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在這塊土地上居住著彝、漢、藏、回、蒙等10餘個民族的群眾,總人口512萬。千百年來,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燦爛輝煌的彝族文化,秀美的自然環境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然而,曾幾何時,由於多種原因,這裡卻成了毒品重災區,毒品成為涼山脫貧的一大攔路虎。
「毒品問題影響涼山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禁毒攻堅是打贏涼山深度貧困精準脫貧硬仗的重大政治任務、戰略任務。」涼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長、公安局局長周述如是說。
以打殲滅戰態勢推進禁毒人民戰爭
2016年以來,涼山州各地、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公安部和省委關于禁毒工作的各項部署要求,堅持把禁毒工作作為事關涼山同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大事來抓,始終保持對毒品「零容忍」,重拳肅毒、綜合治毒,以打殲滅戰態勢推進禁毒人民戰爭,積極探索禁毒工作新模式,深入推進「毒品治理·涼山行動」,將禁毒工作明確定位為「黨政重要、政法首要、公安中心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制定出臺了《黨政幹部禁毒工作獎懲問責實施辦法》等13個配套文件;將禁毒治毒納入脫貧攻堅同步推進,建立完善州、縣、鄉鎮、村四級「責任鏈條」;將督查問責貫穿禁毒工作全過程,對毒情嚴重的60個重點鄉鎮實行掛牌整治,先後對6個重點縣(市)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提醒,對工作滯後的10個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予以撤職、免職,對30名村幹部進行誡勉談話或免職,同時對130個先進集體、299名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在布拖縣,縣長羅古阿吉告訴記者,布拖是涼山的毒品重災區,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四川省、涼山州系列決策部署,保持高壓態勢,重拳肅毒、重典治毒。
布拖縣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雙掛帥的禁毒指揮部,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每季度專題研究一次禁毒工作,每年召開一次全縣禁毒工作大會,30個鄉鎮、58個縣屬部門、190個村層層籤訂責任書。縣禁毒委對全縣各項禁毒工作牽頭總攬,成員單位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堅持相互配合、無縫銜接,有效利用各自職能屬性,在禁毒防艾宣傳教育、違法犯罪打擊查處、涉毒行為監督管控上互動互聯、齊抓共管。在全縣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禁毒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社會治安逐年好轉,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逐年提升。在2018年12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全國禁毒重點整治示範創建暨宣傳教育工作會議上,布拖縣禁毒工作得到國家禁毒委的充分肯定。
境外「拔釘子」,國內「大協作」
涼山州公安局堅持禁毒「中心警務」,一手主抓公安緝毒,一手主導禁毒社會化工作,深入開展禁毒攻堅三年行動。為有力震懾毒品犯罪活動,涼山州堅持「打頭子、堵路子、端窩子、斷根子、收票子」理念,創新緝毒破案組織形態,實行全警合成作戰和州縣區域捆綁作戰,實現由「抓馬仔、繳毒品」向「挖毒梟、摧網絡」轉變。特別是針對藏匿中緬邊境一帶的涼山籍毒梟,全面發起境外「拔釘子」行動。在公安部交辦的「5·24」專案中,涼山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144名,繳獲毒品71千克,在緬甸小勐拉、佤邦等地抓獲跨國販毒團夥幕後組織者、骨幹成員7名。
與此同時,為有效遏制外流販毒突出問題,涼山公安機關實行「走出去」戰略,積極與15個省份的26個市開展協作,在廣東、新疆等地建立涼山籍外出務工人員異地管理服務工作站,派出17支工作隊常態化開展對口整治。涼山的這一做法得到了省禁毒委、省公安廳以及國家禁毒委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動了涼山毒情形勢好轉。
