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定義正真意義上的白光雷射?
首先,真正意義上的白光雷射,應具備傳統雷射除了單色性以外的所有雷射特性,同時還應該具備傳統雷射所沒有的優良特性。
其次,白光雷射光源是白光,因此,它的光譜還要和太陽光入射到海平面的光譜一致。
我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白光雷射,應該是具有和太陽光譜一致,具備全相干性、超連續、超寬帶、方向性好、亮度高、涵蓋紫外、可見、紅外的雷射。
四)創造真正意義上的白雷射真的難度很大嗎?到底有沒有全相干性、超連續、超寬帶、方向性好、亮度高的白光雷射?
產生白光雷射的非線性晶體和產生的白光雷射實景照片
曹閏禹博士在《解析:為什麼創造白色雷射的難度很大?》一文中闡述了創造白光雷射的難度。縱觀上面所列舉的科學家研發白光雷射的方法和渠道,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相同點,所有研發團隊都沒有跳出紅綠藍三基色傳統雷射的思維圈子。雖然大家都在致力研發非線性晶體,希望從中找到突破,但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不同的非線性晶體產生的雷射的相干性不一致。基於傳統三基色雷射研發出來的白光雷射,以及光子晶體光纖雷射,在相干性方面有嚴重缺失,喪失了很多雷射的優良特性,因此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真正意義上的雷射光源,我們只能把它列為準白雷射範疇。
2015年,中科院物理所李志遠率領的科研團隊,跳出傳統思維,第一次在白光雷射非線性晶體研發上取得突破,誕生了全相干、超連續、超寬帶的真正意義上的白雷射;團隊科研成果也因此入圍2015年中國光學重要成果。
該團隊使用一塊完整的非線性晶體,通過中紅外、或者近紅外雷射入射後,能產生完美的太陽光譜雷射,並且這種雷射具備了全相干、超連續、超帶寬的特性,正真做到了「雷射進,雷射出」的效果,是完全獨立於傳統三基色雷射之外的獨立的雷射。而且在其所產生的波段範圍內,能創造出任意波段所需要的雷射,彌補了傳統雷射器不能創造任意波段雷射的欠缺。
李志遠團隊所研發的非線性晶體,不需繁冗複雜的龐大儀器設備,小型輕便,無需安裝調試,適合於對接各種雷射器,便於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企業使用。
當白光雷射真正具備雷射的所有特性,並擁有傳統雷射所沒有的優勢特性的時候,才能在更廣泛的科研、生產應用中發揮白光雷射的作用。
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看到真正意義的白光雷射能夠得到大範圍的使用,白光雷射能夠真正服務於社會,推進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