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最後去了哪裡?他為何要離開古城

2020-11-23 動物遊記

《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作品,富有特色的是主要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它又是一部披著愛情的外衣,實則展現同一文化屬性下不同人性的故事。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因此決定了自己去往的方向,丁元英也不例外。要想知道丁元英最後去了哪兒,還得先索隱索隱他去過哪兒。

一,他去過王廟村討論過「天堂」

王廟村是他扶貧和驗證文化屬性的幫扶點,在王廟村他遇到了一個基督教的鄉村神父,與丁元英討論了天堂,問他:「兄弟,你信不信有天堂,到時候我們都上天堂了,就你沒去,你啥滋味?」丁元英靜靜聽著,沒有說話。

接著牧師又追問了一句:「丁先生,你應該回答兄弟這個問題。」

丁元英說:「如果是駱駝穿針的天堂,我敬仰他們,因為我做不到。」

可見,丁元英的回答是多麼巧妙,又深含寓意。對於文化屬性的理解,既敬仰又保留看法。

二,去過五臺山請教過智玄大師

去五臺山的目的,是遇見到了「殺富濟貧」的結果,希望減少因自己的巧善而造成的惡果。智玄大師的話也耐人尋味:「投石擊水,不起浪花,也泛漣漪。」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獨立存在,都會有得有失,整體上還是平衡的。這是事物發展的道理,也是命運的起伏。

智玄大師的話看似簡單,實則意義深長耐人尋味,也在暗示丁元英,既然已經有了「殺富濟貧」這個念想,不妨走下去,沒有必要想太多,在世間做事,哪有不沾紅塵的道理。

丁元英從五臺山回來後,得到了自我寬恕的理由,更加堅定了自己對文化屬性的論斷。

三,去過耶路撒冷感受過信仰的最高洗禮

芮小丹不遠萬裡到耶路撒冷去見丁元英,是丁元英的主意,認為她需要感受宗教,選擇耶路撒冷是最合適的地方。還有人都需要懺悔,懺悔的目的就是給靈魂找一個清淨的地方,而芮小丹在耶路撒冷的行為,沒有懺悔、沒有入定、沒有入禪,更沒有悟出天道的真諦,給她繼續堅持做自己的事直至死亡留下伏筆。

那麼芮小丹去世後,已經得道的丁元英會去哪兒呢?

他可能暫時出家了。

理由有二點。

一是,他和智玄大師有約定,丁元英去五臺山約見智玄大師時,大師把修改過的九字上闕詞送給丁元英,並說道:「貧道與失主的一闕之緣今日圓了上闕,貧僧九字不實之處還望施主修正。下闕貧僧不改了,留半闕緣待續……」再以芮小丹為道看詞的上闕,可見智玄大師改得很有見地,作為丁原因來講,完全有理由去續這半闕之緣。

