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1-01-09 電影角

撇開一些小的問題不談,《星際穿越》無疑是擁有好萊塢頂級預算且像偶像希區柯克一樣具有個人號召力的獨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又一部經典電影。

這部宏大的科幻史詩融合了瘋狂的科幻情節和宏偉的構想,在維度和構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規模,這樣的題材在主流電影中並不多見(難怪許多人將其對比《2001太空漫遊》),所以成為了影迷必看的經典科幻電影之一。

不過,這部電影的結局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與影片中一直遵循的科學基礎相背離,讓一些觀眾產生了誤解。

庫珀進入黑洞的過程,以及我們在其中所目睹的超自然怪異場面,既令人困惑,又令人震撼,不過不僅在敘事上,而且在整個主題上,都將整部影片聯繫在了一起。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更深入地研究結局——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意味著什麼?

整個故事講述了什麼?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

他們打算利用蟲洞前往遙遠的星系,找到一個新的宜居星球,並提出了兩個複雜的計劃:A計劃將地球人口運送到這個新世界: B計劃拋棄了地球上的那些人口,利用預先製造的胚胎在新星球孕育新的人類。

在影片中,庫珀(馬修·麥康納飾)和艾米莉亞·布蘭德(安妮·海瑟薇飾)探索了圍繞一個黑洞運行的三個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由於黑洞強大的引力引起的膨脹,他們所經歷的時間過得比每況愈下的地球上的時間要慢:顯而易見,A計劃是一個謊言,根本無法實現,地球上出生的人類註定要滅絕。

最後,由於前兩個星球顯然不適合居住,第三個星球幾乎不可能到達,庫珀和布蘭德想出了一個瘋狂的計劃。繞著黑洞飛行,利用引力彈弓效應把他們的宇宙飛船永恆號彈射出去。

後來為了提供必要的推力,庫珀不得不拋棄自己和機器人塔斯。他飛過奇點,穿越五維空間,最後在一個新的人類殖民地醒來。與女兒短暫團聚後,他開始出發尋找布蘭德和新世界。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基本故事,但結局遠不止於此。在探究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意圖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星際穿越》最後的二十分鐘。

庫珀在奇點中遭遇了什麼?

庫珀讓他的分離艙進入奇點,犧牲自己的生命拯救人類。但這並不是他生命的終點:從分離艙中彈射出來後,他發現自己置身於無盡的光影景觀中。他可以在無限的時間點上看到他女兒的臥室。

實際上,我們不知道在黑洞中會發生什麼,這一幕正是這部科幻電影完全幻想的部分:庫珀(和塔斯)正在見證一個更高維度的三維表現形式。

一時尚不清楚這究竟是奇點的正常現象還是「他們」介入的結果,當然電影暗示是「他們」所為,使得這部分內容與《星際之門》頗為相似。

想像一下,蟲洞如何彎曲紙張,將三維空間中相距數光年的兩個點轉移到第四維度——時間中。

庫珀可以跳到任何時間段,看到電影前面的各種場景。他可以通過移動書籍之類的東西與墨菲輕鬆地交流,成為她成長過程中相信的幽靈。

最初他相信他能改變未來,但在他意識到時間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循環後,就放下了個人的執念,利用多維空間影響地球上的事件發展(給曾經的自己發送NASA的坐標,給成年的墨菲傳遞解決引力問題的關鍵信息)。

非常符合之前關於生存本能的言論。

地球後來怎樣了?

