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大陸風化」是兩億多年前地球生命大滅絕的重要環境因素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合肥3月29日電(記者 徐海濤)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紀與三疊紀之交曾發生地球生命大滅絕事件,導致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滅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美國休斯敦大學科研團隊最新研究表明,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導致海水組成變化是此次大滅絕事件的重要環境因素。《美國科學院院報》日前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長期以來,國際學界對二疊紀與三疊紀之交的生命大滅絕原因一直存在很大爭議,學者們曾提出「天體撞擊」「大規模火山噴發」「海底可燃冰的快速分解」「海水缺氧」等多種假說和解釋,但具體的驅動機制和環境因素尚未形成統一認識。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肖益林、沈延安、博士孫賀等人與美國休斯敦大學副研究員高永軍組成的科研團隊,首次系統測定了全球二疊至三疊界線的「金釘子」剖面——中國浙江煤山剖面的鋰同位素組成,並通過動態模型計算,重建了這一重大地質歷史時期海水的鋰同位素組成及其變化趨勢。

  研究表明,在滅絕事件發生前夕,海水的鋰同位素組成發生了顯著的降低,這一特徵一直持續到早三疊世初,指示了當時快速增強的全球性的大陸風化作用。同時,海水的鋰同位素變化時段與地質歷史時期最大規模的火山作用——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的噴發時間高度吻合,表明這一時期全球性風化作用的突變很可能源自於西伯利亞火山的大規模爆發。

  研究者們認為,巨量的基性溢流玄武巖噴發至地表、火山噴發造成的溫室氣體濃度急劇升高、全球性的酸雨氣候等為全球性陸地風化作用增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能夠將地表巨量的離子和營養鹽輸送至海洋,從而引發海水的富營養化和海洋酸化,進而導致海水缺氧、透光帶降低等危及當時海洋中生命生存的環境系統,這一效應積累到海洋生命所能承受的閾值後,最終引發海洋生態系統的崩潰並造成二疊紀末生命在短時間內大量滅絕。

