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屏幕使用率劇增,電子設備對於眼睛的傷害成為社會話題。此前,教育部曾對9省份調研了14532人,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將6月份被調查學生的近視率與2019年年底學生近視率普測數據相比,今年上半年的近視率增加了11.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幾乎中小學都進行過為期較長的網課學習。
隨著家長對孩子眼健康的焦慮引發的廣泛熱議,一系列打著"防藍光護眼"的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竄起。
號稱"護眼"的雷射電視真的防藍光嗎?
在網課市場圈粉的雷射電視,剛剛上市就冠以"屏幕大、清晰度高、防藍光"等護眼優勢的雷射電視。但我們常說,魔鬼永遠藏在細節深處,事實的真相會讓你大吃一驚。
眾所周知,電腦、電視、手機等電子設備都會發出380-500nm的藍光,其中對人眼影響更大的高能量藍光的主要是波段410-455nm,人類的眼睛結構並不能有效地阻擋藍光,導致幾乎所有的藍光都能夠抵達視網膜。雖然國際上還沒有直接證據,但目前發現藍光有可能增加黃斑變性的風險,並且使得部分人產生視覺眼睛疲勞,出現乾澀、疼痛等症狀。
根據雷射電視的技術原理,屏幕不通電時,不會直接產生藍光,這是事實。但是雷射電視漫反射成像,光機裡光線通過屏幕漫反射到人的眼睛,只要能人眼看見藍色,就一定有藍光。
雷射電視的發光原理,正是以雷射為光源,通過超短焦投影技術,將藍色雷射經過色輪投射到數字微鏡上成像。第三方的測試結果顯示,雷射電視藍光峰值是普通LED電視的4倍,遠高於傳統液晶電視,增加了用戶視力受到不可逆傷害的風險。
眩光,人眼健康的隱藏殺手
除了藍光之外,觀看電視的時候,外界光線會在屏幕上形成反射,當室外光線很強時,屏幕亮度可能在強光的照射下會顯示不足,導致我們的眼睛無法看清屏幕顯示內容;反之如果是室外光線極暗的夜晚,屏幕亮度則會顯得過高過亮,人們在看屏幕的時候,對眼睛會產生不良的刺激,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眩光。眩光也是導致視覺眼睛疲勞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而眩光輻射問題在雷射電視中更為突出。根據專業測試機構對雷射電視的統一眩光值(UGR)的測試結果顯示,雷射電視在黑天暗場環境下的UGR值最到33.9,遠遠超出UGR=19這個行業公認的舒適區間最高值,甚至突破了UGR=28這個"不可忍受"值。
UGR值(即統一眩光值),是由國際照明委員會(CIE)頒布的,用於度量處於室內視覺環境中的照明裝置發出的光,對人眼引起不舒適感主觀反應的心理參量。通常,UGR值分28、25、22、19、16、13、10等七檔:28為不可忍受值,25為不舒適感值,22為剛剛不舒適感值,19為感覺舒適與不舒適的界限值,16為剛剛可接受值,13為 剛剛感到眩光值,10為無眩光感值。
對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眼底雷射中心主任齊慧君表示,強光會損傷你的黃斑;黑暗環境中屏幕很亮,會增加你的視疲勞;年齡偏大的人,容易發生青光眼。
為了緩解黑暗環境中,強光或屏幕對人眼的危害,專家們建議:晚上關燈看電視屏幕會非常刺眼;但房間燈光比較亮,會導致雷射電視的屏幕圖像顯得灰暗,所以儘量在屋子裡開一盞柔和的小燈,這樣眼睛就不容易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