由於一些枯萎病慢慢地殺死了各種各樣的農作物,饑荒導致地球變得不適合居住。最初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旦永恆號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人類便會大量遷徙到新家園。

然而,麥可·凱恩飾演的布蘭德博士在臨終前透露,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幌子:人類也許能生存下來,但地球上的人已被拋棄,註定要滅絕。

但是,當墨菲意識到她手錶上的秒針實際上是她父親從奇點向她發送的信息,為她提供了布蘭德博士看不到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時,一切都改變了。

在墨菲發現解決方案之後,我們再也沒有看到地球上的畫面,但隨著庫珀經歷了奇點冒險之後最終在一張病床上醒來,我們可以把墨菲領導地球人自救的過程拼湊起來。

從本質上講,就像《機器人總動員》一樣,地球已經被遺棄了。在沒有任何目標行星可遷徙的情況下,人類建立了自己的太空殖民地。

這些太空殖民地位於太陽系中數量未知的空間站上,其生活區設計得和我們的地球一樣,並配有人造太陽。這些太空殖民地靠近土星,非常接近蟲洞,以便探索遙遠的星系,發現新家園。

有趣的是,由於時間膨脹,這一切花費了人類50多年的時間才實現,而庫珀在奇點中承受著非常高的重力,他感覺只過了幾秒鐘。

布蘭德最後怎樣了?

布蘭德的結局也非常樂觀。在最後一幕中,小布蘭德博士確實到達了她的愛人埃德蒙(他似乎已經去世)最初降落的星球。顯然,黑洞周圍的引力彈弓和塔斯和庫珀的分離確實給了永恆號所需的動力,使它最終到達了預期的行星。

而且,不像水世界和霍斯星球,這第三顆行星確實適宜人類居住:不僅擁有可呼吸的空氣(布蘭德在最後一幕中沒有戴頭盔)和合適的重力,而且太空人已經建立了一個相當大的殖民地(這是曼恩在冰凍星球上不可能做到的)。

最終,永恆號任務被證明成功了,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人類到達。

毫無疑問,一些人(可能就是那些認為《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結尾咖啡館裡的布魯斯·韋恩是阿爾弗雷德的幻想的人)會認為,這個結局只是墨菲的一廂情願,布蘭德的真實命運和埃德蒙星球是否適宜生存仍在爭論之中。

儘管有這種可能性,但鑑於《星際穿越》結局其餘部分都很明確,所以最後一幕的樂觀結局可能確實是真的。

「他們」/未來人類是怎麼回事?

每當出現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庫珀被帶到NASA,土星外出現蟲洞——影片總是含糊不清地解釋:是「他們」做的。

這正是《星際穿越》會被拿去跟《2001太空漫遊》比較的原因所在:在《2001太空漫遊》中,人類同樣追隨著由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控制的無法解釋的現象。

然而,《星際穿越》並不像庫布裡克的電影那樣模稜兩可。「他們」不是像神一樣的外星人,而是超越了三維空間限制的未來人類。

在微觀層面上,大部分人物故事都是由庫珀完成的:他就是墨菲口中的幽靈,是他給她提供了解決方案。但是庫珀本身也得到了高度進化的人類後代的幫助:他們提供了蟲洞,也安排了他的奇點之旅,讓他看到了超出他正常極限的東西。

時間並非一條直線,未來人類可以操縱時空改變人類進程,雖然總讓人覺得存在漏洞,但這確實呼應了電影的一個中心主題:把人類的整體福祉置於個人之上。

未來會怎樣?

影片結束時,人類已經從地球轉移到了空間站,布蘭德也在新星球安營紮寨,而庫珀已出發去見她。饑荒對人類的危害已成為過去,但人類的未來究竟如何仍不明朗。

太空中的人類似乎正準備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當他們接近土星時,顯然會利用蟲洞,而那些精心設計的假地球只是暫時的居身之所。

但是這時候的人類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呢?拋開生存環境或其他方面不說,其社會方面的變化尤其令人敏感。饑荒已經打破了國家和民族的概念,和平似乎岌岌可危。人類現在會組成一個團結的種族生活在一個「全球」社區中嗎?

