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滿1年,嫦娥四號新發現轟動全球航天界,關鍵數據讓各國期待

2020-11-30 千鈞堂

在過去的2019年裡,以色列與印度先後發射月球探測器,挑戰登陸月球表面,但在最後的著陸階段發生意外,兩國探測器均墜毀於月表。與之相對的是,成功在月背著陸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截止到1月9日,「玉兔二號」在月表活動時間已經滿一周年,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長壽的探月車。

就在去年8月,玉兔二號攜帶的光譜儀顯示出馮·卡門內一個小環形山的獨特材料,這一發現公布後迅速轟動了全球航天界,相關專家都認為這一獨特材料很可能是「膠狀物」,這或許可以為人類了解月球構成提供新的方向。

儘管現在部分專家認為,獨特材料可能就是隕石撞擊月表形成的撞擊玻璃,並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具體情況如何還需要等待嫦娥四號低頻無線電頻譜儀的測量結果,從2019年11月下旬開始,該儀器一直處在工作中,並部署了三個5米長的天線。

現在各國科學家都在期待嫦娥四號傳出的關鍵數據,無論是「膠狀物」還是撞擊玻璃,對於月球的研究來說,都是無比寶貴的資料,除了嫦娥四號外,鵲橋中繼衛星上搭載的射電天文學儀器也在對獨特材料進行分析。

對於我國來說,2020年的中國航天領域可能會迎來井噴式的發展,因為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的成功發射,一掃過去失利的陰霾,目前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已開展測試;長徵五號B火箭正進行首飛準備,與之相關的嫦娥五號探測也已準備多時,只等合適機會就會發射升空。

不過接下來的一年裡,嫦娥四號也可能會迎來一個新夥伴,在印度「月船二號」項目失敗後,印度有意繼續繼續挑戰登陸月表,「月船三號」項目已經獲得批准,發射時間可能會定在2020年內,這說明在探月領域,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而這一切都與中國在探月領域取得多項成就脫不開關係,因為我們就像「鰱魚」給國際帶了一個好頭。

