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星際穿越》:最終活下去的人類,真是墨菲救下的那些嗎?

2021-01-08 娛樂一杯咖啡

如此直觀的把時間與空間展示在觀眾面前,《星際穿越》該是頭一個。

作為災難型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承擔的更多是一種對生命的思考,而既然人類作為主角,那這種思考就更細化成對人性的考量。

其實看電影沒必要一同思考如此深刻的問題,畢竟我們不靠它吃飯,也不能靠它完成生命的「升華」。

我們在看熱鬧與感動之餘,體味一種電影傳達的意志就好。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苟且存在於地下,卻心懷整個世界的人們。

是求生的欲望將他們維繫在一起,也是求生欲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

第一次看,我被電影中,時間與人情的劇烈衝擊感動得一塌糊塗。

當垂垂老矣的布蘭德教授,用最後一口氣承認了自己的彌天大謊時,差點摧毀了剛建立好的電影世界觀。

當時,對這個老頭討厭至極,他忽悠了如此多的人,耗費了如此多的「糧食」,卻只為了完成另一個遙不可及的計劃。

第二次看,我卻發現了更多謊言,每個主角都帶著謊言求生,而巧妙的是,這些所謂「謊言」卻最終拯救了世界。

在談每個人之前,我們卻應該先看看電影中,幕後的最大謊言。

地球行將就木,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片淨土,卻被漫天灰塵一次又一次遮蔽希望。

有句臺詞細思極恐。

女教師篤定地對庫伯說:

「阿波羅計劃是假的,它只是美國當年用來搞「政治」的手段而已。」

而這個「闢謠」,竟由政府統一修訂了教材,並試圖深入學生內心。

為什麼?

因為在極端環境中,掌權者需要人民斷掉「逃離」的念頭,乖乖地種地,解決燃眉之急。

不得不承認,這個做法竟然無可厚非。畢竟飽暖思淫慾,溫飽實現不了,其他都是扯淡

只是在一些人眼中,為了達到目的,沒有什麼歷史是不能更改的,沒有什麼底線是不能刷新的。

何其諷刺!

不信?還有更恐怖的,只是被一句臺詞帶過了。

電影中的掌權者,甚至曾試圖通過炸彈解決人口與食物不匹配問題。

「謊言」二字,在這些面前,顯得多麼光明與磊落。

庫伯的孩子成績第二,卻沒有機會上大學。

學校的說法是他還不夠好,而大學資源那麼少。

為何?庫伯不明白,自己交的稅都去了哪裡?

當他在引力指引下找到NASA的藏身之處時,答案才揭曉:一小部分人在舉群體之力探索太空。

而這個群體卻無權知道這件事。

只因為他們不會同意這件事。

於是,謊言在此又是神聖的,它掩蓋了真相,為的是避免真相反過來殺死真相的載體。

如此悖論,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存在著。不禁讓我尋思:假若這一天真的來臨,我們將是哪一波人?是試圖拯救世界的NASA,是無奈燒光自己莊稼的農民,還是等待一個炸彈「解脫」的難民?

為了眼前的麵包,還是為了子孫的立足之地,可能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出理性的選擇。

影片中最偉大的男主,實際上也撒謊了。

作為地球上僅剩的可用航天員之一,也是兩個孩子唯一的父親。

他選擇了前者。

第二次看,我一時間也沒了解到他究竟是為了人類的使命,還是為了終結片頭的那場抹不去的噩夢。

他是自私的,他要拯救人類,還要女兒墨菲支持自己圓夢。

墨菲在他身上繼承了智商與情商,立馬發現了他的謊言:原來父親根本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家。

只有目的,沒有歸期。如果說「父親」的概念是帶領孩子成長,那麼拯救世界的庫伯無異於一個失敗者。

即便他拯救了人類,卻也在女兒心中留下抹不去的疤痕。

因為他要聽從自己內心。

影片最後,正當壯年的父親,握著垂垂老矣的女兒的手,能說他兌現了當年的承諾嗎?

父母的決定,就是兒女人生的方向盤,有些「為你好」,有些「必須做」,其實是父母未完成意志的延續。

墨菲丟掉了童年和父愛,卻繼承了他拯救地球的意志,她放不下曾經那個謊言,終於在生命最後的時刻,等到了謊言終結的瞬間。

就如後面庫伯的臺詞,「You got to leave something behind」。

曼恩博士,馬特達蒙,代表了整部電影最暗黑的一面。

受不了深度的孤獨與死亡的逼近,他用謊言求生。

最諷刺的是,馬特達蒙擁有一張最典型的「老實人」面孔。

而這種面孔一旦露出獠牙,撕咬出的傷口永遠最深,且最難癒合。

「我希望是我們的星球。」

他從最開始就已經計劃好了後面的每一步。

最終,空間站在庫伯面前無聲地爆炸,曼恩博士也終於避免了等待死亡的恐懼。

只是從劇情來看,曼恩造成的破釜沉舟局面,反倒促成了庫伯進入黑洞,完成最為關鍵的一步。

由此不禁思考,曼恩博士錯在哪裡?

