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QLC更不耐用的PLC顆粒被低估了:這些應用領域你想不到

2020-11-22 驅動之家

伴隨著近一年來SSD價格大幅的下探,如今的SSD再次成為親民的消費品。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SSD主要是以TLC顆粒為主,QLC顆粒為輔的狀態,兩者在擦寫壽命和穩定性上相比以前的SLC、MLC會差上不少,但價格卻越來越親民,容量也越來越大。

可由於先天體質的問題,目前大部分小夥伴還是十分抗拒QLC SSD的,覺得它並不可靠。

但你知道嗎?當我們還在抗拒QLC的時候,QLC的弟弟PLC卻早已在NAND廠商的密謀之中了。

就在最近,9月19日的深圳「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上就展示了5bits Cell的SSD顆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LC顆粒。

理論上講,PLC快閃記憶體相比QLC快閃記憶體的穩定性會更低,可靠性也更差。

但其容量密度卻會更大,價格也會更加的便宜。它又是否能成為壓死機械硬碟的最後一根稻草呢?PLC顆粒又到底是何方神聖?下面,我們一一來解讀。

先來具體了解一下PLC快閃記憶體

眾所周知,自NAND Flash發展至今,快閃記憶體顆粒已經進行了四次革新。

根據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內部排列的電子單元密度的不同,快閃記憶體顆粒有了如今的SLC、MLC、TLC、QLC快閃記憶體之分。

其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存儲密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單位Bit的成本也得到極大降低。

可隨著電子結構層數的增加,快閃記憶體寫入時產生的電壓變化也就逐級遞增,其寫入性能和可靠性也在下降。

像QLC快閃記憶體每個cell單元可以存儲4位電荷,總共就是有4x4=16組電壓變化,控制起來複雜讓寫入速度變慢,可靠性也更差。

而這次在快閃記憶體峰會上所展示的5bit/cell的PLC(Penta-level cell)快閃記憶體,其存儲密度比QLC更高,這意味著其對主控、電路設計的要求也更高,PLC快閃記憶體需要主控準確控制32路電壓,挑戰可謂是相當大。

具體到指標上來講就是P/E擦寫次數會不斷下降,像最初的SLC快閃記憶體的P/E壽命高達1萬到10萬次;而到了MLC快閃記憶體時代,其P/E壽命也還有5000~1萬次的壽命。

可到了TLC時代就剩下3000次左右;至於QLC時代就更差了,只有500~1000次。因此正常來講的話,性能&可靠性對比是SLC>MLC>TLC>QLC>PLC。

目前PLC快閃記憶體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規格參數與性能體現,不過從如今QLC的情況來看,PLC快閃記憶體的情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QLC SSD的產品性能指標看起來很不錯,可一旦將外置緩存與SLC緩存寫爆,QLC快閃記憶體的原始寫入性能實際上連100MB/s都不到,這比HDD硬碟都不如,唯一的優點就是其隨機讀寫性能依然秒殺HDD。

而PLC快閃記憶體呢,其先天體質就註定性能只會更加不堪,以後只能像QLC那樣依靠各種緩存技術來提升一下性能。

既然如此,如今的PLC快閃記憶體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其開發出來最終又會適合應用在什麼地方呢?

PLC快閃記憶體存在的意義

進一步取代HDD地位

要知道,從2018年開始QLC快閃記憶體就在廠商的推動下,快速進入了市場。但因為其可靠性和性能的問題,大家對QLC快閃記憶體的評價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是一邊倒。

再加上其價格相比HDD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這使得QLC並沒有像不少人一開始所期待的那樣取代了HDD。

不過PLC快閃記憶體的到來將會為存儲市場帶來新的變化,與QLC快閃記憶體相比,PLC快閃記憶體可以幫助廠商降低25%左右的成本,這意味PLC SSD的價格將進一步向HDD價格靠攏。

同時,PLC快閃記憶體可以讓SSD的容量上限再次提高,像如今QLC SSD在消費級市場最大容量也就4TB而已,而PLC快閃記憶體的到來,將會推動SSD的容量邁向8TB、16TB的方向。

這些因素都將有利於SSD進一步取代HDD。當然,前提是PLC快閃記憶體擦寫次數不會少到使用兩三年就壽終正寢。

伺服器領域,高性能大容量

除了對消費級市場產生衝擊以外,PLC快閃記憶體的到來對雲伺服器硬碟來說也有價值,其不僅能做到小體積超大容量,而且隨機速度也比HDD快,這樣的特性十分適合伺服器市場。

像今年早些時候,Intel就發布了利用傲騰+QLC存儲器混搭配的方案,這在雲伺服器上就有不錯的運用效果。

最近谷歌、微軟賣力宣傳它們的雲遊戲平臺,已經有成為未來遊戲主舞臺的趨勢。

但要承載海量的遊戲庫,需要大容量的存儲介質,且數以千萬計的用戶同時在雲端伺服器遊戲,對硬碟的隨機讀寫速度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PLC顆粒雖然長時間的大文件讀寫會出現掉速現象,但只要是不太大的文件讀寫操作,都不會出現寫爆緩存的情況。

