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做出了量子計算機,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巨大的「黑箱」

2020-12-15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目前量子力學很多的「詮釋」都只是對「黑箱」所呈現出來的這些事物規律做一些「說得通」的詮釋,所以每一種量子力學詮釋,都有各自缺陷。


最近,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光路系統原理圖


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


量子不是一個實體


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提出一個假說:能量的傳輸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普朗克把這一份一份的能量稱為「能量子」,也被人們稱為「量子」。


這在當時是一個顛覆性的概念,因為在經典物理學裡,人們一直認為能量的傳輸是連續的,不存在最小單位。由於這個假說太過於「叛逆」,簡直顛覆了整個經典物理學,所以在該假設提出之後的10餘年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尋找各種方法來解釋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現象,但最終歸於失敗。


1905年,愛因斯坦在普朗克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光的傳播也是「一份一份」的,並且愛因斯坦給出了極其充分的數學證明,證明存在所謂的「光量子」。


在此之前光作為一種波,已經被人們廣為接受。在新的理論面前,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結論落下了帷幕。而後人們發現,不單單能量和光存在這種量子性,包括電子等其他微觀粒子,也存在這種「量子性」。


量子力學最早就是研究為什麼微觀粒子會呈現這種「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神奇現象。


視覺中國供圖


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那麼,有人會問:研究量子力學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你正從中受益。比如,生活中你每天都離不開的電腦,它的出現首先要感謝的就是量子力學。正是得益於量子力學基礎研究領域獲得的突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尤金·華格納及其學生弗裡德裡希·塞茨才能在1930年發現半導體的性質——可同時作為導體和絕緣體而存在。在電晶體上加電壓能實現門的功能,以控制管中電流的導通或阻斷,利用這個原理便能實現信息編碼,可以編寫一種1和0的語言來操作它們。


可以說整個半導體產業,基本都是在量子力學基礎上才得以構建的,如果沒有量子力學就不會有晶片、計算機,乃至我們當前五花八門的電子產品。現代網際網路所代表的信息科技,包括原子鐘、人工智慧、5G、LED等都跟量子力學脫不了關係,同時現代醫學的大多數成像工具和分析方法,如自旋磁共振、電子隧道顯微鏡等,基本也都是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


展望未來,如果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了廣泛應用,那麼整個社會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醫療方面,我們生產新藥物的速度會大大提高,這是因為新藥製造需要計算機模擬哪個配方是最有效的,使用電子計算機模擬非常慢,但量子計算機很快就能計算出來;人工智慧方面,無人駕駛汽車傳感器處理的速度如果使用量子技術的話反應能力就更快,性能就會提高;農業方面,量子計算機出來後,可以研究清楚光合作用是怎麼回事,有科學家預言,如果這個應用研究成功了,太陽能的利用會從現有的10%提高到20%—30%,農業會出現跳躍式發展。


對量子力學的多種詮釋


雖然量子力學幾乎構成了當前包圍我們生活的各式各樣電子產品的基礎科學理論,但量子力學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


量子物理學中的一些現象看起來「毫無章法」,有的似乎完全說不通。所以物理學家就基於客觀存在的現象規律,通過數學工具提出了一些解釋,來詮釋這些現象,試圖讓量子物理能「說得通」。但是由於我們並不知道這些量子現象背後的原理,因此這些詮釋就有點像盲人摸象——對一個事物的描述存在多個版本,且都有缺陷。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不能再用位置這樣的物理量來描述電子、質子等粒子。例如,電子沒有固定的位置。取而代之,我們用它們可能處於的位置來描述它們。為了表示電子處於某個位置的概率,物理學家引入了一個叫做波函數的數學工具。電子的每一個可能的位置都被稱為一個狀態,波函數給出了電子處於任何一種狀態的概率。


哥本哈根詮釋是量子力學的主流版本。它認為,當我們對波函數進行測量時,除了一個特定狀態的概率外,其他所有狀態的概率都變為零,被測量到的狀態概率變為1。這確保了電子有一個固定的位置,而不存在於其他任何地方。這種一個特定狀態的概率變為1,其他概率都變為0的過程被稱為波函數塌縮。但是我們無法知道波函數在哪裡以及如何塌縮。波函數描述的每一個可能的位置都有機會成為電子所處的特定位置。哥本哈根詮釋實際上只是對量子不確定原理這個現象所做的描述,並沒有實際探究這個原理。


