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生要關注主流學術期刊》,是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王德華寫的。
他說:「研究生應該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也經常會看到有些學者也在主流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SCI論文,卻無法得到晉升機會和獎勵,這個現象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什麼研究生要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自己的科研成果?
第一,主流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大多數都來自某一個專業領域的多位著名學者,這些學者通過不斷地在主流學術期刊發表一系列重要論文,建立了自己的學術名望和學術地位,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
如果研究生在讀研或者讀博期間,也不斷地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科研論文,這對於畢業後想繼續留在學術圈混的研究生而言,是非常有好處的。例如,如果一個研究生的成果很多,將來入職高校或者研究所之後,申請國家青年基金項目或者申請各種人才計劃,有很大概率能夠一次性通過,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不需要再額外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積累論文,也有利於在畢業後的前五年學術生涯裡,更快地獲得較好的學術地位和資源。
如果研究生在讀期間,沒有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就無法在學術圈獲得一定的認可,將來畢業之後,就算再喜歡搞研究,也會因為現實問題,不得不被迫離開學術圈,無法繼續留在高校和研究所工作。就算運氣好,能夠繼續留在學術圈或者某個大佬手下幹活,也很難一步到位拿到國家基金項目和人才獎勵,將來的學術道路發展,將要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汗水,而且還不一定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第二,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對於畢業和找工作越來越重要。
國家雖然在提倡破「四唯」,但是其實是在破除那些論文造假、學術不端的行為,這意味著以後非主流學術期刊的論文發表再多都沒有用,比如收費很高的那些開放期刊;而主流學術期刊的論文將成為科研評價的共識和通行證,只有有了主流學術期刊論文的學者,才有資格進入學術圈,所以,研究生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越多越值錢,也是在為自己積累更多的學術資本和提升自己的價值籌碼。
總之,研究生一定要養成關注和追蹤自己專業領域學術期刊論文的習慣,才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學術地位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