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
向你推薦小巍課堂(ID:xiaowei-kt),小巍課堂目前更新初高中地理。初中歷史、政治、語文等視頻資源。長按二維碼關注吧!1.定義: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
2.地球公轉軌道叫黃道,它是一個橢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1月初地球運行至近日點(地球距離太陽最近),7月初地球運行至遠日點(地球距離太陽最遠)。
3.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4.公轉速度:地球公轉一周轉360°,周期為一年,所以地球公轉平均角速度約為1°/日。由於在公轉過程中,日地距離的變化,地球公轉的線速度也會發生變化,近日點(1月初)時地球公轉速度最快,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由近日點到遠日點,地球公轉速度變慢;由遠日點到近日點,地球公轉速度變快。
平均線速度:每秒鐘30千米;平均角速度:每天約東進59′
5公轉周期:1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恆星年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而回歸年可試為太陽直射點周年回歸運動的周期,1回歸年是365日5小時9分10秒。
1赤道面與黃道面之間的夾角為23°26′
2.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地軸的空間位置不變。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由於地球運動時存在著黃赤交角(23°26′),造成太陽直封點一年中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有規律的回歸運動。
(2)黃赤交角的大小決定了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範圍,即南北回歸線的緯度,也決定了地球上五帶的範圍。若黃赤交角變大,則熱帶和寒帶的範圍變大,溫帶的範圍縮小。
(3)黃赤交角的大小決定著各地晝夜長短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為例,當黃赤交角變大時,北半球的晝變長夜變短(有極晝現象的地區除外),也就是晝夜的差距擴大了;當黃赤交角變小時,北半球的晝變短夜變長(有極晝現象的地區除外),也就是晝夜的差距縮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晝長的年變幅隨黃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由於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在一年中作有規律的變化,產生了四季的更替,並影響著五帶的範圍。
3.3月21日前後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6月22日前後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線:9月23日前後秋分日,太陽再次直射赤道:12月22日前後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直射點以一個回歸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故直射點大約每個月移動緯度為8°,每移動1°大約需要4天。
▶初高中銜接課程:地球的自轉(7)
小巍聊地理是巍老師精心打造的地理學習與教學的精品資源,主要用於學生碎片化的學習,視頻圍繞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等進行,視頻製作精美、講解通俗易懂,是家長輔導孩子、孩子自學的好幫手。訂購視頻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可開發票。商務合作請加微1558451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