相關焦點

  • 中科大教授提出二疊紀末生命滅絕假說:大陸風化或是重要因素
    人民網合肥3月27日電(汪瑞華)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在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在線發表在3月26日出版的國際權威綜合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中科大教授:大陸風化或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主因
    大公網3月27日訊(記者 趙臣)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在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系統測定了全球二疊至三疊界線的「金釘子」剖面——中國浙江煤山剖面的鋰同位素組成,並通過動態模型計算,
  • 二疊紀生命滅絕關鍵因素證據找到
    2018/3/28      科技日報合肥3月27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在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中,首次系統測定了全球二疊—三疊界線的「金釘子」剖面——中國浙江煤山剖面的鋰同位素組成,並通過動態模型計算,重建了這一重大地質歷史時期海水的鋰同位素組成及其變化趨勢。
  • 中國科大在應用鋰同位素研究二疊紀末生命滅絕事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應用鋰同位素研究二疊紀末生命滅絕事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和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在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二疊紀末生命滅絕事件研究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研究顯示,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導致海水組成的變化是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重要環境因素。3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三疊紀之交發生了地質歷史時期最為嚴重的全球生物集群滅絕事件,這一事件在很短時間內造成了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的滅絕。
  • 二疊紀末大滅絕 破解2.5億年前的「謀殺案」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迅速增強的大陸風化作用導致海水組成的變化是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重要環境因素。 長久以來,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原因一直是個謎,科學家曾提出小行星撞擊、海底可燃冰的快速分解以及大規模火山噴發等多種解釋,但具體的驅動機制和環境因素目前學界尚未形成統一認識。
  • 地球生命演化的環境之思
    第二作者安德烈·茹拉夫列夫現為俄羅斯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是古生態學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地球生命的歷程》共分為六章十八個小節,這十八個小節分別對應於十八個主要的地質時期,每個小節中,對於一個地質時期重要的地質和生物演化事件進行了詳實的敘述。
  • 中科大揭秘 2.52億年前生物大滅絕之謎
    距今約2.52億年地球發生了地質歷史時期最為嚴重的全球生物集群滅絕事件,在很短時間內造成了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的滅絕。長期以來,對於造成這次生命大滅絕的原因一直存在巨大爭議。
  • 地球最恐怖大滅絕:火山爆發殺光生命
    現在,大多數地球科學家都相信,二疊紀生命大滅絕事件極有可能是由持續超過100萬年的強烈火山噴發活動造成的。現在,大多數地球科學家都相信,作為地球歷史上五次最大規模生命大滅絕事件中最嚴重的一次,二疊紀生命大滅絕事件極有可能是由持續超過100萬年的強烈火山噴發活動造成的。兇手:西伯利亞暗色巖?所以說所有謎團都已經解開了嗎?也不盡然。
  • 真核藻類爆發或導致奧陶紀生物大滅絕
    記者昨日從哈佛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安·皮爾遜課題組獲悉,這一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海洋真核藻類的大爆發,或觸發赫南特冰期,並間接導致奧陶紀末期生物的集體滅絕。該成果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
  • 地球最嚴重大滅絕發生了什麼:火山爆發殺光生命
    現在,大多數地球科學家都相信,作為地球歷史上五次最大規模生命大滅絕事件中最嚴重的一次,二疊紀生命大滅絕事件極有可能是由持續超過100萬年的強烈火山噴發活動造成的。連續噴發的巖漿形成層層疊疊的玄武巖層,就像這條河流下切侵蝕後暴露出的巖層兇手:西伯利亞暗色巖?所以說所有謎團都已經解開了嗎?也不盡然。
  • 一條不起眼的化學線索,或將改寫大滅絕的故事
    大滅絕通常發生在地質時間尺度上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在這些事件中,當時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會幾乎完全消失。更多介紹可見《生命史上的至暗時刻》《最大規模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 圖片設計:嶽嶽確認這些發生在遠古的滅絕事件並非易事,事件的時間等信息通常源自於對全球化石記錄的推斷。比如,三疊紀末期的大滅絕通常被認為發生在兩億多年前。一些觀點認為,此次事件這是由超級大陸泛大陸的分裂引起的。中大西洋巖漿省(CAMP)的洋底擴張引發了大規模的火山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並造成海洋酸化。
  • 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中,起碼遭遇過六次生物大滅絕,這一次最為嚴重
    而這六次中,要數兩億多年前的二疊世紀末爆發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最為慘烈,人們對其研究也最多。蘇黎世大學的一名生物學家認為:氣溫的變化是導致這次生物大滅絕的主要因素。出於某種原因,當時的氣溫變得非常之低,適合海洋生物繁殖成長,因此,大批的海洋生物開始出現。
  • 晚古生代末期、地球上生命出現大滅絕
    古植物以海生藻類為主在生命的漫長歷史之中,滅絕是生命自然發展中必然和正常的現象,任何一個物種都會滅絕提起大滅絕,地質歷史時期最顯著的就是古生代末期的大滅絕,即二疊紀末大滅絕。符合邏輯以及目前知識背景的推理和論證在談談大滅絕原因時候都是受歡迎的、 研究二疊紀末大滅絕,首先要找到二疊紀、三疊紀的連續地層。在這方面,中國很有優勢。
  • 煤炭燃燒造成了二疊紀大滅絕?科學家警告:與今天的氣候變化相似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6%的物種遭受滅頂之災。科學家認為,那一次大滅絕是地球生態系統最徹底的一次「洗牌」,使得佔領海洋3億年之久的主要生物消失,為恐龍等爬行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使生物演化進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折。
  • 煤炭燃燒造成了二疊紀大滅絕?科學家警告:與今天的氣候變化相似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是地球上發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地球上有96%的物種遭受滅頂之災。科學家認為,那一次大滅絕是地球生態系統最徹底的一次「洗牌」,使得佔領海洋3億年之久的主要生物消失,為恐龍等爬行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使生物演化進程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折。
  • 彗星威脅性最大:撞擊地球 生命大滅絕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危險的較大型彗星的數量可能要比我們原先估算的更多。目前美國宇航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於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可能構成的威脅,但這項研究表明或許我們也應該將目光投放到更加遙遠的木星軌道之外,在那裡的無邊黑暗中隱藏著很多的彗星。
  • 地球生命的「地獄時期」,研究將海洋缺氧與大滅絕聯繫起來
    除了深化古代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理解,結果與今天也有相關性:公海和近海海域氧含量下降,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這一過程可能註定要破壞生物多樣性。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理察·喬治·斯託克(Richard George Stockey)說:「我們的研究消除了在數億年前發生的大規模死亡期間缺氧條件的程度和強度方面的許多不確定性。並且研究結果不僅僅局限於一種生物災難。」
  •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研究中獲進展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轉折期,地球上發生了顯生宙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在6萬年的時間裡,約81%的海洋生物徹底消失,破壞了存在了2億年的海洋生態系統。該時期,古海洋環境發生了包括海水升溫、酸化、缺氧或硫化、大規模海退以及洋流循環受阻等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均是導致二疊紀末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可能因素;這些因素彼此之間又具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與其他常用來探討古環境背景的鈾、硫、鐵等元素相比,鎂在海洋中具有更高的含量;海洋中鎂元素循環常與碳-氧循環過程相伴,因而,其與一系列重大海陸變遷及生命過程相關。
  • 中國科大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原因
    什麼原因導致了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教授課題組通過對加拿大和日本深海沉積物的同位素研究,發現深海富含硫化氫海水與淺海富含氧氣海水的震蕩混合而形成的硫化海水間歇性上湧,是造成大規模生命滅絕和隨後生命遲緩復甦的主導因素。  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造成海洋中超過80%的生物物種消亡。大滅絕事件之後,生態系統完全恢復持續了約50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