「綠色家園」裡的自由生活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一個熱詞,「綠色家園」。
涼山州綠色家園坐落在離鹽源縣縣城20餘公裡的地方。記者來到綠色家園,看到大門外道路正在拓寬,附近正在開展基礎建設。當地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都是綠色家園建設工地。為解決吸毒人群蔓延範圍廣,吸毒致病、致貧現象嚴重的問題,綠色家園應運而生。
綠色家園包括8個戒毒康復社區、1個公安強制隔離戒毒所和1個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總投資近18億元。2017年11月,綠色家園中第一個社區「語錄塔」社區投入使用,至今已接收戒毒康復人員2800餘名。這些戒毒康復人員主要包括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後被責令接受社區戒毒康復的人群和初次吸毒成癮被查獲並責令社區戒毒的人群。綠色家園戒毒康復社區為他們提供戒毒康復場所、就業崗位,令其通過勞動養活自己,矯正價值觀,創造人生價值,反哺家庭。
戒毒康復人員李某告訴記者,她家住在會理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縣城開了一家服裝店,第一年就賺了30餘萬元。因為經常到雲南昆明、四川成都等地去進貨,交友不慎被引誘沾上了毒品,生意也不做了,服裝店轉讓給了別人。2004年,李某因吸毒被公安機關查獲,反覆戒、反覆吸,花光了家裡的錢,自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2017年,李某進入綠色家園後,社區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派出所民警用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態度感染著她和其他戒毒康復人員,讓她們從「心裡排斥戒毒」轉為「心底自願戒毒」。綠色家園的社區有宿舍區、醫療區、購物區、家屬探訪區等,桌球場、籃球場等也是一應俱全。李某下班後經常和大家一起運動、唱歌,生活得很愉快。「我在生產車間當上了小組長,工資裡省下來的錢還能寄給家裡。」李某說。
綠色家園只是涼山州禁毒工作的一個側面。涼山州公安局禁毒局副局長趙平麗介紹,為破解難點,涼山州大力推進「1+15+N」戒治康復場所建設,其中的「1」就是涼山州綠色家園,「15」是涼山州所轄15個縣(市)正在建設的小型綠色家園,「N」就是各縣(市)的街道、鄉鎮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涼山州綠色家園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4個縣(市)的小型綠色家園能集中接收5400餘名戒毒康復人員,依靠街道、鄉鎮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進行管控、幫扶。
「我很榮幸為大涼山脫貧攻堅獻青春、灑熱血」
在涼山州,如今活躍著一群來自外地的年輕人,他們是四川省委、省政府2018年6月從全省各系統選派來的5700餘名幫扶幹部。他們深入11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開展為期3年的對口幫扶工作。記者在布拖縣採訪時,見到了幫扶幹部熊中華。熊中華是武勝縣公安局民警,2018年6月被選派到布拖縣烏依鄉當禁毒專職副書記。他說,上任伊始,第一次走訪幫扶對象時,那些充滿著期待的目光讓他備受感動,至今難忘。烏依鄉地處大山深處,為儘快進入角色,他爬山涉水,先後30餘次深入全鄉4個村進行摸排。
烏依鄉屬於高寒高海拔山區,經濟條件極其落後,許多戒毒康復人員需要外出務工,但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在異地經常遇到尿檢難的問題。熊中華就打電話請求公安機關提供幫助。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他為外出務工人員出具了《請求協助尿檢函》,並以鄉裡的名義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致各地公安戰友的一封信》,請求外地公安機關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幫助。熊中華很自豪地說:「布拖縣禁毒委有關負責人看到這兩份信函後,專門請人設計製作了信封。外地公安機關同志看到務工人員遞上的信函,都很痛快地給予幫助。」
因工作出色,熊中華先後多次被涼山州、布拖縣禁毒委通報表揚,並在2018年全州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被布拖縣委、縣政府評為「2018年度優秀禁毒專職副書記」。
「我很榮幸為大涼山脫貧攻堅獻青春、灑熱血。」熊中華說。
在涼山州還有很多像熊中華一樣為涼山禁毒脫貧三年攻堅戰默默奉獻的外地青年幹部。涼山禁毒,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