低成本穿戴設備,為5G做準備

此外,除了伺服器市場以外,穿戴設備設備領域也將有所影響。

我們都知道未來5G將驅動萬物互聯成為現實,而穿戴設備必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隨之帶來的就是大量的數據流。

到時各種穿戴設備可能都得配備一些存儲數據用的ROM,它速度可能不需要有多快,而且也不需要頻繁擦寫,可能一天也就幾MB的數據擦寫而已,而PLC快閃記憶體顯然已經能滿足這些需求。

對主控廠商技術要求更高,誰做得好誰更能搶市場

最後,PLC快閃記憶體的誕生,對主控性能的要求也更高了。

快閃記憶體讀寫速度的降低,變相要求廠商要在固件優化上花更多的功夫,誰做得好,搶佔市場時就更有優勢。對群聯、SMI之類的主控廠來說,這或許是進一步搶佔更多市場的好機會。

總結: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其實不用太擔心PLC SSD的到來,最先到來的PLC SSD新品最快在2020年末投產,並在2021年實現量產,要買到它還有一段時間。

PLC SSD的實際意義在於,它的「使命」更偏向於取代HDD,未來其他型號顆粒的SSD並不會斷供,在意性能和壽命的消費者還可以繼續選擇TLC SSD與為數不多的MLC SSD。

但如果你本來有計劃多搞一個倉庫盤的話,未來就是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考慮PLC SSD做倉庫盤,單位容量價格很可能會比HDD便宜。

隨著時間推進,HDD也會像磁帶一樣,不會消失,只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相關焦點

