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鐘的量子力學濾波器

2021-01-15 翔智科技信息

原子鐘是世界上最精確的時鐘,在原子鐘裡,電子從一個軌道到另一個軌道的躍遷,決定了時鐘頻率。為使電子躍遷,研究人員利用經過穩頻的雷射照射原子。不過,雷射頻率必須非常精確,以觸發相當精確的電子躍遷。難題在於:要獲得超精確的雷射頻率,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雷射中總有一些微小「噪聲」。

現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的科研人員,研究出了一種可將噪聲降低100倍的方法,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物理評論快報》上。

原子鐘裡的原子是被保持在一個真空腔裡的鍶氣體,利用磁場和精確的雷射(藍光)光束,原子被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並保持住這個溫度。

電子位於原子核周圍的一定軌道上,每個軌道具有一個能級。現在,用雷射(紅光)照射鍶原子,電子獲得更高能級,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軌道,但他們又立即躍遷回正常軌道。紅光再照鍶原子,電子就在不同軌道之間來回躍遷,這就構成了原子鐘的鐘擺。

現在,原子鐘是如此精確,以至於它每運行3億年,誤差僅一秒。但人們仍在努力使之更加精確,這將使原子鐘可能應用於宇宙探索中的導航和天基光學技術中。使原子鐘更加精確的難題在於控制雷射使其具有足夠精確的波長,來擊中原子中的電子,使電子震蕩具有非常高的準度和精度。

解決噪聲問題

玻爾研究所超冷原子研究組組長湯姆森(Jan Thomsen)副教授解釋說:「雷射雖被穩頻,但它還是有點波動,產生了噪聲。因為噪聲,所以就同時存在多個波長。我們用一面反射鏡將有噪聲的光送到「諧振器」上,這個「諧振器」由兩面連在一起的反射鏡組成,能允許特定波長的光通過,而其餘波長的光都不能通過。這樣的一個分選(sorting)機制,就使雷射波長變得更精確了。至此,每個人本應都感到高興的。接下來的問題是:鏡子存在輕微振動,鏡子中的原子振動導致了無法迴避的穩定性局限。為什麼我們不嘗試改變我們的思維定勢,將整個事情逆向思考呢?」

於是,這些研究人員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試圖進一步去穩定鏡子,而是決定完全忽略鏡子振動。他們決定在雷射和諧振腔兩面反射鏡之間加入某種可起濾波器作用的「東西」。

濾波器由一個真空腔和置於兩反射鏡間的超冷鍶原子組成。鍶是一種很「苛刻」的原子,只與特定波長的光發生互作用。光在兩面反射鏡之間來回反射,即使這兩面反射鏡因室溫變化而有輕微振動,光也不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主要靠的是冷原子在篩選波長。

湯姆森指出,這項技術可以用比以往簡單得多的方法使原子鐘比以往更加精確,方法簡單卻有效。結果,雷射束更精確、穩定,噪聲降低了100倍。這就是說,我們研發了一項使用量子頻率濾波器獲得超精確雷射束的技術。(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姚保寅)



