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Focus:聚焦新冠肺炎診斷

2021-03-06 FutureScience

2021年伊始,新冠肺炎疫苗開始紛紛上市,這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戰勝疫情的曙光。然而,疫苗項目的接種和最終生效均需要時間。在此期間,對希望控制疫情的國家而言,保持社交距離和新冠肺炎診斷技術仍是主要的防控手段。

本期「In Focus」關注的主題是新冠肺炎診斷問題,由Zymo Research提供支持。BioTechniques(《生物技術》)在本期In Focus中探索了現有診斷技術的優勢,考察了不同檢測方法(包括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抗原和抗體檢測)的優缺點。本期In Focus強調了選擇診斷技術時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例如檢測值的限制),旨在幫助研究人員和對此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了解如何在各類不同情況下,選擇最合適的診斷技術。

👐點擊視頻,了解新冠肺炎診斷👐

💡

以下是摘自Spotlight版塊的3篇最受歡迎的文章:

Talking Techniques系列播客 | 新冠肺炎診斷:您會選擇哪種檢測方法

RT-PCR、抗原和抗體檢測;它們分別面向不同的細分領域,並且都有缺點。但這些檢測方法之間主要有什麼區別?選擇正確的新冠肺炎檢測方法時需要考慮哪些關鍵因素?

在本期由Zymo Research提供支持的播客中,Tristan Free就檢測方法開發問題與高級科學家Paolo Piatti進行對話,以便對上述問題作出回答。無論您是一位關心此問題、希望尋找最佳檢測方法來指導自己行為的普通讀者,還是一位想知道需要在自己的實驗室中裝配哪些檢測系統的研究人員,您都可以在本期播客中找到答案。

如果您正在尋求在自己的實驗室或診室中實施新冠肺炎檢測,您需要了解這裡都存在哪些陷阱,以及如何去克服與之相關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如何選擇合適的檢測技術、監管要求、缺乏用於檢測驗證的臨床樣本、缺乏檢測試劑和儀器、試劑不兼容問題以及作為一個檢測供應商如何在競爭激烈、日新月異的市場上站穩腳跟。

您將在這份由Zymo Research推出的新冠肺炎檢測快速指南中,找到所有這些挑戰的解決方案以及其他更多內容。

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和流感病毒RNA的逆轉錄環介導等溫擴增(RT-LAMP)檢測方法

作者Yinhua Zhang和Nathan A Tanner介紹了一種增強型LAMP檢測方法,該方法能夠檢測多個對象,包括SARS-CoV-2和流感,從而提高檢測量。