二是,他思想上有選擇,故事看似一個扶貧過程,實則也是一個修道者在古城求道的歷程,丁元英已經完成了修道的過程,所以下一步無非兩個方向:或出世,或入世。

結尾雖然沒說丁元英去了哪裡,但古城是儒學思想的代表地,而如家講究的是入世,所以他選擇了離開。

如果你對以上圖書感興趣,點擊卡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天道》裡的大智慧,丁元英為何要騙劉冰?這是一個薛丁格的貓
    劉冰縱身一躍那一幕,多少人表示不解,畢竟此時的劉冰並未走到絕路,雖然旁白裡給了我們答案:「他知道,只要從這裡往下一跳,他就解脫了,從此再也沒有痛苦和自卑,再也不用去面對孤獨、恐懼和無所歸依。」但這樣的理由並不能說服所有人。
  • 《天道》丁元英真的是沒有錢?為何要給植物人父親拔管放棄治療?
    《天道》有這樣一個含有爭議的劇情,對於真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會面臨「道德和責任」的抉擇時刻。隱居古城的丁元英突然接到了妹妹丁秋紅的電話,說父親腦溢血住院了。丁元英二話沒說立刻飛回了家,加上大哥,兄妹三人一同來到醫生面前,病情很不樂觀,能救活的希望不大,既是救活,基本也是植物人。這是醫生給的診斷。
  • 《天道》:丁元英為何執意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原來也是用心良苦
    ——《天道》-01-丁元英最初提出要讓芮小丹去耶路撒冷,是兩個人在一起吃火鍋時,丁元英問芮小丹:去過國外哪些地方,芮小丹聊了自己的幾次出國經歷,這個時候丁元英便給芮小丹一個「建議」,希望她探親返回的時候,拐個彎到耶路撒冷看看。當時丁元英說了這樣一段話:「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聖地,真主上帝和耶穌都在了,有條件還是應該去看看,增長點見識。」
  • 透過《天道》說能量層級,你知道丁元英的能量層級是多少嗎?
    歡迎關注右上角的「坐井觀天象」,一起交流更多天道思維。《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為什麼能令那麼多的讀者成為發燒友?改編後的《天道》電視劇又為什麼讓人看了無數遍而欲罷不能?這裡沒有酷炫的特效,也沒有匪夷所思的劇情和震憾的視覺效果,但為何又引起了一種現象級了?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的。
  • 《天道》:肖亞文正式掌管格律詩公司後,為什麼首先要開除劉冰?
    丁元英也知道,肖亞文接管公司後肯定會開除劉冰,出於心軟,所以給劉冰留下一個空白的檔案袋,目的也是不想讓劉冰丟了工作。他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明白芮小丹一死,肖亞文再也不會聽他的安排了。人間炎涼,人走茶涼芮小丹死了,丁元英已經沒有留在古城的意義了。
  • 《天道》:文化屬性的四種層次,丁元英在第三層,你在哪一層?
    首先文化屬性是由低到高,按著認知去劃分的層次,依次被分為四種層次:第一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層: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層:知道自己知道第四層:不知道自己知道【文化屬性第一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一層的文化屬性的最底層,《天道》中的代表人物是葉曉明、劉冰等等葉曉明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人,機緣巧合下結識了葉曉明,他一眼就能夠看出丁元英是一個高人
  • 《天道》丁元英的智慧:逆向思維、逆推思維、因果律、實事求是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實事求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並且形成獨特的方法論坦然面對人生。一定要站在莊家、散戶、遊資、國家隊,以及文化、制度、生產力等分析,看一個股票就是看一個生命體,有出生、發展、輝煌、落寞、死亡。同樣股票最賺錢就是在發展中投資,在輝煌錢賣出,讓後華麗轉身,資本有資本玩法,個人有個人玩法,邏輯完全不一樣。閒話少說,來正題,《天道》丁元英的智慧:逆向思維、逆推思維、因果律、實事求是。
  • 天道:不想當弱者,首先要拒絕這兩件事
    1、害怕被利用   天道中肖亞文是如何從小北漂逆襲霸道總裁的?她先是利用閨蜜安排高人丁元英住到古城,保持了微末的聯繫。丁元英開始扶貧布局時,肖亞文甘願為其所用,任勞任怨不說事情還辦得忒漂亮,深得高人認可。  當發燒友覺得公司必敗無疑紛紛退股時,肖亞文憑著自己理智的分析,抓住機會入股成為了格律詩掌門人,實現了人生逆襲。  千萬不要害怕被人利用,最可悲的是你沒有利用價值,社會是現實的,你沒有被利用的價值,你就會一文不值。普通人想要逆襲一定要懂得利用人和被人利用。
  • 《天道》:肖亞文正式掌管格律詩公司後,第一件事是開除劉冰
    丁元英知道肖亞文肯定會開除劉冰,所以才動了一念仁慈,給劉冰留下了一個裝上空白紙的檔案袋,目的是讓他用來保住工作。丁元英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他知道,小丹死了以後,肖亞文再也不會聽從他的安排了。
  • 天道:劇中丁元英的一段話,直戳人心,讓人覺悟,值得每個人思考
    提高自己的捷徑就是多讀書,多實踐,閱人無數,要有貴人相助,還要有高人指路!你有沒有這樣一個體驗,某時某刻聽了一位朋友的一句話,瞬間頓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電視劇《天道》中,馮世傑自從聽說丁元英是一位大神,就抓緊機會和丁元英認識,為了王廟村賭一賭。
