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專利顯示蘋果研究實時雷射雷達表面跟蹤和其他技術記錄觸感

2020-11-26 網易新聞

2020-11-25 11:31:15 來源: 科技料

舉報

  蘋果被傳出正在研發VR或AR頭顯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各種報導和專利申請都表明它可能會有很多研發方向。周二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授予蘋果的一對專利中,又透露了該系統的兩種功能方式,即蘋果的AR頭顯或未來的iPhone可以利用顯示屏光線來追蹤幾乎任何表面的運動,而手指設備可能會向系統提供用戶可能接觸到的物體細節。

  AR頭顯的優勢之一是在設置中加入了攝像頭。通常用於拍攝場景的圖像和物體識別,同樣的硬體可以用於執行物體跟蹤,查看物品相對於頭顯位置的實時位置變化。然而,對象識別和對象跟蹤所需的資源,完成確定方向,對系統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因此蘋果在這2項新專利當中可以解決此問題。

  

  在名為 "帶有事件攝像頭的AV/VR控制器 "專利中,蘋果提出了這樣的想法:攝像頭系統不一定需要時刻跟蹤與被跟蹤對象相關的所有像素,在只需要粗略檢查的時候進行像素跟蹤報,將跟蹤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蘋果提出,系統會選擇圖像中與被追蹤物體相關的特定像素,進而提供光照強度和其他屬性的讀數。在攝像頭或物體移動或改變位置的情況下,這幾個像素的光照強度變化會超過設定的限制,從而觸發整個系統開始使用更多的資源搜索物體的變化情況。另外,系統可以不嘗試檢測物體,而是簡單地搜索相同的光點。如果物體上有多個光點,而系統只跟蹤這些光點,那麼它可以使用很少的資源來確定位置和方向的變化。

  雖然這些光點很容易是環境照明在物體外殼上的反射,但蘋果似乎正在考慮可以使用其他物體產生的光源,比如LED指示燈或顯示圖案的顯示屏。如果是後者,只要屏幕可見,就能為系統提供充足的定位和方向數據。這種基於光的參考點不一定是針對可見光,因為蘋果建議照明模式可以包括非可見波長。這將提供一個不會被用戶看到的隱藏系統,也有可能是一個可以隱形且使用不同光波長的系統,讓系統可以與多個用戶或物體一起工作。

  

  第二項專利涉及數據收集,具體涵蓋了系統如何獲取用戶觸摸的信息。這樣的系統需要知道如何重現用戶觸摸現實世界物品時可能感受到的感覺,讓它能夠用觸覺反饋工具來模擬效果。在這項名為 "帶有手指設備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採樣對象屬性 "的專利中,蘋果提出了使用手指佩戴的設備,它能夠檢測用戶可能接觸到現實世界物體的特徵。每一個手指設備內的傳感器都能夠讀取用戶所接觸的現實世界物體表面的效果,例如表面輪廓、紋理、物體顏色和圖案、聲學屬性以及重量。當與其他元素相結合時,例如頭顯上的攝像頭,系統將能夠收集到很多關於物體的數據,然後再提供給用戶。

  雖然戴在手指末端,但該專利表明用戶仍能體驗到觸摸物體的感覺,因為指墊將保持暢通無阻。傳感器可以通過接觸延伸到指尖以外的突起物進行檢測,或者通過檢測用戶手指觸摸物體的方式變化進行檢測。收集到的有關物體的數據可以被編譯和歸檔,供系統以後使用,並可能作為資料庫進行共享。然後,這些信息可以與觸覺反饋元素一起使用,以模擬觸摸用戶或其他用戶的對象。