相關焦點

  • 智能醫生的締造者 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
    來源:鳳凰網綜合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各疫區本就處於飽和狀態的醫療系統增加了巨大的壓力。多年來致力於用先進科技解決民生問題的推想科技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調集主創團隊,多方奔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特徵,推出了新冠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為醫生提供了早期預警、快速篩查、鑑別診斷、病程進展分析等功能。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首先我們要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這非常重要,因為在醫院裡不僅是呼吸科,其他科室也會碰到相關的病例,這就需要大家了解新冠肺炎,這樣才能減少漏診的情況。其次,我會介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
  • 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快速診斷技術出現
    這一診斷工具大概需要45分鐘就能給出結果,準確性與傳統的RT-PCR檢測相當。  之前的疾病大流行告訴人們,快速且易獲取的檢測方法對於實現有效的公共衛生響應很重要。然而,目前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往往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出結果。
  • 570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選題分析(上)
    其中,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7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圖解新冠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學生讀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各類人員心理防護實用手冊》《方艙醫院藥師工作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防治指南》《鍾南山團隊抗疫防治集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肺部超聲檢查診斷規範》;湖北人民出版社5種:《封城紀事》《武漢保衛戰》《立春的味道》《敬畏自然——生態視角下的戰「疫」哲思》《抗疫鬥爭與中華民族精神》;長江文藝出版社
  • IgM陽性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嗎?這個你一定要知道!│熱點聚焦
    但在最近醫院組織做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同樣也是當醫生的母親被檢測IgG陽性,IgM陰性。她們全家人也都做抗體檢測,其他人的新冠病毒IgG和IgM均陰性。也就是說,全家人只有她母親出現IgG陽性。 那麼,她母親真的就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嗎?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抗體檢測可否完全取代核酸檢測?
  • CT在新冠肺炎診斷治療中起什麼作用?上海「指導意見」說清了!
    亮點一:明確鑑別診斷 CT的價值首先體現在鑑別診斷上。臨床上不乏有CT檢查情況嚴重但核酸檢測呈陰性的患者,這時候就需要結合CT通過綜合分析進行診斷。「CT可以幫助醫生迅速判斷患者是否有肺炎,其範圍和程度如何、處於哪個期等等。」王培軍說,新冠肺炎需要與其他病毒性肺炎、非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鑑別。
  • 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兒童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3月3日上午11點,武漢兒童醫院與大冶市人民醫院通過遠程連線,為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兒展開多學科會診。遠程仔細了解病情和檢查結果後,武漢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丁豔、CT/MRI影像醫學中心主任彭雪華、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鵬三位專家給出治療方案:建議完善肛拭新冠核酸檢測,患兒還合併流感病毒、支原體感染等其他病原感染,可以繼續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提醒醫生注意監測孩子血常規、肺部CT等,隨時關注病情變化。
  • 《柳葉刀》:糖尿病與新冠肺炎感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在全球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的患者中,研究人員發現有20%至5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證明了糖尿病是與新冠肺炎感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的基礎疾病之一。 根據新冠病毒嚴重感染地區的流行病學觀察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及其他國家衛生中心和醫院的報告顯示,糖尿病患者死於COVID-19的風險比沒有糖尿病的患者高出50%以上。
  • 施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檢測的意義、問題與對策——阻擊新冠...
    我將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討: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的診斷標準;核酸檢測在新冠肺炎確診中的價值與意義;核酸檢測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核酸檢測的應對策略與發展方向。
  • 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被揭示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全病毒長...
    北京時間9月14日,李蘭娟院士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最清晰的3D病毒模型。
  • 施毅教授:17處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更新要點解讀!
    幾天後 (2月11日) ,世界衛生組織 (WHO) 也定義了新疾病名稱——2019冠狀病毒病 (COVID-19) ,不稱為「肺炎」而稱為「病」,與此次疫情中很多輕症患者沒有肺炎有關,「病」的概念更為全面和恰當。
  • 一文讀懂,基因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二、基因技術在新冠肺炎中的作用1.基因技術,可以追尋新冠病毒的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呈球狀,直徑約為100nm~160nm。基因組是一條單股正鏈RNA,長度約為3萬個核酸,屬於基因組最大RNA病毒之一。後來,新冠病毒的數據被中國科學家首先上傳到了國際上共享的數據平臺,初步將不明原因的肺炎與新型冠狀病毒鎖定在一起。通過NGS病原體測序的信息資料庫比對,病原體鎖定結果只要3天。新一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在鎖定病原體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 舊藥新用:法匹拉韋獲或加速新冠肺炎清除
    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藥物專班組長張新民表示,法匹拉韋(法維拉韋)的安全性好、療效明確、藥品可及;日前,「法匹拉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2000029600)」結果出爐,提示法匹拉韋可能通過加快病毒清除,達到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展的療效,進一步證實了法匹拉韋的治療功效。
  • 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原標題: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 科學統計新冠肺炎病亡人數有多難?
    國際戰「疫」行動據英國《自然》網站近日報導,來自多個國家、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嘗試通過科學嚴謹的研究方法,統計新冠肺炎致死人數。早在今年3月,歐洲和北美國家開始對新冠肺炎病亡人數進行統計時,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人口統計學家已認識到,有關新冠疫情的數據統計會存在問題。在正常情況下,冬季也會存在流感患者死於肺炎的情況。此次新冠肺炎病理更為複雜,感染人群更為龐大,從診斷、統計到公布的每個環節都面臨更大困難。今年3月和4月,美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死亡人數表明,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要多於新冠肺炎致死的人數。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同一天,輝瑞製藥帶來了新冠疫苗的好消息,他們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開發新冠mRNA疫苗能有效阻止90%的感染。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然而,大約一半的患者入院時沒有發熱,表明發熱不能作為篩查的唯一診斷標準。事實上,淋巴細胞減少在病情嚴重的患者中較為常見且更為嚴重。此外,兒童不能對新冠病毒免疫,大多數患病兒童的家人有近期感染史。
  • 重慶啟動第二批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專項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張亦築)2月25日,市科技局發布消息稱,我市第二批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專項已正式啟動實施。此次啟動的24個項目主要圍繞新冠肺炎快速篩查與診斷、救治與康復技術開發、應急藥物與疫苗研發、應急設備研發、疫情監測與預警等方面展開,單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 金基德因新冠肺炎去世
    金基德因新冠肺炎去世 2020-12-11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
    就在這場雲端峰會召開之前,Swami Sivasubramanian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的署名文章,其中詳細闡述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如何在攻克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又是如何助力人類應對共同的挑戰,全文如下: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
  • 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這個投機取巧的敵人不能忽視
    為了應對2019年底出現的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目前各地正緊張有序開展抗「疫」工作。根據以往經驗,在這一階段,真菌感染的風險也不容忽視。,並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真菌感染進行嚴密監測[3]。侵襲性真菌病每年導致大約150萬人死亡,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抗真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