顯然不會,有些線索暗示:現在的宇宙飛船看起來明顯比以前更具有軍事實力,這表明,永恆號任務賴以存在的和平環境已不復存在,人類與生俱來的邪惡本性捲土重來。

然後,還有適宜人類生存的第三顆星球存在有機生命的暗示:如果那裡不僅是只有植物和細菌,那麼就意味著人類是作為入侵者遷移到了那裡。

所以,現在可能存在兩個不同的人類種族,雖然兩者在基因和生理上完全相同,但起源不同。一種是太空殖民地上那些出生在地球上的人的後代,另一種則是那些在埃德蒙的星球上從胚胎中生長出來的人的後代。

所以,如果《星際穿越》還有續集,可以直接叫做「星際探索」或「星際大戰」了。

墨菲為什麼叫她爸爸離開?

庫珀和墨菲之間的父女關係應該徹底改寫了對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一貫缺乏情感的批評。

《星際穿越》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就是,墨菲在傳給庫珀的視頻信息中稱,她現在已經和爸爸離開地球時的年齡一樣大了,當然感動與否完全取決於你是否與角色之間建立起了的同理心。

在影片中,墨菲一直對父親的離開表示不滿,但她仍然堅信父親會履行承諾,希望父親能回來。但當庫珀穿越宇宙回到她的身邊時,老態龍鐘的墨菲卻讓他離開,去找布蘭德博士,這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很明顯,墨菲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具有遠見卓識,最終理解了她爸爸所做的事情背後的原因,並且能夠從必要的捨棄中繼續前進。

但在諾蘭這部電影的結局中,這個細節並沒有那麼簡單。這不僅是人類理解的又一步,也是《星際穿越》最宏大的主題之一,即人類的探索與責任。

人類的探索與責任

雖然這只是《星際穿越》的主題之一,但卻是最宏大的主題,也是結局直接揭示的主題。

從一開始,個人與全人類生存的平衡就是《星際穿越》關注的核心問題,困擾著每一個主角:庫珀和布蘭德都發現自己對任務的取捨完全基於對他們所愛的人的眷戀。

曼恩博士則是一個相對反面的例子。儘管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出於絕望,他欣喜若狂地只顧個人的生存,而將整個人類的未來置於危險之中。

認為人類天生就是自私的,構成了整個故事不可或缺的情節元素:老布蘭德博士認為普通人不會接受在他看來對人類的未來更有利的安排,所以隱藏了地球人類將滅絕的真相。

儘管最後人性自私的看法被證明是錯誤的,但並不妨礙這些自許高尚的人(曼恩和布蘭德)相信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人類種族的保護者。

