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賠款分文不要,此國才是二戰真正贏家,只帶走了一群德國戰犯

2020-12-03 飛龍觀察

二戰結束之後,戰勝國們紛紛向德國索要賠償款進行戰後重建,因為大部分國家在戰爭中損失嚴重,所以不少國家所要的賠償款數額都十分巨大,但是有一個國家,一分錢的賠償款都沒要,只帶走了一批德國戰犯。

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他們帶走這批戰犯自然不會是想要親自處刑,而是另有他用。二戰時期美國本土受到戰爭的影響並不大,損失比其他國家小很多,而且美國因為在戰爭中出售軍火反而還賺了不少,發了一筆戰爭財,所以美國要戰爭賠款對美國也沒作用,而美國要走的這批德國戰犯對美國來說作用可太大了。

眾所周知,美國是由其他國家的殖民地發展起來的,它的歷史並不長,也沒有什麼文化底蘊,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非常缺乏科研人才,而德國作為一個在工業革命中飛速發展起來的工業強國,擁有非常多的科研人才,在二戰時期這些人為德國軍隊研發了很多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因此戰後被定性為戰犯。而美國帶走的正是科研人才,美國將他們帶回國,隱瞞他們鮮血淋漓的過去然後讓他們為美國做科研,這些人中,有後來為美國研製出土星五號運載火箭、被譽為「現代航天之父」的韋納·馮·布勞恩,也有後來成為美國飛彈設計顧問的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當時美國共帶走了數百名德國科研人才,他們為後來美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加快了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速度。

二戰時,美國損失不多反而靠售賣軍火發了筆戰爭財,二戰結束後,帶走的一批戰犯促使了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為後來成為科技大國奠定基礎,所以很多人說,美國才是二戰的真正贏家。

