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好奇心有多重?寧願被電擊,也要看魔術揭秘 | 一周科技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截至北京時間4月18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超224萬,其中死亡病例數超15萬。製圖:知識分子(數據來源:worldometers)

撰文 | 尤 嘉 黃宇翔 鄭 頤

責編 | 嶺 桐

●  ●  ●

1

現代技術使00後孩子不善於面對面社交?

圖片來源:Pixabay

很多人擔心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現代科技減少了面對面的交流,使得孩子們缺乏社交能力。但這一說法是否科學呢?近日,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統計了1998年和2010年老師和家長對兒童社交能力的評估。他們發現,雖然使用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更加頻繁,00後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整體而言與90後並沒有明顯的差距。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一結論的前提是正常使用電子設備,而過度網遊和使用社交媒體 (每日多次) 的兒童與其他兒童群體相比,的確表現出較弱的社交能力。

2

人類好奇心有多重?寧願被電擊,也要看魔術揭秘

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滿足好奇心,人類有多拼?近日,新一期的《自然-人類行為》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在明確知道風險存在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人也會選擇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先給志願者觀看一些魔術視頻,然後讓他們標明自己對魔術的好奇程度,並選擇是否轉動劃成 「贏」 和 「輸」 兩個區域的轉盤。如果轉到 「贏」,實驗結束後更可能告訴他們這些魔術背後的技巧;反之,則更可能受到電擊。志願者身上全程都貼有電極,雖然實驗最後並沒有真正給志願者電擊。實驗發現,志願者對魔術越好奇,越傾向於選擇轉動輪盤。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對志願者的大腦掃描,發現這種決策方式與大腦紋狀體負責獎賞的區域息息相關;對大腦而言,好奇心得到滿足,就跟獲得了獎勵一樣。

3

「考拉愛滋病」可能來自蝙蝠?

圖片來源:Pixabay

蝙蝠佔據哺乳動物物種總數的20%,也成為了人類和很多其他哺乳動物的病毒庫。澳大利亞科學家在蝙蝠體內發現了三種類似的病毒,這幾種病毒都和考拉逆轉錄病毒 (KoRV) 以及長臂猿白血病病毒 (GaLV) 等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其中考拉逆轉錄病毒就像人類的愛滋,可以破壞考拉的免疫系統,目前正嚴重危害考拉的種群數量。進化學研究表明,蝙蝠體內的這三種病毒組成的分支可能非常近似於 KoRV 和 GaLV 等病毒的共同祖先。雖然科學家不能確定這類病毒最早是否起源於蝙蝠,但是蝙蝠作為病毒庫,很可能對這類病毒的傳播和變異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員懷疑,在亞洲和澳洲的其他物種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病毒。

4

環尾狐猴約會,居然用上了「化學武器」

每當到了繁殖季,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雄性環尾狐猴們會紛紛用長長的尾巴反覆蹭按自己的手腕,然後向心儀的雌性對象搖晃自己的尾巴。如今,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對於這一求偶行為背後的分子機制有了更細緻的理解:原來,每到繁殖季節,雄性環尾狐猴分布於手腕的腺體就會分泌三種揮發性醛類物質信息素,並塗抹在尾巴上。這樣一來,當面對異性隨風搖曳他們的尾巴時,這些帶有花香氣味的信息素就會被雌性狐猴捕捉到,進而提升獲得異性青睞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環尾狐猴中這三種新鑑定出的信息素在別的動物中也存在。比如綿羊媽媽用它們識別自己孩子、一些昆蟲用它們吸引異性。這進一步表明,使用信息素進行溝通是動物界廣泛存在的現象。

5

西澳大利亞深海發現迄今最長動物

圖片來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官方推特截圖

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體長可達三十多米。然而,這個體長記錄被一種海洋生物打破了。據 Newsweek 網站報導,近日,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在西澳大利亞的大海深處,拍攝到僅外圈就長達47米的管水母。雖然最終測量結果還在審議,但科學家估算,這條管水母總長度至少120米,很可能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的動物。管水母的構造非常特別,其主體由相互連接的小型個體構成。這些小型個體根據主體需要,分化出不同的功能,比如有的負責遊動,有的負責捕食。有生物學家進一步指出,在深海地帶,生物的生長速度特別慢,因而視頻中長度如此之大的管水母,很可能已經幾十歲、甚至幾百歲了。

6

甘之如飴:保存在「舌尖」的分子記憶

圖片來源:Pixabay

吃了糖果之後,吃再甜的水果也會感覺索然無味,這眾所周知的生活常識背後的生物學原理是什麼呢?之前的研究已經揭示,在接觸到很甜的刺激後,感受甜味的神經元會變得 「遲鈍」,需要更強的刺激 (更甜的食物) 才能達到與之前相同的激活水平;相反,在吃了味道平淡的食物後,感受甜味的神經元會變得更敏感,較低的甜度就可以產生較高的激活效果。近日,雪梨大學的研究者又進一步找到了這個現象在分子水平上的原理所在。研究者發現,在果蠅味覺系統中,與獎賞相關的多巴胺通路直接作用在甜味感受神經元中。在接觸到味道平淡的食物後,神經系統分泌的多巴胺會激活甜味感受神經元上的多巴胺受體,並激活一種名叫 PGC1α 的轉錄因子活性,通過在細胞核內的轉錄調控,提升神經元對於蔗糖刺激的敏感性。這是研究者首次對 「舌尖」 中甜味記憶分子機制的闡釋。

