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世界大地震頻發是在警告人類

2021-02-15 人生茶館

 

 請點擊上方「人生茶館」↑↑↑,立即「關注」航億葦公眾號

 

青海玉樹又發生大地震了,震級達到芮氏7.1級,報導稱已有人員傷亡。大地震是無情的殺手,總是奪人生命,摧毀家園。對中國而言,這些年最大的傷痛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而國外,則是前不久的海地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20萬,比我們的汶川大地震要慘痛得多。

專家說自印度洋大海嘯以來,地球已到了大震高頻時期。印度洋大海嘯發生於2004年12月,在靠近印尼的海域發生芮氏8.7級大地震,隨即引發海嘯,造成印尼、斯裡蘭卡、印度等多國近30萬人死亡或失蹤。隨後,大地震不斷。除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外,還有2007年8月秘魯的8級大地震、2007年薩摩亞群島地區8級大地震、2007年日本北海道海域8.3級大地震等。2010年,世界大地震似乎尤其密集。除青海玉樹、海地大地震外,還有2月智利8.8級大地震、3月印尼發生7級大地震、4月墨西哥北部7.2級大地震、4月印尼7.8級大地震等。

大地震的殘忍破壞,除了一些人親身感受外,影視作品的表現同樣令人錯愕。其中,早前引進世界轟動的《2012》尤其讓人不寒而慄。曾有專家警告,地球可能發生接近芮氏10級甚至超過10級的恐怖大地震。而電影《2012》則借一個瑪雅關於世界末日的傳說,演繹全球在超級大地震的破壞下的最後一幕恐怖場景。《2012》有些誇大其辭,但也是有識之士對人類的一個善意提醒。

有幾種特殊恐怖的天災是很大的小行星撞地球、超級大地震、超級大洪水等。同時,人類也在通過所謂科技製造人為的超級大災難。除了核武器可能毀滅地球生命外,還有恐怖化學武器、超級環境災難、人造恐怖病毒、溫室效應嚴重惡化等。恐怖災難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如果有一天發生,那就只有一個結果:統統毀滅!

因此,人類要有意識防止世界末日的來臨。怎樣做其實很簡單,減少人類互相殘殺的巨額軍費投資就可以了。將這筆錢拿出來,扎紮實實進行科學研究和做一些減災預防措施。像大地震,雖然預測很難,但繼續深入研究,或許就能找到預報辦法。而大地震的可能發生地帶,則是比較明晰的。在大地震發生概率高的地區,全面大幅提高建築的抗震能力,那就可以減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如果真有更恐怖的大地震不可避免,人類提前知道,把災難的嚴重後果提前弄清楚,那就會有一些應對辦法。

怕只怕世界大地震不停在警告人類,而人類卻麻木不然。已經有很多的血淚,但喚醒人類的明智卻很不容易。這只能說明一點,當前的人類文明,是有嚴重問題的。這需要大家一起來深思。

「掃一掃」歡迎關注航億葦微信公眾號:poem1962,更多珍藏送給您:


(運營:馨億文化)