多世界詮釋有點類似科幻小說中最喜歡使用的「平行宇宙」概念。該詮釋認為,波函數對電子位置的其他預測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還全部發生了,只不過它們都發生在彼此不相干的世界裡而已。這聽上去就像,如果你在這個現實裡做了什麼糟糕的決定,別擔心,也許在另一個現實中,你仍然可以獲得一個完美的結果。但這種詮釋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它讓概率失去了意義。


導航波詮釋比較複雜,簡單說,導航波詮釋認為,用以表達量子力學的波函數是有實體的,是一個叫作導航波的真實的波。粒子只是導航波上的「頂點」,然後被導航波帶著走。導航波詮釋與哥本哈根詮釋最大的區別是,導航波認為粒子的位置和軌跡是固定的,只是我們無法提前獲取,只能觀察到隨機化的結果。


為了解決多世界詮釋在概率上的問題,一些科學家發展出了宇宙學詮釋。這種詮釋建立在永恆暴脹的背景下,它認為,如果有無窮個宇宙,那麼多世界詮釋一定成立,因為有無窮個「你」正在進行實驗,而現實將會按照概率的比例進行分裂。這樣一來,經典概率就仍然存在意義。


除此之外,量子力學的詮釋還有量子貝葉斯主義詮釋、量子達爾文主義詮釋、交易詮釋、關係性詮釋等。


雖然對量子力學的詮釋都有缺陷,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只通過這些詮釋,就能精準計算出某些結果,並將此應用到科技上,製造出可以實際使用的電子產品。對於量子力學來說,還有一些非常基礎和根本的部分等待著被發掘。


編輯:宋慈(實習)

