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專利:使用壓電驅動器的全新物理觸感回饋技術

2020-12-02 網易手機

本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公布了一項名為「帶有觸覺反饋的觸摸式用戶界面」,該專利的申請時間為2010年9月,發明人是Paul G. Puskarich和Michael Pilliod。該專利描述了一種在觸控螢幕下使用驅動器的方法讓用戶真實感受到屏幕元素的方法,比如說按鈕和控制條。



這項專利的公布的時間非常有趣,因為在本月初iPad發布會之前。有消息顯示蘋果想要在第三代iPad中使用全新的觸感回饋技術,該技術來自Senseg公司,在觸控螢幕表面創造一種電場,允許用戶感受到複雜、紋理敏感表面,比如讓界面感覺到非常順滑或者粗糙。

蘋果果專利中描述的技術與Senseg公司的完全不同,蘋果提出的技術是在觸控螢幕底下安裝驅動器,為用戶提供物理的回饋感覺,而不是在屏幕表面創造電場。但該專利證明了蘋果一直想為觸屏設備提供某些物理回饋的的努力。



蘋果專利中提到,用戶在觸控螢幕上獲得的感受基本沒有區別,這使用戶很那找到圖標、超級連結、文字框或者其他可選擇的用戶元素。與其他設備提供物理震動不同,蘋果提出的解決方案使用了壓電驅動器。這種技術讓用戶的手指能感受到虛擬按鈕。該專利提到這種全新的物理回饋技術將會用於提升iPhone、iPad、Magic Mouse和筆記本觸摸板的用戶體驗。

專利中描述了一種使用壓電驅動器提供物理回饋層的技術。這些驅動器可以替代滑鼠的「點擊」,或者讓用戶真是感覺到觸摸設備的按鍵與圖標。專利中描述的另一種技術就是力感應器,這種技術可以讓iPhone和iPad決定用戶按壓屏幕的力道,並根據力道的不同回應用戶。