  蘋果每周都會提交大量的專利申請,但雖然專利申請的存在表明了蘋果研發工作感興趣的領域,但並不能保證這些想法會出現在未來的產品或服務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蘋果新專利曝光:欲用液態金屬打造觸感表面
    ,蘋果似乎正計劃利用Liquidmetal Technology開發的材料理念用於打造包括屏幕在內的「觸感表面」(touch-sensingsurfaces)。alloys)陣列的方法,並使得所謂的觸感表面具備感知、驅動和多功能電路的集成功能。
  • 蘋果新專利曝光:未來AR設備有望採用雷射雷達掃描儀
    蘋果於10月中旬推出了iPhone 12系列,其在影像上有了一定的升級。與上代iPhone 11 Pro/Pro Max相比,今年的iPhone 12 Pro/Pro Max新加入了一枚LiDAR雷射雷達掃描儀。
  • 蘋果新專利:使用壓電驅動器的全新物理觸感回饋技術
    有消息顯示蘋果想要在第三代iPad中使用全新的觸感回饋技術,該技術來自Senseg公司,在觸控螢幕表面創造一種電場,允許用戶感受到複雜、紋理敏感表面,比如讓界面感覺到非常順滑或者粗糙。蘋果果專利中描述的技術與Senseg公司的完全不同,蘋果提出的技術是在觸控螢幕底下安裝驅動器,為用戶提供物理的回饋感覺,而不是在屏幕表面創造電場。
  • 蘋果沒說謊:iPhone和火星車都在用雷射雷達
    iPhone 12 Pro雷射雷達介紹 | 蘋果官網你或許並不了解蘋果宣傳頁上的「應用於NASA火星登陸任務的技術」到底代表了什麼,但雷射雷達早就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既能測距、又能建模、甚至還可以測霧霾……搭載了雷射雷達的CALIPSO衛星 | NASA測距:可遠觀,亦可近玩雷射雷達(LiDAR
  • 專利顯示蘋果汽車可以使用紅外光脈衝來探測其他車輛
    本文轉自【cnBeta.COM】;蘋果汽車深度感應能力可能不僅僅局限於雷射雷達,蘋果公司表示,使用紅外相機和光脈衝的版本也可以用來檢測道路障礙物。在創建自動駕駛汽車的諸多挑戰中,最大的挑戰可以說是讓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真正從道路本身獲取數據。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6年底,研究超微型投影顯示和傳感技術的MicroVision公司,和意法半導體合作推廣雷射束掃描(LBS)技術,應用場景包括了雷射雷達,以及微型投影儀、VR、AR和HUD等市場。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蘋果申請汽車專利 紅外光脈衝探測其他目標
    中關村在線消息:近日,據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周二授予蘋果的一項名為 "用於探測和測距物體的遙感 "的專利,內容是蘋果提出一個系統,能有效地由一個可控光源、定時電路和一個用於確定範圍的電路或處理器組成。蘋果新專利顯示汽車可用紅外光脈衝來探測其他目標蘋果稱,光源可以是垂直腔面發光雷射器VCSEL,另外的版本是其使用了近紅外光,還採用了一個攝像頭來創建一個監控區域的視頻信號,在後一種情況下這個攝像頭可能是一個紅外攝像頭。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蘋果3D專利曝光:自動顯示環境透視投影
    原標題:蘋果3D專利曝光:自動顯示環境透視投影   據外媒報導,日前蘋果提交的一份專利申請被曝光,該專利描述的是3D顯示屏技術。但是從一些特性上看,蘋果的3D專利與亞馬遜Fire Phone上的3D顯示技術很相似。
  • 蘋果「雷射雷達掃描儀」拆解:dToF技術會成為主流嗎?
    眾所周知,雷射雷達(LiDAR)技術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關鍵技術。不過,在3月18日,蘋果推出的全新的2019款iPad Pro系列平板電腦上,蘋果稱新款的iPad Pro上配備了「雷射雷達掃描儀」,由此也引發了外界的極大關注。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為達到智能駕駛對車載雷射雷達的高要求,針對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的相關研究正在不斷地深入拓展。目前智能駕駛應用主流車載雷射雷達為機械掃描式雷達,因其體積大、功耗大,特別是成本遠遠超出了智能駕駛商業化預期,自然成為人們重點關注和致力研究解決的焦點問題,也由此形成了以掃描技術為核心的車載雷射雷達小型化、固態化技術研究趨勢。
