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清華戰國竹簡疑現先秦小說

2020-12-01 安徽網

1月4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三批整理成果問世。其中一篇《赤鵠之集湯之屋》引起了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的注意。他大膽地提出這是一篇先秦「小說」。「長期以來,文學史家們都認為先秦沒有小說,這個結論恐怕要重新思考,甚至要重新改寫。」《人民日報》海外版刊載黃德寬的觀點時如是表述道。11日,記者在黃德寬的辦公室對他進行了專訪。

業界認為先秦無小說

清華簡的文學價值首先體現在詩經學方面,第三批整理成果明確地展現了詩、樂、舞的關係以及《詩經》與中國古代文化的關係。黃德寬認為,這批簡除了《詩經》佚篇的重要發現以外,還有一篇作品,就是《赤鵠之集湯之屋》。「無論從簡文的故事結構、內容和性質還是從寫作方法上來看,把《赤鵠之集湯之屋》看作先秦的小說作品,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黃德寬說。

中國古代「小說」到底是什麼時候起源的?黃德寬介紹,一般認為漢武帝時期的方士虞初以「醫巫厭祝之術」著《周說》為「小說」的起源。在《莊子》裡面就有「小說」這個詞,到《漢書·藝文志》列了十五家小說,都亡佚不存,文學史家對它們的內容不甚瞭然,很多研究文學史特別是研究小說史的專家都認為先秦並沒有「小說」。

從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志人小說,到唐代傳奇出現以後,可以說中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小說走向了成熟。「不過一種文體的成熟和從理論上認識到它是一種文體並不是同步的。到明代時才有這樣明確的認識,但是小說的起源和成熟實際要早於這個時代。」黃德寬說。

情節曲折、語言生動

黃德寬向記者介紹《赤鵠之集湯之屋》的故事梗概:一開始湯王發現一隻赤鵠,把它射下來讓小臣做羹。湯王出門了,他的妻子要求嘗羹,然後在她迫使下小臣讓她嘗了鵠羹。小臣因為懼怕湯王追究而逃跑,因湯的詛咒病倒在路上,不能講話。這個時候巫烏就來搭救他,就是經巫烏指點,小臣去見夏桀,並協助夏桀斬除作祟的靈異之物。

「這個故事有起有伏,生動有趣,整個故事人物關係非常複雜,在一個短短的文本中設計出這麼複雜的關係幹什麼呢?我覺得這是作者有意識地為編故事創造條件。」黃德寬說,在這篇先秦文獻裡面,還有很口語化的對話。「比如,湯的妻子要喝羹,小臣說,『不能給你喝,喝了王要殺我』。他妻子說,『那你要不給我喝,我也要殺你怎麼辦』,一問一答,很是生動。」

「這篇故事顯然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它至少算是《漢書·藝文志》那樣的小說,我甚至認為它有唐宋傳奇那種純文學意義上小說的特點。」黃德寬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篇文字具有敘事文學的審美功能。」黃德寬說,這個觀點能不能成立還有待研究。

