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和縣:扶貧政策宣講「進田地 上炕頭」

2020-12-06 正北方網

暮春將夏,惠風和暢。2020年4月下旬,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開展政策宣講「移動課堂」,組建「雙決雙扶」理論宣講團,選拔「土專家」「田秀才」100餘人,進村入戶進行「雙決雙扶」巡迴宣講。村委會、農戶炕頭、田間地頭、「陽坡地」、村邊街頭、大樹下......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這樣一支專業素質過硬、靈活性強、離群眾近的宣講隊伍打通了基層宣講的「最後一公裡」。

村委會擠滿了村民,宣講團成員與村民面對面座談,為群眾百姓現場答疑解惑。(攝影:黃焯)

宣傳接地氣 政策入人心

在興和縣團結鄉大五村,縣宣講隊成員張恩義將宣講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大家圍坐在一起,與農民群眾聊生產、談發展,為貧困群眾答疑解惑,為農戶拓寬發展思路。

宣講團成員張恩義在田間地頭為村民講解扶貧相關知識。(攝影:黃焯)

「因為黨的各項政策好,我們大同夭鄉大五號村這幾年發展變化特別大,我們貧困戶不僅脫貧了,還搬進了新房裡。脫貧以後還能不能享受扶貧政策?幫扶幹部還會不會像以前一樣搭照我們?」團結鄉大五號村貧困群眾常家龍問道。

「您放心,脫貧後不會不管大家,國家出臺『四個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縣宣講隊成員張恩義答道。

除了為農民答疑解惑,張恩義還詳細了解每家每戶的生產生活情況,介紹了「兩不愁三保障」、教育扶貧、產業扶貧、一站式醫療服務、易地搬遷等政策,動員農民群眾大力發展庭院經濟,鼓勵農民做脫貧致富「領頭羊」。

新時代文明實踐 助力脫貧攻堅

2018年12月,興和縣被自治區確定為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試點之一。按照自治區黨委、市委宣傳部統一部署,興和縣各級各部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中心主任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時,確定了「一中心兩所四站」的三級管理體系試點建設,並建立相應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分隊,即:興和縣文明實踐中心,城關鎮、張皋鎮2個文明實踐所,新城社區、興昌社區、張皋村、馮字號村4個文明實踐站。打出培育文明新風組合拳,建設面向群眾、服務群眾,營造新時代文明志願服務活動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濃厚氛圍。

鴻雁理論志願宣講小分隊在興和縣團結鄉大五村村委會宣講扶貧政策。(攝影:黃焯)

近日來,興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中心工作,堅持與時俱進,緊盯需求加勁幹。此次宣講活動的宗旨是扶觀念、扶信心、扶知識、扶思路。只有幫助群眾扶起脫貧的志氣、挺起脫貧的腰板,才能真正激發出持久的脫貧致富動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講小分隊在「學習講堂」、貧困戶家裡、田間地頭為貧困戶、村民解讀脫貧攻堅、社會保障政策知識及種植養殖技能知識。他們結合「雙決雙扶」宣講目標任務,圍繞脫貧攻堅政策、環境衛生整治及群眾生活習慣、鄉村振興等方面進行宣講,宣講小分隊拓寬宣傳渠道,堅持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扶貧政策講清楚、說明白,提高廣大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知曉度,擴大群眾受惠面、提升群眾幸福感。

「今天縣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宣講小分隊來給我們講解扶貧政策、種養殖技能、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等內容,講的挺好的,我們之前不懂的問題,問宣講隊員就更加清楚明白了。」興和縣團結鄉大五號村民何忠如是說。

政策宣講進家門 文藝匯演暖民心

5月1日上午,興和縣「雙決雙扶」宣講小分隊在鄂爾棟鎮移民新村村民黃茂老人家門口舉行了宣講活動。烏蘭牧騎舞蹈演員們表演的舞蹈《美麗草原我的家》拉開了演出序幕,村民們坐在小馬扎或木墩子上,聚精會神地觀看歌伴舞節目,獨唱《邁上小康路》、晉劇選段《精準扶貧得民心》……歌舞間隙插入宣講員繪聲繪色的「故事化政策」宣講,贏得了村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大家沉浸在歡樂海洋中,不約而同拿出手機記錄這一精彩瞬間。

