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故事 | 星辰裡的時鐘——土星

2020-08-23 StarNote看星星筆記

人,是一個完整的宇宙整體。我們的星盤裡融入了出生時刻不同星辰坐落的位置,而這些星辰又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

星辰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佔據著自己的軌道,它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行徑。之前講到了宇宙的時間,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星辰的時間。




土星的周期


土星是人類所能目測到最遠及移動最慢的行星。土星繞行黃道一周,時間是29年半,平均在每個星座停留的時間約為兩年半。土星一直被東西方的佔星學家視為兇星,土星的英文名「Saturn」即魔鬼撒旦之音。


其實土星的力量並不完全是「兇」的,在佔星學中土星的真正意義是「命運之神」,考驗著人類的宿命。因此土星帶來的是人間的橫逆與限制,用來考驗人類的勇氣,能力與智慧。土星的功課是艱難的,通不過考試的人自然會詛咒土星的力量,但通過土星考驗而提煉成更尊貴的人類,自然會了解土星磨難的意義。


人類觀察土星的歷史很早,蘇美人形容土星是一個蹣跚遲鈍的老人在天空步行。亞述人則將土星稱為太陽星,並賦予土星穩重、可靠、智慧的特徵。希臘人認為土星是時間之神,代表著自然界的法則及界限。而象徵著土星的限制及邊界的則是著名的土星環,但奇妙的是早在伽利略用望遠鏡第一次觀測到土星環之前,佔星學卻早就憑直覺(或古老的什麼知識)認定土星是受到限制的。


在佔星學上,土星循環是很重要的生命現象。土星循環即是土星由出生的哪一點繞行黃道一圈,在年約29歲半時又回到出生點的周期。土星第一個周期,通常代表佔星意義上人類真正的成熟(而非法律上的二十歲成年)。這時是人們面對過去之路和未來之路的轉換點。


通常在土星第一個周期之間,人類受制於家庭、社會、國家的影響,受到種種的限制與考驗,以獲得對自我較深的理解。如果人們在第一個土星周期準備良好了,人們在第二個周期開始後,即可以真正踏上自我選擇及自主的生命旅程。

在宗教上,30歲(即土星周期的轉換點)常常是重要的悟道之時,佛陀及基督都是在30歲時開始了他們的神聖召喚。但如果第一個土星周期沒有學到足夠的智慧,在30歲時,則可能是一個失去了個人道路、特別覺得自我懷疑及迷失之時。如果這時不加強自我覺醒及生命探索的力量,在土星的下半個周期時,即一般中年危機的尾端時,個人將會更覺得迷失彷徨。而土星完成第二個生命周期後,即快要60歲時,則是生命之旅算總帳之時,個人的成功與失敗都將在此時面對自我。


土星在個人的誕生星圖中,平均每兩年移動一宮,土星行運(Transit)不同宮位時,也是該宮位象徵的生命舞臺中最重要戲碼上演的時候。如果土星進入第6宮,通常要特別注意健康及工作的問題,尤其當6宮中有不利的行星位置時,常常是人生中重大的疾病之時。至於土星和重要行星產生重要相位時,尤其是對分相及合相時,則是人際關係、個人事務面臨重大考驗之時。


我常觀看他人星圖時,發現有人在土星對分相太陽時喪父或土星對分相月亮時喪母。在土星對分相金星時失戀或婚姻破裂也是很通常的現象。土星就像一個宇宙計時器,敲著人事變遷的喪鐘,令人不得不對土星代表的宿命法律認命低頭了。