審核:朱麗

相關焦點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目前量子力學很多的「詮釋」都只是對「黑箱」所呈現出來的這些事物規律做一些「說得通」的詮釋,所以每一種量子力學詮釋,都有各自缺陷。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目前量子力學很多的「詮釋」都只是對「黑箱」所呈現出來的這些事物規律做一些「說得通」的詮釋,所以每一種量子力學詮釋,都有各自缺陷。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黑箱」,目前量子力學很多的「詮釋」都只是對「黑箱」所呈現出來的這些事物規律做一些「說得通」的詮釋,所以每一種量子力學詮釋,都有各自缺陷。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但九章量子計算機作為原型機,實際上已經突破了去年穀歌建立的所謂量子霸權,也意味著我們繼「量子加密」領域之後,已經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而要知道,人類未來50年內最急需突破的兩個領域,一個是量子計算機,一個是可控核聚變。
  • 量子力學
    但九章量子計算機作為原型機,實際上已經突破了去年穀歌建立的所謂量子霸權,也意味著我們繼「量子加密」領域之後,已經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而要知道,人類未來50年內最急需突破的兩個領域,一個是量子計算機,一個是可控核聚變。量子計算機如果能在50年內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將可以幫助人類突破當前半導體材料的摩爾定律極限,避免陷入算力瓶頸。
  • 量子力學是一個重要的計算單元
    它會讓人類工作更專業嗎?各位來分享一下你們的想法。我想當科幻小說裡那樣,量子力學是一個重要的計算單元,這個計算單元能拿來做什麼事情,一個實驗去驗證,而在這個實驗發展的過程中發現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有共同點,它就是目前我們手上的量子計算機,有了這個我們就可以去嘗試用經典的計算機去實現量子計算機功能。量子計算機可以讓我們在傳統計算機上發揮很多的價值,比如現在的量子電路將來也有可能是服務於人工智慧。就像量子力學一樣,這個想法可以支持我們的發展和進步。
  • 量子計算機先導--認識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20世紀初由普朗克、愛因斯坦、薛丁格、玻爾等多位科學巨匠創建的一門物理學分支,量 子力學是區別於經典力學、相對論(宏觀低速、高速世界),研究微觀量子世界的學科,但是量子力學的發展卻始終伴隨著否認與質疑。
  • 通俗講解一下量子計算機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其實量子力學並不深奧
    量子講堂第九期:當量子力學與電子計算機相遇,於是就誕生了量子計算機,那麼我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量子力學與計算機究竟能擦出怎樣的火花?量子計算機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其實量子力學並不深奧,我們身邊無處不存在著量子力學。
  • 西蒙算法在量子計算機上「跑」得更快
    來自南非的一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地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了西蒙算法(Simon’s algorithm),且這一算法在量子計算機上的運行表現比電子計算機表現得更好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13日消息,回顧2019年的科學進展,量子物理領域收穫頗豐:人類首次拍攝到量子糾纏的照片,親眼看到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谷歌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演示了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超級計算能力,一個新的信息技術時代迎來新曙光。
  • 量子力學目前最大的應用,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多強?超乎想像
    量子力學揭示了粒子具有波動性和不確定性,由兩個同一事件出現的兩個粒子具有鬼魅般的糾纏作用,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量子糾纏特性,實現了粒子的遠距離傳輸,那離我們人類的遠距離傳送還有多遠呢?目前這項技術還不成熟。
  • 量子計算機重大突破?人類進入量子霸權時代?
    霍尼韋爾在量子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工作始於2014年,研究焦點主要為一種被稱為離子阱的量子技術,這項技術通過電磁場將離子懸浮在空中,並離子的運動來傳輸信息。在2019年5月份,霍利韋爾方面就宣布該技術達到了創紀錄的高保真量子操作,與競爭對手的量子計算機相比,不同之處在於,霍尼韋爾可以通過一種稱為「中間電路測量」的功能來改變計算的中遊階段,就像計算機的「if-then」決策點一樣,它可以在不同情況下沿著不同的路徑發送計算。這為量子算法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 凌復華:馮·諾依曼在量子力學領域的貢獻
    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2.28—1957.2.8)這個名字, 對大多數讀者都不會是陌生的.人們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他在研製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臺可編程數字式電子計算機中所做的貢獻.這些確實是他的重要成就,但他對人類的貢獻遠不止於此.
  • 凌復華:馮·諾依曼在量子力學領域的貢獻
    他在許多領域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包括數學(數學基礎、泛函分析、遍歷理論、表示理論、算子代數、幾何、拓撲、線性規劃和數值分析),物理學(量子力學、流體動力學和量子統計力學),經濟學(博弈論),計算機(馮諾依曼總體結構、自我複製機器、隨機計算)和統計學.  他是把算子理論應用於量子力學的先驅,也是博弈論和細胞自動機、通用構造和數字計算機等概念發展中的關鍵人物.
  • 人類探索量子力學歷經20年,不斷進步
    把人類的基礎科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這一巨大突破將主要奠定量子電子學在高能物理和粒子加速器中取得應用的基礎。量子信息學則在量子測量和量子計算機在超導量子機器上的應用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戰。從美國實驗發現超導量子比特到美國成功製造第一臺超導量子比特再到人類掌握製造更高級量子比特的方法,人類探索量子力學歷經20年,不斷進步,取得了各種先進成果。量子力學的探索可以分為熱力學量子力學、經典力學、量子力學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是為了解決熱力學問題,實現一系列新的量子算法,突破熱力學極限。這些量子算法經典的熱力學已經給出了解釋,不再贅述。
  • 量子計算機—瞬間提升人類現有科技
    量子比特相較於比特來說,有著獨一無二的存在特點,它以兩個邏輯態的疊加態的形式存在,這表示的是兩個狀態是0和1的相應量子態疊加。2、態疊加原理現代量子計算機模型的核心技術便是態疊加原理,屬於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原理。一個體系中,每一種可能的運動方式就被稱作態。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量子計算機最新動態:大腦式量子計算機
    大腦式量子計算機項目的麥可-哈特曼(Michael Hartmann)教授表示,他的團隊希望所構建第一臺專用神經網絡計算機,不是通過人工智慧的軟體,而是使用最新的量子技術創建模仿神經元的硬體。通過這個計算技術,希望產生一個突破,從而使人工智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行,在很短的時間內自動做出非常複雜的決策。
  • 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據說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吧!    靈魂是人類探討的永恆話題,人們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樣也好奇自己死後是否會有一個靈魂繼續下一段歷程。然而死亡是一種非常個體化的體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死後即使靈魂不滅,死者也無法再藉口言說,把自己的體驗告訴給活看的人,而活看的人,又如何可能用感官接收到?
  • 量子力學沒有像經典力學那樣形成一個關係式或函數
    為何量子科技如此重要?或許是因為它是人類科技歷史上最具生命力的技術。量子技術可以讓一臺cpu再也不需要觸摸,並可以通過量子糾纏幫助設備傳輸數據。量子技術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超越其他一切技術的存在和發展基礎。它對基礎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