興和縣烏蘭牧騎為鄂爾棟鎮移民新村村民送去精彩的文藝節目。(攝影:黃焯)

「這個宣講形式挺好,現在國家對我們農民太好了,從被確定為建檔立卡戶時,駐村工作隊、村幹部就忙裡忙外,運用各種扶貧政策幫扶我們。現在村委會又給我安排了護林員的崗位,一年能補貼3600元,現在脫貧了,啥也不用愁了。」言語中,63歲的鄂爾棟鎮移民新村村民董愛林溢出滿滿的幸福感。

目前,興和縣「雙決雙扶」巡迴宣講正如火如荼開展著,各小分隊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採取「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藝演出+資料發放」等形式,深入到村、戶,深入到群眾身邊,把感恩、思進的種子植進了父老鄉親的心裡,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靜待在脫貧攻堅的土地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作者: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姚亞兵]

相關焦點

  • 興和縣:合力攻堅啃下貧困這塊「硬骨頭」
    總投資100多萬元的興和縣民族團結鄉臺基廟蘑菇種植基地助當地貧困戶就業增收。 方忠達 攝春回大地、草木萌發。又到了一年的農忙季,家住興和縣賽烏素鎮天城梁行政村大疙塔的樊茂慧也是閒不住,開始四處打聽並謀劃著今年的種植品種和種植面積。「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各級幹部的真幫實扶,讓我家能夠迅速改變貧困現狀,逐漸走上致富之路。」
  • 警徽在扶貧路上閃光——記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賈鵬潮被選派至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開展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在興隆堡村的700多個日日夜夜,賈鵬潮這名「80後」駐村書記,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肩上的警徽在扶貧路上熠熠閃光。
  • 興和縣烏蘭牧騎開展 「10.17」全國扶貧日巡演活動
    興和縣烏蘭牧騎開展 「10.17」全國扶貧日巡演活動 2020-10-17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興和縣人民法院幹警赴賽烏素鎮、大庫聯鄉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
    興和縣人民法院幹警赴賽烏素鎮、大庫聯鄉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活動 2020-09-17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興和縣發現矽化木和恐龍化石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5日電(蔚日平 孫文博)古生物學家和地質考古專家通過大量地質考古工作,最近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境內發現了矽化木和恐龍化石。  矽化木位於興和縣城關鎮南15公裡二臺子鎮長勝夭村0.5公裡處。經專家鑑定,化石群處於中生代地層,距今1億多年。
  • 興和縣京蒙對口幫扶項目最新進展情況
    2017年興和縣京蒙對口幫扶項目共計2項,最新進展情況為:(1)興和縣大同夭鄉高廟子村養殖項目總投資154.9萬元,北京幫扶資金50萬元,自治區配套資金50萬元,地方自籌54.9萬元。本項目還未開工,已經完成選址工作,正在辦理用地手續,與招投標同步進行,預計2018年1月底完成招投標工作。
  • 龍巖武平:宣講"小蜜蜂"飛入百姓家 深入田間地頭
    這是武平縣「小蜜蜂」宣講員,深入田間地頭,將黨的新思想、好聲音傳達給群眾的一幕。  「近段時間,『小蜜蜂』著力結合實際,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小蜜蜂」宣講員、東留鎮農技站站長何錦標說。  如何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如何讓百姓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 【好故事】 一心為民的好幹部——記興和縣賽烏素鎮清風乾部馬軍
    他被興和縣委記功一次,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7年10月,賽烏素鎮新一屆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調整分管工作時,馬軍主動請纓,要求分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之後,馬軍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認真鑽研精準扶貧政策,深刻領會精神實質,根據每個貧困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分別制定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順口溜漫畫冊「上陣」助扶貧平山縣創新形式宣傳脫貧攻堅政策
    11月21日,平山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精心編印的一本名叫《扶貧面對面幹群心連心》的脫貧攻堅順口溜漫畫冊發放到扶貧幹部和村民手中,畫冊集納了11首順口溜和13幅漫畫作品,表現內容全部是對脫貧目標、措施、政策和扶智扶志等脫貧攻堅政策的系統解讀,語言則採用群眾喜聞樂見、順口好記的風格。「這個漫畫冊可是個好東西!
  • 興和縣:整治環境 鄉村「美顏」