然而,土星的警報系統並不是只用來嚇唬人類的,三十要認命能夠知命,接受生命的無常與變遷,並了解其中意義,這就是土星周期的智慧。


文字部分整理自《寶瓶世紀全佔星》


--------

Chapter End

相關焦點

  • 九大行星:土星
    直到1856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從理論上論證了土星環是無數個小衛星在土星赤道面上繞土星旋轉的物質系統。土星環位於土星的赤道面上。在空間探測以前,從地面觀測得知土星環有五個,其中包括三個主環(A環、B環、C環)和兩個暗環(D環、E環)。B環既寬又亮,它的內側是C環,外側是A環。A環和B環之間為寬約5,000公裡的卡西尼縫,它是天文學家卡西尼在1675年發現的。
  • 走近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土星
    深入了解土星土星至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名第六,是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因其炫目的光環,土星在太陽系中尤顯獨特。雖然土星並不是唯一一個有行星環的行星,但也找不到另一個像土星這樣擁有如此壯觀且複雜行星環的行星了。和氣態巨行星木星一樣,土星是一個主要由氫氦構成的巨型球體。
  • 土星衝日!觀測土星的好時機來了
    星辰在線7月10日訊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李建基)想要看看土星長啥樣嗎?機會來了。明天凌晨,夜空將上演「土星衝日」天象。如果天色晴朗,我國各地乃至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可看到。  土星衝日是說土星與太陽的赤經相差180度,此時,土星、地球和太陽排成近似一條直線。
  • 受到行星引力作用的土星光環,為什麼不會墜入土星大氣層?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土星的環結構-不是唯一的行星環,但卻與眾不同在一些大質量行星的周圍,存在著一種圍繞行星旋轉的環形物質帶,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行星環。眾所周知,在我們太陽系中擁有環結構的行星並不只有土星一顆,比如,我們熟知的海王星和天王星,同樣也存在著相對較微弱的環結構。複雜的土星環在環環相套之後,形成了一圈又一圈的螺旋紋路,但卻沒有墜入土星大氣層。那麼,土星的環結構到底是怎麼來的,難道它可以將行星的引力排除在外嗎?
  • 土星是一顆怎樣的行星?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六顆,與木星同樣屬於氣態行星,同時,土星的質量和體積也和木星差不多。土星白稱作克羅諾斯,他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第二代眾神之王,原為第一代神王神後烏拉諾斯和蓋亞的兒子,泰坦十二神中最年輕的一個。
  • 土星的這個「草帽」 居然藏著行星形成的秘密
    平勁松認為,現有的發現改寫了土星環演化起源的歷史,這一形成機制可能不僅適用於土星環,對於其他行星環的形成來說也可能是成立的。  土星環的「三面像」 不同結構有獨特成因  明亮又寬廣的土星環,延伸到土星以外遼闊的宇宙空間。從遠處看,它是一個柔和、整體的光環。但是,根據探測器近距離拍回的照片顯示,這個環並非整體,而是由許多小環組成。
  • BBC《行星》製片人:科學的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BBC《行星》製片人:科學的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原標題: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題:對話BBC《行星》製片人:科學的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中新社記者 劉旭
  • ...地球|木星|土星|保羅·阿姆斯特朗|行星|赤道|火星|溫帶|太陽系
    五顆亮行星中有四顆能在2020年8月的天空中被觀測到。您將能夠看到明亮的木星和土星相伴閃爍在八月的夜空中。紅色的火星在午夜從東方升起,點燃了整個夜晚直至黎明。最亮的行星—金星,將在日出之前佔據著西方的天空。尋找明亮的月亮出現在木星和土星附近的那幾天,可以8月1日為中心或者在其附近日期內尋找。
  • 對話BBC《行星》製片人:科學的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中新社北京6月5日電 題:對話BBC《行星》製片人:科學的故事永遠「未完待續」  中新社記者 劉旭  「從銀河系和恆星的角度來說,太陽系中的行星,不過是陽光偶然掠過的一顆沙粒。但是40多億年來,這些微塵之上卻寫就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壯麗詩篇。這是關於行星誕生和消亡的故事。」
  • 「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土星(Saturn)
    前一期,我們介紹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專題-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木星(Jupiter)這一期,我們繼續向外航行,來看看太陽系的第二大行星Saturn圖片版權(By Giorces - Own work, CC BY 2.5)數據:土星是太陽系第六顆行星
