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每年的降水量只有幾釐米,但鯨魚的屍體正從埃及撒哈拉沙漠的流沙中浮現出來。這些化石遺蹟有助於揭示大約5000萬年前埃及曾經被一個巨大的古代海洋覆蓋。
它被稱為Wadi al-Hitan,或鯨魚谷。這個地區有現代鯨魚祖先的骨骼化石,自從1902年首次被發現以來,遊客和古生物學家都為之著迷。
現在,它就像一個露天博物館,用來展示曾經在開羅西南方向150公裡處遊弋的野獸。由於其不尋常的歷史,埃及的鯨魚谷是地球上一些最著名的古生物遺址的所在地。
大約5000萬年前,這個地區位於一個叫做特提斯海的海洋底部,在印度與大陸合併之前,特提斯海佔據了非洲和亞洲之間的空間,推動了喜馬拉雅山的上升。
該地區的鯨魚骨架讓我們得以一窺過去,因為曾經被稱為這個沙漠山谷家園的鯨魚物種現在已經滅絕。在希坦溪谷發現的『始祖鯨』——意思是『古代威爾斯』——是一些最早出現的鯨類。
鯨目動物是從有腿的陸地生物進化而來的,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種類的鯨魚和海豚有一個髖骨。
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腿對於海洋生物來說已經變得多餘了,但是在Wadi al-Hitan發現的一些始祖鯨骨架仍然完好無損地保留著它們的腿和腳趾。
這讓我們得以一窺鯨的進化史,當時鯨還在適應海洋環境。
儘管一百多年前這裡就發現了鯨魚化石,但直到80年代,這裡才被改造成自然保護區,現在這裡就像一個露天博物館,化石種類繁多。
鯊魚、鯨魚和植物的化石使古生物學家能夠描繪出失落的特提斯海的古代生態。
該地區的地質條件將古代海洋沉積的砂巖和石灰巖與沙丘構成的沙漠景觀結合在一起。
多年來,風沙的侵蝕作用慢慢地揭示了被困在砂巖地層中並保存下來的骨骼化石。
在Wadi al-Hitan發現了兩種類型的鯨魚,一種是長達20米的龍王鯨,另一種是較小的多魯東鯨。
鯨魚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