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電子式電能表需要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為何電子式電能表需要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

佚名 發表於 2010-10-11 09:24:36

  自從1889年匈牙利工程師 Otto Blathy 發明全世界第一個電能表 (瓦特瓦時表)原型之後,電能表經過一個世紀多的演進:由機械式電錶到今日的各種不同型式的電子電能表,包含新的預付費電能表 (pre-paid) 復費率電能表 以及具有雙向通訊能力的電子式電能表等,其提供的擴展功能包括:自動讀表(AMR)、線上查詢、遠程連接/斷開,以及複雜的計費結構等等。這些電能表還可讓使用者對其耗電量有更好的控制,以便節省電費及更有效地分配用電量。

  如圖1所示,電子電能表的基本架構包括下列各主要功能模塊:電壓電流取樣電路;16位以上解析度的ADC;計量與控制單元;通信接口;操作界面;顯示器;存儲器。本文將以存儲器為重點說明為何電子式電能表需要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

  鐵電存儲器的技術特點

  首先要說明的是鐵電存儲器和浮動柵存儲器的技術差異。現有快閃記憶體和EEPROM都是採用浮動柵技術,浮動柵存儲單元包含一個電隔離門,浮動柵位於標準控制柵的下面及通道層的上面。浮動柵是由一個導電材料,通常是多晶片矽層形成的 (如圖2所示)。浮動柵存儲單元的信息存儲是通過保存浮動柵內的電荷而完成的。利用改變浮動柵存儲單元的電壓就能達到電荷添加或擦除的動作,從而確定存儲單元是在 」1」或「0」 的狀態。但是浮動柵技術需使用電荷泵來產生高電壓,迫使電流通過柵氧化層而達到擦除的功能,因此需要5-10ms的擦寫延遲。高寫入功率和長期的寫操作會破壞浮動柵存儲單元,從而造成有限的擦寫存儲次數(例如:快閃記憶體約十萬次,而EEPROM則約1百萬次)。

  鐵電存儲器是一種特殊工藝的非易失性的存儲器,是採用人工合成的鉛鋯鈦(PZT) 材料形成存儲器結晶體,如圖3所示。當一個電場被施加到鐵電晶體時,中心原子順著電場停在低能量狀態I位置,反之,當電場反轉被施加到同一鐵電晶體時,中心原子順著電場的方向在晶體裡移動並停在另一低能量狀態II。大量中心原子在晶體單胞中移動耦合形成鐵電疇,鐵電疇在電場作用下形成極化電荷。鐵電疇在電場下反轉所形成的極化電荷較高,鐵電疇在電場下無反轉所形成的極化電荷較低,這種鐵電材料的二元穩定狀態使得鐵電可以作為存儲器。

  

  圖1、電子電能表的基本電路方塊圖。

  

 

  圖2、浮動柵存儲單元

  

 

  圖3、鐵電存儲器結晶單元。

  特別是當移去電場後,中心原子處於低能量狀態保持不動,存儲器的狀態也得以保存不會消失,因此可利用鐵電疇在電場下反轉形成高極化電荷,或無反轉形成低極化電荷來判別存儲單元是在 」1」或 「0」 狀態。鐵電疇的反轉不需要高電場,僅用一般的工作電壓就可以改變存儲單元是在 」1」或 「0」 的狀態;也不需要電荷泵來產生高電壓數據擦除,因而沒有擦寫延遲的現象。這種特性使鐵電存儲器在掉電後仍能夠繼續保存數據,寫入速度快且具有無限次寫入壽命,不容易寫壞。所以,與快閃記憶體和EEPROM 等較早期的非易失性內存技術比較,鐵電存儲器具有更高的寫入速度和更長的讀寫壽命。

  應用範例

  下面以0.2級三相電能表為例來說明為何電子電能表需要使用F-RAM存儲器。首先要說明電能表0.2級的定義,所謂0.2級是指測量精度每千瓦小時 (KWH) 需小於0.2% 的誤差,相對來說如果是0.5級則是指指測量精度每千瓦小時 (KWH)需小於0.5% 的誤差。其次要說明國家電網對0.2級三相電能表的用電數據存儲規範。如下列範例所示,其存儲內容分為「用電數據及事件記錄」兩部份:

  1. 用電數據存儲:

  * 數據保存: 存儲器需保存包括12個月的總電能和各費率的電能數據, 包括有功、無功功率;有功、無功總電能;四象限無功總電能以及正反向有功、無功總電能、組合有功、組合無功1、組合無功2、等等共16個項目,每一項目需4位元組,12個月共( 4位元組x 16項 x 12月= 768位元組)。

  * 負荷記錄存儲: 存儲器空間應保證在記錄正反向有、無功總電能、組合有功、組合無功1、組合無功2、等等共6個項目,每一項目需4位元組,時間間隔為1分鐘的情況下、可記錄不少於30 天的數據容量,最長時間間隔為1分鐘, 以60分鐘間隔來計算其數據量為 ( 4位元組x 6項 x 24小時x 30天 = 17,280 字節)。

  2. 事件記錄存儲: 內容則包括最近10 次編程時間;需量清零時間;校時事件;A、B、C相失壓起始及恢復時間;A、B、C 相斷相起始及恢復時間;電流不平衡起始及恢復時間和事件期間的各項電能增量共6大項801位元組。

  不包含負荷記錄,上述數據量相加起來最低存儲器需求就有1,569 字節 (12.51千位),若再加上第三點的負荷記錄存儲緩衝,其數據量則高達18,849 字節 (150.79千位)。

  以存儲速度來作比較:I2C的EEPROM 寫1,569 字節需要 0.91秒,寫18,849 字節需花費11.07秒;但是I2C的鐵電(FRAM)存儲器,寫1,569 字節僅需要 45毫秒,寫18,849 字節僅需花費0.55秒。事實上當Vdd在0.01秒的時間下降0.23V (使用1000?f 130?內阻的電容) 的放電率條件下,鐵電存儲器能寫50,000次,而EEPROM僅能寫一次。因為浮動柵存儲器的擦寫延遲在大量數據存儲時有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所以浮動柵存儲器並不適用於高容量的電能表。

  根據統計,中國的民用電一般約每戶每月200度左右,而工業用電每戶每月約高達2萬度左右,以每0.01度存儲一次用電數據來計算,則存儲器每月的擦寫次數會高達200萬次,加上電能表的使用壽命為5-7年(各省分不同),因此浮動柵存儲器的擦寫壽命根本不敷使用,因為浮動柵存儲器的擦寫延遲因素更不可能採用大容量浮動柵存儲器來做移位儲存。

  從數據保存的本質安全角度及寫入時間來看,浮動柵存儲器並不適用於三相電能表,因為在如此大量的數據存儲情況下,浮動柵存儲器的擦寫延遲有可能導致數據丟失。例如,用電量大或者遇到瞬間停電時會有來不及寫入,導致數據丟失的可能性。

  當然工程師們可以利用SRAM作為數據緩衝暫時存儲用電數據,但是這樣就需要備份電池給SRAM供電,以防止斷電時數據丟失,此外,還會增加電能表本身的功耗與成本。所以具有非易失性、無延遲快速寫入、無限的讀寫壽命和超低的寫入功耗特性的鐵電存儲器,就成為了電能表的最佳存儲器選擇。

  中國國家電網對0.2級三相電能表的用電數據存儲內容要求如下:

  數據存儲內容:

  1、 至少能存儲前12個月或前12個(結算)抄表周期的總電能和各費率的電能數據, (負荷記錄: 有功、無功的電壓、電流、頻率;有功、無功功率;功率因子;有功、無功總電能;四象限無功總電能。

  ( 4位元組x 16 x 12月= 768 字節) 。

  2、 負荷記錄間隔時間可以在1~60 分鐘之間任意設置。

  3、 負荷記錄存儲空間應保證在記錄正反向有功、無功總電能、組合有功、組合無功1、組合無功2,時間間隔為1分鐘的情況下可記錄不少於30 天的數據容量 (這個數據通常會移至快閃記憶體)。

