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顏色是打開窗戶後的景色。因為顏色的存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也因為顏色的存在,人類才延伸出更多對美認識。
人眼感知的色彩與真實物理世界有什麼區別?
人類在生長過程中,對顏色的認識和辨別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逐步的。一個健康的嬰兒出生後就能看到世界的光,但對外界特別模糊,對顏色的分辨能力也不強。
科學研究顯示,嬰兒出生後三個月內,處於一個「色盲」狀態,只有20釐米的視線範圍的黑白灰世界。在六個月之後,隨著大腦和眼睛的不斷發育,嬰兒對顏色的辨別能力逐步增強,開始對色彩敏感,所以父母在早教時,手上拿不同顏色的球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就會有很強烈的反應。
人類的視覺是「三色」的,與我們的祖先靈長類動物相似。正常人的眼球後部的眼網膜上有三種不同的錐狀細胞,對紅、藍、綠三個波段最為敏感。
人類的視錐細胞三方共同合作,才會有我們眼前所見的五顏六色的世界。如果三方合作缺少一方或兩方,那就可能成為色盲。
但其實真實物理世界裡並沒有顏色這回事,只有頻率。
自然界的光譜帶很寬,可見光是電磁波的一個頻段,人類能看到波段是十分有限的。
比如當眼睛遇到紅外線、紫外線,這類高或低頻率的電磁波時,人類的眼睛處理不了的,所以也就看不到。
物理性質決定眼睛接收到哪些頻率的光,但是顏色的呈現還是依靠我們的人腦。每一個人看同樣頻率的光,在腦子裡呈現出的顏色大不相同。就好像桌子上有一個蘋果,兩個人都能看出它是紅色的,但是這種紅色還是存在著差異。
為什么女性能分辨更多的口號色號?
琳琅滿目的化妝品櫃檯前總是聚集了各個年齡段的女性,在男性看來面前的口紅只有深淺之分,而在女性的眼裡每一支口紅都是不同的顏色。
19世紀,合成染料面世後,任何想要的顏色都可以調出來,顏色種類和名稱也猛增了幾十倍。
另一方面看,正常人類所見的光譜有限,所能分辨的顏色更是有限。普通人 大多是三色視覺,能分辨出大約1200萬種顏色,所以現在的顯示屏普遍用24bit表示一個像素,分為每個顏色8個bit,這樣就可以組合出16777216種顏色,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的眼睛了。但是對於色盲來說,他們的眼睛並不能識別那麼多的顏色。
除此之外,男女之間對於不同顏色也有不同的敏銳度。在眾多的口紅、眼影、腮紅面前,女性會用強大的辨別能力,馬上就能說出顏色的區別。
這是因為女性與男性相比有更多的視錐細胞,並且對紅色更加敏感。從人類進化上講,遠古時期女性要一邊照看孩子,一邊做手中的家務所以需要更寬的視野。下農地採成熟果子,需要對顏色更加地敏銳。
而男性雖然沒有更寬的視野和對紅色的敏銳度,但卻有更多的視杆細胞,在打獵和捕捉目標時有更高的專注性和更快的速度。
除此之外,某一些女性在顏色分辨上提高一個等級,成為了四色視覺者。
澳大利亞女畫家Concetta Anticot她的父親是紅色盲,原本的紅色覺變成了黃色覺。而她繼承了父親的基因,使她同時擁有了紅色覺和黃色覺,因此能分辨出一億多種顏色。
色覺上的差異通常需要 專門的儀器測量才能發現,除了四色視覺,肯定存在六色視覺的人,或許是淹沒在口紅的色號之中了。
最後
我們感知世間是依靠各種感覺,再根據人類的思維模式進行「翻譯」。人體構造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每一個人所看到的顏色不同,世界也不同。
在地球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見所聞,也只是自己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