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校區分數超過哈工大本部,大學「東南飛」前兆?

2021-01-09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奕含】

2018年高校錄取正在緊張進行。各地一本投檔分數線陸續公布。前不久,人們發現黑龍江省考生報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的分數竟然高於本部,其他省份哈工大錄取線也存在上述現象。

2018年黑龍江省本科第一批A段錄取院校投檔分數線

安徽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本科院校投檔分數及名次(理工)

在過去幾十年的高考歷史中,這是一個反常現象。一般來說,高校本部的錄取分數線會高於其他校區。作者梳理今年其他有分校區的高校,並未發現這種情況,甚至連哈工大威海校區(分校)的成績也低於本部。

2018年黑龍江省本科第一批A段錄取院校投檔分數線

以黑龍江省一本投檔分數線為例,圖中可見,高校本部的投檔線和各外地校區相比,往往高出幾分到十二幾分不等,差別最大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比其克拉瑪依校區投檔分數高出70多分。

2018年黑龍江省本科第一批A段錄取院校投檔分數線

分高因為教學好?

為何哈工大深圳校區會出現反常的「分數線倒掛」?是因為師資力量不同嗎?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7年獲批成立開展本科教育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以研究生院為起點的高校,師資水平理應不錯。根據2018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深圳共有全職教師280餘人,其中全職在深圳工作的院士11人,佔哈工大系三校區全職院士總數的61%;兼職教師150餘人、在站博士後150餘人。全職教師中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90%為國家及深圳市政府認定的各級高層次人才。

不過,除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四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外,傑出人才領域依舊是哈工大本部的數量更多。

在專業設置上,除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外,哈工大深圳校區的院系設置並不比哈工大本部更全,相反本部設置的院系專業更多。

高考考生主要考慮本科階段的教育經歷,所以不能認為是深圳校區分數更高的原因是專業設置更優、師資力量更強。

哈工大本部專業設置(上圖)與哈工大深圳校區專業設置比較(下圖)

地理決定分數?

哈工大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不但是「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而且屬於C9——「九校聯盟」,即國家首批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

從投檔分數線看,哈工大相對其他八所高校的成績偏低,常位於9校最末。這個排名似乎說明了一些問題。

2018年黑龍江省本科第一批A段錄取院校投檔分數線

一般來說,高校錄取成績與所在地域有關。高校所在省份的錄取分數低於在省外招生成績。因此,同一批次、同一資質的高校面對本省考生的錄取分數線往往低於外省考生。即便如此,今年江蘇省高校本科投檔線(理科),江蘇省內的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依然高於哈工大本部以及威海、深圳兩個校區。

江蘇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投檔線(理科)

從區位看,哈工大位於東北內陸,比其餘高校更偏北。其他高校或位於一線城市,或位於沿海地區,或位於中部、西部人口稠密省份的省會城市。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其他八所高校所在省市經濟總量均超過哈工大所在的黑龍江省。哈工大深圳校區所在的廣東省經濟總量更是明顯超過哈工大本部所在的黑龍江省。

看來,大多數考生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優先選擇發達地區的學校,即便去落後地區同水平的大學可能更容易。

事實上,作為「985工程」的強者,哈工大投檔分數線偏低是個長期問題。

最新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

廣東省2018年本科優先投檔分數線上投檔情況:

安徽省今年本科優先投檔分數線投檔情況:

上述排名低於哈工大的高校,投檔分數都比哈工大高。這些高校所在地區的經濟總量均高於黑龍江省,說明地域問題的確明顯影響了考生的選擇。

地域對大學的長期發展是否會產生影響,目前尚待觀察。但至少目前地域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源質量。僅從這一個出發點來說,高校「東南飛」也是正常的選擇。

歷史大趨勢?

