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兒童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3月3日上午11點,武漢兒童醫院與大冶市人民醫院通過遠程連線,為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兒展開多學科會診。

患兒反覆發熱 專家遠程會診

10歲男孩小明(化名)是黃石大冶人,1月11日,他開始出現低熱,體溫一直在37.5℃徘徊。2月18日,因「間斷低熱一周」,家人將他送到當地醫院住院治療。肺部CT提示,左肺下葉有斑片狀磨玻璃影,之後三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都呈陰性。經治療,小明仍有間斷低熱,體溫一直在36.7℃-37.8℃之間波動。當地醫生拿不準,向武漢兒童醫院求助,申請遠程會診進行甄別。

「還要完善哪些檢查?一直有低熱症狀,是否要調整治療藥物?」大冶醫生想通過這次遠程會診明確該名患兒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遠程仔細了解病情和檢查結果後,武漢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丁豔、CT/MRI影像醫學中心主任彭雪華、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鵬三位專家給出治療方案:建議完善肛拭新冠核酸檢測,患兒還合併流感病毒、支原體感染等其他病原感染,可以繼續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提醒醫生注意監測孩子血常規、肺部CT等,隨時關注病情變化。建議通過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檢測進一步明確,如果當地無法查,可以考慮送標本到武漢查。

家長有「心病」專家單獨「開方」

據了解,小明所居住的村莊裡,沒有確診和疑似病例,僅媽媽1月16日從河北出差返回時,中途曾在武漢轉車,對於小明被診斷為疑似新冠病毒肺炎,家長十分疑惑。彭雪華主任解釋,患兒的肺部影像和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從片子上看稍顯不同,他的左肺下葉胸膜下有毛玻璃樣改變,符合新冠病毒肺炎的特徵,加上家長曾途經武漢,有流行病學史,因此專家們建議醫生和家長不能掉以輕心,還是有必要明確。

自從孩子被隔離治療,家長焦心不已。陳鵬醫生專門和家長溝通交流,寬慰家長不要過於恐慌,對病毒認識要科學、理智。「如果家長情緒積極,不斷給孩子鼓勵,對孩子的治療也是有幫助的。安心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康復出院。」聽了醫生的一番話,家長焦慮的心情得到緩解。

