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4D、IMAX、杜比音效、雷射放映、巨幕······如果說近幾年來的電影質量有所下降的話,那影院的各種技術則是在日新月異的發生變化,在這些越來越好的設備中,影院座椅中的技術含量主要體現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整體設計和工藝用料上,相信大家都曾體驗過這種座椅,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無論在裝修多華麗的影院中,影院座椅幾乎都以紅色為主(部分影院有藍色)。那麼除了大氣好看以外,影院座椅為什麼喜歡用紅、藍兩個主要色調呢?
椅子是紅色的緣故其實跟我們眼睛息息相關,其實不光是椅子,劇院的布幕也會用紅色最主要是因為,紅色是眼睛在黑暗中最不敏感的顏色,也就是說只要燈一關,紅色就像隱形一般(其實就變像黑色一樣),就不會干擾到大家觀賞電影。這個原理跟眼睛構造大有關係!人類眼睛在白天和黑夜處理視覺畫面的方式上大有不同。在白天視線明亮時,眼睛是由「錐狀細胞」來處理視覺,錐狀細胞裡有三種受器來接受光譜中的紅、綠、藍三主色,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顏色就是由這三種受器所接受光能量的相對強度,來組合成顏色的範圍。晚上視線不明時,則換「杆狀細胞」上場了,跟錐狀細胞比起來,杆狀細胞對光更敏感,所以我們才容易看到黑暗中微弱的光線(一個明燈的概念),不過杆狀細胞無法分辨顏色,只能分辨灰階的明暗。以「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來說,在白天時,人眼對黃色是最敏感的,其餘顏色的敏感程度則依序向下遞減;夜晚時,眼睛則變成對綠色最敏感,其餘顏色也是依序遞減,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雨衣是黃色的,當雨天視線不清時,只要有亮光,黃色就是最敏感、最能保護人們的顏色,其中紅色會最優先喪失辨色能力。而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影院會選擇紅色椅子、布幕的原因,因為紅色在黑暗中會看不見。晚上時,眼睛變成對綠色最敏感藍(紫)色則是更接近夜晚黑暗的顏色(同時又能與黑暗環境保有一定辨識度)。所以,電影院座椅大多是紅、藍兩色的,只要燈一關就彷彿隱形一般,完全不會影響觀影體驗。此外,深紅色等顏色,在暗場時也比較不容易對微弱光線有較強反射。而在亮燈情況下,紅色也能夠保持足夠的可識別性,令觀眾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座位,而藍色則能使人心情放鬆愉悅,都是非常適合影廳的基礎色調。(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個性主題影院使用其它顏色的座椅)
長按下圖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