當然,地理優勢不是考生追求的唯一目標。但和很多大學的「分校」不同,哈工大深圳校區並非分校,而是視同本部的校區,學生畢業所獲的文憑和本部價值一致。既然不擔心選擇深圳會導致文憑縮水,發達城市加成當然會讓深圳校區的分數提高。

而這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先例。

位於秦皇島海濱的燕山大學,前身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部分。學校於1985年至1997年整體南遷秦皇島市,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就是提高生源質量和師資水平,很多教師和學生不願生活在氣候、交通條件較差的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燕山大學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原名北京電力學院,1958年創建於北京。後遷至河北邯鄲、保定,更名為河北電力學院。1995年,該高校與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含華北電力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合併組建為華北電力大學。2005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華北電力大學校部由保定變更為北京。

現在輪到哈工大面對同樣的問題了,面對激烈的生源競爭,與其等著高分生源報考位於內陸的本部,不如主動向發達地區「曲線搬遷」。

錢 錢 錢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國家直屬的副部級高校,經費也很大程度上由各省、各市支付,中央經費比例甚至少於地方經費。

根據4月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發布的2018年預算數據,明顯看出東部地方高校比中西部和東北高校更有錢。廣東省的10所高校2018年總經費最多,173.83億元,平均每所高校達17億,其中預算經費最多的深圳大學年度經費達到近50億元。與之相比,哈工大是工信部、教育部和黑龍江省共建的高校,2015年預算為22.63億元。

所以,校區在搬到發達省份後,經費方面勢必有明顯提升。官方數據顯示,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2018年預算為9.24億元。對於成立僅14年的研究生院、去年才獲批本科招生權限的深圳分校來說,這筆預算金額相當可觀。

因而,在現有體制下,大學向發達地區搬遷成為一個必然的結果。

當然,對高校來說,整體搬遷困難,行政方面有種種限制,但也阻止不了高校用各種變通辦法實現「東南飛」,比如搬遷單個學院或者先設校區再整體搬遷。前面提到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和華北電力大學的先例,現在哈工大也有樣學樣。如此看來,哈工大在深圳設立校區只會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只是不知到時候如何處理「哈工大」的「哈」字。