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兒童作為特殊群體的存在,更是重點的防護對象、救治對象。武漢兒童醫院作為湖北省兒童醫療中心、湖北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又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兒唯一定點救治醫院。此前,由該院疫情防控指揮部組織內科專家劉智勝、尹薇、陸小霞、張芙蓉等參與編寫的關於《湖北省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建議》,已與湖北兒科醫療聯盟內186家成員單位共享,供兒科醫生識別、診斷和治療參考。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劉坤)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冶兩地「空中」會診,共同給疑似新冠肺炎患兒把脈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 大冶疑似新冠肺炎患兒反覆發燒,為給他「把脈」,3月3日上午11點,武漢兒童醫院與大冶市人民醫院通過遠程連線,進行了一次空中多學科會診。(圖為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討論患兒肺部影像 通訊員郭林攝)患兒是10歲男孩小明(化名),因為持續低燒,2月18日到當地醫院看病,肺部CT提示,左肺下葉有斑片狀磨玻璃影,之後3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都呈陰性。經治療,小明仍是間斷低燒,體溫最高37.8℃。孩子疑似新冠肺炎,還要做哪些檢查?
  • 守衛紅岸 逆行武漢——齊醫附一院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一直奮戰在富拉爾基區疫情防控最前線。院方把疫情防控作為當下的首要任務,堅決嚴防死守,守衛紅岸。他們發揚白求恩精神,千裡馳援逆行武漢,奔赴救護前線。
  • 行業|新冠疫情會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嗎?
    武漢封城,全國抗疫,病毒全球蔓延……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新冠疫情會得到更好的控制嗎?未來,AI是否能成為預測、診斷疾病以及疾病數據管理的好幫手?這次新冠疫情又是否能成為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 健海科技新冠肺炎風險人群AI追蹤平臺  二、普及醫療器械、推動遠程會診,打破超級醫院虹吸效應醫療水平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儀器的發展,甚至可以在醫療行業中起到突破瓶頸的作用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挽救新冠肺炎康復期主動脈夾層患者
    3 月 30 日下午,剛完成手術的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瀟對患者家屬說,聽到這個消息,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剛剛完成的是一臺「特殊」的急診大血管手術,雖然與以往動輒七八小時的手術相比,這次手術的時間要短一些,但是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對亞心醫護人員都是一次嚴峻考驗。
  • 疾控中心團隊論文:中國肺炎患者的新冠病毒
    2019年12月,一群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被發現與中國武漢一家海鮮批發市場有關。【研究方法】病毒的診斷方法收集了4例下呼吸道樣本,包括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均來自於2019年12月21日或之後在武漢確診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這些患者在接近臨床表現臨近時曾在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過。收集7例北京醫院已知原因肺炎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標本作為對照。
  • 重慶啟動第二批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專項
    平臺中有各種檢測和醫療設備,具備5G通信,可滿足檢測數據傳輸、遠程會議討論和遠程手術會診。目前,項目團隊已經在進行總體方案設計和汽車底盤選型、部分醫療設備選型等工作。據悉,自1月24日啟動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專項以來,首批項目在疾病診療、快速檢測、抗體研製、流行病學研究等領域已初見成效。
  • 最新研究:新冠患者生精細胞上發現病毒!或可通過性傳播?JAMA:病毒...
    來源:21新健康據《科創板日報》3月28日報導,瑞金醫院院長寧光在「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與防治實踐研討會」上透露,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生精細胞上發現有病毒侵蝕,性傳播可能也是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 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這個「溫州唯一」都經歷了什麼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接受表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團隊作為溫州唯一先進集體,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獨家|武漢一線醫生解讀治癒者「復陽」:新冠病毒會變成B肝或C肝...
    其中湖北新增17例,均為武漢病例,較前一日減少19例;湖北除武漢外連續5天零新增。隨著更多患者治癒出院,大眾對於這次疫情的後續發展越發關注,而個別治癒病人「復陽」也讓人對這種病毒疑慮重重:為什麼有患者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呈陽性?新冠病毒以後會不會變成像流感或B肝、愛滋病一樣的病毒長期留存在人體內?
  • 新冠病毒已變種,但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源於武漢
    近日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了英國與德國科學家共同的撰寫的有關新冠病毒肺炎變種的報告,該研究採用一種數學網絡算法,通過錄入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所有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出三種新冠病毒毒株,根據其構成胺基酸不同主要分為A、B、C組。
  •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新冠病毒溯源背後,尋找自然界的病毒值得長久堅持
    今年年初,這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中心主任曾一度處於輿論漩渦裡,而今在中關村論壇的聚光燈下,她再次講述起病毒溯源背後的故事,和這份工作背後的意義。與新冠病毒的第一次相遇石正麗回憶起她與新冠病毒的第一次正式「碰面」是在2019年12月30日晚上。
  • 全國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西安康復出院!
    這一切是西安66歲新冠肺炎患者所經歷的94天前的2月5日,這位66歲的老人因新冠肺炎住進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入院後51小時,病情急轉直下,快速進展到重型直至危重型。由於病情重,老人使用了ECMO運轉49天,是我國目前康復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時間最長的患者。救治過程中,兩次更換ECMO核心部件膜肺(人工肺),一次更換血泵(人工心臟),先後因心率失常、氣胸、出血、休克感染6次被醫護人員從死亡線上將她拉了回來。
  • 【新華網連線武漢】神經內科專家張熙回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關心 劉廈)近日,北京地壇醫院首次報告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病例。新冠病毒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什麼危害?會引發其它臟器損害嗎?【新華網連線武漢】本期邀請到軍隊前方專家組成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老年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熙,對相關問題進行闡釋。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D614G病毒變體提高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很快成為主導毒株。D614G被認為通過微調棘突蛋白的結構,導致B細胞識別病毒的免疫原性喪失。
  • 新冠患者「復發」有三種情況?武漢醫生建議分類施策
    導讀專家呼籲,針對復陽現象,要結合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病情程度等因素進行分層管理,細化出院策略武漢一線醫生發文稱,大量病癒患者出院,部分患者出院後出現再次發熱、核酸檢測陽性的現象,原因多種,既與患者基礎帶病相關,也有臨床治療、核酸採樣等原因。多名臨床醫生提醒,新冠病毒狡猾,目前對其認識尚不夠全面。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
    就在這場雲端峰會召開之前,Swami Sivasubramanian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能為抗擊新冠肺炎做些什麼?》此前加州 Chan Zuckerberg Biohub(陳·扎克伯格生物中心)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模型來預估未被發現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數量及其對公共健康的影響。研究覆蓋了全球12個地區。通過運用機器學習技術並與AWS診斷開發計劃合作,他們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來量化未被檢測到的感染者,即通過分析病毒在人群中傳播時如何變異從而推斷有多少被遺漏的感染者。
  • 第455醫院網絡遠程會診救治胰腺癌晚期患者
    來自西藏自治區八宿縣吉達鄉的患者多吉雖然是一名胰腺癌晚期的患者,但能夠與遠隔千山萬水的上海專家「面對面」的視頻諮詢,又使她對生活有了一絲希望。7月21下午,第455醫院應八宿縣醫院的請求,建立遠程會診視頻連線,幫助診治一胰腺癌晚期患者。醫院肝膽外科蔡珍福主任、心內科樊濟海主任、消化內科熊偉民副主任等,通過視頻了解到患者詳細情況後,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措施。
  • AI輔助醫療診斷 遠程會診挽救數百生命
    目前益體康All in AWS,特別是利用AWS構建AI遠程醫療服務,輔助基層醫療機構實現遠程在線心血管疾病的會診和診斷。益體康產品   心電會診挽救數百條生命   眾所周知,出現心梗等突發狀況,如果發現及時、救治得當,是可以救命的。
  • 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回應新冠病毒相關問題稱,「武漢病毒所最早是...
    文 / 浚濱2020-05-24 09:43:26來源:FX168 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回應新冠病毒相關問題稱,「武漢病毒所最早是在去年的12月30號才第一次接觸到(新冠病毒),當時還是叫不明原因肺炎的臨床樣本……在這之前我們是完全沒有接觸過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裡起源的?
    源頭不一定在武漢由於這次新冠病毒是2019年冬天從武漢流行起來的,而且最初不少患者都和武漢地區的華南海鮮市場有過密切接觸,因此一直以來的一個主流認知是,這種病毒的源頭就在武漢,就在華南海鮮市場。在新冠病毒剛開始流行的2019年,武漢地區的醫生們根據患者的生活軌跡,推斷出「這種疾病大概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係」。這當然是很合理的推測。這個推論對於他們準確和及時地認識到這種全新疾病的存在,有很大的幫助。這不難理解。新冠肺炎的症狀本身並不特別典型,不容易和其他的病毒性肺炎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