  • 什麼是真正的「天道」?從五臺山論道,淺談丁元英思想和理智
    電視劇《天道》取名意境高遠,劇中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縷串珠可謂精深難測,該劇的思想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可謂莫衷一是。看完二十四集回頭梳理:從芮小丹投向丁元英心靈與肉體的愛戀到丁元英為紅顏知己創造神話。
  • 天道:丁元英的一番話,卻換來親妹妹的一句,哥你還是一個人過吧
    而《天道》中的丁元英,卻對這個已經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的傳統思想,進行了最離經叛道的攻擊,雖然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很嚴謹的解釋,但他的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家人們,卻始終無法接受他「大逆不道」的行為,並且還對他進行了很嚴厲的譴責和質問。那究竟丁元英都做了哪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才讓自己變成眾矢之的的呢?
  • 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
    最近在重溫十幾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即《天道》,改編自著名作家豆豆的小說《遠方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丁元英,他的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什麼樣的人是精神層次高的人呢?從某些含義上講:精神層次高的人,擁有他自己的一片領地,他可以不依靠外人,也可以有自己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看完《天道》才明白: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2種特質,你有嗎?層次越高越包容柴靜曾經說過,寬容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寬容不是道德,而是理解。只有對事物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理解和欣賞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才會有讚美的思維習慣。
  • 天道裡丁元英的智慧與格局1
    濤哥推薦了電視劇《天道》,已經看了三四遍,令我大受震動! 作者豆豆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女作家,陌生到必須通過百度查到她,而關於她的詞條也只是她的文學作品而已。「這個年代,執著出人頭地並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著出人頭地。」
  • 天道:如何從小白領到格律詩掌門人?用逆推思維來看肖亞文的成功
    相信看過電視劇《天道》的大家對於丁元英的思想以及思維模式,印象相當的深刻,簡直是神人,當數最為厲害的莫過於逆推思維模式。簡單來說,大多數人的思考模式以正面為導向,按順序思考,然後到結果,丁元英卻不是,他以結果導因思維,然後按照順序執行,這正是丁元英的迷人之處。
  • 天道:這世上沒有感同身受,人看待一件事的觀點,取決於他的位置
    當人一旦從危險裡跳出來,他就不再去關注這個事物的危險了,他的目光就會全部落在這個事物的利益上,這就是人。——《天道》一個人會如何看待一件事,是取決一個人處在的位置,如果這個人深陷在利益的漩渦之中,本就對一些風吹草動的危險過於敏感,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很容易做出立馬抽身自保的決策。
  • 《天道》告訴你原因
    在《天道》的電視劇中,每一個人都代表著這個社會中每一個階層的社會人群,而這些人的命運也全由自己的起心動念決定的。所以影片中從農民、投機倒把的人到小商小販,從職員、小型企業家、大企業家、修行達到最高境界的人、活成道本身的人都有描述和展現。整部電視劇完全展示了整個宇宙天道的規則。劇中的每一個人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不由丁元英說了算。
  • 道與術哪個更重要,《天道》裡的丁元英是這樣說的
    關於道與術的討論,由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天道》裡的男主角丁元英是這樣解釋的: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通俗點的解釋就是:如果只有道沒有術,術還通過學習、僱人等多種方式求來!如果只有術沒有道,無論你多麼努力,最終的結果就是止步於術了!
  • 《天道》:要想出人頭地不是學多少知識,而在於這3層覺悟的境界
    而人要做出一番事業來,需要覺悟到3個層面。一、悟到自覺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天道》裡面,芮小丹剛開始認不清自己,但後來遇到丁元英,丁元英敏銳的洞察出了芮小丹的資質,分析出她適合的發展之路。
  • 天道:能夠賺大錢的人,大多擁有這2種思維,生活跟事業都順暢
    《天道》電視劇中,丁元英還沒有來古城之前,肖亞文就給過他評價:此人非魔既鬼,思維與常人完全不同,一起來揭秘一下丁元英的這2種思維。一、換算思維換算思維是什麼?最基本的就是計算的能力,你只需要會加減乘除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