  • plc是什麼?應用領域有哪些?
    plc是一種控制系統,在各行各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可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及客戶的使用要求不同,去進行相應的編程代碼調整,從而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plc應用領域有:1.開關量邏輯控制眾所周知,plc取代了較為傳統的繼電器,利用它邏輯運算的特性,實現了單獨控制和多方控制及自動化生產線的控制等等。比如:數控工具機、自動化包裝線等。
  • PLC實現溫度數據採集升級的應用方案
    1 引言  臺達機電系統集成平臺以現代電子技術核心基礎,致力於驅動(drive)、運動(motion)和控制(control)三大領域的發展,擁有著名的:dvp系列plc、dop系列人機界面和ifd系列通訊轉換接口等用於控制系統,reo系列編碼器用於位置測控系統
  • 同是PLC中國的與外國的有何不同
    控制器通過埠連其他所需要的管理的設備,如水泵、電箱、暖通設備等,及時監控、收集設備相關信息,並進行信息整理,並將這些信息反饋到PLC觸控屏,以便於人們實時接收,掌控連接設備的工作狀態。並且控制器還會進行判斷自動控制,自主對連接設備做定期排查。當發現連接設備出現故障或者運行不暢等情況,都會及時告知管理人員。在可控範圍內自主發出指令讓設備做出正確的調整。
  • 量子計算機你了解嗎?量子力學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應用領域!
    所以燈泡的發明能夠改變、提高人、類社會的運轉方式,那麼量子計算機同樣可以,但是這僅僅只是量子力學要應用的其中一個領域。毫不誇張的說,量子力學在更多領域上的應用將會給人類帶來不亞於任何一次科技革命質的飛躍!量子力學還能應用在哪些領域?首先很直觀的就是,它可以應用在網絡安全領域,發揮其無以倫比的特性。
  • plc基本特點/應用領域/組成/工作原理
    一、plc是什麼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7931.htm  PLC是一種智能控制器、是電腦(PC).PLC就是可編程控制器。  二、PLC特點(優點)  1、可靠性高,抗幹擾能力強  2、功能齊全,設備完善,適用性強  3、易學,操作簡單  4、系統的設計,維護方便,改造容易,建造簡單  5、體積小,較輕,能耗低  三、應用領域
  • Day2之顆粒測試技術多領域應用探討——第十一屆全國顆粒測試學術...
    會議現場  會議第二天(17日),精彩報告繼續上演,共13個學術報告依次進行,依次就顆粒測試技術多領域應用進行探討朱曉陽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用AFM測量納米片層結構和納米顆粒高度時的測量過程、數據分析及處理過程和高度測量值的不確定度評定辦法。該方法可用於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納米片層材料厚度及層數的測量,及納米顆粒粒徑分析。
  • plc與變頻器的接線圖_plc和變頻器通訊接線圖詳解
    plc與變頻器兩者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PLC與變頻器都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指令,用來控制電機馬達,PLC是一種程序輸入執行硬體,變頻器則是其中之一,但是PLC的涵蓋範圍又比變頻器大,還可以用來控制更多的東西,應用領域更廣,性能更強大,當然PLC的控制精度也更大。
  • 分析:plc是否能夠控制步進電機
    plc控制伺服電機運行,那麼也有人疑惑可以不可以控制步進呢?plc控制步進電機其實在使用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在使用的時候對步進電機的也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利用其高速脈衝輸出功能或運動控制功能,即可實現對步進電機的控制。 眾所周知,步進電機是一種低轉子慣量、高定位精度、小誤差、控制簡單的電機,是運動控制領域的主要執行元件之一。
  • 3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SLC、MLC、TLC、QLC的區別是什麼?
    4、QLC四比特單元(4bits/cell,即每個Cell單元儲存4個數據),成本更低,容量更大,但壽命更短(理論可擦寫150次),想成為接替TLC的產品還有急需解決的問題。註:每Cell單元存儲數據越多,單位面積容量就越高,但同時導致不同電壓狀態越多,越難控制,所以導致顆粒穩定性越差,壽命低。各有利弊。
  • 羅克韋爾與西門子大型PLC通訊方案評析
    1 引 言 由於不同公司的自動化控制產品各有其應用特點和編程特點,尤其某些公司的plc編程軟體中還內置了很多適合不同應用的專用模塊,甚至有些公司的plc產品開始針對某些行業的應用特點
  • 《AM》綜述: MXene被低估的應用領域——潤滑
    Mxene是一種具有優良機械、熱和摩擦學性能的二維納米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關鍵研究領域,從癌症治療到能源和環境應用。其特殊的力學性質,如優良的機械和熱穩定性能和豐富的表面性能等,特別是Mxene的末端基團對聚合物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使其具有合成先進複合材料的巨大潛力。
  • 解析PLC自動化控制的應用
    ,而逐漸成為當前我國的自動化控制領域的主流控制設備,在自動化控制的各領域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於PLC本身而言,作為一種數字運算電子系統是專為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的,實現了單機和車間以及工廠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表現出來的具有抗幹擾能力強、維修方便等特點也開始使得其受到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的重視,不僅如此,PLC在控制現場的實時監控的極高可靠性以及其編程的簡單和靈活也是的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控制中也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
  • 函數表達式在PLC編程中的應用~深圳龍崗伯俊PLC培訓
    導讀: 李輸送與安檢聯動系統採用上位機集中、plc現場分散控制模式進行控制。1 引言在對自動化設備進行plc編程的過程中,由於各種輸入變量、輸出變量及中間變量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開始時往往毫無頭緒。如果能夠根據設備所要實現的各種功能,列出各種變量之間的函數表達式,就可以清楚的分析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繼而根據表達式編寫plc程序,下面以深圳機場的行李輸送與安檢聯動系統為例,介紹如何運用函數表達式來分析各種變量之間的邏輯關係的。
  • 《AM》綜述:​MXene被低估的應用領域——潤滑
    Mxene是一種具有優良機械、熱和摩擦學性能的二維納米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關鍵研究領域,從癌症治療到能源和環境應用。其特殊的力學性質,如優良的機械和熱穩定性能和豐富的表面性能等,特別是Mxene的末端基團對聚合物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使其具有合成先進複合材料的巨大潛力。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訂閱方式:1.在線訂閱點擊菜單:有我—訂雜誌2.撥打訂閱熱線:029-83553540探討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問題。介紹了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和非織造布中的應用,及與其他無機納米材料複合。
  • 電子皮膚兼容耐用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耐用的電子皮膚。這種電子皮膚可能在下一代假肢、個性化醫療、軟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理想的電子皮膚可模仿人類皮膚的許多自然功能,比如精確、實時地感知溫度和觸覺。」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學技術大學(KAUST)博士後蔡宜辰(音譯)說。然而,要製造出既能執行精細任務,又能承受日常生活磕碰和摩擦的具有適當彈性的電子產品是一項挑戰,而且每一種材料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
  • 新型銀基透明導電薄膜: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
    此外,ITO 又硬又脆,遭受彎曲時容易破裂,不太適合柔性電子產品。因此,研究人員正在尋找ITO的替代品。例如,筆者曾介紹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一種柔性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它就採用了石墨烯電極。(圖片來源:MIT)透明導電薄膜也可以採用碳納米管來製造,可是這些薄膜目前並不是對於所有的應用來說
  • 基於PLC的梳棉機步進電機控制系統
    1 引言  隨著紡機裝備技術進步,步進與伺服電機運動控制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功能多樣性和產品可靠性日臻完善,正在逐步取代原來的普通電機
  • plc編程工資多少一個月
    以上是一個大數據,在小城市意味著你要減少30%左右的年薪,不過這個得根據你個人的選擇,有些人喜歡待在小地方,吃喝不愁,比較安逸,在大城市,雖然離家遠,但是從此你的故鄉只有冬天。從基礎工作做起,接受低薪高強度工作,只為學到技術,後來終於可以獨立跟項目,工資也不會少了,如果他當初只甘心普通電工,肯定是沒有前途,也接觸不到更高級的東西。
  • 從開平走出來的院士、顆粒科學與技術和過程工程領域傑出的科學家 餘艾冰:顆粒研究的「領航者」
    這位從江門開平走出來的院士,如今已是顆粒科學與技術和過程工程領域傑出的科學家,顆粒填充、顆粒及多相流、以及計算機模擬與仿真多個研究領域的權威,更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化學過程工程專家之一,顆粒研究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