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雷射雷達特點、分類及其發展簡述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軍用雷射雷達特點、分類及其發展簡述

發表於 2017-12-11 18:56:27

根據探測技術的不同,雷射雷達可以分為直接探測型和相干探測型兩種。 其中直接探測型雷射雷達採用脈衝振幅調製技術(AM),且不需要幹涉儀。相干探測型雷射 雷達可用外差幹涉,零拍幹涉或失調零拍幹涉,相應的調諧技術分別為脈衝振幅調製,脈衝頻率調製(FM)或混合調製。

按照不同功能,雷射雷達可分為跟蹤雷達,運動目標指示雷達,流速 測量雷達,風剪切探測雷達,目標識別雷達,成像雷達及振動傳感雷達。

雷射雷達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與無線電雷達沒有區別,即由雷達發射系 統發送一個信號,經目標反射後被接收系統收集,通過測量反射光的運行時間而確定目標的距離。至於目標的徑向速度,可以由反射光的都卜勒頻移來確定,也可以 測量兩個或多個距離,並計算其變化率而求得速度,這是、也是直接探測型雷達的基本工作原理。由此可以看出,直接探測型雷射雷達的基本結構與雷射測距機頗為 相近,相干探測型雷射雷達又有單穩與雙穩之分,在所謂單穩系統中,發送與接收信號共同在所謂單穩態系統中,發送與接收信號共用一個光學孔徑。並由發射/接 收(T/R)開頭隔離。T/R開關將發射信號送往輸出望遠鏡和發射掃描系統進行發射,信號經目標反射後進入光學掃描系統和望遠鏡,這時,它們起光學接收的 作用。T/R開關將接收到的輻射送入光學混頻器,所得拍頻信號由成像系統聚焦到光敏探測器,後者將光信號變成電信號,並由高通濾波器將來自背景源的低頻成 分及本機振蕩器所誘導的直流信號統統濾除。最後高頻成分中所包含的測量信息由信號和數據處理系統檢出。雙穩系統的區別在於包含兩套望遠鏡和光學掃描部 件,T/R開關自然不再需要,其餘部分與單穩系統的相同。

美國國防部最初對雷射雷達的興趣與對微波雷達的相似,即側重於對 目標的監視、捕獲、跟蹤、毀傷評(SATKA)和導航。然而,由於微波雷達足以完成大部分毀傷評估和導航任務,因而導致軍用雷射雷達計劃集中於前者不能很 好完成的少量任務上,例如高精度毀傷評估,極精確的導航修正及高解析度成像。較早出現的一種雷射雷達稱為「火池」,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投 資,於60年代末研製的。70年代初,林肯實驗室演示了火池雷達精確跟蹤衛星,獲得都卜勒影像的能力。80年代進行的實驗證明,這種CO2雷射雷達可以穿 透某些煙霧,識破偽裝,遠距離捕獲空中目標和探測化學戰劑。發展到80年代末的火池雷射雷達,採用一臺高穩定CO2雷射振蕩器作為信號源,經一臺窄帶 CO2雷射放大器放大,其頻率則由單邊帶調製器調製。另有工作於藍-綠波段的中功率氬離子雷射與上述雷達波束複合,用於對目標進行角度跟蹤,而雷達波束的 功能則是收集距離――都卜勒影像,實時處理並加以顯示。兩束波均由一個孔徑為1.2M的望遠鏡發射並接收。據報導,美國戰略防禦局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 員於1990年3月用上述裝置對一枚從維吉尼亞大西洋海岸發射的探空火箭進行了跟蹤實驗。在二級點火後6分鐘,火箭進入亞軌道,即爬升階段,並拋出其有效 負載,即一個形狀和大小均類似於彈道飛彈再入飛行器的可充氣氣球。該氣球有氣體推進器以提供與再入飛行器和誘餌的物理結構相一致的動力學特性。目標最初由 L波段跟蹤雷達和X波段成像雷達進行跟蹤。並將這些雷達傳感器取得的數據交給火池雷射雷達,後者成功地獲得了距離約800千米處目標的像。據1991年5 月的《防衛電子學》報導,美國空軍和海軍當時正在研製「先進技術雷射雷達系統(ATLAS)」。該系統擬裝在巡航飛彈上,用CO2雷射和新型紅外雷達將巡 航飛彈引向目標。此項計劃由設在佛羅裡達州伊格林空軍基地的萊特研究所先進位導部主管,主承包商麥道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康威爾分部各自按照1500萬美元 的合同研製AGM-130或巡航飛彈型武器。海軍發言人雷上尉當時稱計劃在1992年財政年度對ATLAS以吊艙結構進行飛行試驗;1992年,位於加利 福尼亞州的休斯公司光電與數據系統研究組已研製成功一種先進的CO2雷射雷達,並將其作為ATLAS計劃的一部分,交付主承包商通用動力公司康威爾分部。 1992年6月的《光子學》和7月的《防衛電子學》對此相繼作了報導。為了演示雷射雷達的功能,康威爾分部將其與有關的信號處理電子設備以及制導系統的其 他部件。即處理機,導航傳感器和測試儀器等一起裝入吊艙,吊掛在康威爾分部的試驗噴氣飛機上,在伊格林試驗場針對目標進行飛行,雷射雷達提供了目標區域的 高解析度三維圖像。此後,又進行了多種空對地武器的導航,末端瞄準和精密尋的導引試驗,充分顯示出該雷射雷達用於飛彈制導的很多獨特的優點。軍事上常常希 望飛機低空飛行,但飛機飛行的最低高度受到機上傳感器探測小型障礙物能力的限制。且不說阻塞氣球線這樣的對抗設施,在60米以下,各種動力線,高壓線鐵 塔,桅杆、天線拉線這樣的小障礙物也有明顯的危險性。現有的飛機傳感器,從人眼到雷達,均難以事先發現這些危險物,這種情況,在夜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尤其 突出。而掃描型雷射雷達因其具有高的角解析度,故能實時形成這些障礙物有效的影像,提供適當的預警。