有多少人能承受一個人等死的恐懼,有多少人能禁受住有希望求生,卻要放棄人性的誘惑。

電影塑造的這個人物,是人也不是人,卻是一個無限真實的人。

如果說是未來的人類要拯救自己的祖先,那他們除了製造蟲洞之外,一定也把人性的弱點編織進了整個計劃中。

他們掌握了更高緯度的技術,也掌握了更細膩的自己。

所以,蟲洞與人性一樣難搞,生活在低維空間的人類,是掌控不了的。

若要試圖掌控,等待的就是空間站無聲的那個爆炸——電影展現得很明白了。

再看《星際穿越》,科幻的成分已經沒有第一次那樣震撼,而對人的考量卻更加深刻。

尤其在細節方面。

當團隊面臨曼恩和埃德蒙的同等選項時,艾米莉亞用種種客觀原因試圖說服大家。

因為埃德蒙是他男友。

庫伯不同,他堅持選擇曼恩的星球,並逼迫艾米莉亞說出她與埃德蒙的關係。

因為他要足夠的燃料回家。

即便艾米莉亞請求他也不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每個人卻都包裝成為了大家好的樣子。

於是,這便成了謊言。

曼恩在一開始曾有一段臺詞,很直接:

我們可以深沉而無私地關心自己的親人,但是對於那些不認識的人,我們少有付出。

當然這句話,我無法完全認同,似乎是因為西方與東方價值觀的差異。

但是,他的這句話如果涉及的範圍是整個人類群體,又似乎是成立的。

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無私為他人謀幸福,因為這並不現實。

我們的底線就是曼恩博士:決不能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因為即便他苟活一時,卻滅絕了整個人類的希望,當然包括他自己)。

馮唐曾說:我能理解損己利人,我也能理解損人利己,但我不理解損人不利己。

損人不利己,就是互相損耗,沒有贏家。

可是作為人類群體,總要有贏家存在,才能繼續延續下去。

所以,謊言在《星際穿越》中,已經上升為一個中性詞。

於是,我們再回到開始,庫伯對女兒墨菲的謊言:

我必須存在,他們選擇了我。

而再此之前,老教授對他說:墨菲這一代將是地球上最後一批人類。

也許,就是這句話真正撼動了一個父親的角色。

但是,他卻不能實話對墨菲說:我要去,是因為不想看到你死去。

這樣,墨菲一定更加不能接受。

於是,這個謊言是中性的,也是偉大的,是沉默的,也是人性在抉擇時候的爆發。

庫伯在最後,依舊撒謊了。

他欺騙艾米莉亞,要與她一起去尋找最後的希望。他卻在最後一刻把希望留給了艾米莉亞,自己脫離空間站,掉進黑洞。

這個首次完全為別人犧牲的行為,讓他得到了未來人類的關鍵信息,拯救了自己和地球。

在此之前,庫伯並沒有任何犧牲的概念,他一直認為自己能回家,能再見到女兒。

如果未來的人類能創造出高維空間,能製造蟲洞,能像神一樣存在,那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關鍵信息發送給地球人,為什麼還要人類遠徵,還要無數的人犧牲?

答案也許就在這裡。

他們需要人類學會主動奉獻與犧牲,因為私慾帶來的,終將是如曼恩一般在太空爆炸。

也許在他們眼中,所有進入太空尋找生路的人類,都是被動求生,只有庫伯,是主動把生路留給艾米莉亞。

劇終時,庫伯起航去尋找艾米莉亞,在新星球上繁衍生息。

所以,這時候就產生了兩個人類群體。一個是在土星上空生存的人類族群,一個是在新星球上生存的人類族群。

那未來更高維度的人類,是哪一波的後代呢?