相關焦點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2004年南亞地震造成的印度洋海嘯,死難無數,其實是對未來沿海地區生活著的人的警告,海水上漲,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海嘯、地極移動海嘯,大隕石襲擊海洋引起的海嘯,這些都不是人類能對抗的災難,所以必須以理智來選擇行動,方才能在災難中生存下來。地中海周邊生存的人,還有其他地區沿海區域的人。必須警惕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美國西海岸,未來會有極移性海侵災難與海嘯災難,那肯定是無法生存的。
  • 近幾年全球地震頻發,是不是人類的房屋太多引起的地殼變化?
    全球地震頻發的原因並沒有這麼簡單,它存在著多種因素。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我國有多條地震帶,四川、臺灣是地震頻發地,在2019年,我國有資料統計6級及以上地震發生過3次,分別是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公裡;4月24日西藏林芝市墨脫縣6.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6月17日臺灣花蓮縣海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2020年初臺灣又經歷4.7級地震。那麼為什麼地震如此頻發呢?
  • 阿富汗為什麼會地震?阿富汗強烈地震頻發原因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5年10月26日17時09分在阿富汗興都庫什地區(北緯36.5度,東經70.8度)發生7.7級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印度、巴基斯坦,我國新疆喀什、和田等地均有震感。  阿富汗強烈地震頻發的原因:  眾所周知,阿富汗介於帕米爾和伊朗兩大高原之間,境內高山縱橫,山地和高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平均海拔高度900米至1200米。屬於世界上最大山系之一的興都庫什山脈從東北伸到西南,橫貫全境,構成了阿富汗的脊背。
  • 地震頻發的背後,預示黃石火山即將爆發?美國將成為歷史
    一些專家警告說,雖然地震級別並不能預示超級火山即將爆發,但是頻繁的地震或許不是一個好兆頭。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不支持這種說法,他們認為火山附近的地震並不能代表什麼。,這種地震群在黃石國家公園裡相當普遍。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認為,該地區通常每年會發生約700餘次地震,然而在一些地震相對頻發的年份裡,黃石一年最多可經歷3,000餘次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說法,黃石國家公園的地震幾乎都是由地殼應力致使巖石破裂從而造成的破壞性事件,雖然他們已經觀察黃石國家公園很多年,但是還沒有發現地震頻發與巖漿活動之間的必然聯繫。
  • 山東威海地震 威海位於斷裂帶上導致地震頻發
    山東威海地震 威海位於斷裂帶上導致地震頻發時間:2015-05-22 18:58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東威海地震 威海位於斷裂帶上導致地震頻發 經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5月22日0時05分,山東威海市文登區附近海域(北緯:36.9度、東經121.9度)發生4.6級地震
  • 災難頻發,地球進入新的周期,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很可能會滅絕!
    近年來,南極北極溫度升高,海冰融化,臭氧層空洞擴大,世界各地極端天氣和地震頻發,海平面上升,各種傳染病此起彼伏,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大規模人類戰爭,所有這些看似無關,卻可能存在必然的聯繫!面對可能到來的新的地球活動周期,科學家警告稱
  • 今年澳洲地震頻發
    7號臺新聞:今年澳洲地震頻發周四下午昆州Bowen發生地震,昆州沿海地區一周內已經有了三次地震。
  • 解析阿拉伯世界「政治地震」頻發背後因素
    《瞭望》文章:阿拉伯世界「政治地震」頻發的背後  這次中東政局動蕩,從全球範圍看實際上是新世紀全球化進程加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大調整、國際新秩序建立過程中發生在該地區的一次「板塊地震」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 地震學家警告:印尼可能再發大地震 堪比2004年海嘯
    地震學家警告:印尼可能再發大地震 堪比2004年海嘯 幾位地震學家警告,印尼蘇門答臘島上的巴東市,可能再度發生大地震和引發致命海嘯,其破壞程度可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的規模。 科學家們在信中直言,以印尼「明打威群島」(Mentawai Islands)命名的該地區,已「接近崩潰」。 「明打威地區發生8.5級以上地震和引發大海嘯的危險性,並沒有減弱……死亡人數的規模可能跟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不相上下。」
  • 長寧地震頻發是頁巖氣開採惹的禍?