  在1分鐘間隔時: ( 4位元組x 6 x 60分鐘x 24小時x30天 = 1,036,800 字節)

  在60分鐘間隔時: ( 4位元組x 6 x 24小時x30天 = 17,280位元組)

  事件記錄存儲內容:

  1、 最近10 次編程時間及編程對應的數據標識。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 6位元組 x 10次+ 40位元組數據= 100位元組)

  2、 最近10 次的需量清零時間及清零前的最大需量值。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6位元組 x 10次+ 40位元組數據= 100位元組)

  3、 最近10次校時事件,校時前後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6位元組 x 20次(前+後) + 1位元組事件= 121位元組)

  4、 最近10 次A、B、C 相失壓起始、恢復時間及其期間的電能增量。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6 字節 x 20 + 40 字節增量= 160位元組)

  5、 最近10 次A、B、C 相斷相起始、恢復時間及期間的電能增量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6位元組 x 20 + 40位元組增量= 160位元組)

  6、 最近10 次電流不平衡起始、恢復時間及其期間的電能增量

  (年, 月, 日, 時, 分, 秒= 6位元組x 20 + 40位元組增量= 160位元組)

  總存儲數據在條件 (1+4+5+6+7+8+9)= 1,569 bytes (12.51Kb)

  總存儲數據在條件 (1+3+4+5+6+7+8+9)= 18,849 bytes (150.79Kb)

  本文小結

  鐵電存儲器能兼容RAM的一切功能,並且和ROM的技術一樣,是一種非易失性的存儲器,適合用於需要較以往更高的數據收集速率及壽命的電能表或先進計量產品。由於鐵電存儲器具有高速的寫入速度和無限的讀寫壽命,加上其非易失性及低功耗的特點,所以電子電能表需要使用鐵電存儲器作為數據存儲。