MacX.cn 編譯

本文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蘋果新專利曝光:欲用液態金屬打造觸感表面
    ,蘋果似乎正計劃利用Liquidmetal Technology開發的材料理念用於打造包括屏幕在內的「觸感表面」(touch-sensingsurfaces)。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蘋果會如何利用這項專利或者是否會將其應用到未來產品中。就現在而言,該公司還很少會使用到液態金屬技術,唯一的例外或許就是iPhone的SIM卡針。
  • 詳解壓電觸覺技術:從致動原理到驅動
    145ednc想像一下,某些使用LRA的手機──僅放上一個壓電致動器,而帶來只是一些響聲之外,並無其他功能。即使觸覺技術想要創造更先進的效果,它們也無法逃脫物理定律。將壓電致動器與較大質量結合,可以產生足夠的力來振動與其連結的整個設備;該設備也可以是質量本身,例如汽車顯示器,傳統的觸覺技術沒有這種靈活性。145ednc選擇最適合的壓電觸覺驅動IC藉由壓電觸覺等性能更好的技術,觸覺技術正進入一個新時代(參考前文)。雖然這些並不新鮮,但是隨著壓電驅動IC的發展,現在壓電觸覺技術的性能比以前更好。
  • 高頻壓電放大驅動器
    為了得到40V的方波,就要使用壓電放大驅動器來提升發生器信號並輸出高電壓和大電流來驅動壓電執行器。圖3顯示了壓電換能驅動器的一個示例。請注意,驅動器會放大電壓、電流和功率的組合。無功功率仍需要在某處耗散,它是在PZT放大驅動器內部耗散,而不是在器件上耗散。結果,加熱是在壓電驅動器上,而不是PZT器件本身。無功功率可用公式3表示,其中阻抗(Z)來自公式1,電流(I)來自公式2。我們使用RMS電壓值來計算RMS電流和功率。當選擇驅動器時,請確保驅動器可以處理無功功率。
  • 基於壓電馬達的觸覺響應解決方案
    基於軟體的按下激活按鍵  使用壓電驅動實現觸覺反饋是一種比較有前途的方法,這種方式已經在少數消費類設備中應用了很多年。壓電式觸覺反饋具有很多優點,包括:快速響應、超薄外觀、低功耗以及大量可以利用的壓電材料和組裝工藝。
  • 蘋果新專利!紅外光譜感應助力觸控新技術
    【PConline 資訊】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一項由蘋果公司申請的專利。該專利是通過一套集成電容式觸控和紅外線感應的全新觸控技術,讓用戶無需依靠複雜的物理硬體就能準確地在一個觸摸表面傳達壓力。
  • 創業者的智慧:研發壓電驅動器,提升機器運動控制精度,準到能在頭髮...
    創業者宋思揚打造了一款壓電驅動器,運用在航天領域中,可以讓太空中高速移動的衛星為星空拍一張清晰的照片。2011年,宋思揚考入西安交大,就讀於工程結構分析專業。2018年他與夥伴們一起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致力於給客戶提供高精度額壓電驅動技術與產品。
  • 新專利顯示蘋果研究實時雷射雷達表面跟蹤和其他技術記錄觸感
    周二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授予蘋果的一對專利中,又透露了該系統的兩種功能方式,即蘋果的AR頭顯或未來的iPhone可以利用顯示屏光線來追蹤幾乎任何表面的運動,而手指設備可能會向系統提供用戶可能接觸到的物體細節。  AR頭顯的優勢之一是在設置中加入了攝像頭。
  • 新專利曝光 蘋果汽車可能採用特斯拉式感應電動機
    4月2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專利商標局最近公布蘋果公司申請的專利顯示,該公司正在研究一種適用於蘋果汽車的三相交流感應電機,它與特斯拉汽車上的電機具有相似的設計。該專利特別詳細介紹了一種三段式交流感應電機,這只是汽車可能的幾種電機系統中的一種。不過,它使用的是與特斯拉相同的松鼠籠式電機技術。
  • 新專利曝光!蘋果汽車可能採用特斯拉式感應電動機
    4月2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專利商標局最近公布蘋果公司申請的專利顯示,該公司正在研究一種適用於蘋果汽車的三相交流感應電機,它與特斯拉汽車上的電機具有相似的設計。該專利特別詳細介紹了一種三段式交流感應電機,這只是汽車可能的幾種電機系統中的一種。
  • 北京大學董蜀湘課題組利用「超材料」思想設計納米步進壓電馬達並取得重要進展
    超精密定位技術廣泛應用於半導體晶片加工、微型機械製造與超精密加工、光學顯微鏡技術、空間星際光通訊、以及生物醫學中的納米操作等領域裡。壓電步進馬達是一種利用壓電效應,將電場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納米級驅動器件,具備結構緊湊、無電磁輻射、定位精度高、無噪聲等優點,是高精度納米級定位系統如光刻機中的關鍵核心部件。
  • 有效規避障礙物:蘋果發布全新自由行動邊界系統專利
    據外媒vrfocus報導,蘋果近日發布了一項名為「Detecting Physical Boundaries」的全新專利 蘋果此次發布的新專利是繼該公司在2017年發布的「Physical Boundary Guardian」專利的最新版本。
  • 蘋果新專利AR測量應用Measure或將支持蘋果手錶及智能眼鏡
    蘋果新專利曝光:其AR測量應用Measure或將支持蘋果手錶及智能眼鏡2020年9月3日,美國和德國專利局發布了蘋果的一項專利申請,該申請與其iOS AR Measurement應用有關。該專利指出,將來Apple Watch或Smartglasses眼鏡也將能夠執行AR Measurements的動作,而如今這款應用僅限於iPhone和iPad使用。
  • 蘋果與液態金屬專利續約,將繼續使用該技術
    蘋果液態金屬授權商Liquidmetal Technologies(OTCMKTS:LQMT)周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所提交的Form 8-K文件顯示,其已與蘋果公司(
  • 蘋果又被告了!新iPhone被控侵犯以色列公司雙攝像頭專利
    在今天提交的訴訟中,Corephotoonics聲稱蘋果「非常清楚」以色列公司的專利和相關技術,因為它試圖申請自己的專利時,涵蓋了類似的攝像頭解決方案。,聲稱蘋果故意在iPhone中使用Corephotoonics已經申請專利的雙攝像頭技術,然後試圖用大致類似的智慧財產權文件掩蓋。
  • 漸行漸近的壓電發電技術
    科研人員利用壓電發電技術,正在力圖使它成為現實。 將無處不在的機械振動能轉變為電能 其實,能量無處不在。我們每天跑步、跳躍、行走、活動,不斷產生機械振動能。壓電發電技術瞄準的正是這些不起眼的能量,將其收集起來有效利用。 當然,「讓人類自己發電」還遠不能涵蓋壓電發電技術的全部。
  • 蘋果申請新專利 允許Siri分析面部表情並解讀情緒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的語音助手Siri將來可能並不局限於語音識別。在與用戶對話時,它甚至可以啟用設備的FaceTime攝像頭,來分析用戶的面部表情和情緒。
  • 腦洞大開的蘋果專利盤點:iPhone當護照、光場VR眼鏡、人肉遊戲手柄
    蘋果的專利也可謂一環套一環:旋鈕控制裝置專利搭配各種顯示器,Apple Pencil增加iPad書寫觸感,手指傳感器為AR眼鏡做準備……蘋果生態的布局可謂面面俱到。文中提到的十幾個專利僅僅是蘋果申請大量專利的冰山一角。
  • 壓電馬達是什麼 壓電馬達的驅動設計解析
    通過堆疊多個壓電晶體,可以實現更大的承受力和伸長率。 有兩種使用方式可以實現物理的伸長。其中一種方式是,壓電材料交替地夾持,然後由一組微小的基於壓電的夾具釋放,從而允許晶體向前移動(適當地稱為蚯蚓模式),如圖1所示。
  • 蘋果新專利:用表面電荷提高iPhone疏水性
    原標題:蘋果新專利:用表面電荷提高iPhone疏水性根據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公布的文件,蘋果一份名為「通過孔口排出液體」的專利申請對通過隔音箱排出液體的全新方法做出了描述。
  • iphone7和iphone8使用的主鍵觸感是怎麼實現的?
    Taptic Engine是一種線性馬達,與一般手機使用振動馬達相比,線性馬達的振動反應更快、更細膩、可控性高和無邊緣效應等優點。雖然在iPhone 7系列和iPhone 8系列上才有這樣的主鍵(Home)觸感,但其中所應用的技術是從iPhone 6系列、iPhone 6S系列上就已經被採用,但當時iPhone 6系列、iPhone 6S系列都還是採用按壓式主鍵,不過它們的震動馬達已經升級成更先進的Taptic Engine線性馬達,而直到iPhone 6S系列開始屏幕已經支持3D Touch技術,Tap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