據1993年5月出版的《軍事技術》報導,在法國政府和英國政府 的倡議下,由法國達索電子公司和英國GEC-馬可尼航空電子學公司雷達系統分部組成的聯合體研製出一種緊湊的雷射雷達(CLARA)。其主要功能即是發現 飛機航線上有危險的障礙物。並顯示給駕駛員,且不論白天、黑夜及天氣的好壞,均能對前面所提到的各種障礙物進行實時探測、分類和顯示。選用的工作波長不受 陽光的影響,有良好的穿透煙、霧的特性。為了保證飛機轉彎時始終提供適當的警戒,傳感器採用了大視場。緊湊雷射雷達的另一功能是進行地形跟蹤和目標確定, 這要求系統能實現處理飛機前方地形的回波,以產生飛行控制指令。

緊湊雷射雷達由三部分組成,即傳感器頭,掃描器及信號與數據處理 器。傳感器頭的核心是雷射器組件與探測器組件,前者包括兩臺CO2雷射器,一臺提供脈衝或連續波發射光束;另一臺是小功率本機振蕩器,用於與回波進行外差 相干。而探測器組件則為寬波段紅外探測器上光學元件的組合,並採用超低溫冷卻,以減小量子噪聲,提高探測靈敏度。探測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送往信號處 理器進行處理,掃描器的核心是陀螺穩定的雙反射鏡及其他可旋轉光學部件,要求能適應不同的工作模式。

在障礙物告警模式下,首先要找到目標的大致方位,因而無需很多的 解析度,但必須有較大的掃描視場;與此相反,在瞄準模式下,目標的大致位置已知,因此無需很大的掃描視場,但要求有很高的距離和視角解析度,並能以高精度 跟蹤所選目標。

信號與數據處理的核心是數位訊號處理器和微處理器。其功能是執行 複雜的目標探測及識別運算,並存儲每個重要的信息。此外,處理器必須與CLARA的其他分系統接口,以實現工作模式的控制與機內檢測。所用軟體採用高級語 言編程。該系統在英國是安裝在固定翼飛機上飛行,而在法國還要在旋轉翼飛機上試驗。為便於在固定翼飛機或直升機上吊掛。整個CLARA系統安裝在一個吊艙 內,吊艙的前部包括光具座和處理器,後部裝有自主式環境調節裝置,其餘大部分部件則安裝在吊艙中部,據最新文獻報導,達索公司,GEC-馬可尼公司,馬可 尼義大利公司和蔡司公司又聯合研製了一種用於直升機障礙物報警的Eloise雷射雷達,可提前10秒鐘對直徑為5mm的纜線報警,並具有地形導航功能。

