶子、盆和薄膜。但密西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017年美國投入使用的塑料中有三分之二用於其他用途,包括電子產品、家具和家居用品、建築施工、汽車和各種消費品。
  • 科學家用塑料製成細胞,具有真核細胞功能,這算是人造生命嗎?
    2014年1月13日,荷蘭奈梅根的雷邦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分子與材料研究所的化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帶頭人詹·萬·赫斯特(Jan van Hest)和他的博士生路德·皮特斯成功地製造出了一個「小東西」,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由塑料製成的「真核細胞」。
  • 科學家用塑料製成細胞,具有真核細胞功能,這算是人造生命嗎?
    2014年1月13日,荷蘭奈梅根的雷邦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分子與材料研究所的化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帶頭人詹·萬·赫斯特(Jan van Hest)和他的博士生路德·皮特斯成功地製造出了一個「小東西」,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由塑料製成的「真核細胞」。
  • 為了衡量地球的價值,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金錢單位,令人難以置信!
    為了衡量地球的價值,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金錢單位,令人難以置信!在如今的社會上,沒有錢幾乎寸步難行,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如果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在很多人的眼中,金錢可以買所有的東西,但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例如親情、友情、愛情等,這些都是無價之寶。
  •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出現令人不安的東西,科學家坐不住了!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出現令人不安的東西,科學家坐不住了!地球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景,它們既然存在,便有其本身的價值。大家聽說過馬裡亞納海溝嗎?很多人對這一與世隔絕的地方,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態,想去又不敢去,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人類利用海上設備,對這一大海溝有了更深的了解。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處,出現令人不安的東西,科學家坐不住了!
  • 5種難以置信的物質,似乎否定了物理定律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些材料或物質,而這些材料具有「神奇特性」,以至於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或許你也不會相信它們真實存在!1.疏水材料這種材料能使任何東西不透水,只需將它們噴灑在其表面就可以了。特別地,它們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你可以將這種材料噴在你的鞋子上,以免被雨淋溼。3. Galium- 金屬這種物質在室溫下呈液態。它廣泛用於製造鏡子和室內溫度計。
  • 將塑料廢物升級為可持續能源儲存
    一種多孔碳納米材料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用於由回收的PET塑料汽水瓶製成的能量儲存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方法,將蘇打水或水瓶等塑料廢物回收成用於能量儲存的納米材料。Mihri和Cengiz Ozkan和他們的學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改進儲能來自可持續來源的材料,如玻璃瓶,沙灘,傻油灰和褐菇。他們最近的成功可以減少塑料汙染,加快向 100% 清潔的過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