  • 雷射雷達的特點、分類及其發展
    發展到80年代末的火池雷射雷達,採用一臺高穩定CO2雷射振蕩器作為信號源,經一臺窄帶CO2雷射放大器放大,其頻率則由單邊帶調製器調製。另有工作於藍-綠波段的中功率氬離子雷射與上述雷達波束複合,用於對目標進行角度跟蹤,而雷達波束的功能則是收集距離――都卜勒影像,實時處理並加以顯示。兩束波均由一個孔徑為1.2M的望遠鏡發射並接收。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技術具有如下顯著特點:一方面,它顛覆傳統的二維投影成像模式,可採集目標表面深度信息,得到目標相對完整的空間信息,經數據處理重構目標三維表面,獲得更能反映目標幾何外形的三維圖形,同時還能獲取目標表面反射特性、運動速度等豐富的特徵信息,為目標探測、識別、跟蹤等數據處理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降低算法難度;另一方面,主動雷射技術的應用,使得其具有測量解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抗隱身能力強、穿透能力強和全天候工作的特點
  • FMCW雷射雷達核心技術及量產難點分析
    FMCW雷射雷達被稱為雷射雷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相較於脈衝式雷射雷達有著明顯的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抗太陽光和其它雷射的幹擾,保證傳感器的安全可靠;2. 都卜勒效應單像素實時測速,提供4D信息,有助於目標分類;3. 更高的靈敏度和動態範圍(>60dB);4. 適合矽光子和相控陣(OPA)技術低成本批量生產。
  • 新的矽晶片開發可能徹底改變雷射雷達
    光探測和測距 (LiDAR) 是一種利用雷射束測量環境中距離的技術。與回聲定位的光學版本一樣,雷射束從物體反彈到傳感器,傳感器可實時繪製周圍環境的 3D 圖像。現在,新的研究旨在使雷射雷達更小、更便宜。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討論了一種新的雷射雷達形式,該研究允許該技術避免目前引導雷射束創建3D圖像的大型旋轉反射鏡。
  • 我國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對數百公裡外小目標跟蹤探測
    從中國電科十四所某試驗外場傳來消息,超導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對低空大氣層中數百公裡外目標的實時跟蹤探測,展現了超導單光子探測器的強大應用潛力。 由於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單元,具備單光子靈敏度的雷達系統可將雷射雷達系統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在單光子雷射雷達系統的研究上,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攜手合作多年。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按雷射發射波形分:有脈衝雷射雷達、連續波雷射雷達和混合型雷射雷達等。 按顯示方式分:有模擬或數字顯示雷射雷達和成像雷射雷達。 按運載平臺分:有地基固定式雷射雷達、車載雷射雷達、機載雷射雷達、船載雷射雷達、星載雷射雷達、彈載雷射雷達和手持式雷射雷達等。
  • 軍用雷射雷達特點、分類及其發展簡述
    其中直接探測型雷射雷達採用脈衝振幅調製技術(AM),且不需要幹涉儀。相干探測型雷射 雷達可用外差幹涉,零拍幹涉或失調零拍幹涉,相應的調諧技術分別為脈衝振幅調製,脈衝頻率調製(FM)或混合調製。 按照不同功能,雷射雷達可分為跟蹤雷達,運動目標指示雷達,流速 測量雷達,風剪切探測雷達,目標識別雷達,成像雷達及振動傳感雷達。
  • 新專利顯示蘋果汽車擋風玻璃可能會有一個凹槽用於安裝傳感器
    蘋果公司新獲得的一項專利顯示,未來的 "蘋果汽車 "擋風玻璃可能會有一個凹槽,用於安裝傳感器。"蘋果汽車 "將內建大量傳感器,讓它能夠自動駕駛,而其中一些傳感器需要一個窗口或凹槽,讓它們能夠穿過車體的塑料或玻璃纖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