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知名高校會選擇信息化和科技程度比較高的城市建立自己的研究院,以更好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自身的科研實力,而深圳虛擬大學園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這裡聚集了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幾十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院。
01.園區的建立和定位
深圳虛擬大學園建立於1999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為吸引和促進國內外名校、科研院所來深圳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型科技企業孵化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舉措,目的是把大學的綜合智力優勢與深圳的市場環境優勢相結合,深圳虛擬大學園也是我國第一個集成國內外院校資源、按照一園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設的創新型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2003年8月深圳虛擬大學園被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02.園區入駐高校
目前深圳虛擬大學園聚集了63所國內外知名院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47所中國內地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6所香港院校,喬治亞理工學院等7所國外院校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活動基地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這麼多頂級的院校研究機構聚聚在此,在全國是僅有的。
在入駐的47所內地高校中,只有深圳大學、河南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5所非211院校。
另外和其他高校不同的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沒有異地校區的,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分別都是清華北大唯一的異地辦學機構,也都是兩所名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足見清華北大這兩所名校對深圳地位的重視。
03.從單純的研究機構到異地校區
隨著不斷地發展,深圳虛擬大學園有不少的大學研究機構,越來越重視深圳獨特的地域、技術等各方面的優勢,逐漸把單純的研究機構升級成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為一體的異地校區。這裡面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最為典型。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在2002年2月份正式進駐深圳大學城,最初在深圳也只是個研究生院,2009年深圳市和哈工大籤署合作備忘錄,首次提出開展本科教育,2014這個申請得到的教育部的批准並開始哈工大深圳校區的籌辦工作,201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首次以獨立招生代碼招收本科生。
到目前為止,哈工大深圳校區本科招生也就兩年時間,本科招生規模並不大,2019年哈工大深圳校區在廣東本地招生185人,在其他省份招生規模在30—50人(西北東北等個別省份沒有招生計劃),但是這個招生計劃是呈現著逐年增加的趨勢;錄取分數方面和哈工大本部差不了多少,個別專業在個別省份的錄取分數線比哈工大本部還要高。
其實很早之前,深圳市就積極洽談引進國內名校共建深圳校區,包括:北京大學深圳校區、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校區、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武漢大學深圳校區、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特別是在2016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高校主要領導和廣東省主要領導已經分別籤訂了合作舉辦深圳校區的備忘錄,相信只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這些名牌大學的深圳校區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04.武漢大學深圳校區被否
比較意外的是,在2020年5月份,武漢大學深圳校區被否,深圳市教育局回覆:由於上級部門要求,深圳市洽談引進武漢大學建設深圳校區項目終止。這裡面主要原因是,教育部明文規定申請設置本科學校的高校,須不存在跨地市辦學的問題。畢竟這些年大學設立第二校區、異地校區已經成為了潮流,雖然異地校區和本部在性質上是相同的,但本部的靈魂是帶不到異地的,而且教學質量多多少少是有差異的,這也可能就是異地校區分數線通常比本部低不少的原因。
總之,這些名校的研究院對深圳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技術、人才支撐作用,如果像北京大學這些名校的深圳校區獲批成功,這對於廣東省的學子來說,無疑是件很好的事情,畢竟進入名校的機會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