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夢想 青春的奮鬥·人物|痛並榮耀著——當「90後」愛上引力波

2020-12-05 新華社客戶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十三五」這5年,對「90後」科技工作者隋延林來說,是他對引力波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深深熱愛的5年。

布滿高科技設備的實驗室裡,屏幕上閃爍複雜的程序代碼,科研人員不時記錄數據……這是隋延林入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前,所想像的工作場景。

現實中,他和團隊十幾位成員擠在一間大辦公室,桌上堆著各類設備,桌子下是裝泡麵和麵包的紙箱。這次受訪,隋延林從小山一般的書籍、文獻後露出頭,與記者打招呼。

2015年,隋延林從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畢業,考入長春光機所進行碩博連讀,研究方向是基於機器學習方法的目標識別技術。很快,他完成了人生一次重要抉擇:加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

2017年,由中國科學院發起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劃」正式啟動。2019年8月31日,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成功發射,長春光機所空間一部空間引力波探測團隊負責其中兩個關鍵有效載荷的攻關任務。如今,項目已進入「太極計劃」三步走的第二步。

攻關「太極一號」時,隋延林還沒有加入團隊。但這支「魔鬼團隊」的「盛名」早已在研究所傳遍:成員們忙到沒時間吃飯,泡麵成主食;隨時準備出差,生物鐘完全搞亂,不少人把行李箱放在辦公室……

2019年,這支團隊招賢納新,隋延林報名了。

在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科研人員隋延林(中)和同事們探討科研方案(11月25日攝)。新華社發(王帆攝)

在隋延林看來,引力波無處不在,充滿神秘感。追逐引力波,成為他奮鬥的方向。他所在團隊攻關的「太極計劃」兩個關鍵有效載荷在衛星中至關重要,宛若大腦之於人類。他準備「大幹一場」。

隋延林覺得,自己當時失之天真。加入團隊後,他主要負責載荷的電子學設計部分,與學生時代所學迥異。他每天都在「惡補」,看了數百篇文獻,不停地向同行專家請教。其後,正式開始進行電子學方案設計、論證仿真、硬體電路設計、協調軟體開發等工作。

隋延林這樣解讀他的工作——宇宙中存在無數的聲音,類似於無數的歌曲,引力波這首歌微弱地藏在其中。利用常規電子學設計手段捕捉到這些歌曲時,採到的節奏都會有些偏差,時而快進、時而慢進。對於絕大多數常規歌曲來說,這種節奏的快慢不明顯,不影響對它們的分辨。但引力波是很「矯情」的信號,必須研製出更精密的儀器儘可能消除快慢進的偏差,幫助科學家解讀「歌曲」的奧秘。

他負責設計的電子設備精度是常規設備精度的數百倍,只能一點點去設計、測試。

最讓他崩潰的環節是電路調試。引力波探測是嶄新的科研工作,無先例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選器件內部有偏差,板上電阻焊錯,軟體代碼寫錯,上位機指令下錯,都會導致測試出問題。「我也崩潰過,也想過放棄,但很快又接著幹。」隋延林說。

「後悔是絕對不可能的。」隋延林說,能夠做空間引力波項目的「打工者」,感到痛並榮耀著。

在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科研人員隋延林調試相位計數字電路板(11月25日攝)。新華社發(王帆攝)

如今,隋延林與其他成員正針對「太極計劃」第二步中的更高精度載荷進行攻關。「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瞄準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這讓他很振奮,更有榮耀感。他最大的夢想是,不久的將來,中國人研製的儀器可以傳回引力波的聲音。(記者孟含琪)

