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取名意境高遠,劇中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縷串珠可謂精深難測,該劇的思想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可謂莫衷一是。
看完二十四集回頭梳理:從芮小丹投向丁元英心靈與肉體的愛戀到丁元英為紅顏知己創造神話。
從芮小丹悲壯之死到丁元英在林雨峰的槍口面前鎮定自如,每一位觀眾都會感到心靈的震撼;從馮世傑、葉曉明、劉冰退股到劉冰跳樓自殺,自然引起我們對殺富濟貧、公平正義、道德價值等觀念的思索;
從芮小丹審訊王明陽時對天堂、地獄、聖經、窄門的心靈對峙到丁元英與智玄大師對真經、法門、悟道、修行的對流,特別是「神即到,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貫穿全劇,我們會陷入對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沉思。
丁元英面對智玄大師說:「晚輩無意評說道法,只在已經緣起的事情順水推舟,借英雄好漢的嗓子喊上兩聲,至少不違天道朝綱」。
因此,首先要了解對天道的一般性闡釋。丁用兩句話闡釋天道:「天是道,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兩句話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方面,是丁元英的思想、理智的概括。
何謂「天道」?
「天道」是中國哲學術語,原指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現象和過程,唯心主義者認為天體運行是神的意志的體現,如《書:湯浩》:「天道福善禍淫,降災與夏」;唯物主義者則認為天體運行是一種不體現任何意志的自然現象,如王充《論衡.遣告》:「夫天道,自然也,無為」。
由上列解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把基督、道、佛三教融合到一起,它闡釋的「天道」包涵兩方面內容:
一方面「天道」是指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這是唯物主義的;
另一方面「天道」是指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神的意志,這是唯心主義的。唯物與唯心的結合就是二元論。
用天道的兩方面意義來理解丁元英的吶喊所折射的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及丁元英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是順理成章的。
《天道》這部電視劇是我反覆觀看,都不厭煩的一部電視劇,它為什麼這麼吸引我呢?因為在我每一次的觀看後都能讓我陷入極深的思考中,而且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悟。總能給的人生找到一條出路,讓我的精神得到一個更高的升華。
只是相比較電視劇,比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刪減掉了一些最精彩的部分,所以,翻閱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也是我一直在做的。
這部小說和電視劇的作者編劇都是作家豆豆一人擔當,只是為了迎合播出所以電視劇做了一些刪減,如果大家想直接看到一個完整的《天道》,了解一個完整的丁元英思維,那就可以閱讀一些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而且豆豆除了《遙遠的救世主》,還有其他的兩部作品,統稱為「豆豆三部曲」都是十分經典的作品,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