    8月13日,長寧發生了一次4.1級的地震,而自2019年6月17日起,該縣已經發生36次地震,其中四級以上的地震9次。在美國,頁巖氣開發的重點區域俄克拉荷馬州同樣地震頻發。2010年俄克拉荷馬發生了41次三級以上的地震,而到了2015年,該地區三級以上地震已經飆升到了888次 [1] 。一時間,人們對於頁巖氣的開採是否誘發了長寧頻繁的地震產生疑問。
  • 2020年災難頻發,2023年真是世界末日?人類會在地球上消失?
    文/吱yWin 2020年剛剛開始,世界各地爆發了各種災難。先是百年一遇的森林大火,導致了數億隻的動物喪失,又是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和令人非常恐懼的巨大沙塵暴,世界還遭遇了一場巨大的瘟疫。2020年災難頻發,2023年真是世界末日?中國人會在地球上消失?
  • 134次地震!美國黃石火山4月地震頻發,引發科學家擔憂
    據統計,4月份以黃石火山為中心共發生了134次小型地震,最強的一次達到了芮氏1.9級,引發了不少學者的擔憂。實際上,黃石火山的上一次噴發還是在64萬年前,那次噴發基本讓整個美國被火山灰埋葬半米深,還會讓地球氣候進入了漫長的寒冬期。按照目前科學家的估算,黃石火山在近300年時間爆發了三次,每隔70年左右爆發一次。
  • 唐山大地震前後發生靈異事件,大自然警告人類提前預知
    這似乎是一場無法預料、無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確實警告過。正是這些大自然的警告,使得那些於災難發生之後重新搜集起它們的地震學者們毛骨悚然並陷入深思。《唐山大地震——30周年紀念版》全景式記錄了當時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種種表現,追溯了地震前後撲朔迷離的事實與現象,反思了人類在現代化過程中究竟應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終極問題。
  • 板塊運動導致日本地震頻發
    核心提示:地球板塊邊界為不穩定地帶,地震幾乎全部分布在板塊的邊界上。日本恰好處於兩大板塊交界處,因此導致地震頻發。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帶上,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 地震頻發與地球自轉有關?科學家:月球也有很大關係
    還記得讓人聞風喪膽的唐山地震,情況有多慘烈。據相關數據報導,1976年7月28的凌晨,河北唐山豐南區發生7.8級大地震,僅僅23秒的時間,就有6萬多所民用房屋、建築大廈等在頃刻間變成廢墟,將近25萬人當場死亡,16.4萬人受到重創。
  • 分析:智利位於板塊交界處地質斷層上 地震頻發
    人民網4月2日訊 據專家分析,智利位於南美地質斷層上,被一座山脈擋在南美以西,其實這是明顯的地質斷層的特徵,地質的斷層也有大有小。  世界現在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這些板塊漂浮在深約200~400千米的軟流層上,始終處於相互擠壓、拉張等運動之中,各種巖石在這些力的作用下,也相應地產生擠壓、拉張或扭曲。當巖石承受不了這些力時就產生錯動,由錯動產生的能量一經釋放,就造成地震。大地震是活動斷層貯存的巨大能量突然釋放而產生的。
  • 唐山又地震了!今年中國發生21次五級以上地震,為何地震頻發?
    1976年地震餘震△ 2018年5月24日,遊客在河北省唐山市唐 山地震博物館內參觀。 中新社發 王科 攝今天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古冶區7千米、距唐山市城區28千米,距天津市區132公裡,距北京市區180公裡。北京、天津等部分地區震感明顯。
  • 美國地震專家警告:近期加州地震頻發可能會引發一場大地震
    這個斷層早就應該引發一場大地震(指6.7級或更高的震級)。大地震很可能會導致建築物倒塌,天然氣管道破裂爆炸,引發山體滑坡和橋梁倒塌。新的研究表明,在加州發生的較小的地震可能通過連接斷層線的方式引發這樣的災難。
  • 遊客人身財產安全事件頻發 麗江古城被嚴重警告
    同時,對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景區、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景區、遼寧省大連市老虎灘海洋公園·老虎灘極地館等3家5A級旅遊景區作出嚴重警告處理決定。這標誌著5A級景區動態化管理已成常態。  國家旅遊局指出,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景區存在遊客投訴率長期居高不下,遊客人身財產安全事件頻發,屢屢造成社會嚴重不良影響,古城內原住居民與旅遊經營人員矛盾突出,景區產品質量下降,旅遊設施品質退化等。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景區周邊黑車拉客現象嚴重,高等級廁所缺失,旅遊廁所數量嚴重不足,遊客服務中心無旅遊服務,景區標識標牌陳舊破損,遊客投訴多等。
  • 地球為何災害頻發?人類親手對它進行傷害,地球也有自己的情緒
    近年來,地球災害頻發,比方說最近幾天,颱風「海貝思」在日本肆虐,不僅災情嚴重,而且已經有多人死亡和受傷。很多人都感到,地球貌似沒有以前那麼「開心」了,無論是極端天氣,還是自然災害,地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上一場,有的時候,甚至是多種災難一起降臨,人類和動植物都開始迎來了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