以上介紹的幾種雷射雷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以CO2雷射器 為波束源,這些雷射器採用高功率射頻泵浦,需要高電壓和強致冷,其結果是雷達系統體積龐大,價格昂貴,而且可靠性也比較差。相比之下,半導體雷射器泵浦的 固體雷射系統,尺寸和價格均可低達相同功率CO2雷射束系統的十分之一,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近10年左右的時間裡,半導體雷射技術本身及二極體泵浦固體 雷射技術均有了飛速發展,使固體雷射作為雷射雷達的輻射源成為可能。於是很多有影響的公司都將相當大的注意力投向固體雷射雷達。洛拉爾-沃特公司多年來一 直從事雷射雷達的研究。1992年4月,該公司在「錫斯納」412飛機上試驗固體雷射雷達樣機,據稱,這是這種系統首次進行飛行試驗。穩定的裝置將光學發 射接收機,相關的電子系統組合成一個組件,長度和直徑均為203mm,重量僅5.5kg。系統採用近紅外波長運轉的固體雷射器,由GaAs二極體雷射泵 浦,不需要進行冷卻。帶有實時自動目標識別的樣機,1992年也進行了飛行試驗。洛拉爾-沃特公司經多年努力,開發了自動目標識別算法。據稱,這種算法可 以區分坦克和卡車,識別單個坦克的類型。另一方面,休斯公司丹伯利分部還在努力製造能在室溫工作的二極體固體雷射陣列。據稱,這將進一步減少甚至取消對致 冷的需要。曾經開發了以CO2雷射器為輻射源的相干光雷達機載切變傳感器的洛克希德公司,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管理局的提議下,也用更可靠和性能更好的2微 米波長固體雷射器代替了CO2雷射器。