影片的結尾充滿了希望,以探索性的精神讓人類在社會意義上得以進化。作為一個物種,我們始終致力於推動人類前進發展,這一點在庫珀的縮影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影片一開始,他覺得自己出生在了錯誤的年代,因為在環境惡化的地球上他無法實現探索新領域的願望。到最後,他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不僅他個人,甚至整個人類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你對《星際穿越》有什麼看法?你覺得結局怎麼樣?請在下面留言評論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科幻巔峰之作,情節處處戳中你的淚點
    ——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意味著什麼?整個故事講述了什麼?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毫無疑問,一些人(可能就是那些認為《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結尾咖啡館裡的布魯斯·韋恩是阿爾弗雷德的幻想的人)會認為,這個結局只是墨菲的一廂情願,布蘭德的真實命運和埃德蒙星球是否適宜生存仍在爭論之中。儘管有這種可能性,但鑑於《星際穿越》結局其餘部分都很明確,所以最後一幕的樂觀結局可能確實是真的。
  • 《星際穿越》墨菲最後到底明白了什麼?摩斯密碼破解引力場解!
    《星際穿越》墨菲最後到底明白了什麼?答:墨菲根據她老爸用摩斯密碼傳回的數據,解出了電影中假設的一個引力場解!專業地說就是:墨菲根據她老爸傳回的數據,統一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這個解如此重要?為什麼必須得到她老爸的數據才能解出來呢?這得從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說起!
  • 《星際穿越》票房破8億,電影《星際穿越》講述了什麼好看嗎
    近日,根據貓眼電影提供的消息稱,電影《星際穿越》的票房已經突破了8個億了,讓不少網友都感到十分的驚訝。電影《星際穿越》講述了什麼故事?這部電影好看嗎?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結局什麼意思看懵觀眾 呂克·貝鬆化曝影片看點
    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將於8月25日在中國上映,影片由戴恩·德哈恩、吳亦凡等主演,那麼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結局是什麼意思呢?   影片改編自1967年面世的法國系列漫畫《Valerian》,自問世以來已經被翻譯成21種語言,原著融合了太空歌劇、探險、時間旅行等多重元素,講述的是一群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星際警察
  • 《星際穿越》懸而未答的10大遺留問題
    每當有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上映,你都會發現,看完他的電影並不意味著觀影體驗的真正結束。繼續剖析影片主題、探索其中的高概念已成了諾蘭影迷的樂趣所在。諾蘭正在重映的力作《星際穿越》也是如此。8月上旬,這部電影再度掀起觀影熱潮,影片的主題和情節再度引起熱議。
  • 【首映】《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迷失的諾蘭與穿越時空的愛
    影片簡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星際穿越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2010年底,史匹柏和派拉蒙公司合同即將到期,而史匹柏去意已決,這意味著《星際穿越》項目也將隨之流產。因為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十分巨大,派拉蒙根本不放心讓其他導演來這主導這個項目。史匹柏2005年正式加入派拉蒙,當時派拉蒙以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夢工廠。
  • 細說《星際穿越》:不要被它的名字騙了,科幻只是它的外衣
    所以,《星際穿越》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因為它還是一部充滿人性感悟的劇情片。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星際穿越》,除了它堅硬的科幻外殼,它還有哪些柔軟的內核。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星際穿越》是克裡斯多福諾蘭在2014年執導的科幻電影,劇中穿越蟲洞、穿越時空的設定,十分有未來感。故事即從人類尋找新的居住地發想,當沙塵暴四起,植物病毒蔓延,全球糧食危機,地球的人類該如何生存?放棄地球,到外太空在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基地嗎?
  • 穿越到《星際爭霸2》 你的最佳選擇是什麼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讓你穿越到《星際爭霸2》,你想成為那一族哪一兵?還是更願意作自己?一場穿越大戲,不妨來幻想一回。《星際爭霸2》的玩家太有愛了,在如今穿越文橫掃全領域的同時,也被玩家拿來戲說一回。當穿越至宇宙,不再是面對電腦,而是真實的星際2世界,那個時刻的你,會如何抉擇呢?