獲取即時新聞: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翔智-國防科技信息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實現了愛因斯坦孿生悖論的量子力學變體
    孿生悖論的量子力學變體圖示物理學的基本挑戰之一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調和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作者假設了雙胞胎悖論的一個量子力學變體,即只有一個雙胞胎。由於量子力學的疊加原理,雙生子可以同時沿著兩條路徑移動。在研究人員的思維實驗中,雙胞胎以原子鐘為代表。這種時鐘利用原子的量子特性來精確測量時間。因此,原子鐘本身是一個量子力學物體,由於疊加原理,它可以同時在兩條路徑上穿越時空。
  • 量子力學是如何響影計時準確的?
    量子力學對原子鐘的影響,導致了量子時間膨脹。他們考慮了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外的量子效應,對時間的性質作出了新預測——一種被稱為「疊加」的量子力學現象會影響高精度時鐘的計時。「疊加」是指原子在同一時間以一種以上狀態存在的能力。它會導致原子鐘的修正,即量子時間膨脹。「每當開發出更精確的時鐘,人類就會對世界有新的認識。」
  • 疊加現象的量子力學現象會影響高精度時鐘的計時
    根據達特茅斯學院、聖安塞爾姆學院和聖塔克拉拉大學的理論研究,一種稱為疊加現象的量子力學現象會影響高精度時鐘的計時。新的研究發現,這導致原子鐘的校正,稱為「量子時間膨脹」。描述這種效應的研究表明,疊加(一個原子同時存在於多個狀態中的能力)導致原子鐘中的一種校正,稱為「量子時間膨脹」。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研究考慮了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外的量子效應,從而對時間的本質做出了新的預測。
  • 量子力學在計時領域的應用 原子鐘的運用
    目前最先進的銫原子鐘,比如說美國的國家標準的銫原子鐘可以做到2乘以10的-15次方的精度,也就是說2000萬年才有一秒誤差。現在最新的原子鐘可以做到幾十億才誤差一秒,京東又大大的提高了。那麼為什麼國際計量大會會選擇銫原子鐘呢?
  • 更精確原子鐘問世
    研究人員在12月16日發表於《自然》的一項報告中說,他們已經建造了一個原子鐘,其測量的不是現在最先進的隨機振動的原子云,而是被量子糾纏的原子。原子以一種不可能根據經典物理定律的方式相互關聯,這使得科學家能夠更精確地測量原子的振動。
  • 迄今最精準原子鐘即將「報時」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聶翠蓉)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登了華人科學家葉軍團隊的最新成果:將量子氣體態鍶原子擠壓成一個微型3D立方體,使原子密度提高到之前原子鐘的1000倍,從而設計出迄今最精準原子鐘。
  • 什麼是量子力學
    這個現象呢在量子力學裡面叫做量子穿遂,就是這個電子他自己挖了一個隧道穿過去了。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現象叫做量子糾纏,就是科學家找來兩個電子讓他們成為一對,然後把它分開。然後最初是科學家把這兩個電子拿到分開100公裡的地方然後把一個電子動一下在100公裡外的另外一個電子也同時動了。
  • 史上最精準原子鐘,計時準確度提升 20 倍!
    10月7日消息,研究人員聲稱,一種全新的原子鐘可能改變我們計算時間的方式。通常原子鐘會藉助獨立原子測量1秒的長度,最新的量子氣體壓縮原子測量時間的方法,能夠比以往更加準確。從1967年開始,一秒就被定義為一個銫電子振蕩9192631770次所耗費的時間。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原子核與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相對論更適合解釋宇宙中宏觀大尺度上的物理規律,而量子力學則偏向於對微觀粒子進行解釋。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溫伯格教授準備相當充分,不過僅僅在開頭提了一下科學寫作,就轉入了他近年來對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新的思考。他曾經同大多數物理學家一樣,認為量子力學只要實用就夠了,無需深入探討其基本概念和含義,但最近,他對量子力學的各種詮釋越來越不滿意,呼籲科學家發明新的理論來解釋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將量子力學外推到更廣的範圍內。
  • 溫伯格:量子力學的困境
    溫伯格因統一弱相互作用與電磁作用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對量子力學本質的思考和掙扎,尤其發人深省。顯然,對於愛因斯坦和薛丁格來說,逃避使用量子力學是一個令人扼腕的失誤,這將他們自己與其他人取得的那些令人激動的進展徹底隔絕。二即便如此,我也不像以前那樣確信量子力學的未來。一個不好的信號是即使那些最適應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們也無法就它的意義達成共識。這種分歧主要產生於量子力學中測量的本質。
  •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經受住了實驗的考驗,狹義相對論部分有μ子實驗和原子鐘等實驗的支撐。而廣義相對論則有光線偏折,引力透鏡等觀測現象做支撐。並且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引力波和黑洞的存在。這些也使得相對論成為了如今被主流學術圈所承認的主流理論。
  • 量子力學全局近似詮釋(大綱)
    是優勢模式)薛丁格方程解法解讀(與一般微分方程解法的差別,數值解法,初值問題)標準模型的物理圖像薛丁格方程的物理意義實際上,傳統非相對論量子力學理論體系或者說,非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公式體系(formulation),已經暗示了,量子現象都是全局效應。
  • 你不懂 量子力學
    這個方案讓我們對量子測量有了物理上的理解,並有望藉此改進量子理論。修正量子理論將成為物理學家們努力解決物理學中其他問題和尋找量子技術新應用的驅動器。量子力學無處不在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認為,有缺點的不是量子力學,而是我們對它的理解。
  • 即使做出了量子計算機,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巨大的「黑箱」
    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比如,生活中你每天都離不開的電腦,它的出現首先要感謝的就是量子力學。正是得益於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獲得的突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尤金·華格納及其學生弗裡德裡希·塞茨才能在1930年發現半導體的性質——可同時作為導體和絕緣體而存在。在電晶體上加電壓能實現門的功能,以控制管中電流的導通或阻斷,利用這個原理便能實現信息編碼,可以編寫一種1和0的語言來操作它們。
  •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將原子鐘的精確性實現進一步提高
    為了精確計時,理想的原子鐘應該能準確地追蹤每個原子的振蕩。但在原子級別的微觀尺度下,原子的行為取決於量子力學中的那些神秘定律:當對它進行測量時,其行為就像是拋擲一枚硬幣,只有在多次拋擲再取平均數後,才能得出正確的概率。這個極限就是物理學家所說的標準量子極限。當原子的數量越多,得出的平均值就越趨向於正確的值。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最先進的原子鐘所測量的,都是隨機振蕩的原子云。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 為量子計算搭橋!加州理工科學家研發全新原子鐘技術
    為量子計算搭橋!,目前最常用的銫原子鐘,它的每一次「滴答」都來源於原子吸收或釋放能量時發出的電磁波。由於電磁波本身的穩定性,加上一系列精密儀器的輔助,原子鐘的精度甚至可以達到數億年才誤差1秒。在這一基礎上,加州理工大學和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近期又研發出了基於光頻率的新型原子鐘,相關論文已經發表在了物理學頂級刊物《Physical Review X》上。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目前量子力學很多的「詮釋」都只是對「黑箱」所呈現出來的這些事物規律做一些「說得通」的詮釋,所以每一種量子力學詮釋,都有各自缺陷。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