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0後睜眼看宇宙,定要徵服引力波

2020-12-13 漫聊新科技

圖為原初引力波

百年前愛因斯坦用狹義相對論預言了一種時空漣漪——引力波的存在,引發了當時學術界的巨大震動,人類第一次捕捉到這個的時候還是5年前,它的發現成功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猜想。

圖為黑洞扭曲空間

通俗的解釋是如果兩個黑洞相互旋轉,持續不斷地扭曲周圍的時空,那麼就會引發時間和空間的振動,也就產生了引力波。2015年9月14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天文臺」(LIGO)的兩臺孿生探測器首次成功捕捉到。那麼探測引力波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人類能探測引力波的意義非凡,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它來進一步探測和理解整個宇宙的演變過程,能夠進一步認清宇宙的起源,乃至恆星和星系的形成變化。其次,引力波的成功研究可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探測手段,推動了引力波天文學的發展。

圖為愛因斯坦與引力波

很多人不知道,我國對引力波的研究就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被列為國家重點研究項目,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空和地面上觀察的引力波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國從天上和地下兩個領域發展探測項目,一個是中科院的「阿里試驗計劃」另一個是中山大學的「天琴計劃」,共同從天空和地面上偵察觀測。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在這一塊領域發展很快,先後在國家的支持下,制定了太極計劃、天琴計劃和阿里計劃。

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裡,一位90後年輕人隋延林在一堆小山一般的書籍和堆滿試驗設備的桌子上正埋頭苦幹,這5年裡,他對引力波從剛開始的小白到現在的熟悉,在這中間他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抉擇,那就是加入長春光機所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這次團隊被長春光機所的人戲稱為「魔鬼團隊」,因為他們不知疲憊,永遠動力十足地進行科學實驗,吃泡麵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並且不分時間隨時準備外出科研,但是他們卻不覺得疲憊和工作上的無聊。

隋延林這樣解釋他的工作,「宇宙中會傳來無數的聲音,可是我們憑藉耳朵是無法聽到的,而引力波就是存在於宇宙中微弱的聲音,向我們傳遞宇宙神奇的奧秘,使我深陷其中」。

如今,隋延林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攻關太極計劃的第二步,此時此刻他的最大夢想就是不久的將來,中國人能夠研究出高精端的儀器,以中國之聲傳回引力波的消息。(清風)