相關焦點

  • 廣東「飛來」2所985|哈工大深圳校區、北師大珠海校區
    例如,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等等。在眾多分校或新校區中,有2個比較特別,那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
  • 中山大學(深圳)和哈工大(深圳),哪個更好?網友:看你學啥
    因為一個名校的積累,包括資金,政策,師資,校友人脈,那不是二三十年就能發展起來的,需要幾十年的積累,所以一些外來高校那就不一樣了,目前深圳最著名的老牌外來高校有: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學(深圳),華南理工大學(深圳)。那麼誰更厲害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不是分校,不是三本,不是分校,不是三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不出所料,2019年哈工大(深圳)在粵理科提檔線再甩本部幾條街
    近些年,不少名校未求發展選擇異地辦學,甚至是走出國門與國際頂尖大學競爭,如知名度極高的北京大學英國校區。回到國內的話,名校異地辦校有「南深圳、北青島」之說,其他適宜辦學的城市還有珠海、威海、杭州等。因此,深圳和不少名校合作,走異地辦學的道路。如2014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在之前哈工大研究生院的基礎上招生,即以理工科為主的哈工大(深圳)。其他的還有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香港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
  • 深度:曾經輝煌的吉林大學是怎麼把珠海校區這一步好棋下錯的
    吉林大學珠海校區這步好棋是怎麼被下錯的同處東北,剛剛度過百年校慶的哈工大已經在威海和深圳設立了兩個校區,成為哈工大新的增長極,其中又以深圳校區最為成功。以廣東為例,去年哈工大深圳校區的提檔線超過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成為廣東本土最受歡迎的高校。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哈工大深圳校區的提檔線在全國絕大部分省份都超過了校本部的提檔線。
  • 中國最牛的大學科技園,擁有幾十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在2002年2月份正式進駐深圳大學城,最初在深圳也只是個研究生院,2009年深圳市和哈工大籤署合作備忘錄,首次提出開展本科教育,2014這個申請得到的教育部的批准並開始哈工大深圳校區的籌辦工作
  • 作為天之驕子的哈工大畢業生,一般去畢業後,都去哪裡就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實力有目共睹,哈爾濱工業大學是著名老字號工業頂尖學院,是建設985項目、211項目和世界一流的全國重點大學。哈工大作為C9的成員之一,承擔著國家很多重要的項目,哈工大學有8個學科可以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分別是物理學、化學、數學、材料科學、工學、計算機科學、環境和生態學、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其中哈工大的材料科學、工程已經進入了全世界的前面。
  • 名校哈工大和中山大學助陣,深圳「雙一流」建設高校新增至兩所!
    在人們的記憶中,深圳似乎沒有「985」工程院校,也就是現在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只有一所深圳大學還算不錯,但事實上,深圳已經不聲不響中擁有了兩所「雙一流高校」,那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和中山大學.深圳,還擁有南方科技大學這樣的「後起之秀」,雖無「雙一流」之名,部分領域實力已經不遜於那些所謂的「雙一流」高校。
  • 電子科技大學投檔線分數提升:生源質量遠超去年,與社會發展有關
    這還只是電子科技大學本部的數據,沙河校區也同樣大幅度上升,沙河校區的投檔分數線上升幅度達到了95%,這是投檔分數,不是投檔位次。這表明了電子科技大學今年的生源質量遠遠超過了去年。接下來我們細分一下,看看各個省份的投檔情況。
  • 除了「雙哈」,黑龍江還有1所重量級大學,錄取分低,適合普通生
    如今,哈爾濱工業大學擁有三大校區,分別是哈爾濱本部、威海校區以及深圳校區。深圳校區雖然成立時間最短,但錄取分數卻是三大校區最高。哈工大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開始籌建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一直到到1950年,學校已經開設了土木建築、電氣機械、採礦、化工和東方經濟等。
  • 哈工大(深圳)舉行 2019 國際 STEM 教育深圳峰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近日,2019 國際 STEM 教育深圳峰會暨全國著名中學校長論壇在哈工大(深圳)舉行。峰會上,哈工大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籤署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根據協議聯合組建哈工大 - 密西根中國 STEM 研究中心,這是國內外高校首次以 STEM 教育為主題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
  • 《計算機考研擇校》哈工大深圳和北航哪個好考些?
    哈工大深圳 略高於 北航 【2】 北航軟專可調劑 【3】 哈工大深圳、北航計院 有上機 而北航網安、軟院 無上機 【4】
  • 南京兩所985大學錄取分數,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哪所高校更強?
    這幾個城市,幾乎已經囊括了我國絕大多數985大學,剩餘的985大學幾乎都是各自地區高等教育的扛把子,今天,我們關注的是南京的兩所985名校,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說起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就不能不提建國前的國立七校之一的,其實在這之前,他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在50年代院系調整時分出了眾多院系,但最主要的還是現在的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
  • 並非基礎學科的最優選擇: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政策分析
    5月8日下午,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先說結論,簡短版本供讀者把握核心: 1、哈工大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數較少,符合此前的預測,即除清北等高校外,強基計劃只佔招生總人數的一小部分。
  • 南方醫科大學有幾個校區 詳細地址是哪裡
    每年到了報考的時候,家長和學生除了根據分數尋找心儀的大學外,還會好奇所報考的大學具體位置在哪裡?有幾個校區?校區怎麼樣?自己(孩子)將會被分配到哪個小區等等問題,以此來為今後四年的生活做好準備。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南方醫科大學有幾個校區?幾個校區分別的詳細地址是哪裡?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想去深圳讀大學?小編先給你推薦深圳最值得關注的高校
    大學的辦學特色是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通識教育、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2、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
  • 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分別是西北和東北的985,哪個更強?
    哈工大位於黑龍江省會哈爾濱,是東三省乃至全國都非常知名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從上海搬遷而來,而留在上海的部分,則成為了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學。國內還有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這幾所交通大學都是有著很多的淵源。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工信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在哈爾濱、山東威海和廣東深圳都有校區。今天對西安交大和哈工大進行簡單的對比,看下這兩所985大學,哪個更強?
  • 2020年東南大學蘇州校區相關專業調劑信息
    2020年,東南大學蘇州校區將在人工智慧應用領域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錄取考生均納入2020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學制2年,學費2萬/年,學制內參加獎助學金評定,培養地點為東南大學蘇州校區。
  • 21考研擇校—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坐落於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素有「學府聖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單。學校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還設有無錫分校和蘇州校區。
  • 暨南大學大學城校區怎麼樣?(食住行學全方面介紹)
    暨大大學城校區20日啟用 學生宿舍在粵高校中最豪華  記者從18日舉行的暨大南校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暨大新生將於20日正式入住新校區。據了解,已入學的在校生不會遷往大學城。
  • 河南理科:2020年一本投檔線最高的103所大學,哈工大超華科
    一、前35名分析:哈工大、東大、電子科大表現搶眼,中大表現不佳前35名可是我國名氣最大、最受歡迎的一批大學,今年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浙大、中科大、南大、國科大、人大排名依舊最高。其餘985高校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的排名有了明顯上升,但中山大學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