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藻類爆發或導致奧陶紀生物大滅絕

2021-01-18 人民網

記者昨日從哈佛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安·皮爾遜課題組獲悉,這一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海洋真核藻類的大爆發,或觸發赫南特冰期,並間接導致奧陶紀末期生物的集體滅絕。該成果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

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5億年前,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中最古老的生命滅絕事件。這次滅絕事件造成生物多樣性銳減,種一級的滅絕率達到85%。

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沈佳恆介紹,長期以來,赫南特冰期及其引發的氣候、海洋環境變化,導致生物的大滅絕是國際上較為主流的觀點。然而這次劇烈、短暫的冰期為何能在二氧化碳濃度異常高的背景下發生仍是個謎。

該課題組以美國內華達州維尼溪晚奧陶世—早志留世典型剖面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在奧陶紀末期,由於陸地大量維管植物首次出現與擴張,增強了大陸風化作用,導致海洋中生物可利用的限制性營養元素十分充裕。這為加速浮遊植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海洋生物泵是指在海洋的生態環境中以生物或生物行為為動力,將碳元素從海洋表面向深層傳遞的過程。」沈佳恆介紹,真核藻類迅速擴張,提高了海洋生物泵效率。大量有機碳被埋藏在海洋中,伴隨著大規模的海侵,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短時間內急劇下降,是此次赫南特冰期和生物大滅絕事件的重要驅動因素。(翟冬冬)