影片沒有答案。

但是老年墨菲一定要求父親去尋找艾米莉亞,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什麼訊息。

只是高維度人類選擇庫伯的原因,到底是為了讓人類學會建造空間站,還是讓他學會犧牲,然後把這個精神傳遞給更多後代,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存活至未來的高維度人類,只有庫伯一脈。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幻大片,時隔六年再次全球上映,《星際穿越》你看了嗎
    2014年11月14日,《星際穿越》在全球上映,記得那時,我是和姐姐們一起去看的,還好女生都有帶紙巾的習慣,不然就尷尬了,因為我們哭得淚流滿面,這裡面讓人感動的點實在太多了。於是,在聽到它定檔重映的時間後,我們又去電影院看了一次,說真的,這種大片只有在電影院看才最有feel。
  • 《星際穿越》史詩級科幻大片,人類踏上徵途尋找新家園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星際穿越》,在本片所處的年代地球黃沙遍野,人們不得不用布條遮擋面部以防吸入更多的黃沙,屋內所有的器具必須倒著放才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食物的匱乏,基礎農作物相繼因枯萎病而滅絕。
  • 星際穿越影評
    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通過它可以打破人類的能力限制,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一個探險小組通過這個蟲洞穿越到太陽系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在這艘名叫做「Endurance」的飛船上,探險隊員面臨著前所未有,人類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戰。
  • 《星際穿越》中的墨菲最後明白了什麼?
    《星際穿越》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有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當今廣義相對論大師基普·索恩(Kip Thorne)的加持,這部科幻大片的科學性也有了保證。在影片的後面,墨菲接收到了他父親庫珀傳來的摩爾斯碼信息之後,她大呼「終於明白了」,那麼,墨菲最後明白了什麼呢?一開始,地球上爆發了枯萎病,農作物逐漸走向滅絕,人類將要面臨挨餓和窒息的噩運。為了人類物種的延續,人們不得不把目光放在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上。
  • 科幻片《星際穿越》,人類發現了五維空間,時間以實物存在
    他和安妮海瑟薇(飾演布蘭德)等太空人同事們漫無目的地航行在星際之間。而每一次看地球上家人發來的視頻,女兒墨菲都沒有出現。庫珀對女兒的思念到了極限。 而星空中也充滿了各種危險,比如遭遇黑洞,星際物質等,這些危險會出現各種奇異的事件。而庫珀和安妮海瑟薇在米勒星球遭遇了危險,他們逃脫的短短三個小時,地球上已經過去了整整23年。
  • 《星際穿越》重映,讀完六年前這篇五千字影評,你絕對要去再看遍
    《星際穿越》按捺不住去看了兩遍半,看完又躥到別的廳去蹭了半場。第一場結結實實落了三次淚。第二場眼眶依然還會溼潤。蹭那半場,再感受下片尾飛船對接太空艙那段悲壯有力的配樂。這部片子在上映前及上映後出現了大量的所謂燒腦解答,被渲染為觀影必讀,其實我是完全不屑一顧的。
  • 《星際穿越》懸而未答的10大遺留問題
    每當有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上映,你都會發現,看完他的電影並不意味著觀影體驗的真正結束。繼續剖析影片主題、探索其中的高概念已成了諾蘭影迷的樂趣所在。諾蘭正在重映的力作《星際穿越》也是如此。8月上旬,這部電影再度掀起觀影熱潮,影片的主題和情節再度引起熱議。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他們打算利用蟲洞前往遙遠的星系,找到一個新的宜居星球,並提出了兩個複雜的計劃:A計劃將地球人口運送到這個新世界: B計劃拋棄了地球上的那些人口,利用預先製造的胚胎在新星球孕育新的人類。
  • 【精析】看《星際穿越》必懂的18個天文物理及理論問題
    《星際穿越》同時做為目前有史以來最科學的科幻電影~當然也是很強的燒腦大片…下面我將較詳細的為大家分析一下整部電影所涉及的天文物理及理論問題的燒腦問題!有人說《星際穿越》是學霸看的電影,也有人說是理科生看的電影…看完本帖你不論不是學霸還是理科生都能看懂此片!
  • 我們的關鍵電影時刻 漢米爾頓與《星際穿越》:「墨菲腕錶(THE...
    2014年,科幻巨製《星際穿越
  • 《星際穿越》萬字影評,為您探索影片中的魔鬼細節和花絮彩蛋