洛克希德公司新的CLASS系統於1993年秋季在美國國家航航 天管理局位於哈卜頓的朗雷研究中心進行了飛行試驗,裝載飛機為波音-737。該公司的高級科學家塔戈說:「2微米固體雷射器尺寸更小,價格更廉,質量更 小,性能更優,它是未來之波」。總之,雷射雷達已經歷了約30年的發展過程,迄今種類繁多。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的特點、分類及其發展
    美國國防部最初對雷射雷達的興趣與對微波雷達的相似,即側重於對目標的監視、捕獲、跟蹤、毀傷評(SATKA)和導航。然而,由於微波雷達足以完成大部分毀傷評估和導航任務,因而導致軍用雷射雷達計劃集中於前者不能很好完成的少量任務上,例如高精度毀傷評估,極精確的導航修正及高解析度成像。
  • 軍用雷達的軍事作用及其分類方法介紹
    利用電磁波發現目標並測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軍用電子裝備。「雷達」一詞是英文RADAR (radio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的音譯,原意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雷達具有發現目標距離遠,測定目標坐標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點。
  • 軍用無人機的用途及發展趨勢
    軍用無人機的特點   軍用無人機作為現代空中軍事力量中的一員,具有無人員傷亡、使用限制少、隱蔽性好、效費比高等特點   軍用無人機具有結構精巧、隱蔽性強、使用方便、造價低廉和性能機動靈活等特點,主要用於戰場偵察,電子幹擾,攜帶集束炸彈、制導飛彈等武器執行攻擊性任務,以及用作空中通信中繼平臺、核試驗取樣機、核爆炸及核輻射偵察機等。
  • 雷射雷達的組成部分有哪些,它的分類又是如何
    打開APP 雷射雷達的組成部分有哪些,它的分類又是如何 好嘿科技 發表於 2020-04-07 17:46:03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可見和近紅外光波(多為950nm波段附近的紅外光)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根據結構,雷射雷達分為機械式雷射雷達、固態雷射雷達和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機械雷射雷達,是指其發射系統和接收系統存在宏觀意義上的轉動,也就是通過不斷旋轉發射頭,將速度更快、發射更準的雷射從「線」變成「面」,並在豎直方向上排布多束雷射,形成多個面,達到動態掃描並動態接收信息的目的。
  • 雷射雷達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
    雷射雷達相比傳統雷達,以精確的時間解析度、精準的空間解析度、超遠的探測距離等特點成為了先進的主動遙感工具,它的高精度測量功能使其可以達到精確測距
  • 雷射雷達最全分類!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雷射雷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機器人、無人駕駛、無人車等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有需求必然會有市場,隨著雷射雷達需求的不斷增大,雷射雷達的種類也變得琳琅滿目,按照使用功能、探測方式、載荷平臺等雷射雷達可分為不同的類型。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打開APP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發表於 2019-08-26 11:03:00 Velodyne雷射雷達汽車應用 Velodyne雷射雷達發展路線 Velodyne雷射雷達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的測試車型中。
  • 軍用脈衝雷射測距儀的發展和應用
    一、軍用脈衝雷射測距儀的特點及通用性能  戰術和戰略用脈衝雷射測距儀主要包括紅寶石、Nd∶YAG、CO2、喇曼頻移Nd∶YAG和Er∶玻璃等脈衝雷射測距儀。  二、軍用脈衝雷射測距儀的應用  脈衝雷射測距儀作為軍用裝備器材,發展於60年代初。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外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本次主要是針對國外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進行了整理。 雷射雷達(LiDAR)是無人駕駛汽車中最強大的傳感器之一。它可以區分真實移動中的行人和人物海報、在三維立體的空間中建模、檢測靜態物體、精確測距。
  • 軍用特種車輛的用途和特點
    軍用特種車輛的用途和特點。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普通的鋰電池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了,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領域,鋰電池必須要用專門的特種鋰電池。目前隨著高科技發展以及國際間政策經濟形勢的變化,戰場上的軍用車輛裝備也在隨之而變化。為了更好地了解和發展軍用特種車,我們必須了解軍用特種車的用途和特點。什麼是特種鋰電池?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很多人選擇鑽研深度學習和圖像識別來取消雷射雷達,也有人選擇雷射雷達的廉價化。目前雷射雷達價格高的原因包括了需求量少,組裝和調試成本高。Velodyne公司此前的機械旋轉式產品在車用雷射雷達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後續推出混合固態的產品,成本有所降低,正在逐步研發純固態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獲得百度與福特1.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到2020年左右成本降至500美金。
  • 雷射雷達測量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1 雷射雷達測量系統的組成雷射雷達測量系統主要由硬體和軟體組成。其中硬體包括了三維雷射掃描器、速度傳感器、微機和數據傳輸裝置等。其軟體的部分就包含了數據的採集、通訊處理以及三維重建和可視化等方面,這些都是結果性的輸出形式。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近期禾賽、Ouster、Innoviz 紛紛推出高性能雷達。   本文介紹了最新的汽車雷射雷達技術和與這些技術一起使用的感知算法。首先分析了雷射雷達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從雷射發射機到光束掃描機構。比較了各種解決方案的優缺點和現狀。對於雷射雷達的數據處理,回顧了模型驅動方法和新興的深度學習解決方案。最後,對汽車雷射雷達和感知系統的局限性、挑戰和發展趨勢做了分析。
  • 紅外與雷射工程 第2期:小型高光譜圖譜儀與雷射雷達及其海洋應用
    小型高光譜圖譜儀與雷射雷達及其海洋應用何賽靈浙江大學文章摘要文中綜述了在小型高光譜圖譜儀與雷射雷達及其在海洋應用上的部分近期工作。小型高光譜圖譜儀結合螢光技術,實現了溢油種類的分類和油膜厚度的估計。多模式高光譜海洋原位探測系統可以工作於普通反射或透射成像、望遠成像、顯微成像三種模式,實現了海洋不同藻類及魚類傳染病載體孢囊的高光譜探測。高光譜技術結合雷射雷達技術在溢油、赤潮等海洋汙染物監測方面具有很大潛力。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本次主要是針對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進行了整理。 近年來,雷射雷達技術在飛速發展,從一開始的雷射測距技術,逐步發展了雷射測速、雷射掃描成像、雷射都卜勒成像等技術,如今在無人駕駛、AGV、機器人等領域已相繼出現雷射雷達的身影。 據調查,目前大部分企業都以無人車、機器人及無人車領域雷射雷達為主要研究方向。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所謂的毫米波是無線電波中的一段,我們把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同釐米波導引頭相比,毫米波導引頭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解析度高的特點。與紅外、雷射、電視等光學導引頭相比,毫米波導引頭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具有全天候(大雨天除外)全天時的特點。另外,毫米波導引頭的抗幹擾、反隱身能力也優於其他微波導引頭。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導讀:機械式雷射雷達、固態雷射雷達、MEMS雷射雷達、Flash面陣雷射雷達、OPA固態雷射雷達、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如此多種雷射雷達,你了解多少?雷射雷達是一種通過發射雷射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的雷達系統——雷射波段位於0.5μm-10μm,以光電探測器為接收器件,以光學望遠鏡為天線。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遠距離深度相機雷射雷達作為汽車理解三維空間的主流方案備受認可,不過雷射雷達目前大且貴,這使得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充滿挑戰。那麼,如何才能破解這些難題,從而讓雷射雷達更進一步推動汽車與人工智慧之間的結合與發展呢?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摘要:簡要介紹了成像雷射雷達技術的應用特點, 闡述了成像雷射雷達可採用的幾種成像技術及部分單元技術包括雷射器和可用的掃描系統技術
  • 從四個維度深度剖析雷射雷達核心技術
    因此,雷射雷達成為了產業界和資本界追逐的「寵兒」,投資和併購消息層出不窮。很多老牌整車廠和網際網路巨頭都展開了車載雷射雷達的「軍備競賽」。近期,MEMS雷射雷達技術發展最為活躍,並且吸引了大多數投資,同時寶馬宣布將於2021年推出集成MEMS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