其實,我國能夠在短短十幾年裡,接連突破多個航天瓶頸實現載人航天、推進探月工程,與我國在航天領域的長期規劃有很大的關係,儘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缺乏足夠的資金開展航天工作,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航天工作者並未懈怠,而是發揮自身的優勢提前進行研究與開發,為我國在航天領域中的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再次立下大功,傳回一組重要數據,轟動了整個航天界
    現如今世界上航天發展最強的就應該是美國,而我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比較晚,和美國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甚至有些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比美國強,如今嫦娥四號再次立下了大功,傳回一組重要的數據,轟動了整個航天界。
  • 繼發現凝膠狀新物質後,嫦娥四號又傳回一組數據,震動全球航天界
    國家航天局3月3日發布消息稱,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十五月晝科學探測工作,進入第十五月夜休眠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3月2日凌晨4時、3月1日20時6分完成月夜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 一張照片轟動航天界,美國專家:不得了
    一張照片轟動航天界,美國專家:不得了近幾年來,我國在空天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各種先進的科研設備層出不窮,載人太空飛行器和無人太空飛行器,也都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而它們也為後續探索太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星球。
  • 嫦娥四號成功登月,美國關閉共享卻提出三個要求,我們該答應嗎?
    嫦娥四號,最近這四個字已經成為了全球的熱點,這是我國在2018年12月8日成功升空的月球探測器,並在2019年1月3日著陸在了月球背面,這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著陸,為全世界的月球探索開拓了新方向。因為我國嫦娥四號的成功,掀起了全世界各國的探月熱潮,目前美國、印度等國家紛紛表示要再次進行探月試驗,因為我國的嫦娥四號帶來了月球全新的認識,這是以前各國從未涉足過的月背領域,這不僅是我國的重要成就,也是屬於全世界的。但是嫦娥四號的發展之路真的是一帆風順的嗎?
  • 嫦娥四號傳回數據,我國揭開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徵,為全球首次
    作為一個後起的航天大國,最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打破限制努力開創中國航天新局面,載人航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探月項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就在近日,國際地學領域專業期刊《地質》上刊發了一篇名為《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多種巖石類型》的文章。
  • 美航天局NASA為嫦娥四號站臺,中國登月實打實,西媒摔了一大跤
    西方媒體質疑中國登月「造假」代表人類第一次登陸月背,踏出人類新一步、並贏得全球讚譽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這次也沒能躲過被詆毀的下場,真是人在月球坐,鍋從地球來。一些西方媒體報導有人在中國公布的登月照上發現證據,以此證明嫦娥四號著陸月球是假的。也許是多年來同樣飽受各種登月陰謀論的騷擾、不勝其煩,NASA第一時間替中國嫦娥四號「站臺」,NASA科學家公布了嫦娥四號降落點的衛星照片,證明嫦娥四號降落在馮·卡門撞擊坑的平原。
  • 中國航天今年收官之作,嫦娥5號彰顯實力,歐美排隊尋求合作
    在12月1日23點的時候,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登月,完成了中國航天任務的關鍵一步。昨晚嫦娥五號已經採集好領土並從月球上升空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它將樣本帶回地球。從現在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次中國的航天任務基本上已經穩了,只要不出意外,就能圓滿結束。
  • 厚臉皮超出預期,嫦娥5號剛剛升空,NASA:中國應與全球分享數據
    事後,美國航天局NASA馬上就對外發表聲明,稱既然現在嫦娥五號已經成功升空,中國就應該與全球風向探月數據。NASA這種厚臉皮的說法真是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期,NASA這麼多年從事航空航天與探索宇宙的工作,為何從來沒有對外公布過核心數據呢?
  • 探月總師公布喜訊,玉兔2號創造新世界紀錄,引發全球航天界震動
    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都引發全球航天界震動。據了解,玉兔二號已經在月背渡過了16個月晝的時間,工作性能穩定狀態良好,在鵲橋中繼衛星的幫助,持續傳出月背探測的重要數據,為中國航天人乃至世界了解月球背面打開了一扇窗戶,使得新一輪的探月熱潮也隨即在全球興起,美國與俄羅斯已相繼宣布會重返月球,並在月球建立基地。
  • 中國登月任務: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背面登陸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26(英國時間02:26),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南極特肯盆地成功降落,中國國家媒體報導。探測器承載著各類儀器以用來分析未偵查過地域的地質情況,並進行生物實驗。此次登月被視為太空探索的主要裡程碑,近年以來,曾有大量的關於月球的任務,但主要的都是環月、飛過月球或者撞擊月球的任務,上一次真正形式登月還是1972年的阿波羅17號。
  • 月球上發現上億年的飛船殘骸,被嫦娥四號揭秘,都是像素搞得鬼
    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就發出他們登月的照片,但是一直受到各界的爭議,所以對於月球誰也不能給出確信的答案,也不能相信任何人的一面之詞,月球上還有太多的秘密沒有被發現,大家還是願意相信月球上有生命,因為我們最初的衛星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他們的背面依舊是值得懷疑的。
  • 中國航天路的探索——「嫦娥四號」登月後,發現千萬億噸金屬異物
    2010年10月,在西昌火箭發射基地,「嫦娥二號」的發射,標誌著我國首顆人造太陽系小行星技術的成熟。它的成功發射,為中國探月科學們對月球的深化研究科學數據的分析研究提供大量線索。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實現了中國探月史上首次月球地面軟著陸,並刷新了全世界的月球探測器在月球上工作最長紀錄。
  • 嫦娥四號登月圓滿成功,英國網友:將發現NASA的秘密
    2019年1月11日,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宣布: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達到工程既定目標,轉入科學探測階段。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嫦娥四號的圓滿成功,受到國內和國際網友的一致歡呼。
  • 嫦娥4號傳新消息,中國探月最終目標出爐,德國人:月球背後的龍
    嫦娥四號探測器去年不僅我國的航天發射次數創下紀錄,全球共進行的114次發射也開創了近30年來的歷史最高紀錄。如今2019年才剛剛開始,但這樣的航天活動好將繼續延續。與此同時,在我國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的同時,世界多國也紛紛表示將陸續開啟探月任務,一場全球參與的探月熱潮即將掀起。在印度、美國、日本等國相繼宣布要開啟探月任務的時候,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也再度傳來新消息。3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遠在月背的玉兔二號巡視器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已從休眠中醒來,開始了「第三個白天」的工作。
  • 嫦娥四號腳下有異物!面積5倍於夏威夷島,月球地下寶藏被發現?
    假如月球在近地400公裡(排除洛希極限情況下)各國新一輪登月活動都有著科學研究與經濟開發的雙重屬性,「到月球挖礦去」這個在過去看來極為科幻的畫面正在夢想照進現實。美國地質學家彼得·詹姆斯近日基於NASA發射的GRAIL探測器和月球勘測軌道器獲得的探測數據進行新一輪分析,他發現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下方隱藏著一塊面積相當於5個夏威夷大島的金屬腫塊。
  • 嫦娥四號又立功了,傳回的數據研究結果出爐,揭示最大撞擊坑秘密
    中國也是世界上第1個成功的實現了在月球背軟著陸的國家,玉兔二號成為了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一輛探月車,如今嫦娥四號在月球的背面著陸嫦娥四號在11月10號的時候結束了月夜休眠,在光照的自主喚醒下迎來了其第24個月晝而在此,之前的嫦娥四號,在月球上的工作時間已經達到了677個地球日。嫦娥四號也順利地將重要的圖像和數據傳了回來,這些研究數據也揭示了月球上最大撞擊坑背後所蘊藏著的密碼。
  • 登月1周年,嫦娥四號發回大量數據!美國人自願給中國航天做宣傳!
    1月20日,中國探月工程網站發布了大量數據,包括嫦娥四號著陸器的地形相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的全景相機拍攝的高解析度月球圖像
  • 嫦娥四號陸續傳回數據,中美兩國科學家合作下,首次揭開月球成分
    作為一個後起的航天大國,最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打破限制努力開創中國航天新局面,載人航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與探月項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就在近日,國際地學領域專業期刊《地質》上刊發了一篇名為《嫦娥四號發現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多種巖石類型》的文章。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碩果纍纍,嫦娥五號任務將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再次踏上奔月之旅。此次探月任務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有哪些看點呢?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國探月工程的光輝歷程。
  •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的意義:中國科技發展又一成就
    12月2日凌晨,承載了13億國人登月夢想的「嫦娥三號」搭乘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於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中國教育在線為全國廣大的中小學生整理了一些關於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意義的文章,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