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1月5日訊(通訊員 劉玲玲)11月3日,剛剛榮獲2020年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的彭運江,應邀來到湖南省地質院機關青年幹部理論武裝專題培訓會的講堂上。他用照相機和手機拍下的奮鬥場景,直觀形象地展示了他十五年的青春奮鬥史,見證了他「盡力則無悔」的人生態度和「我奮鬥我幸福」的人生感悟。他的分享,在地質行業的青年心中掀起層層波瀾,奏響了不同時代青春的共鳴曲。
隴木峒村書記彭運江應邀在省地質院青年幹部理論武裝專題培訓會上做「我奮鬥我幸福」的宣講報告。
回村任村主任 開啟為大家奮鬥之路
奮鬥是正能量,但也有為自己奮鬥或者為大家奮鬥的選擇。2005年以前,彭運江為自己奮鬥,他的個體運輸收入不菲,是村裡很少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他為自己的小家庭創造了幸福。
然而,村子是貧困落後的,村民對他充滿了期盼,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紅火的事業,回到村裡擔任村主任,開啟了他為大家奮鬥之路。
2007年,彭運江帶領村民義務投工投勞,耗時短短三個月,用鐵鍬、鋤頭硬生生刨出了1.2公裡的產業路。
2013年,他為了破解八年來遇到的發展難題,帶領村支兩委創辦隴木峒農民綜合性合作組織——索源果業專業合作社,實行「村社合一」,「統一資源、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分配」,全體村民入股分紅,正式走上集體經濟之路。
2018年,在當地政府和西南民族大學支持下,彭運江帶領隴木峒村規劃建設遊樂設施,發展鄉村旅遊。
2020年,隴木峒村開啟「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戰略模式,擬整合發展農旅、文旅與教旅產業,探索出一條產業升級發展之路!奮鬥的汗水沒有白流,每一次的努力,都把隴木峒村往脫貧致富的方向上推進了一步!「舍小家為大家」,人生的意義得到升華,鄉親們的笑臉,讓青春綻放無悔的光芒!
彭運江書記帶領黨員村民義務投勞修建寨門,隴木峒村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是靠黨員群眾一磚一木建設出來的。
小村子也有大夢想
小村子也有大夢想!彭運江開啟了隴木峒村的夢想三部曲。
2005年,彭運江被選為村主任時,面對貧窮小村的現狀,對村民許下了「一定要讓大家因為是隴木峒人而自豪」的承諾,開啟了自強夢。2014年,彭運江在清華講壇上闡述了他的「美麗隴木夢」——要建設「生態隴木、宜居隴木、文化隴木、和諧隴木、小康隴木」。
他的夢想和熱情點燃了清華園,激發更多學子關注脫貧攻堅,關心農村發展。
2020年,隴木峒這個湘西土家小村寨,在彭運江的帶領下,已經從「養女不嫁隴木峒,一水要作三次用」「出門一身泥、背水五裡地」的貧困村,變成了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國家AAA級景區。
為其他村寨提供隴木峒發展經驗,為鄉村振興貢獻隴木峒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彭運江新的夢想。彭運江說,我們身處在一個最美好的時代,只要聽習總書記的教導,只要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創造出來。他只是樸素地希望,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探索和發掘出一條可以複製、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2013年,彭運江的「美麗隴木夢」激發清華學子關注三農。
只要我們在奔跑,明天就比今天好
2019年,彭運江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在2020年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表彰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他是五名報告者中,唯一一位村幹部代表。
苦盡終於甘來,只因即使創業再艱難,他仍義無反顧,一直堅持。從修路到建立合作社,從發展鄉村旅遊到開拓「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彭運江一直在上演「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疫情災情、士氣低迷、發展受挫等問題一直伴隨著發展。而彭運江以「積極面對一切困難」的心態堅持下來,堅持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帶領村民披荊斬棘,終於絕地反彈,在隴木峒這片小天地,書寫了「積極人生」的大文章。
2020年9月,隴木峒村正式與積極境教倡導者——湖南青亦藍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中國積極境教第一村」建設。彭運江說,我們隴木峒村沒有任何資源稟賦,也沒有任何地理特色,我們都可以走向致富,那麼,全國的哪個貧困村,還沒有致富的可能呢?只要我們有信心,黃土也能變黃金;只要我們在奔跑,明天就比今天好!
曾經的湘西貧困土家山寨,變成了現在的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國家AAA景區。
不同時代的青春共鳴
湖南省地質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劉漢洪說,對年輕人的歷練,不光是向年輕人壓擔子,還要搭臺子,指路子。這次甄選的彭運江書記的事跡報告,目的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青年樹立遠大的理想,擔當社會責任。這次事跡分享,讓青年們在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中升華了一大步,在多元的思潮中找到了社會價值。
省地質院領導和青年幹部們認真聆聽彭運江書記的宣講。
一位地質青年表示,我們常定位自己是有夢想的人——不滿足於當下,思想在路上,靈魂嚮往遠方,但是,我更願意像彭書記一樣,活在當下,不僅要做一個心懷理想的人,更要做一個把夢想變成現實的人!
一位曾在扶貧一線奮鬥過的青年感言,脫貧攻堅的艱辛是常人所不能想的,彭書記是脫貧路上的凡人英雄!我們地質人也有擔當,為地質事業的發展而奮鬥,我們的青春,會因為銘刻自己奮鬥的樣子而美麗!
一位在基層工作過的青年對彭書記的經歷感同身受,「人民」這個詞的力量,只有和人民在一起,我們才能感受更深!
最後,地質青年們共同倡議,年輕人有機會一定要走到基層,走向鄉村,為我們國家最廣闊的天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希望,彭運江書記的奮鬥故事,隴木峒村的華麗轉變,能夠走進更多人的視野,激發更多的青年才俊,開啟自己的積極人生之旅,共同追逐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夢想。讓青春插上夢想的翅膀,不懈奮鬥,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