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現凝膠狀新物質後,嫦娥四號又傳回一組數據,震動全球航天界

2020-12-06 戰壕

國家航天局3月3日發布消息稱,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十五月晝科學探測工作,進入第十五月夜休眠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3月2日凌晨4時、3月1日20時6分完成月夜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本次月晝期間,著陸器工況正常,有效載荷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按計劃開機工作,地面接收科學探測數據正常。科研人員將在本月夜對接收到的探測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規劃下一月晝行駛路徑和探測任務。「玉兔二號」月球車則根據探測規劃路徑進行移動,累計行駛裡程即將突破400米,目前達到399.788米。

第十五月晝期間,月球車根據探測規劃路徑進行移動,按計劃組織開展了有效載荷的開機探測工作,紅外成像光譜儀對巡視區月表目標礦物組分進行就位探測;全景相機對月表三維光學成像;中性原子探測儀開展中性原子的能量通量及成分等要素進行測量;測月雷達對巡視路線上月球次表層、月壤及月殼淺層結構進行探測。科研人員將在本月夜對接收到的探測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規劃下一月晝行駛路徑和探測任務。而在過去的兩天時間裡,「玉兔二號」的又一項重大發現頓時震驚了世界。

就在2019年9月1日,美國太空新聞網傳出消息表示,正在月球背面活動的玉兔二號傳回了一個關鍵訊息,發現一種顏色非同尋常的「凝膠狀」新型物質,這是47年來的首個新發現,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此次進入休眠期前,「嫦娥四號」傳回一組數據,揭開了與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並闡述了其作用與演化機制,堪稱全球航天史的又一裡程碑式的發現。作為一個在航天領域上的後起者,我國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著實令人興奮。