相關焦點

  • 中國90後睜眼看宇宙,定要徵服引力波!
    圖為原初引力波 百年前愛因斯坦用狹義相對論預言了一種時空漣漪——引力波的存在,引發了當時學術界的巨大震動,人類第一次捕捉到這個的時候還是5年前
  • 「中國天眼」FAST通過國家驗收 投入正式運行 開啟「睜眼看宇宙...
    「中國天眼」FAST通過國家驗收 投入正式運行 開啟「睜眼看宇宙」新徵程 2020-01-12 10:30:37 來源:央廣網  |  作者:朱敏 | 字號:A+ | A-
  • 痛並榮耀著——當「90後」愛上引力波
    新華社發(王帆 攝)  「十三五」這5年,對「90後」科技工作者隋延林來說,是他對引力波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深深熱愛的5年。  布滿高科技設備的實驗室裡,屏幕上閃爍複雜的程序代碼,科研人員不時記錄數據……這是隋延林入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前,所想像的工作場景。
  • 太極計劃,中國發射衛星探測宇宙引力波
    在最近的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公布了「太極計劃」的最新進展,「太極計劃」就是發射三顆圍繞太陽運轉的衛星,用來探測宇宙空間中的引力波信息。人類最是在2015年9月14日發現引力波這種時空漣漪的信息,通過地面上的大型引力波探測器LIGO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一個值得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並且這一年正好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周年整。從此以後,人類不再只用眼睛去看宇宙,而是又多了一種感官去感受宇宙的深邃,就像天生聽力失聰的人突然獲得聽力。
  • 青春的夢想 青春的奮鬥·人物|痛並榮耀著——當「90後」愛上引力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十三五」這5年,對「90後」科技工作者隋延林來說,是他對引力波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深深熱愛的5年。這次受訪,隋延林從小山一般的書籍、文獻後露出頭,與記者打招呼。2015年,隋延林從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畢業,考入長春光機所進行碩博連讀,研究方向是基於機器學習方法的目標識別技術。很快,他完成了人生一次重要抉擇:加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2017年,由中國科學院發起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正式啟動。
  • 探測空間引力波,「太極一號」來了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沈慧攝求索未知宇宙,逐鹿空間引力波探測。前不久,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為我國在空間引力波探測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礎。作為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近日成功發射的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太極一號」。為何要去遙遠太空觸摸宇宙律動的「脈搏」?
  • 引力波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探測引力波?
    儘管愛因斯坦在1916年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愛因斯坦去世20年後的1974年,才出現了引力波的第一個證據。那年,兩名在波多黎分別使用阿雷西博天無線電臺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雙星脈衝星,該雙星脈衝星輻射發出的波,正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這種系統應該輻射出的引力波。知道這一發現與愛因斯坦的大膽預測相吻合之後,天文學家開始測量恆星的軌道如何隨時間變化。
  • 人類觀測到最遠宇宙極限多遠?光只能461億光年,引力波一眼看穿
    其實討論這個話題會讓大家比較喪氣,我們先定個調,根據當前對宇宙的觀測表明,對於遙遠宇宙的某處以外,我們可能永遠都看不到,很多朋友可能會很好奇,我們抬頭就能看到無限遙遠的星星,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星星嗎?關於「看」這個定義其實是比較尷尬的,因為我們並不是看到,而是光子到達瞭望遠鏡的CCD或者肉眼,給我們的錯覺就是看到了,但在光子到達前或者還沒來得及到達時,我們就看不到!事情就簡單了,我們只要找出宇宙最早的光子是什麼時候發出的就知道了。可見光波段我們「看」到了多遠的天體?
  • 睜眼看宇宙——世界最大望遠鏡'中國天眼'發現脈衝星 | 英語頭條
    中國的研究人員使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發現了六顆脈衝星,這些脈衝星是巨大的恆星殘骸。本周二,中國國家天文臺臺長閻雲表示,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發現脈衝星,從而開啟了「中國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 專家解析中國引力波探測設想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近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第一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愛因斯坦引力理論的最後一項預言,震動世界。引力波探測為人類開啟了宇宙觀測的全新窗口,中國科學家將在其中有何作為?怎樣才能探測到引力波?
  • 引力波或可助聲音無損耗傳遍宇宙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宇宙學研究團隊成員、博士李昌鴻說,長久以來,引力波的存在也像一個幽靈,它是攜帶能量穿過宇宙的漣漪。如果發生宇宙大爆炸,宇宙中應該會有引力波的出現。就好比氣球爆炸之後會有餘響一樣,宇宙的爆炸應該也會有餘響。而這個餘響產生的震動就是引力波。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這位大科學家提出引力波的預言百年之後,科學家11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夠「聽」到宇宙的「聲音」。1秒,這正是由引力波轉化成的宇宙之聲。當天在華盛頓召開的記者會上,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OGO)科學家現場播放了來自宇宙的「聲音」。  這個聲音源自於13億年前一個雙黑洞系統的合併。正如LIGO項目組發言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加布裡埃拉·岡薩雷斯所言,那時「多細胞生物才開始在地球上擴散」。
  • 引力波全新的探測方式,使科學家能夠聆聽宇宙
    2015年9月14日,引力波首次被人類探測到,LIGO(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功不可沒。這次探測到的是13億年前兩個大質量黑洞合併時所產生的引力波。從此,人類有了一種全新的方式探索宇宙。在以前,我們探索宇宙是用光學望遠鏡,即最傳統的伽利略式望遠鏡。
  • 引力波被發現 誰將撼動時空?|引力波|宇宙|愛因斯坦_網易科技
    科普中國 製作:黑洞來客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一波又一波的引力波傳言終於在北京時間11日晚上的美國自然基金會的新聞發布會中塵埃落定: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真的!此次新聞發布會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質量在合併之前是26和39太陽質量,合併之後是62太陽質量(合併之前的兩個黑洞自旋參數值限制的並不是很好),合併後黑洞是一個克爾黑洞,其自旋參數值為0.67。你或許會有疑問,合併之後怎麼少了3個太陽質量,它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 引力波是宇宙初生時的「啼哭」。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即物體加速運動時給宇宙時空帶來的擾動。通俗地說,可以把它想像成水面上物體運動時產生的水波。引力波是宇宙初生時的「啼哭」;宇宙誕生之初的億億億億分之一秒,發生了第一次宇宙暴脹,膨脹在時空中留下的層層漣漪就是宇宙史上第一次引力波。
  • 愛因斯坦說宇宙存在引力波,科學家花了40年的時間,證明了引力波
    要說愛因斯坦對人類科技進步有著巨大推動作用的理論還是在100多年前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自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人類探索宇宙有著巨大的突破。我們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知道了宇宙並不是一個靜態的存在,而是有著動態的波動。
  • 告訴你引力波到底是啥!
    這是人類第五次觀測到引力波,是由中子星合併產生的,最重要的是中國科學家這回觀測到了星體合併時放出的電磁波!愛因斯坦後來提到,這種時空形變可以在宇宙中以光速傳播,並以 " 引力波 " 來命名。一百年來,廣義相對論不停地被各種觀測到的現象驗證,可以說是最接近宇宙真相的理論了,但是引力波的預言以前始終因為觀測技術有限,沒有被證實。
  • 引力波大發現:雙中子星併合撞開宇宙起源新大門
    另外,本次引力波事件也和中國即將開展的引力波探測計劃密切相關——中國天文學家們正在緊張地開展工作,計劃在太空實現「空間太極計劃」「天琴計劃」,在西藏實現「阿里實驗計劃」,聆聽其他來源的引力波。業內人士表示,我們期待未來的「科學大新聞」由中國科學家主導發布。網友腦洞大開:鑽石戒指要讓位於金戒指?
  • 引力波讓我們「聽」見宇宙暗處的秘密
    2015年9月14日,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信號,這一發現打開了人類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戶。這次的引力波信號來自於13億光年之外的遙遠宇宙空間,由兩個黑洞碰撞併合所引發。直到兩百年後,才有人提出了一個現在看來最靠譜的推論。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ET光學聯席主席、英國思克萊德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斯圖爾特·裡德教授說:「未來的引力波天文臺,如ET等,有望幫助研究人員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現象,使我們能更好地描繪宇宙如何膨脹,並觀察到全新的事件。」  引力波領域仍有大量未解之謎  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承民對科技日報記者介紹說:「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類似石頭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