相關焦點

  • 痛並榮耀著——當「90後」愛上引力波
    新華社發(王帆 攝)  「十三五」這5年,對「90後」科技工作者隋延林來說,是他對引力波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深深熱愛的5年。  布滿高科技設備的實驗室裡,屏幕上閃爍複雜的程序代碼,科研人員不時記錄數據……這是隋延林入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前,所想像的工作場景。
  • 青春的夢想 青春的奮鬥·人物丨「90後」航天博士吳凡的「小星星夜曲」
    翻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關於科技創新、逐夢深空的內容,讓「90後」吳凡感到強烈共鳴。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不要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是吳凡在追夢途中領悟最深刻的道理。如今,吳凡即將博士畢業,他的選擇是留校任教,繼續耕耘自己的航天夢。
  • 【法院文化】青春無悔 奮鬥正當時
    【法院文化】青春無悔 奮鬥正當時 2020-11-24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青春》讀後感: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一、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青春是最美的詩行,由我們大聲的誦讀 青春是五彩的夢想,靠我們努力去編織 青春是幸福的感受,想要珍惜它已離去 致青春,逝去的流光,留下了回憶。由趙薇導演處女作《致青春》自上映以來票房大熱,目前更已破四億大關,並被央視等主流媒體熱捧為「內地十年來最好的青春片」。 有人將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在內的作品定義為「新都市言情小說」。對此,辛夷塢說: 「我個人的理解,這樣定義可能主要是因為小說講述的多是80後年輕都市男女的故事。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唱響青春旋律!「放飛夢想」雲南大學青春歌會在昆舉行
    據了解,本場「放飛夢想」雲南大學青春歌會,由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共雲南省委教育工委、雲南省教育廳、雲南大學主辦,由雲南電視臺、雲南民族大學、昆明學院協辦。  奮鬥和敢於擔當的精神風貌。除了唱響時代強音,本場「放飛夢想」雲南大學青春歌會還有舞臺劇、情景劇等,抒寫青春獨有的力量。
  •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
    因為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而奮鬥的歷程原本就是滄桑的,沒有退路可言,只能砥礪前行。我記得一百多年前,前輩們用生命抒寫了一曲讚歌,發動「五四運動」抗議無能的國民政府,捍衛民族尊嚴,這是青年的進步,更是偉大民族被列強蹂躪後的初步覺醒。
  • 關於青春奮鬥的句子,讀一讀元氣滿滿!
    1.青春是我們奮鬥的資本,趁著我們年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標,不要總是沉浸在風花雪月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譜寫自己的青春,讓它更加絢麗多彩。我們因為擁有青春而幸福快樂,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 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中國——寫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
    歷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勇於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鬥犧牲,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夠走向富強,我們的民族就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曾深情寄語,並用生命傾注於「青春中國」的革命偉業。  「如果爺爺能看到今天,一定倍感欣慰。」
  • 青平:無奮鬥,不青春!
    徵途慢慢,唯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千山萬水,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習主席為我們吹響了2021年奮鬥前行的號角。作為青年人,我們要勇於進取,不負韶華,做新時代的青春奮鬥者。作為新時代的青春奮鬥者應該有挺身而出、甘於奉獻的精神。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終於率先控制住了疫情。
  • 青春的秘密,乃至生命的意義,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
    3月15日,習主席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點讚他們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鼓勵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白衣作戰袍,青年勇前行。
  • 青春的關鍵詞是什麼?最美扶貧人物彭運江在省地質院做專題宣講
    他用照相機和手機拍下的奮鬥場景,直觀形象地展示了他十五年的青春奮鬥史,見證了他「盡力則無悔」的人生態度和「我奮鬥我幸福」的人生感悟。他的分享,在地質行業的青年心中掀起層層波瀾,奏響了不同時代青春的共鳴曲。
  • 95後世界冠軍張志坤:遲到的頒獎典禮 不遲的奮鬥青春
    原標題:95後世界冠軍張志坤:遲到的頒獎典禮 不遲的奮鬥青春  2017年12月末的上海,天氣有些溼冷。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95後教師張志坤站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的講臺上,正在向坐在臺下的學生們講述自己用一萬個小時的刻苦鑽研,成為專業技術領域領軍人物的蛻變過程。
  • 青春勵志故事
    「文革」開始後,大慶油田生產受到嚴重幹擾和破壞,王進喜急了。1966年12月31日,他毅然到北京向周恩來總理匯報了大慶油田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返回大慶後,他走遍油田,傳達和貫徹總理的指示精神--「大慶石油生產一天也不能停!」   1970年4月5日,全國石油工作會議在玉門召開,王進喜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大會。玉門會議期間,王進喜胃病發作。後經檢查確診為胃癌,而且是晚期。
  • 習近平告訴青年的10句座右銘:信念、青春和奮鬥
    ——2013年5月,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險灘,有直道也有彎路。
  • 張智成走進青春音樂公社 幽默座談被90後贊好萌
    張智成走進青春音樂公社講述音樂夢想  由北大青鳥音樂集團主辦的2015中國大學生音樂節自4月啟動至今,在全國10個一線城市、102所高校開展了320餘場演出,並從報名的30000餘校園歌手中最終選拔了30組學員進入中國大學生音樂節青春音樂公社訓練營
  • 以奮鬥之豪情 奏青春之樂章
    成為全國學聯代表後,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我只是作為一名普通學生在關注和參與各類學生活動,如今我更有責任做好宣傳和引領工作,身體力行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個人的小理想融入時代的大潮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全國傑青走進西安交通大學分享會舉行
    「奮鬥是青春最美麗的底色,只有奮鬥才能展現青春的絢爛多彩。」4月4日下午,團省委邀請9位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的全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分別走進西安市第八十九中、西安交通大學和高陵縣等處開展「我的中國夢——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系列分享活動,與現場的1030名大中學生、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青年教師和青年公務員分享了青春追夢的奮鬥歷程和成長心得。
  • 692篇「扶貧日記」記錄奮鬥青春
    兩年間,他用692篇扶貧日記記錄了小涼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定格了老百姓擺脫困頓生活後的張張笑臉,字裡行間也標記著大國脫貧路上一個個「駱胤成們」的小奮鬥。在廣闊天地中找尋「出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這是2019年初駱胤成剛到小涼山時,在第一篇扶貧日記裡寫下的第一句話。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希望你們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4年1月28日 「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張廣秀是2009年9月選聘到山東省煙臺市壚上村任職的女大學生村官,2010年9月身患急性白血病仍不忘工作。在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她到北京接受治療後於2013年6月重回村官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