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員:有些學者也在主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卻無法晉升

2020-11-23 小姐姐說教育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生要關注主流學術期刊》,是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王德華寫的。

他說:「研究生應該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也經常會看到有些學者也在主流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SCI論文,卻無法得到晉升機會和獎勵,這個現象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什麼研究生要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

第一,主流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大多數都來自某一個專業領域的多位著名學者,這些學者通過不斷地在主流學術期刊發表一系列重要論文,建立了自己的學術名望和學術地位,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如果研究生在讀研或者讀博期間,也不斷地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科研論文,這對於畢業後想繼續留在學術圈混的研究生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例如,如果一個研究生的成果很多,將來入職高校或者研究所之後,申請國家青年基金項目或者申請各種人才計劃,有很大概率能夠一次性通過,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不需要再額外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積累論文,也有利於在畢業後的前五年學術生涯裡,更快地獲得較好的學術地位和資源。

如果研究生在讀期間,沒有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就無法在學術圈獲得一定的認可,將來畢業之後,就算再喜歡搞研究,也會因為現實問題,不得不被迫離開學術圈,無法繼續留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就算運氣好,能夠繼續留在學術圈或者某個大佬手下幹活,也很難一步到位拿到國家基金項目和人才獎勵,將來的學術道路發展,將要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汗水,而且還不一定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第二,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對於畢業和找工作越來越重要。

國家雖然在提倡破「四唯」,但是其實是在破除那些論文造假、學術不端的行為,這意味著以後非主流學術期刊的論文發表再多都沒有用,比如收費很高的那些開放期刊;而主流學術期刊的論文將成為科研評價的共識和通行證,只有有了主流學術期刊論文的學者,才有資格進入學術圈,所以,研究生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越多越值錢,也是在為自己積累更多的學術資本和提升自己的價值籌碼。

總之,研究生一定要養成關注和追蹤自己專業領域學術期刊論文的習慣,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學術地位和價值。

相關焦點

  • 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
    醫生晉升正高認可論文,而公開發表論文要選擇期刊。期刊分為多個等級,包括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國內核心期刊、sci等,期刊不同導致發表的論文,參評正高有了合不合適之分。那麼,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當然合適。sci期刊是國際期刊,在醫學界享有的盛譽非常高。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這並不是說論文數量不如論文質量,只是在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顧論文的質量。比如A發表了2篇Nature,B發表了1篇Nature,A與B比較,顯然A重要,因為數量多。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近日,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簡稱為ERMPS)在其 24 卷上批量撤稿了 199 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 核心和SCI一樣嗎?
    SCI收錄的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期刊。SCI期刊目錄期刊很多,又分為1-4區,SCI中科院1區、sci2區上的期刊基本上都為世界頂尖期刊,比普通意義上的國內核心期刊要高出不少,即便是sci4區的期刊,一般情況下也是高於北大核心的。
  • 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sci論文是國際核心論文,隨著學術國際化的發展,發表sci論文成為一項常見的要求。但sci論文發表,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努力著、爭搶著要發表,肯定是有原因所在。那麼,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 中國學者都喜歡在哪些SCI期刊上發表文章?名單(帶if值))
    2020年(2019年度) SCI影響因子即將發布,梅斯小編根據中國學者投稿數及梅斯指數整理了熱門學科國人更愛發表的SCI期刊同大家分享,帶大家看看2019年各個領域哪些期刊國人發文更多。一般以摘要或簡報形式在一種刊物發表後的內容,其全文可以再其他期刊發表。六、會議紀要類  會議紀要是醫學期刊一種常見的報導形式,包括世界性編委會紀要、重要學術會議紀要。編委會紀要一般是期刊編輯人員親自撰寫,學術會議紀要可以由編輯或參會人員撰寫。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首先,與不同的期刊比較,sci期刊等級高,發表難度大。
  • sci論文多久能發表
    一篇文章不是投稿sci期刊就能夠立刻安排印刷出版,不僅要經過期刊編輯的審核,還要根據期刊周期和版面進行排期。因而,不花時間,花幾天時間完成sci論文發表是不現實的。那麼,sci論文多久能發表?首先,sci論文發表要匹配期刊,期刊不同,完成論文發表所需要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3-6個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作者在投稿前,先了解期刊的大概發表時間,著急發表的,優先考慮所需時間短的期刊,以免sci論文不能及時發表。
  • 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
    發表sci論文,要選擇sci期刊,期刊所在分區不同,發表難度也有差異。那麼,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通常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總有例外,投稿發表難度還是要根據期刊的具體情況來判斷。首先,sci一區期刊投稿難發表,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原因:(1)sci期刊本身就屬於金字塔尖的期刊,而sci一區期刊,又是sci期刊中頂尖的期刊,足見,sci一區期刊的地位。一本期刊有這麼高的地位,本身就非常不容易,若發表的論文質量不夠高,沒有影響力,不被引用,是不可能取得這樣成績的。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1、期刊選擇發表sci論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過下載sci期刊影響因子表,或閱讀文獻,或相關單位推薦,或找專業人推薦等多個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單。再根據本sci論文的內容方向、質量水平,以及相關單位要求,從學科、收稿範圍、影響因子、分區、審稿周期、發表費用等多少角度,綜合考慮分析來確定目標sci期刊。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
    發表sci論文,要匹配合適的sci期刊。而sci期刊目錄中,英文期刊最多,即我國學者發表sci論文,往往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這需要作者掌握一些比較好的翻譯方法。對於我國學者來說,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是增(減)譯法、正(反)譯法、轉換法。
  • 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與國際學術交流,證明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水準,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發表sci論文上。sci論文發表是有難度上,若你寫的論文達不到一定的水準,或者滿足不了發文的規定,哪怕是投稿也是被拒稿。那麼,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編制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報告年度中,前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總數除以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SCI評選的目的是收錄相對重要的期刊,但世界上期刊太多了.從中選擇重要期刊,有篩選標準,即只有部分期刊被列入SCI.在眾多期刊中,誰能成為SCI期刊,就必須達到SCI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必須參照期刊的影響因素.SCI影響因子越高,期刊影響力越大,期刊學術水平越高,被SCI收錄的概率越高.此外,SCI收錄期刊數量有限,納入SCI範圍的期刊也將根據影響因素分為四類.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本文1100字 全文閱讀完大概需要8分鐘)一、前言 發表論文是在學術研究,研究生畢業,大學老師 醫生評職稱,經常要用到的,但是網上搜,發現關於發表文章的難的帖子一大堆。有的說,投某核心,審稿半年無結果,一直等遙遙無期,又不敢投其他期刊;有的說,投稿就被拒,換了一個個刊還是被拒;有的說催編輯部審稿,編輯說儘快,但是沒結果。總之各種難,如果熟悉期刊的審稿流程,是不是要少走很多彎路?那麼我們來講一下,發表核心期刊,編輯部的審稿流程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