相關焦點

  • 懸浮魔術揭秘 魔術大師怎樣憑空行走
    曾在馬年春晚表演魔術不幸穿幫的法國魔術師Yif近日亮相武漢,在街頭表演懸浮魔術,只見他單手輕扶雙層大巴車窗,與公交車一起穿過熱鬧的街區。Yif突然以懸浮的方式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惹得市民嘖嘖稱奇。網絡上各種懸浮魔術揭秘的帖子也是層出不窮,但能把懸浮魔術揭秘講得頭頭是道的卻是寥寥。
  • 相同大腦區域促使人們產生好奇心和飢餓感
    最終哈德斯同意了,但他告訴俄耳甫斯在離開陰間之前不能回頭看,然而俄耳甫斯沒有在意,在即將離開陰間時向身後瞥了一眼,想看看妻子尤麗黛斯是否跟在後面,然而就永遠地失去了她……  這個故事暗示了人類好奇心的陰暗面,好奇心是一種追求某種知識的動力,其存在一定風險,甚至好奇心所追求的信息可能在當時是毫無意義的。
  • 人們寧願被電擊也不想無所事事?
    你是否經常渴望有時間坐下來靜靜地思考?勸你還是謹慎為之,因為研究表明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抽空思考」非常煩人。事實上,他們難受到寧願電擊自己也不願獨自呆著進行思考。這個令人震驚的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
  • 揭秘魔術中的科技、視錯覺
    據介紹,魔術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無中生有」、「從有變無」、「碎物還原」、「即刻變形」、「以假作真」、「迅速易位」等,這些魔術手法背後的科學原理並不複雜。  「無中生有」一方面要靠手上功夫,另一方面也要靠道具的精巧。
  • 姚記2006魔術撲克牌,揭秘新手秒變魔術高手的奧秘
    而在魔術牌中的分類又比較多,像雙面牌,一色牌,長短牌等等,但今天我要跟大家聊的卻是其中一種最簡單的魔術密碼牌。 大家在生活中也許經常聽到魔術密碼牌這種表演道具了,無論是在近景魔術表演中,還是茶餘飯後的娛樂中,魔術牌的應用都非常廣泛,這歸功於撲克背面的記號掌握難度低的優勢了。
  • Science:人們寧願被電擊,也不要一個人待著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出神的狀態不僅會發生在你閒坐著的時候,有時候下班路上,坐在公交車上,望著車窗外的風景,也會走神。但是最新有研究發現,人們不喜歡獨處的狀態,寧願電擊,也不要一個人待著。第二個實驗中,志願者被要求自己一個人在一個沒有任何外界幹擾的房間裡待上6到15分鐘,結果,這些本該安靜地坐著的人,有三分之一都在「開小差」。志願者們報告說,當要求他們一個人獨自待上十多分鐘時,他們覺得很困難,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也很混亂。即使在家中舒適的環境中,自己一個待上十多分鐘也沒有顯得更容易完成。
  • 魔術揭秘:世界上11個著名的魔術表演背後,所存在鮮為人知的真相
    魔術是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看的一種娛樂表演,它的歷史非常悠久,也湧現出了許多知名的魔術師,以及那些經典魔術表演,給觀眾帶來了難以想像的視覺體驗,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想去破解這些魔術的奧秘,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當然,一般的情況下,想要獲取這些表演背後的秘密是很難的,但是今天小編可以給大家帶來魔術的大揭秘
  • 穿越貨櫃魔術教學揭秘-蒙面魔術師7
    穿越貨櫃-蒙面魔術師7蒙面魔術師7穿越貨櫃魔術表演
  • 懸浮魔術揭秘:都是障眼法
    懸浮魔術存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很多魔術師都稱自己掌握了懸浮的秘訣。戴納魔的處女作也是一段懸浮於雙層巴士的視頻。此次他懸浮在300米左右的高空,簡直可以伸手摘星辰。戴納魔別具心裁的選址讓人驚訝,但是也有網友吐槽魔術出現了漏洞。很多網友都表示能夠清楚地看到戴納魔身上的鋼絲。看來他肯定不是用魔法或磁力懸浮起來的。
  • 《魔星高照》楊傑:劉謙春晚魔術難度不大創意好
    綜合評定難度:入門級節目2:戒指進雞蛋楊傑點評道,這套魔術勝在創意絕佳,創造出的神奇視覺效果相當不錯。從技術上看,屬於道具和手法結合,手法難度中級。綜合評定難度:中級節目3:硬幣進玻璃杯楊傑透露,這套魔術屬於手法道具結合型,道具做得非常精密,手法難度較大,一般要學魔術三五年之後,才可以表演此類魔術。
  • 點擊率最高的「奪命」魔術,終於揭秘了!網友:感覺智商被侮辱!