    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民張富說。    近期,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建立「4+1」整治工作模式,即包村縣領導+幫扶科局長+鄉鎮主要領導+鄉鎮包片領導四人專班負責一個村的整治工作,逐村硏究謀劃怎麼整治、整治什麼、如何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等問題,與脫貧攻堅一體推進落實。
  • 當好鐵人後代 建好鐵人城市丨百姓宣講讓文明新風浸潤民心
    組建各級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我市建立市、縣、鄉三級理論政策志願服務宣講隊伍,聯合黨校、人大、駐慶高校等機關單位,利用鄉鎮文化站、村級文化廣場等場所,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形成基層理論宣講網絡,推動理論宣講志願服務經常化。
  • 從馬鈴薯之鄉到中國茶海: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走進威寧、湄潭
    7月23日,記者跟隨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誌精準扶貧西部宣講團一行在結束貴陽的集中宣講後,乘車5個小時,來到了素有"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美譽的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土豆洋芋馬鈴薯,其實都是洋芋。很多人知道威寧,也是因為"威寧洋芋"這件地理標誌商標。
  • 宣講小分隊送來政策「大禮包」:現場把診號脈 邊宣講邊服務
    ,作為黨支部書記、站區長,我要把全會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努力在工作崗位上創新,在服務崗位上爭先,確保車站的運營安全。」軌道交通運營集團車務三中心塘沽站區黨支部書記、站區長佟偀璇激動地說。  為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進基層,結合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昨天上午,由市科技局戰略規劃與政策法規處處長趙莉曉、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張貴、天津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金雪飛組成的市委講師團宣講小分隊來到軌道交通運營集團,和企業員工進行面對面交流,為大家答疑解惑。
  • 【雲宣講】沈淼——把扶貧事業紮根在龍江沃土
    」活動適應時代要求、轉變宣講方式從線下到線上從現場到雲端全省組建15支理論宣講隊、100支基層宣講「輕騎兵」在1萬個基層工會開展宣講激發我省職工建功新龍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 田永健深入幫扶貧困村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2月23日,市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田永健來到沁水縣端氏鎮雙塘村,召集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員和村全體幹部及在家黨員,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參加了雙塘村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市人防辦幫扶黨員參加了宣講活動。
  • @浠水人,2020年精準扶貧政策清單來啦
    政策諮詢:縣勞動就業局,42330858、雨露計劃: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的,可申請雨露計劃3000元/年。政策諮詢:縣扶貧辦,4237161二、健康扶貧起付標準不納入健康扶貧政策保障範圍。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作為駐村幹部,不熟悉村情民意就是駐村工作的最大的失誤,於是我用半年的時間走遍了溪頭村的「坡坡坎坎」,心中銘記著1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現狀,每次低保評議和扶貧項目發展時,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和發展意願都會浮現在我眼前。  事非經過不知難。在溪頭駐村的500多個日子裡,村幹帶著我一組一組地召開群眾會議,一戶一戶地做思想工作,一遍一遍地講解政策,一路上都是驚喜。
  • 齊齊哈爾:百姓宣講志願同行 讓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理論宣講是連接理論與實踐、政策與群眾的橋梁,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關鍵環節。自開展「百姓宣講 志願同行」理論宣講主題活動以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突出圍繞理論政策的重點、社會生活熱點和群眾關注焦點,充分發揮鶴城志願者在理論宣講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築牢理論宣講志願服務平臺。
  • 烏蘭察布一地打掉了涉黑團夥!村民為當地公安局送錦旗!
    對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貧困人口,都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全覆蓋,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渠道明顯增多,無勞動力和喪失勞動力實現了兜底保障,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89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812元,年均增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