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今天是帝都發布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的第二天。其實,通過提前預測預警來加強局地汙染控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北京等地區的大氣汙染。例如,北京奧運會時段採取了單雙號黃標車限行等措施,該時段的大氣汙染物粒子就非常少,本文有更詳細的論述。無所不能(caixinenergy)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灰霾溯源」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躍思研究員在2013年參加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一場霧霾沙龍上做的分享,雖然已是舊文,但小編通過對比數據發現,2010~2014年北京空氣品質狀態比例的變化並不大(文末附北大科學統計中心數據)。這篇報告中的觀點和思路仍非常值得分享。王躍思研究員的主要觀點如下:
1、霧霾的化學組成成分極其複雜
霧霾是指各種源排放的汙染物(氣體和顆粒物如CO、SO2、NOx、NH3、VOCs、PM),在特定的大氣流場條件下,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過程,形成的細粒子,並與水汽相互作用導致的大氣消光現象。大氣汙染中涉及到的顆粒物,一般指粒徑介於0.01~100μm的粒子,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或者等於2.5微米的大氣顆粒物(氣溶膠)的總稱,學名為大氣細粒子。PM2.5組成極其複雜,幾乎包含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涉及30000種以上有機和無機化合物(包括硫酸鹽、硝酸鹽、氨鹽、有機物、碳黑、重金屬等),真是「小粒子、大世界」。PM2.5直接排放少,以排放源一次排放的氣體通過物理和光化學過程生成的二次粒子為主。
2、霧霾對氣候、環境、人體健康均有較大影響
霧霾中PM1~2.5影響較大,PM2.5~10即出現沙塵。霧霾造成氣候、環境、健康等方面的負面影響:
PM2.5濃度的增加可能是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的原因。PM2.5影響大氣輻射平衡,導致地面越來越冷、大氣越來越熱,嚴重影響區域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加劇區域大氣層加熱效應、增加極端氣候事件。
細粒子汙染是全球性重要環境問題之一,從1975年以來全球範圍內,除歐洲以外,細粒子濃度都在明顯上升。PM2.5濃度的增加會引起城市大氣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導致大氣能見度下降,阻礙空中、水面和陸面交通。
霾含溼度比較高,可以直接傳染細菌和病毒。PM2.5又稱為可入肺顆粒,能夠直接進入人體肺泡甚至血液系統中,直接導致心血管病等疾病。PM2.5的比表面積較大,通常富集各種重金屬元素和有機汙染物,這些多為致癌物質和基因毒性誘變物質,危害極大。PM2.5汙染會增加重病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改變人體免疫結構。中科院研究已經基本證明大氣汙染與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正相關。北京市近年肺癌患病率顯著提高,2012年平均每天確診104個肺癌病人。對廣州市肺癌致死率與灰霾關係的研究表明,考慮7年滯後期,肺癌致死率和氣溶膠消光係數的相關係數高達0.97。
3、霧霾90%來自人類經濟社會活動
約10%的霧霾是自然排放,其他近90%來自人為排放,直接來自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對北京2013年1月五次強霾汙染分析得出,大氣汙染物包括有機碳、元素碳、硫酸鹽、硝酸鹽、銨鹽、揚塵等。硫酸鹽、硝酸鹽和銨鹽是基於一次排放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氨氣(NH3)氣體經過化學反應形成。揮發性有機物(包括來自烹飪源的油煙型有機物、來自於汽車尾氣烴類有機顆粒物、來自光化學反應的氮富集有機物、和從北京周邊輸送過來的氧化型有機顆粒物),在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作用下發生反應,向二次有機氣溶膠轉化,產生更加具毒性的細顆粒汙染物。它們是上世紀中期美國南加州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
這些汙染物都和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息息相關。對北京PM2.5排放源分析發現燃煤、機動車為最主要來源。
延伸閱讀:
震驚了!霧霾來個不停就是因為用著這種煤
霧霾重來五大疑問解讀:持續多久波及多廣?為何間隔如此短?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