  • 星際訪客到來,穿越太陽系,有什麼驚喜?
    根據一周的觀察結果,歷史上第二個星際天體「到訪」了我們太陽系。但是這個新的「到訪者」與第一個星際穿越天體「奧陌陌」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自從天文學業餘愛好者鮑裡索夫在第一次發現彗星C/2019 Q4(鮑裡索夫)後,科學家們都期望能對它有更多的了解。後續的觀察結果明確地證明它的軌跡起源於外太陽系。
  • 推薦星際甜文,地球妹子穿越星際的故事
    正因為宇宙的神秘,所以引出了許多與他有關的作品,如比較出名的《星球大戰》系列,及《星際迷航》系列的電影。今天來推薦兩本星際甜寵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起始:這一篇文只看名字你會覺得很奇怪,摸不著頭腦。看完後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趣,作者腦洞大開,設定了一個不一樣的星際世界。
  • 面對地球末日,《星際穿越》與《流浪地球》做出不同選擇
    星際穿越和流浪地球還是有可比性的。首先,都是世界末日,應該說是地球末日的設定。但星際穿越裡的地球被放棄了,而流浪地球裡的地球被推著走了,是一次全人類帶著地球一起搬家的行動。其次,兩者都面臨著地球毀滅的危險,星際穿越的結局是地球毀滅了,倖存下來的一部分人開始漫長的無目的流浪,而流浪地球是地球在許多人的努力之下得救了。第三,都有一個太空人被選中作為人類的火種,但是星際穿越的男主一心想的都是救自己的女兒,甚至兒子他都不在乎,更不用說。流浪地球則是犧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2010年底,史匹柏和派拉蒙公司合同即將到期,而史匹柏去意已決,這意味著《星際穿越》項目也將隨之流產。因為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十分巨大,派拉蒙根本不放心讓其他導演來這主導這個項目。這意味著兩個存在競爭關係的好萊塢影業巨頭,需要達成一份極為複雜的合作協議。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談判,兩家公司終於在2012年底成功達成了協議,諾蘭的《星際穿越》項目也隨之正式啟動。
  • 我與《星際穿越》的不解之緣
    不過這讓我回憶之前看過的《星際穿越》。這部電影究竟有多大魅力?會對自己有怎樣的影響?不評論電影,只想聊聊和這部《星際穿越》的不解之緣。其實應該思考一下推動我們學習工作,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在繁重的生活壓力之下仍然堅強打拼,這所有一切的原動力是什麼?每個人的條件經歷不同,也許這原動力也可能千差萬別,不爭不論,只聊其中之一——「好奇心」。這是一把打開好奇之門的鑰匙。
  • 《星際穿越》:宇宙漫遊指南
    1951年,英國詩人狄蘭·託馬斯寫下此詩獻給病重的父親,發出臨終的怒吼,對命運波折和毀滅死亡的咆哮鏗鏘有力、震撼人心,三年後,他在又一次瘋狂的酗酒裡猝死,年僅39歲,生命燃燒的徹底而絢爛。諾蘭這部充滿了末世情節的影片裡,雖然到處都是深邃冰冷的宇宙,荒蕪死寂的星球,處處充滿了絕望和悲壯赴死的感傷,卻始終散發和讚譽著情感的力量:愛能超越時間。影片結局,人類倖存了下來,地球也毀滅了,是一個溫暖的悲觀主義結局,寥寥數個出場人物,都值得我們反思人和地球的價值與存在為何。既要反思人,也要理解愛。堅硬的科幻總會因為這樣一層美麗的人文主義關懷的外套而更加迷人。
  • 星際穿越3
    星際穿越3遊戲是一款科技範十足的手機遊戲,遊戲畫質高清細膩,遊戲畫面流暢精緻,模擬了月球的眾多星球,玩家可以讓太空飛行器在宇宙中飛行!玩法十分簡單,有利於幫助玩家近距離的了解飛行器的發射和飛行!
  • 《星際穿越》帶給我們了什麼?
    2014年由諾蘭指導的《星際穿越》,以爆炸性的方式席捲中國電影市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是諾蘭導演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最佳表現。而《星際穿越》中繼續帶領我們回味的是廣義相對論中對於蟲洞,對於時間的相對性,對於更高維度的探索和認知進行了新的描述和展示,讓我們發現了除了之前書本上所展示不到的那個想像中的世界,都惟妙惟肖的展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的認知又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
  • 《星際穿越》中解決了什麼重大理論問題才拯救了人類?
    《星際穿越》是一部科幻片,描述得很燒腦,情節也引人入勝,闡述的科學想像很高大上,但闡述的過程非常簡單。簡單來說,電影裡就說了兩件事,地球毀滅、人類自救。地球毀滅是因為植物患上了無法解決的枯萎病,食物鏈斷裂,人類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饑荒,而且地球沙漠化嚴重,生態失衡。
  • 當前標籤: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於8月2日開始在內地影院重映,時隔六年影迷們依舊熱情不減,在此前我們就曾報導過本片兩輪上映票房突破8億元的消息。以下為官方微博原文:《星際穿越》 重映票房破億!我們出於熱愛...重映預告:闊別6年《星際穿越》重映定檔,諾蘭導演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8月2日IMAX《星際穿越》陪你摺疊時空,回歸未來。影片曾於2014年在全球上映,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