  • 星辰腕錶推薦|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仰望夜空,深邃的黑色天空鋪陳著璀璨的銀河,包羅著星辰萬象,試問誰能抵抗住這片星辰大海的神秘魅力?如果說能徵服這星辰大海,將它復刻在腕錶之間,以精湛的工藝把引人遐想的浪漫星空留在錶盤裡,這樣的星空腕錶窺視一眼便叫人心跳加速!今天,就跟著小編來一睹幾款美輪美奐的星空腕錶的尊容吧!
  • 太陽系中光環最龐大的行星——土星
    我知道,土星在300多年以前的確是太陽的邊界。這和上面談到的金木水火土,土排在了最後正好吻合。如果把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的話,土星是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在天王星沒發現之前,土星就是太陽系的邊界,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 八大行星近照|夜空中的那些璀璨星辰
    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八大行星特指太陽系的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八大行星
  • 有了這個網站,今晚坐在家裡就能看「土星衝日」
    」的天文景觀,所謂「土星衝日」,是指土星、地球、太陽這三個天體的位置剛好處在一條直線上,且地球位於土星和太陽之間,這個時候的土星距離地球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觀測土星的絕佳機會。不過想要觀測土星的話,首先需要在滿天繁星中找到土星才行,如果對天文不太了解,無法找到土星的準確位置,可以試試在「stellarium」這個網站的幫助下,找到天空中的土星。
  • 為什麼土星有行星環,而地球卻沒有?原來它被月亮「吃掉」了
    行星環是指圍繞行星旋轉的物質構成的環狀帶,而一說到行星環,就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土星的圖像,土星常常被認為是太陽系最美麗的行星,因為它有一個龐大而多彩的行星環。為什麼土星會有行星環呢?對於土星的行星環,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形成說法,但科學家推測,這環狀物質可能是彗星、小行星和較大衛星相撞後所產生的碎片。
  • 地球為什麼沒有像土星那樣的行星環呢?
    土星並不是唯一一個有環的行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不過和土星環不同的是,它們的還在地球上看不見。在太空船「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索之後,我們才知道了它們的存在。關於它的形成過程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環是由靠近行星的小行星碰撞所產生的石塊和塵埃組成的。土星和其衛星的引力將石塊和塵埃捕捉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環狀物。第二種推測指出當這些行星有微粒和氣體雲形成時,不是所有的微粒和氣體都被行星所採集。換句話說,環只不過是行星形成時的殘留物。現在如果天文學家們可以查出行星環中巖石的年齡,他們就可能證明哪種推測是正確的。
  • 土星環中奇異結構,探索行星形成原理
    太陽系中包含了極大行星,而土星就是其中之一,是比較特別的行星,對於土星的研究和探測各種數據和圖片對於科學家研究太陽早期的活動是十分有幫助的,所以美國科學家通過卡西尼土星探測器對土星以及土星衛還有土星的神秘光環進行了詳細的探測和研究
  • 土星環中的行星歷史
    文章來源:AAS Nova編譯:艾宇熙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編排:葛明紅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圖註:「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環圖源:NASA / JPL-Caltech / Space Science Institute圖註:「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星環近距離照片呈現出由螺旋密度波造成的明暗交錯條帶
  • 身為氣態行星的土星,為什麼是當之無愧的海洋之星?
    一、太陽系行星以太陽為中心,由從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就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固態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則是氣態行星。在四顆氣態行星中,木星和土星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主要成分是水、氨、和甲烷,而太陽的主要構成成分同樣是氫和氦。這充分說明木星和土星,保留著太陽系最原始的構成成分。
  • 哈勃拍到土星夏季美景,行星環清晰可見
    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日前公開一張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於7月4日拍攝到的超清晰土星照片,呈現了其北半球夏季的風貌。當時這顆巨大的行星距離地球有8.39億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