歡迎轉載,本文來自電子發燒友網(http://www.elecfans.com/)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子式電能表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的緣由
    電子電能表,包含新的預付費電能表 (pre-paid) 復費率電能表 以及具有雙向通訊能力的電子式電能表等,其提供的擴展功能包括:自動讀表(AMR)、線上查詢、遠程連接/斷開,以及複雜的計費結構等等。本文將以存儲器為重點說明為何電子式電能表需要使用鐵電存儲器(F-RAM)。  鐵電存儲器的技術特點  首先要說明的是鐵電存儲器和浮動柵存儲器的技術差異。
  • 新一代鐵電存儲器的發展勢頭正在形成
    「我們也可以使用納米線,因為該存儲器基於氧化鉿(hafnium oxide)。」 FMC的FeFET利用氧化鉿的鐵電特性(通常在CMOS中作為絕緣體進行部署)將標準CMOS電晶體轉換為存儲單元。它們還可以根據摩爾定律進行縮放,同時具有低功耗和溫度穩定性的特點。與磁性RAM相比,這還提供了不需要在工廠中使用其他材料的優勢。除了這些特性,FeFET還具有抗磁性和高抗輻射性。
  • 鐵電隨機存儲器F-RAM在動力電池管理上的應用
    xccEETC-電子工程專輯因此,SOC功能會將不同電池的模型存入存儲器,該存儲器需具有低功耗、快速讀寫、接口簡單以及數據保持時間達到20年的要求;SOC功能需要採集卡不停地實時將採集的電池電壓/電流數據存入存儲器,假如一個MCU單元,對接10路單體電池的採集數據,採集數據卡一般會採用1MB的isoSPI總線進行通信,即對於MCU單元的存儲器,接口速率要求高且幾乎每秒中都要進行一次數據寫操作
  • 電子式電能表專用晶片CS5460及其在電測儀表中的應用
    摘要:介紹了德國CIRRUS LOGIC公司推出的電子式電能表專用晶片CS5460的特點、控制方式、與輸入信號微控制器的接口及其在電測儀表中的應用。近年來,電子式電能表在國際、國內得到了迅速推廣。國外許多IC廠家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各種電子式電能表專用晶片。目前,國內較為常用的單相電子式電能表晶片有德國CIRRUS LOGIC公司的CS5460、美國AD公司的AD7751和AD7755;三相電子式電能表專用晶片有美國ATMEL公司的AT73C500+AT73C501(AT73C502)等。
  • 新興存儲器鐵電RAM嵌入式應用的優勢是什麼
    存儲器IC市場一直是動態的,但是隨著邊緣計算,人工智慧(AI),5G和自動駕駛的興起,對存儲器技術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和發展。由於持續的大流行,使工作和商業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存儲器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無法一次解決。 著眼於多樣化內存技術的發展以及推動其發展的因素。內存技術的進步反映了數據的爆炸性增長,並且越來越需要將處理移向數據。內存和存儲技術處於並行軌道,更多的工作負載在內存中處理。 新興存儲器是鐵電RAM(FRAM),它使用鐵電代替介電層來實現非易失性。
  • 鐵電存儲器1T單元C-V特性的計算機模擬
    鐵電存儲器同時具備可存儲大量資料的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與高速運作的靜態隨機存儲器(在所有非易失性存儲器(NVM)中,鐵電存儲器件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用於IT的存儲器件之一[1]。1T單元體積更小,集成度更高。特別是這種方式易於實現多值存儲,在相同規模下可以達到更高的存儲容量,因而在提高性價比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  為了系統地從理論上研究鐵電存儲器IT單元特性,米勒首先提出了數學模型[2]。
  • CORTEX-M3與STM32_M3內核STM32的三相多功能電能表解決方案
    電能表作為電能計量的基本設備,受到國家電力部門的長期重視,電能表生產企業更是不遺餘力地尋求設計與開發性能俱佳且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 STM32是ST公司在業界最先推出的基於ARMCortex-M3內核產品,繼承了Cortex-M3內核的優良血統,同時增加了ST高性能的外設資源,FLASH、SRAM存儲器,豐富的串行通信接口,如IIC、SPI、USART、CAN、USB等,以及12位的ADC和DAC模塊,支持外部存儲器訪問的靈活的靜態存儲器控制器FSMC。
  • 基於射頻識別技術的智能電能表的設計
    0 引言  感應式電能表以及普通電子式電能表存在諸多缺陷,如功能單一、防竊電效果差、抄表方式落後、IC卡易損壞汙染等、為了適應電能表智能化的趨勢。基本的RFID系統是由電子標答(射頻卡)、閱讀器及應用支撐軟硬體二部分組成。RFTD標籤由晶片和天線組成,何個標籤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根據發送射頻信號的方式不同。標籤又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口主動式標籤由內置電池供電主動向讀寫器發送射頻信號。被動式標籤在接收到閱讀器發出的電磁波信號後,將部分電磁能量轉化為供自己工作的能量從而做出響應。
  • 基於鐵電存儲器的高速和高保真的汽車事故實時數據