據了解,此次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領導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是基於前兩個月晝期間500兆赫茲(MHz)的高頻通道雷達所探測的數據,研究團隊通過計算分析月球淺層物質的特性參數,包括電磁波在月表下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介電常數、密度、損耗角正切和鈦鐵含量等,並根據獲得的物性參數和雷達圖像,沿著月球車行走的106米路徑,在深度40米範圍內,識別出3個不同地層單元。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再次立下大功,傳回一組重要數據,轟動了整個航天界
    現如今世界上航天發展最強的就應該是美國,而我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比較晚,和美國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甚至有些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比美國強,如今嫦娥四號再次立下了大功,傳回一組重要的數據,轟動了整個航天界。
  • 月球背面發現新物質!「兔子」傳回一張重要照片,震動全球航天界
    ,實際上是在「玉兔二號」的一次打盹,也就是月晝期間「玉兔二號」休眠的時候,「嫦娥四號」的研究人員在檢查月球車主相機拍攝的圖像時發現的一個小隕石坑,其中似乎包含著某種顏色和光澤有別於周圍月球表面環境的物質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凝膠狀」物質,中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在2019年7月嫦娥4號月球車發現月球背面隕石坑中這種不尋常的暗綠色發光「凝膠狀」物質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會是外星人留下的物質嗎?畢竟月球背面可能是外星人的基地啊。研究人員發現,這種不尋常的「凝膠狀」物質實際上是一種撞擊融化角礫巖,而探月車周圍的風化層可能來自不同隕石撞擊形成的熔巖池或火成巖。
  • 「兔子」再次甦醒,月背新物質即將揭曉,全球都在等中國公布結果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更加深入,2007年第一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邁入一個新的高度,自此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嫦娥一號」衛星的主要作用就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為更好研究月球構造、環境等方面奠定基礎。而成功突破繞月飛行技術之後,2013年我國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它的主要任務是對月球表面進行更深入的探測,為獲取更加精準詳細的科學研究數據提供了保障。
  • 登月滿1年,嫦娥四號新發現轟動全球航天界,關鍵數據讓各國期待
    與之相對的是,成功在月背著陸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截止到1月9日,「玉兔二號」在月表活動時間已經滿一周年,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長壽的探月車。就在去年8月,玉兔二號攜帶的光譜儀顯示出馮·卡門內一個小環形山的獨特材料,這一發現公布後迅速轟動了全球航天界,相關專家都認為這一獨特材料很可能是「膠狀物」,這或許可以為人類了解月球構成提供新的方向。
  • 探月總師公布喜訊,玉兔2號創造新世界紀錄,引發全球航天界震動
    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都引發全球航天界震動。據了解,玉兔二號已經在月背渡過了16個月晝的時間,工作性能穩定狀態良好,在鵲橋中繼衛星的幫助,持續傳出月背探測的重要數據,為中國航天人乃至世界了解月球背面打開了一扇窗戶,使得新一輪的探月熱潮也隨即在全球興起,美國與俄羅斯已相繼宣布會重返月球,並在月球建立基地。
  • 玉兔二號發現凝膠狀物質,專家分析:和阿波羅47年前發現物質相似
    玉兔二號發現凝膠狀物質,專家分析:和阿波羅47年前發現物質相似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玉兔二號已經正式考察9個月,在月球表面前進285米之多,在這過程當中,為我們帶回很多關於月球寶貴數據,這不最近玉兔二號在探索過程中又有新的發現,讓科學家為之一振,在玉兔二號前進路程上
  • 嫦娥四號傳回數據,我國揭開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徵,為全球首次
    作為一個後起的航天大國,最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打破限制努力開創中國航天新局面,載人航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探月項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就在近日,國際地學領域專業期刊《地質》上刊發了一篇名為《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多種巖石類型》的文章。
  • 一張圖像傳回後,還驚動了航天界?
    一張圖像傳回後,還驚動了航天界?人類對月球的嚮往從古代就有了,還為了寫下了很多精彩的神話故事。直到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號成功登月,人類才知道原來月球跟神話故事中有那麼大的區別,沒有生物更沒有嫦娥,即便是這樣,我們對月球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 玉兔號在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是否預示著月球可以誕生生命?
    引言:在美國主導探月的那段時期,幾乎任何與月球新發現的消息都是他們發布出來的。如今中國也在探月方面有了一定的進展,嫦娥四號順利登陸月球背面後玉兔號展開了探索。在探索中它發現了一種類似凝膠狀物質的存在,它到底是什麼呢?
  • 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發現奇怪綠色凝膠狀物質終於被確認
    去年,當中國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的一個隕石坑中發現了一種綠色的怪異凝膠狀物質時,人們的興奮之情可想而知。人們紛紛猜測那是什麼東西?外星人?太空「鼻涕」?融化的巖石? 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雜誌上發表了對該物質的分析。
  • 嫦娥四號又立功了,傳回的數據研究結果出爐,揭示最大撞擊坑秘密
    嫦娥四號在11月10號的時候結束了月夜休眠,在光照的自主喚醒下迎來了其第24個月晝而在此,之前的嫦娥四號,在月球上的工作時間已經達到了677個地球日。嫦娥四號也順利地將重要的圖像和數據傳了回來,這些研究數據也揭示了月球上最大撞擊坑背後所蘊藏著的密碼。
  • 「玉兔二號」再次出動,並發現新物質!美登月又被盟友質疑
    據國內媒體報導,「玉兔二號」登月車和「嫦娥四號」登陸器分別在9月23日和9月24日成功自主喚醒,並進入下一個月晝工作周期。就在上一個月晝工作期內,「玉兔二號」在月球表面有了重大發現,在月球表面的隕石撞擊坑中發現了凝膠狀物質,相關操作人員隨即對隕石撞擊坑和濺射物質進行了科學分析,並表示這種膠狀物質極有可能是隕石在與月球表面撞擊時產生的熔融玻璃。
  • 嫦娥四號陸續傳回數據,中美兩國科學家合作下,首次揭開月球成分
    作為一個後起的航天大國,最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打破限制努力開創中國航天新局面,載人航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探月項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就在近日,國際地學領域專業期刊《地質》上刊發了一篇名為《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多種巖石類型》的文章。
  • 「玉兔2號」新發現,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是誰留下的?
    「玉兔2號」新發現,月球背面發現凝膠狀物質,是誰留下的?25 11:16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玉兔2號」
  • 歷經21個月晝,嫦娥四號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裡程碑,自從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多個航天記錄。歷經21個月晝的累計,嫦娥四號先後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經過地面控制中心人員的努力,獲得多項原創性成果。
  • 嫦娥四號登月後都做了啥?
    因此嫦娥四號的成功著落,讓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嫦娥四號」著陸器而之所以要抵達月球背面,是因為背面受電磁波幹擾較小,其地質情況也與正面有所不同,能監聽到地球上無法獲取的微弱宇宙信號,利於進行宇宙輻射探測、宇宙起源探索等科學研究。
  • 登月1周年,嫦娥四號發回大量數據!美國人自願給中國航天做宣傳!
    1月20日,中國探月工程網站發布了大量數據,包括嫦娥四號著陸器的地形相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的全景相機拍攝的高解析度月球圖像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在這種任務轉換中,嫦娥四號的科學目標已經從嫦娥三號任務的月球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以及進行月球內部的結構研究和日-地-月空間環境探測與月基天文觀測轉向了實現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月球背面巡視區淺層結構探測等。
  • 嫦娥四號登月後都做了啥?
    因此嫦娥四號的成功著落,讓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2020年9月25日,嫦娥四號和其搭載的月球車玉兔二號進入月夜休眠,那麼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22月晝的它到底有哪些新發現?目前嫦娥四號工程中的兩臺低頻射電探測儀都採用了長壽命設計,在嫦娥四號任務期滿結束後,很可能會繼續工作數年,獲得更多觀測機會。關於來自宇宙空間背景、銀河系、太陽、行星的信號,或許能從中得到獨特的解答,讓人類有機會聆聽來自宇宙更深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