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擦亮青春底色丨鳳岡縣蜂巖鎮...

2021-01-09 天眼新聞

「小雷,今年的合醫是交到什麼時候啊?我不會在手機上操作,我把錢給你,你給我交一下吧。」

「要得,孃,交了我把支付截圖給你。」

今年是我的結對幫扶對象連續第三年把錢給我,由我來給她家繳納合作醫療,這份信任讓我心裡暖暖的。

我叫雷智超,2018年10月,我成為了鳳岡縣蜂巖鎮巡檢村的一名脫貧攻堅戰士,在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我逐漸成長、成熟起來。

參加扶貧工作以來,我牢牢把老百姓能脫貧穩增收作為工作重心,積極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謀劃。

雷智超(中)走訪村民

在我們所駐的巡檢村,水資源非常豐富,且品質好,我們通過招商引資政策,引進了貴陽紅楓湖畜禽水產養殖公司,做起了冷水魚養殖項目。

再根據巡檢村地理優勢,我們又建立了蔬菜大棚、大力發展辣椒、蔬菜等產業,形成了「山上茶、山腰果、壩區椒+菜」的立體農業結構模式。

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又帶動了村民實現就近就業,成功打造村有支柱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格局。

本人既任巡檢村黨總支副書記,也是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員,通過積極參與到巡檢村群眾宣傳教育、事務管理、聯繫包片、加強組織、脫貧攻堅等村級事務當中,我結對包保了2戶貧困戶、以及包巡檢村1個村民大組,但我並未嫌累,而是幹勁十足!

駐村兩年來,通過對結對幫扶戶堅持走訪慰問,電話慰問等,和他們進行政策宣講、協助產業發展、交心交流和年度收入核查,及時協助解決生產生活難題,我與村民的感情越來越深。

雷智超查看村子產業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用心用情投入、實實在在把握、珍惜基層工作鍛鍊的機會,想方設法為群眾謀福,增群眾利益,爭當一名優秀的扶貧幹部,在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奮力譜寫青春最華麗的樂章,擦亮青春底色,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人物小傳】