    採用鐵電存儲器(FRAM)作為汽車行駛實時數據存儲設備,可以顯著提高汽車行駛狀況記錄的速度和密度,減少汽車事故發生時惡劣環境對數據記錄的影響,準確地記錄並且長時間地保存故事發生過程數據,延長實時數據記錄儀的使用壽命,為事故鑑定提供準確可靠的現場原始數據。
  • :通過普通介電層克服半選擇問題的有機鐵電基1T1T隨機存儲器單元
    基於鐵電性的有機非易失性存儲器代表了用於具有低成本和低溫處理性、廣泛兼容性、強大的數據保留能力、無損讀出以及簡短編程過程的柔性存儲器模塊中極具前景的技術。傳統基於IC的存儲器系統需要結合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快閃記憶體作為信息存儲元件,其中陣列存儲器像素的集成和製造十分複雜。電晶體型存儲器比電容式存儲器具有多種優點,然而,傳統的電晶體型鐵磁性RAM(FeRAM)會遇到被稱為半選擇型的問題。
  • UPD78F0525在三相多功能電能表中的應用
    1 UPD78F0525簡介電錶是一種計量收費產品,並且需長期工作在複雜的環境下,維修維護的手續多、範圍廣、難度大,因此電能表的可靠性是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其次考慮到可擴展性。能夠遠程在線編程等功能,這就需要單片機具有一定的Flash與RAM的空間。基於以上考慮選取NEC(UPD78F0525)為電能表的主CPU.
  • fram是什麼存儲器_FRAM技術特點
    fram是什麼存儲器   鐵電存儲器(FRAM,ferroelectric RAM)是一種隨機存取存儲器,它將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的快速讀取和寫入訪問——它是個人電腦存儲中最常用的類型——與在電源關掉後保留數據能力(就像其他穩定的存儲設備一樣,如只讀存儲器和快閃記憶體)結合起來。
  • 一種新型多費率單相電能表設計
    為了合理地調控電力負荷和節約能源,電力公司已開始鼓勵使用多費率電能表。傳統的多費率電能表一般採用機械轉盤式計量方式,計量精度隨機械磨損而降低,時段設置單一,人工抄表勞動強度大,且偶有竊電情況發生等諸多弊端。
  • MC68HC908LJ12晶片的導軌式安裝三相電能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Model ADL-300EF Guide Rail Type Installation Three-Phase kWh Me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摘 要: 介紹了一款以MC68HC908LJ12 為主控晶片的導軌式安裝三相電能表
  • 一種非線性宏單元模式存儲器應用案例
    二、存儲器件掉電丟數據 文件系統向存儲器寫數據時,常規是先將塊裡的數據讀出來,擦除塊乾淨後,將需要寫入的數據和之前讀出來的塊數據一起在回寫到存儲器裡面去。如果設備在擦除塊過程中或者在回寫數據過程中意外發生斷電甚至電壓不穩定,均會造出數據丟失或者損壞。如果丟失的數據是文件系統的FAT表,則會造成文件系統崩潰。
  • 電流互感器與電能表怎麼接線,電能表的倍數怎麼看
    ②電流互感器二次迴路,在使用中不能出現開路。③如果在線路已接好沒有使用的電流互感器,應將其二次線圈短接並接地。二.電能表怎麼選擇,要看電路的電壓是多少,電流是多少。1).如果電路中最大電流在100A以內選擇直接式電能表。例如:如果在電路使用中的斷路器是63A,選擇的是直接式15(60)A或20(80)A的電能表都可以用,不能選擇10(40)A的電能表太小了、也不能選擇30(100)A的電能表太大了。
  • 中科大基於鐵電隧道結量子隧穿效應實現了亞納秒超快原型存儲器
    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各種數據信息的記憶部件。存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有了存儲器,算有了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的工作。那麼,構成存儲器的存儲介質是什麼呢?目前主要採用的存儲器存儲介質為半導體器件和磁性材料。
  • 基於SA9903B的單相電能表的設計
    1 引言  隨著電力事業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機械式電能表逐漸被電子式電能表取代。與傳統機械式電能表相比,電子電能表精度高、製造成本低,並且計量參數全,易於電源管理和電力運行過程的遠程監控。  本文給出了基於SAMES公司的SA9903B單相電能計量器件,並以宏晶公司的STC12C5410單片機為控制器設計開發的一款新型單相電能表。
  • 單相、三相多功能電能表及網絡電能表原理及設計
    城鄉電網改造結束後,電能表市場需求從高速增長期逐步向平穩發展期過渡,居民新增表、網改輪換表以及對外出口的推動使電能表仍有巨大的市場容量。同時電能表也從普通功能型向長壽命、高精度、分時段、多功能、網絡化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 電能表是個什麼東東?又是怎麼工作的
    電能表又稱電度表,它是一種用來計算用電量(電能)的測量儀表。電能表可分為單相電能表和三相電能表,分別用在單相和三相交流電路中。1 電能表的結構與原理根據工作方式不同,電能表可分為感應式和電子式兩種。電子式電能表是利用電子電路驅動計數機構來對電能進行計數的,而感應式電能表是利用電磁感應產生力矩來驅動計數機構對電能進行計數的。感應式電能表由於成本低、結構簡單而被廣泛應用。單相電能表(感應式)的外形及內部結構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