(責編:時寶韞(實習生)、熊旭)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 新證據暗示火山噴發是「最大嫌疑人」
    這一時期,海生生物空前發展,腕足動物、三葉蟲、珊瑚、筆石等迅速演化,科學界稱之為「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事件」,原始的脊椎動物開始出現,陸地上除了很低等的植物,沒有任何動物生存。  發生在大約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生命大滅絕,是地球自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以來最古老的生物滅絕事件,也是地球5.4億年來第二大生命滅絕事件。當時的海洋生物遭遇了滅頂之災。
  •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_奧陶紀末大滅絕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末大滅絕造就了大面積的淺海地區,而淺海則是生命繁育的絕佳場所,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海洋又迎來了一次物種的快速發展,這就是著名的奧陶紀生物大輻射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使得當時地球上的廣大海洋從水深1M的沿岸到水深1000M全部都被不同生態類型的海洋生物所佔領海洋生命系統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 極短冰期導致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相關研究團隊,首次在單一奧陶系—志留系界線剖面上獲得多個可靠的系列同位素年齡,揭示了極短冰期導致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
  • 科學網—揭示極短冰期導致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等
  • 地球簡史6:什麼原因導致奧陶紀末期物種大滅絕?
    地衣奧陶紀末期物種大滅絕之謎大概在距今4.5~4.45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地球生命又遭遇了一次物種大滅絕。這次滅絕事件導致60%的物種消失了。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同的說法是,奧陶紀末期因頻繁的火山噴發導致全球進入冰河期引起的物種滅絕。可在近期發現的一些證據顯示,這次滅絕事件並不簡單。
  • 奧陶紀末期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了地球上生物的第一次大規模滅絕
    奧陶紀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元,距今在4.8億年前~4.4億年前之間,一共延續了約4200萬年。奧陶紀繼承了寒武紀溫暖的氣候特徵,當時的海平面迅速上升,是地球上陸地大規模遭受海侵的時代,也是地殼運動和火山活動比較劇烈的時代。
  • 近在眼前的末日危機-生物大滅絕!
    自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以來,地球上總共發生了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而現在,生物學家推測,我們很可能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距今4.5至4.4億年前,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海洋無脊椎動物22%-26%的科,49%-61%的屬和約86%的物種滅絕。公認的原因是銀河系內一顆超新星爆炸引發的伽瑪射線暴餘暉掃過地球,將地球大氣帶入太空,導致氣溫下降6—8攝氏度,南極冰蓋形成,進而導致海平面下降100至150米,淺海區大面積減少,最終大量海洋無脊椎動物消亡。
  • 都說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生物滅絕,證據在哪?
    地質史上的生物滅絕事件從地球誕生到現在,總共發生過5次全球規模的超大生物滅絕事件,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生物滅絕事件、2.5億年前的二疊紀的生物滅絕事件,1.85
  • 生物大滅絕之五——奧陶紀末生物滅絕,生態創傷較弱
    奧陶紀末生物滅絕率較高, 生態創傷則較弱 作為奧陶系赫南特階底界全球層型所在地, 華南擁有穿越奧陶紀末大滅絕完整的生物 地層序列和近岸到遠岸的沉積相帶, 相關成果基本 上反映了這個事件的過程與實質, 頗具全球意義。
  • 萬物寂靜---第一次生物的大滅絕,與它比2012就算是真也不算什麼
    在這三個階段中,一共發生了六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奧陶紀。奧陶紀可以細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奧陶紀時期,氣候很是溫和,大多數都是淺海,這對海生生物來說算得上是天堂,在這個時期,海生生物很是繁盛。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新的生物,比如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蘚蟲和軟體動物等。而鸚鵡螺在當時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鸚鵡螺身體巨大,是當時兇猛的食肉動物。
  • 在現存的生物中,有沒有成功躲過了五次滅絕事件的生物?
    地球上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這次滅絕事件在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滅絕種群的數量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是距今約2.5億年前的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二疊紀末期),在這次滅絕事件中,地球上約有96%的物種滅絕了。而作為排在第二位的第一次滅絕事件,生物的滅絕也是慘烈的。
  • 奧陶紀,忽冷忽熱的海洋
    寒武紀大爆發之後,地球生命在生存競爭中加速演化繁衍生息,形成了越來越複雜的生態系統,在古生代的第2個紀元奧陶紀,全球海洋儘管先後遭遇高溫和冰川,卻還是越發變得熱鬧了。寒武紀的海口魚就是這個家族最早的成員,雖然叫魚,但他們和今天的軟骨魚硬骨魚差別很大,沒有上下頜和胸鰭腹鰭,只能扭動身體前進,其實海水中的微小生物和有機碎屑為生。奧濤記得無核,魚類種類比寒武紀時豐富了不少,有些還長出了骨板形成的「甲冑」以抵禦捕食者,比如在北美發現的新甲魚,在之後的幾個紀元,他們的後輩將進化成更敏捷,更強大的魚類佔據海洋食物鏈的頂層。
  • 地球歷經了哪5次生物大滅絕?會有第六次嗎?
    隱生宙是指從地球誕生之初到寒武紀之前(約5.5億年前),這個時期內地球上的生物非常的少,即便在隱生宙的後期有藻類等生物出現,但是由於化石相對較少,所以也一併劃入了隱生宙。而顯生宙則是指生命多樣性的時期,從寒武紀開始一直到今天。因此,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就是發生在顯生宙這一時期內的。下面,我們來了解地球五次生命大滅絕。
  • 一種導致大滅絕事件的新機制
    它導致了當時橫行於地球上的恐龍,及其同時代的其他約70%的物種滅絕。在此之後,哺乳動物取而代之,登上了地球生命史的舞臺。對地球生命的進化來說,大滅絕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化石記錄來看,地球生命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主要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4.39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滅絕,3.59億年前至3.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2.01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以及最著名的6600萬年前的
  • 殺傷力曾導致生物大滅絕!
    在上文球狀閃電中提到伽馬射線,下面就來討論下它ヾ(o)ヾ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歷史中,發生了好幾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數次浩劫,大批大批的動植物都死去了,雖然現在地球上的生物種類也很豐富,但其實有更多的生物從此滅絕了,而導致滅絕事件的原因各不相同
  • 中國科學家發現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後的「復甦之源」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5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光旭副研究員等科研工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對奧陶紀末大滅絕的基本過程和型式進行了重新評估,發現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後的穩步復甦始於志留紀伊始。
  • 在「了解生物滅絕知識」與「自己託福成績滅絕」之間 你選哪一個
    今天我們就帶來了一篇名副其實的,貨真價實的託福必考學科生物的一些背景知識(ps:以後還會有更多學科等待大家解鎖漲姿勢)生物的爆發與滅絕在介紹生物的爆發與滅絕之前呢,有幾個生物分類的詞彙一定要知道!好啦,我們現在來正式介紹生物的爆發與滅絕大家知道,在我們的地球上肯定是要先生物大爆發,再之後才能大滅絕的不然上來就大滅絕,也沒有東西可以滅絕的啊!
  • 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華南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的肇端標誌
    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華南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的肇端標誌 2020-01-17 13:51:56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1月17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7日發布消息,該所戎嘉餘院士和黃冰研究員通過對相關層段中腕足動物群的深化研究,為華南奧陶紀末大滅絕的肇始標誌提出了新的認識。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出現了30多億年,但是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時代,還不到6億年,生物考古學家在全世界的不少地方都發現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5億4000萬年前,從那個時候開始,大量的生命物種在地球上出現,並且不斷地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如今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生物世界。
  • 科學發現遠古奧陶紀大滅絕,跟以往的大滅絕完全不同,神秘事件令人...
    奧陶紀是遠古時代的一個名稱,英文來說是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的意思,奧陶紀屬於地質年代名稱,可說說奧陶紀是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距離我們現在的時間大約有五億年,奧陶紀延續了六千五百萬年。可以說奧陶紀對於現代世界來說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奧陶紀有很多生物關係到我們今天的每一個人。奧陶紀分為幾個世,主要是奧陶紀早、中、晚三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