相關焦點

  • 德國戰後賠款60多年賠了多少錢,這才是真正的天文數字
    古往今來,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都是司空見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就是因為嚴苛的賠款,導致民族情緒高漲,希特勒才得以乘機上臺。那麼二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向各戰勝國都賠償了多少錢?
  • 二戰期間,德國造出很多黑科技,為何現在都不見了?
    二戰德國的軍工業水平,那已經不能用強來形容,因為其打造出來的東西,完全顛覆所有人的認知,蘇聯美國等國家在了解到時候的時候也是嚇得不輕,畢竟當時的技術多麼有限,專家們是知道的。在這等情況下,德國製作出納粹鍾、納粹飛碟、鼠式坦克等東西,由此可見德國跟外界的實力差距是有多大。
  • 一戰後所形成的國際秩序,如何促使歐洲走向二戰?
    協約國也曾短暫地將興登堡與魯登道夫列入戰犯嫌疑人名單,但在重新考慮後又決定放棄這一做法。在戰爭的後兩年裡領導德國的這對軍事搭檔有著迥然不同的未來。在戰敗之後,魯登道夫陷入了可悲的境地。1918年11月中旬,因為害怕留在柏林會被處以私刑或被審判,他逃離了這座城市。
  • 二戰損失最慘的國家是誰?並非日本德國,至今此國戰後後遺症還在
    導語:二戰損失最慘的國家是誰?並非日本德國,至今此國戰後後遺症還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疑是全人類共同的一場噩夢,在這場空前絕後的大戰中,全世界60多個國家被直接捲入戰爭,數千萬的人口直接或間接因戰爭而死亡。
  • 此國曾是世界八大強國之一,侵略過中華,但如今混的不如非洲小國
    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他們的對手是歐洲的老牌強國法國和英國。其實一戰的性質和二戰是有很大不同的,二戰的性質是侵略性的戰爭,但是一戰,更像是一些新崛起的歐洲國家對老牌強國的挑戰。    雖然奧匈帝國和德國都是很強的,但是他們低估了英法的實力,更不要說,在英法那邊還有一個半路推出的俄國和一個半路加入的美國了,一個強大的德國,帶著激進的奧匈帝國和只會搗亂的義大利,這樣的情況是怎麼可能勝利的呢?
  • 及時退出戰爭
    不要過分渲染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高大形象,什麼「歐洲的平頭哥」云云,筆者個人的看法,芬蘭基於自己國家的利益,並沒有把自己死死地綁在軸心國的戰車上,某種意義上還成為了德國的「豬隊友」:第一,1939年蘇芬的冬季戰爭,讓小鬍子對蘇軍的戰鬥力產生了嚴重的誤判和鄙視,堅定了他對蘇開戰的決心;第二,在北線攻擊列寧格勒的戰役中,芬蘭軍隊從未取得決定性戰果,使德國北方集團軍群被粘死在冰天雪地中
  • 一戰失敗後的德國有多慘?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殆盡,賠款超千億
    按照條約規定,德國不能擁有海軍,不能擁有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甚至於連取消義務兵制來現在德國軍事訓練人數的招數都想到了。當時的德國,僅僅只被允許擁有10萬陸軍部隊,即咱們所熟知的魏瑪共和國時代的十萬國防軍,那是日後二戰中盟軍的噩夢。
  • 二戰義大利本屬德國軸心國集團,為何卻成了「戰勝國」?3個原因
    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派集團為軸心國集團,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由於軸心國集團的野心和侵略戰爭引起的。義大利作為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的核心成員之一,二戰結束後,卻和德國、日本等戰敗國迥然不同。
  • 二戰德國殘兵跑南極建立基地?造出飛碟:盟軍特種部隊有去無回
    二戰雖已結束多年,但仍舊存在不少謎團。比如德國南極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根據英國新公開的紀錄文件,有研究者認為,二戰德國戰敗後,部分德國殘兵的確來到了南美和南極,建立了基地。其擁有一些新式武器,比如處於試驗狀態的飛碟。在南極盤踞的德軍可能有2000人。1947年,英美軍隊根據蛛絲馬跡開始對南極進行偵查。
  • 二戰後日本天皇何以未被審判?
    二戰結束後,德國納粹元首希特勒畏罪自殺,作為日本最高統治者的裕仁天皇卻沒有被列入戰犯之列,也沒有被處決,成為二戰後人們關注的最蹊蹺的事件之一。為了對日本戰犯進行罪孽清算,盟軍在戰後的東京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重要戰犯紛紛被送上軍事法庭接受審判,在眾多戰犯被處決的同時,作為發動戰爭的日本最高統治者裕仁天皇卻沒有對戰爭罪行負責。就連軍事法庭審判長澳大利亞法官威廉·維著也認為:「如果不審理天皇,戰犯一個也不能處以死刑。為了維護法律的公正,他應在國內或國外受到拘禁。」
  • 戰敗國怎麼拍二戰:德國反思,義大利賣萌,日本你懂的
    但正如大家對他們的一貫理解,理性、思辨、自省的德國人,很快就從這種刻意迴避或者自怨自艾中解放出來。當然也有可能,正是幾十年間德國人對戰爭的不斷反省,才給人們留下了理性思辨的印象。五十年代後,德國經濟與國力飛速增長,中產階級迅速崛起,右翼保守勢力被削弱,輿論環境變得鬆動。
  • 重溫二戰條約籤署 釣魚島在國際法上已回歸中國
    重溫二戰條約籤署 釣魚島在國際法上已回歸中國 早在1945年籤定的《波茨坦公告》中就對戰敗的日本國主權有過明確的規定。日前記者再次來到距德國首都柏林30多公裡的波茨坦,這裡曾籤署過《波茨坦協議》和《波茨坦公告》,前者針對德國,後者針對日本。  走進《波茨坦公告》誕生地西西里宮,重新布置過的展覽廳把還原歷史作為重點,讓人感到每一件擺設、每張照片都是為了讓人們記住歷史的教訓。
  • 槍殺千名戰俘的德國戰犯逃脫審判:20年後活活燒死,正義不會缺席
    二戰德國以坦克突擊而著名,以基層部隊戰術靈活而著稱。德軍中誕生了許多年輕的指揮官,而派普無疑是其中受到關注的一位。一方面是因為其顯赫的戰績和不要命的作戰風格,第二方面卻是因為他所帶領的部隊的大量戰爭罪行。
  • 為何一戰被許多人評為最慘烈的戰爭,而不是傷亡人數更多的二戰
    但是絕對超越了之前的任何一場戰爭。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的不止是戰爭雙方的生命,更是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和參戰國家的民族性格。 法國作為西線對戰德國的主要國家和主戰場,對於戰爭的記憶尤為深刻。
  • 二戰中美國到底從納粹德國帶走了多少黑科技?
    希特勒上臺後,集中全國的力量發動戰爭,德國的科學家們也被綁在了戰爭機器上,為納粹德國發明各種各樣的武器,虎式坦克、u型潛艇、ME-190戰鬥機等先進武器讓盟國吃盡了苦頭。u型潛艇隨著美國的參戰,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通力協作和奮戰,二戰後期,納粹德國在戰場上連連失利,大勢已去,戰敗已難以避免
  • 二戰後,美國準備將此島歸還中國,但此國卻跳出來反對,直接搶走了
    ——雨果 從近現代戰爭來看,一般戰敗國,是需要吐出其之前侵佔的別國所有領土的,如一戰的德國,奧匈帝國等都是如此,而二戰中德國侵佔的領土也基本歸還。而在日本投降後,美國也準備將日本侵佔的此島歸還中國,但是結果此國跳出來死命反對,最後還直接搶去了。
  • 捉迷藏、拔釘子,東奔西走遠徵北美——二戰德國的「天氣戰爭」
    作為「國之大事,死生之地」的戰爭當然也和天氣密切相關,還產生了專門的軍事氣象學。《孫臏兵法·月戰》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表明了天時的絕對重要,而氣象條件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和平時期各國互相交流數據,更好的指導生產生活,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還允許多國共同開發。二戰爆發後,再沒有人跟德國分享,幾個條件最好的觀測地也在盟軍控制之下,德國失去了重要的天氣情報來源。為解決危機德國先派出氣象船,遍布大西洋的潛艇也有投放自動氣象浮標,回傳氣象情報的任務。
  • 二戰中站在德國一邊參戰的芬蘭,戰後收到的懲罰到底是輕是重
    芬蘭在二戰中和德國一起參加了蘇德戰爭,因此也是二戰的戰敗國之一。二戰結束後,芬蘭受到的懲罰並不輕,根據和蘇聯的《停戰協定》、《臨時和約》等各項條約規定,芬蘭需要割讓貝柴摩地區,把波卡拉地區租給蘇聯50年,賠償3億美元,並按照蘇聯要求逮捕、審判了61名戰爭罪犯。
  • 二戰時為納粹翻譯 95歲的他面臨被加拿大驅逐出境
    事實上,多年來,國際社會從未停止對納粹戰犯的追蹤,許多未直接殺人的「小人物」,亦被判刑,引發對「有罪」與「無辜」之間界限的思考。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4月26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參觀了二戰納粹集中營,此活動為紀念集中營解放70周年的一部分。
  • 二戰時當納粹翻譯 95歲的他面臨被加拿大驅逐出境
    1995年,加拿大政府決定撤銷奧伯蘭德國籍時,曾表示加入過納粹行刑隊本身就構成犯罪,已足夠將他歸入「戰爭罪犯」。法伯曾表示,「翻譯是納粹死人機器上不可缺少的齒輪。」他們在納粹進行屠殺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