本報記者 宛婧

相關焦點

  • 安大原校長黃德寬任清華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
    安大原校長黃德寬任清華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 1月17日下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在圖書館老館會議室舉行黃德寬教授入職歡迎會。
  • 黃德寬:「強基計劃」與清華的「人文日新」
    新世紀以來,清華文科進入全面復興的新時代,古文字學更是繼承和發揚傳統,再創輝煌。李學勤先生在中國古代史、甲骨文、青銅器銘文、戰國文字和秦漢簡帛研究等眾多領域,開風氣之先,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二是清華擁有古文字學的一流資源。清華不僅是全國收藏甲骨較多的高校,2008年收藏的戰國竹簡更是稀世珍寶。
  • 「清華簡」發現戰國時期全新星象系統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拾)書影。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趙旭)《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20日在京發布。此次發布的成果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包括《四告》全卷(共4篇)、《四時》《司歲》《行稱》《病方》,均為前所未見的佚文,其中《四時》提供了戰國時期全新的星象系統。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介紹,《四告》是「清華簡」整理團隊自《尹誥》《說命》《攝命》等篇之後,又一次整理髮布的書類文獻。《四告》全卷有五十支竹簡,共4篇,分別是周公旦、周公之子伯禽、周穆王滿、召伯虎的告辭。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日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首次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新址召開。由於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中西書局與「學堂在線」合作,開啟了清華簡整理報告發布會全球直播,這也是出土文獻整理報告發布形式、傳播渠道的創新開拓之舉。
  • 十年破譯「清華簡」
    如鳥如蟲的楚文字,以漆黑字跡,記錄於近2500枚棕黃色的竹簡之上。這些2300多年前倖免於焚書坑儒的戰國竹書,是復原先秦歷史的重要拼圖。這批珍貴的出土文獻,入藏清華大學,被命名為「清華簡」。  自2008年至2018年,入藏十年間,一群歷史和古文字學者以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孜孜不倦地破譯古文字密碼,獲得一項又一項驚世發現。但,探索無止境。
  • 「清華簡」第十輯解開塵封:天文史、科技史價值不可估量
    「『清華簡』第十輯內容涉及天文、曆法、自然等諸多方面,對了解先秦時代社會思想文化帶來新的認識,其天文史、科技史價值不可估量。」11月20日,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據介紹,「清華簡」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此次發布的五種八篇竹書,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
  • 「人文清華」講壇 | 黃德寬:了不起的漢字
    2018年11月28日晚,文字學家、中國文字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了不起的漢字》的主題演講,帶領觀眾回顧了漢字在構形、書寫效率以及是否要拼音化上所經歷的三次「生死」危機,並回答了漢字繁簡之爭等熱點問題。
  • 先秦時期算具被發現 可做乘法、除法和開方(圖)
    昨日上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四次成果發布,此時距離第三次成果發布已有一年。在第四輯的整理報告上,共收入3篇清華簡文獻,重現了古代最早實用算具的真容,對歷史學、文獻學、科技史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料。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陳詩一擬任安徽大學副書記、常務副校長
    據人民網安徽頻道27日報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黨組織書記陳詩一,擬提拔交流擔任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資料圖據公開簡歷,陳詩一1970年2月生,籍貫、出生地江蘇海安,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學位,教授,中共黨員。
  •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餘其俊升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教育部直屬的合肥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合工大」)「一把手」已於近日到崗。1月2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合工大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注意到,該校黨委書記一職已於2019年1月由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餘其俊出任。
  • 成旦紅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 劉昌勝任上海大學校長
    來源:文匯客戶端上海大學迎來了新書記和新校長!6月1日召開的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宣布會議宣布:成旦紅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劉昌勝任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官方資料顯示,成旦紅現為中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劉昌勝,男,1967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湖北黃石,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金東寒已出任天津大學校長。
  • 他擬任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
    據最新消息,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黨組織書記陳詩一擬提拔交流擔任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 據了解,2006年從韓國慶北國立大學獲得計量經濟學博士學位後,陳詩一回國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工作至今,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 春秋時期到底有沒有竹簡或木簡?
    在竹條和木片上用小刀刻畫或直接用毛筆書寫,是先秦時人們主要的文書記錄和保存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最早起源於何時卻有很大的爭議:有人它在認為商朝就已經採用,當時正規的官方文書已經用竹簡木牘來傳播,甲骨文只用於祭祀現場;有人認為它出現在西周時,是周王室和巫史階層壟斷的工具;而更多人認為它在春秋時才開始出現,戰國早期才在各諸侯國普及。
  • 陳志堅任長安大學黨委書記
    10月10日,教育部人事司在長安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陳志堅任長安大學黨委書記;因另有任用,陳峰不再擔任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志堅,男,1965年4月生,1997年7月入黨,1985年10月參加工作,西南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在職碩士研究生畢業,高級會計師。2002年7月任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2014年9月任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7年4月任四川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宋爭輝任鄭州大學黨委書記
    【新聞人物】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日前,鄭州大學在主校區綜合管理中心第一報告廳召開全校幹部大會,傳達了河南省委對學校黨委書記調整的決定:宋爭輝任鄭州大學黨委書記。牛書成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學校黨委書記職務。
  • 姜治瑩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
    今天上午,吉林大學召開教師幹部大會,會上宣布了中央的任免決定,姜治瑩同志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因另有任用,楊振斌同志不再擔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姜治瑩在講話中表示,完全擁護、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衷心感謝組織的信任和重託。他說,吉林大學是他的母校,是他夢想起飛的地方。
  • 清華簡發現國內最早算具《算表》(圖)
    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昨日,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第四輯整理報告發布,其中《算表》文獻被數學史專家認定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利用這套《算表》,不僅能夠快速計算100以內的兩個任意整數乘除,還能計算包含分數1/2的兩位數乘法。
  •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出任該校黨委書記
    隨著深圳大學原黨委書記劉洪一到齡退休,擔任深圳大學校長八年多的李清泉多了一個職務:深圳大學黨委書記。12月15日下午,深大召開幹部大會,宣布了上述人事變動。目前,學校官網上李清泉的職務已更新為:黨委書記、校長。
  • 貴州大學原校長鄭強履新太原理工大黨委書記
    4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信息更新顯示,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正廳級)鄭強已出任該校黨委書記一職。
  • 舒歌群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於5月15日下午召開全校教師幹部大會,宣布中共中央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職務任免的決定:舒歌群同志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許武同志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