    點擊率最高的「奪命」魔術,終於揭秘了!網友:感覺智商被侮辱!魔術作為以不斷變化捉摸不透帶給人們驚奇體驗的表演,經常會出現在各大節目上,人們在不可思議的同時紛紛讚嘆魔術的神奇,而魔術師也必須要經過特殊的訓練才能上場表演,不然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人看出破綻。
  • 揭秘世界著名8個魔術背後不為人知的隱藏「秘密」
    魔術是一種藝術表演形式,給大家帶來不可思議的視覺衝擊,魔術的歷史很長,也湧現了許多的知名的魔術師,很多人都特別喜歡看魔術表演,特別是對於魔術背後的真相,都非常感興趣想要了解,但是行有行規,對於這一點,許多魔術師是不太可能進行揭秘的,所以只能感到深深遺憾,不過,今天小編來為大家揭秘一下,8個世界著名魔術背後所不為人知的隱藏「秘密
  • 揭秘劉謙魔術!進來就學最浪漫的紙牌魔術「法式舌吻」,撩妹一絕
    出來招生橘知道大家一定特別想搞清楚劉謙這個魔術是怎麼變出來的,所以火速去各大平臺尋找揭秘,只是沒想到……居然會在某橙色軟體找到答案橘要誇一句各位商家的商業嗅覺,劉謙同款這麼快就安排上了想要成為帶魔術師嗎?不要998隻要299,震驚周震南的魔術帶回家!
  • 魔術揭秘:美女助手被刀切成兩段,看完這個節目一切都能明了
    對於魔術大家覺得最為神奇可能就是舞臺上把自己的漂亮美女助理用刀分成兩段了,每次看的時候都讓觀眾們心驚肉跳的。這麼漂亮的大美人就被切成了兩塊,而且被分開之後頭和腳都還能動。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魔術,並不是真的把美女助手把切成兩半。
  • 看魔術師設計魔術 比看魔術精彩多了
    ▲ 遊戲《賽博朋克 2077》▲ 電影《攻殼機動隊》▲ 電影《2046》套一句俗掉了的老梗:『幻想總還是要先做出來,萬一未來可以實現呢?』聊到虛構『未來』,就不得不談諾蘭的《盜夢空間》,在虛構的『未來』裡虛構夢境,層層挑戰人類想像的極限。在布景上,旋轉長廊從腳本上的 40 英尺,被硬生生擴充成 100 英尺。
  • 玲玲教你玩魔術:化學跟魔術居然息息相關?我來為大家揭秘
    平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會接觸很多化學方面的事物,然而我們自己卻沒有發現,今天我來為大家揭秘兩個和化學有關的小魔術。一、畫燭能燃蠟燭能點燃大家都知道,可是魔術師居然還能點燃畫出來的蠟燭。班裡新來了一名年輕的老師姓黃,他聰明、親切、平易近人,而且還會變一些神奇的小魔術,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在一次聯歡晚會上,黃老師表演了一個畫燭能燃的魔術。他穿了一套表演用的燕尾禮服,帶著一塊小幕布走上了臺。他先是很有紳士風度地向同學們鞠了一個躬,然後將幕布固定在臺上,又拿出一個顏料噴桶,三下兩下就畫了一支栩栩如生的蠟燭在幕布上。
  • 大變活人魔術揭秘-蒙面魔術師11
    蒙面魔術師11大變活人魔術表演:上傳中……明天發揭秘視頻,但是如果您轉發此篇文章到您的朋友圈
  • 一周回報20萬?電擊治療,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周回報20萬,備受爭議的「電擊治療」竟然還存在?近日,浙江溫州一名記者暗訪一些某養生館,該館推薦了電擊治療來配合一種衝劑治療,需要繳納10萬元不等費用,加入會員後就會有回報,投入10萬一周工資就能拿到30萬。電擊治療、酸鹼平衡,加入會員發展下線......這些槽點,我想已經是在無從說起了。
  • 好奇心驅使人類從鑽木取火到火箭升空,但人類為什麼有好奇心呢?
    人類對知識和理解的渴望是我們個體發展,甚至作為一個取得種族成功的驅動力。但是好奇心也可能是危險的,會導致失敗甚至是,那麼為什麼這種衝動常常迫使我們一生?換句話說,為什麼人類如此好奇?心理學家們也同意好奇心不是滿足一個緊迫的需要,比如飢餓或口渴;相反,好奇心是內在的動機。好奇心包含了諸多的行為,可能沒有任何一種「好奇心基因」能讓人類對世界產生好奇並探索他們的環境。也就是說,好奇心確實有遺傳成分。基因和環境以許多複雜的方式相互作用,塑造個體並引導他們的行為,包括他們的好奇心。
  • 世界著名的7個魔術表演背後所不為人知的真相
    我們很多人都特別喜歡看魔術表演,臺上的那些著名魔術師,通過自己超凡脫俗的表演,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藝術,讓觀眾為之著迷,同時也很想破解他們魔術中的秘密,當然,由於職業的原因,一般魔術師都不會揭秘的,所以這樣的好奇心,也只能不甘心的繼續保持著,不過,今天小編倒是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魔術揭秘,像世界上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