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
《不是讀心術 不是心理學
不是魔法》
作者:(英)達倫·布朗
譯者:毛燕鴻 朱朝暉
新星出版社 2014-5
很多年前,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躲在老家的小黑屋裡,對著一本發黃的魔術書練習魔術。那本書的來歷,我已經忘記了。也許是像周星馳電影《功夫》的結尾那樣,從某個誇我骨骼清奇天賦異稟的流浪漢手中換來的。我一邊練習,一邊幻想自己站在萬眾矚目的舞臺上,當我變出個無中生有的東西時,臺下的觀眾驚愕地掉了一地下巴。
我的魔術生涯一開始就遇到了挫折——作為第一個觀眾,我那經常因為考試不及格挨訓的同桌一眼看出了破綻——為此我耿耿於懷,一星期沒讓他抄我的作業。這次挫折讓我很快放棄當魔術師的夢想。事實上,等我長大到需要想方設法吸引姑娘的年紀時,我已經把這些魔術的小把戲都忘光了。為了學習一些新的小把戲,我學了心理學,並一路讀到了博士。
當不了魔術師,當心理學家也不錯。我可以學習記憶術、催眠、解夢不是嗎?至少至少,學習看穿對面姑娘的小心思總是可以吧?但我很快發現,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這些心理學教授們只會教我自變量、因變量、控制變量、實驗設計、研究工具這樣的術語。當我小心翼翼地提起催眠術時,教授們不屑地說:
「催眠術?你以為你念的是霍格沃茲嗎?」
好吧。我默默地放下了心中的念想,變成了一個老實本分的實驗室宅男。
所以當我看到號稱精通心理學的英國魔術師達倫·布朗表演「心理控制」的魔術時,驚異之餘,自然而然把他當作了江湖騙子。瞧瞧他做的這些事:
在「俄羅斯輪盤賭」中,他讓一名志願者把一顆子彈裝進擁有6個彈膛的連發左輪手槍,他通過傾聽志願者從1數到6的發聲,來預測子彈被裝在了哪個彈膛中,並在預測為空槍時對著自己的腦袋連扣扳機。
在「彩票預測」中,他在現場直播節目中,在幾百萬觀眾面前,與彩票開獎電臺同步預測對了彩票號碼。在接下來的解密節目中,他自稱是通過催眠一批志願者,讓他們每個人提前爆出一個號碼來實現彩票預測的。
在「通天大盜」中,他通過催眠暗示說服了3名從無犯罪記錄的普通英國公民一起去搶銀行的運鈔車。
此外,他還在卡片背面塗上肉眼不可見的螢光粉「pick me」,通過「閾下刺激」暗示參與者選擇這張卡片;通過變化櫥窗中陳列的模特手中的東西來影響行人給附近的乞丐(達倫自己飾)捐贈相應的物品。
以我對心理學的了解,無論他宣稱的催眠還是閾下刺激,都很難達到魔術所表現出的效果。我猜他的魔術並不是按照心理學原理編排的,恰恰相反,心理學是他想讓觀眾相信的東西。達倫·布朗不厭其煩地給觀眾講那些似是而非,而觀眾又恰好似懂非懂的心理學概念,觀眾自己在「哦,原來這利用了心理學原理啊!」的「恍然大悟」中以為自己懂了,其實是被騙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我的心情跟當年看出我破綻的同桌一樣欣慰。所以當我看到達倫·布朗的這本《不是讀心術 不是心理學 不是魔法》時,我認定它是一本為迎合市場的庸俗書。它一定充斥著一個成功電視秀演員和魔術師的誇誇其談和自我吹噓。瞧瞧這譁眾取寵的書名和腰封!我準備仔細看書中的每個破綻,像個老練的觀眾一樣揭穿他。
結果,這本書出乎意料地誠實。這不僅因為作者在書的開始部分就告訴我,魔術師的誠實就是承認他演的魔術只是騙人的把戲,讓我蓄勢待發的拳頭無處著地,還在於,作者始終沒有試圖扮演舞臺上那個光彩照人的表演者角色,相反,他迫不及待地當回了老練的觀眾。他想帶領讀者去「審視」和「揭穿」介於靈媒、心理學、魔術和偽科學之間的領域。有時候他像一個看出魔術破綻的孩子,在舞臺下興奮地大喊「騙子騙子」,更多的時候,他像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不僅告訴你心靈操縱背後的心理學原理,還手把手地教你這些心靈操縱的把戲。
這可真是業界良心。瞧瞧他書中涉及的領域:記憶術、催眠、神經語言程序學(NLP)、讀心術(微表情),這不正是每個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想學的東西嗎?更妙的是,在他風趣幽默的筆調下,他對這些領域的解讀,即使在崇尚科學的學院派心理學家看來,也是嚴謹和公允的,充滿了令人嘆服的真知灼見。考慮到這些真知灼見來源於他長期的實踐經驗,這更是難得。
比如,在對催眠的討論中,達倫·布朗發現,使用通俗的「任務激勵」式的語言,比如角色扮演、相應期待、社會從眾、服從、對人格魅力的回應、親密關係、暗示等,比使用那些神秘而虛假的「潛意識」、「入神狀態」等語言更有助於理解催眠,也更接近催眠的本質。在對心理學界頗有爭議的神經語言程序學(NLP)的討論中,達倫·布朗毫不留情地諷刺了NLP誇大其詞的宣傳策略,但也保留了通過操縱頭腦中的表象來克服恐懼、改變自我形象的實用性的部分。在對「讀心術」的討論中,作者既澄清了現有測謊技術的局限性,也提供了非常翔實可信的識別謊言的細節。最後,本書還花了很大篇幅來討論靈媒、替代療法和其他偽科學。在這部分中,作者對科學思維的宣揚和對偽科學的反駁,比方舟子可出色多了。
雖然抱著批判作者的目的去的,讀完這本書,我仍被作者深深地折服了(也許是被洗腦和催眠了)。這本書中,達倫·布朗並不是一個演員和魔術師,而是一個心理學的研究者,對那些被大眾神秘化的領域娓娓道來。這本書刷新了我對心理學的認識,還重新喚起了我對學習魔術和心理學的熱情。我從這本書裡學會了紙牌魔術、學會了催眠,我甚至還學會了花幾分鐘時間背下連續三十個單詞——不僅能順著背,還能倒著背。這些新把戲都新鮮又刺激,它們既是讀心術,又是心理學,還是魔法。我自己暗暗表演了好幾次,都毫無破綻。但我偏偏已經過了吸引姑娘的年紀,無處表演了。這可真讓人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