雷智超,男,2018年參加工作,選調大學生村官,2018年10月成為鳳岡縣蜂巖鎮巡檢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員,巡檢村黨總支副書記。2019年獲蜂巖鎮「優秀駐村幹部」榮譽稱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洋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理論聯繫實踐,將論文寫在養殖場裡丨貴州省農科院...
    「我的扶貧故事」理論聯繫實踐,將論文寫在養殖場裡丨貴州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楊明舉2020-11-13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眼新聞        瀏覽量: 986次 我要評論 我叫楊明舉,2018年1月,我作為省級科技特派員到施秉縣開展科技服務,三年來,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我不斷探索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的研究目標和科研發展方向,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 看見廣袤大地上教育的複雜
    對於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來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優質教育供給不足仍然是最大的現實。拒絕「普通」,成為另外一種意義上的「不普通」,是他們改變自身乃至家庭命運最重要的途徑。所以,如果把「我的孩子正在勢不可當地成為普通人」這番言論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向這群孩子說,則可能讓人產生不適乃至於不滿。「精英勸你放開是讓你認命」的批評正源於此。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我叫陳昌榮,是四寨村會副主任,也是一名四寨村攻堅隊隊員。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宣傳農村消防安全知識秋冬時節的溪頭村濃霧鎖山頭,冰雪罩大地,28個村民小組偏遠而分散,這特殊的地理環境給扶貧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  初到溪頭村我常常念不全28個村民小組的名稱。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丨織金縣記綺陌街道扶貧工作站...
    我叫李莉,遵義市赤水人,2015年到織金縣工作,現綺陌街道扶貧工作站負責人。扶貧工作站作為開展扶貧工作的專門機構,承擔著指導街道、居(社區)扶貧工作業務的職責,同時協助黨工委、辦事處對全街道扶貧工作進行綜合指導和協調服務。自擔任扶貧工作站負責人以來,我始終堅持「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工作態度,堅持強標準,嚴要求、對待扶貧業務精益求精。
  • 「我的扶貧故事」只要用心就沒有脫不了的貧丨 德江縣穩坪鎮鮓魚村...
    第一次到最基層工作的我,一開始並不知道怎麼去和群眾交流,溝通,這使我著實苦悶了一段時間。在一次參加群眾會後,我恍然大悟,群眾愛聽的是國家的政策、方針,而不是大道理、誇誇其談。於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惡補了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等一系列政策,不斷向村裡的幹部請教,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光提升業務水平還不夠,群眾對駐村幹部不買帳工作也難開展。
  • 2020海陽這一年丨⑤廣袤大地吹響鄉村振興號角!
    2020年,鄉村振興的號角如長風入川,在海陽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一路高歌!2020年,我市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戰略性任務,以穩定增收脫貧為標準,以全面脫貧摘帽為目標,嚴格落實責任、全面強化措施,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 「扶貧故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歡欣鼓舞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我的扶貧故事」要當好「指揮員」和「戰鬥員」丨綏陽縣茅埡鎮...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把方向、謀大局、聚人心、促發展的主心骨作用,我堅持把支部建在產業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組織保證,使黨建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同頻共振。   我們累計投入資金40餘萬元,對村級黨組織陣地進行優化、改善,合理設置了村黨支部19個、黨小組40個,下派黨建第一書記1人,派出鎮級駐村工作幹部3人,成立產業聯合黨委1個、產業黨支部1個,成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7個。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單車少年」丨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駐...
    我叫蓋家春,2015年11月參加工作,2017年9月入黨。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任駐村幹部,2020年2月到桂果鎮工作。期間,我和貧困戶之間有過爭執,有過爭吵,但我們都沒有放棄彼此,那份情更濃,那份愛更深。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服務青年創業就業 丨 團省委青少年發展...
    我叫餘躍,現任團省委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青發中心」)主任。一直以來,引導青年樹立創業創新精神,抓牢「服務青年創業就業」生命線就是我的職責使命。事實上,為進一步發揮「銀團合作」功能,青發中心聯合金融機構,創新打造了「青扶貸」項目,引來金融「活水」助力精準扶貧,竭力為貧困地區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此外,我們多方籌措,爭取到團中央青創基金會提供的30萬元資金作為貸款貼息,為貧困地區青年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截止目前,全省共發放「青扶貸」2890筆,貸款金額3.573億元,共帶動10531名農村青年就業。
  • 「我的脫貧故事」從三尺講臺到扶貧,收穫最美家庭丨仁懷市火石鎮...
    我叫蔡兵,今年33歲,自2013年從教師轉行,加入到火石鎮脫貧攻堅戰以來,記不清有多少個周末和節假日,都「扎」在扶貧這場戰役中。我的妻子何永茂,也是一名教師。為支持我扶貧工作,她不僅要兼顧工作和照顧孩子,還時常陪我下鄉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南嶺的故事丨三都水族自治縣鳳羽街道南嶺村...
    我叫羅中山,是三都水族自治縣鳳羽街道南嶺村駐村工作隊隊員。2018年3月,我來到三都水族自治縣鳳羽街道南嶺村作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成員開展駐村工作,2019年3月,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共同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他鄉當故鄉 他鄉待我如閨女丨劍河縣觀麼鎮...
    「打贏脫貧攻堅戰使命光榮,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擔當,很慶幸,我參與了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這是我在駐村工作筆記本上寫的一段話。我叫楊昌豔,是劍河縣觀麼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2014年9月參加工作,工作的第三個月我就被派駐觀麼鎮平下村,至今已駐村6年。
  • 「我的扶貧故事」把講臺搬到田間地頭 用扶智交出滿意答卷丨普安縣...
    我叫謝遠忠,是高職教師,也是普安縣興中鎮掛職副鎮長,辣子樹村田邊寨組的一名駐村網格員。我駐村幫扶後,把農村當做一所更廣闊的「大學」,全身心投入到駐村扶貧工作中。一年多來,我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與村兩委班子走田間地頭、入村民家中,與全組45戶村民促膝談心,與老黨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共謀發展,掌握了第一手民情資料,也讓我對村子的經濟發展現狀、教育觀念現狀、群眾脫貧願望和扶貧規劃等有了深刻的認識。扶貧和教育一樣都是「人」的學問,備好課上「田間講臺」。村民變成了我的「學生」,我既要管好當代,又要管好下一代。
  • 「科技速報」日本熊本7.3級強震航拍丨全新MacBook上新工藝
    ▲關注一下又不會懷孕~日本九州熊本7.3級強震航拍:大地崩裂 山體坍塌
  •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2020-11-1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群眾有個「約定」|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南坪...
    雜草叢生的小路、破舊開裂的土牆、昏暗斑駁的光線、衣衫襤褸的穿著、深深下陷的眼窩、飽經風霜的面容......這是我初次來到南坪村沙崗組「精準扶貧」走訪中所見到的一幕,這一幕直擊內心,忍不住心酸了。我叫劉修武,作為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林業站工作人員,2019年4月,我開始了南坪村和平組蔡長偉等三戶的幫扶工作。我們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記得那天,烈日當頭,和眾多同事一起,手提連心袋,開始了我的走訪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和村民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丨普安縣羅漢鎮...
    到2020年底前,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人口全部脫貧,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為實現這一偉大莊嚴的承諾,全國各地各部門向貧困宣戰,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這一沒有硝煙的戰役當中。
  • 工地手記丨低密度海景精奢豪宅「Essence」主體結構已封頂!
    雪梨雙灣(Double Bay)區低密度海景豪宅「Essence」,承載著您的翹首期盼,正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Essence」頂層360°全景建築已經封頂,但其他裝扮還在繼續。未來更多關於家的精彩,我們將持續為您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