    #星際穿越,豆瓣評分高達9.3分,不出意外,《星際穿越》在內地拿下了自疫情以來全球復工單區的最高(單片)票房。從《記憶碎片》《追隨》《白夜追兇》再到從蝙蝠俠三部曲,他在人們心中的導演神話地位就沒有變過,無論是後來的燒腦電影《盜夢空間》、科幻巨作《星際穿越》還是讓人繃住血脈的《敦刻爾克》,甚至於即將上映的《信條》。去看,總是沒錯的。今年是全球人類對共命運、同呼吸感受深的一年,也是近年來從各種歷史經驗中汲取教訓比較直接的一年。
  • 9.3分,6年來從未被超越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最近被朋友強烈安利了一部電影,還是科幻片,原本我對科幻片並不感冒,一看豆瓣評分,居然9.3分,趕緊去看看,應該不少小夥伴喜歡看科幻片啦,今天咱們就講講這部電影。
  • 豆瓣9.3分《星際穿越》:穿越時空,為愛而歸!
    《星際穿越》主要以相對論、黑洞、緯度空間等如今熱門的理論課題為基礎,描述出一對父女那超出時空界限的愛和親情。並且有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索恩和他的弟弟,也就是《星際穿越》劇本的創作者喬納森的協助,才能拍攝出這樣的史詩級科幻大片。
  • 25個問題,你看懂「星際穿越」了嗎?
    25個問題,你看懂【星際穿越】了嗎?電子科技大學轉載▼標籤:雜談《星際穿越》可能沒有預料的那麼難懂,也沒有到「嚴重燒腦」的程度,但是諾蘭構建的這個科幻世界,宏大壯闊,總有一些迷惑,讓我們在看的時候一頭霧水。來看看豆瓣網友解答的25個關於電影情節的問題,你都看懂了嗎?
  • 細說《星際穿越》:不要被它的名字騙了,科幻只是它的外衣
    因為在諾蘭的電影裡,再普通的故事,經過他對時間和節奏的打亂重組,也會變得十分吸引人。所以,在好萊塢這種充斥的大量類型化的電影製作環境中,諾蘭顯得格外的特立獨行。而這也確實是大環境下每個小個體所面臨的選擇,並且這個選擇往往會是兩難的。 《星際穿越》也不意外,越是決定人類未來的關鍵時刻,充當英雄的那個人的抉擇就越是充滿掙扎。因為拯救,就一定意味著放棄。就像電影中說的: "牛頓第三定律,想要達到目的,總得留下點什麼。" 想要拯救全人類,就要放棄個人感情。
  • 《星際穿越》「莫比烏斯圈」一樣的故事,看不出起點在哪裡
    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的科幻冒險電影《星際穿越》講述了一個「莫比烏斯圈」一樣的故事。未來的地球,自然環境惡化,土地乾旱沙漠化,沙暴天氣經常光顧人們日常生活,許多動植物滅絕,農作物也難逃滅絕的命運,還能種植有收穫的只剩下玉米,也是因病害逐年減產。
  • 《星際穿越》:六年之後也值得你再去看看
    著名網圖本文並不打算就《星際穿越》為其翻案,甚至在筆者看來,諾蘭在《星際穿越》中犯下了他幾乎所能犯的所有錯誤,似乎可以就此評定他是一個不成熟的導演。但筆者仍然從其中窺見了閃光的品質,是那些所謂「成熟的導演」所不具備的品質,甚至讓人不禁懷疑,這份「不成熟」是否是他有意識的返璞歸真?
  • 一遍看不懂的燒腦電影《星際穿越》讓你知道五維空間
    那麼未來的人類將何去何從,是陷入無邊的黑暗中苟延殘喘,還是追逐那逐漸遠去的光明奮不顧身。在經典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就告訴我們答案,世界末日絕非讓人類終點,人類的下一步將邁向非凡。《星際穿越》的故事講述了未來的地球氣候環境急劇惡化、糧食嚴重緊缺,人類已經難以生存。馬修麥康納飾演的主人公庫珀與安妮海瑟薇等被選中作為拯救人類未來計劃的一員,必須前往太陽系之外另尋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在近未來,植物紛紛患上了「枯萎病」。
  • 影評《星際穿越》,親情與家庭是我們排除萬難不畏生死的動力來源
    內容簡介:未來某天地球氣候惡化黃沙漫捲農作物死亡,人類掙扎求生。前太空人庫伯在農場種植,與女兒墨菲、兒子和老丈人生活在一起。墨菲和女兒在女兒房間發現了奇怪的重力場,進而誤入了宇航局秘密基地。庫伯和教授布蘭德的女兒艾米莉亞以及其他三位太空人一起搭載飛船前往宇宙去考察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他們登上了其他星球幾個小時就相當於度過地球幾十年,接到了多年前落地休眠的太空人卻因分歧而不得不坐視其死亡,最後只剩下庫伯和艾米莉亞兩人,庫伯獨自穿越黑洞也穿越時空幫已經成年的女兒解開了重力場秘密,後被其他飛船救回見到已經晚年即將死去的女兒和女兒的家人們。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星際穿越》是克裡斯多福諾蘭在2014年執導的科幻電影,劇中穿越蟲洞、穿越時空的設定,十分有未來感。故事即從人類尋找新的居住地發想,當沙塵暴四起,植物病毒蔓延,全球糧食危機,地球的人類該如何生存?放棄地球,到外太空在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基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