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說得好「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講的就是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的體會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就不要開口去勸別人善良。
可這世界上真的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嗎?我認為是沒有。
一個人生長的家庭、生存的環境,和他處在的位置會影響到他的三觀和格局,即使是同一件事情發生在兩個人身上,處在不同位置的人會有不用的觀點,所以這世上並沒有感同身受,只不過是冷暖自知罷了。
當人一旦從危險裡跳出來,他就不再去關注這個事物的危險了,他的目光就會全部落在這個事物的利益上,這就是人。——《天道》
一個人會如何看待一件事,是取決一個人處在的位置,如果這個人深陷在利益的漩渦之中,本就對一些風吹草動的危險過於敏感,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就很容易做出立馬抽身自保的決策。
《天道》中葉馮劉三人退股一事,正是因為他們所處的位置與丁元英不同,他們在面對風險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為了躲避風險,保住利益所以他們三人選擇退股。
那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人同樣是退股,為何會有三種不同的結局呢?
【葉曉明】
葉曉明是三人之中素質條件最高的一個人,他有技術、人脈、能力,他也是第一個發現丁元英是高人的人,在格律詩出現危機的時候葉曉明選擇退股也是因為他自身文化屬性造成的結果。
葉曉明是音響發燒友,他是三人中最知道林雨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非常崇拜林雨峰,所以當格律詩與樂聖打官司的時候,他所處的位置只能夠看到格律詩對抗樂聖就是以卵擊石,必敗無疑。
葉曉明所處的人生位置自然會影響到他看待一件事的觀點,他無法看透丁元英在格律詩打官司上的安排,是因為他太過自負,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
【馮世傑】
馮世傑退股主要還是受到葉曉明的影響,可以說認識丁元英是因為葉曉明,退股也是因為葉曉明。
馮世傑之所以會退股,是因為他處在位置是為了王廟村的村民著想,當他聽到葉曉明說這場官司必敗的時候,他就開始為王廟村想後路,他只是想要保住王廟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生產鏈。
馮世傑對待退股這件事雖然和葉曉明做出了同樣的決定,但他卻一心為了王廟村,他的位置就和葉曉明不同,所以馮世傑最後的結局是三人中最好的,前途不可限量。
【劉冰】
劉冰的退股是很多人意料之中會發生的事情,因為他的個性和位置最後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他自私自利面對風險當然是會趕緊抽身出來保住自己的利益。
劉冰的位置一直都是一個有點小聰明,沒什麼能力卻總是妄想一夜暴富的人,不僅在退股這件事可以看出,在後來丁元英給他一個保住工作的「內幕文件」讓他好好保存,不要用來威脅別人,他卻依然做出想用文件換取利益的齷齪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三人都退股,劉冰的結局最悲慘,這就是他的文化屬性和位置所造成的的必然結果。
因為,我們不同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性格影響格局、格局影響位置、位置影響觀點,所以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在同一件事情上與其希望別人感同身受提供給你建議,倒不如努力的提升自己,或許能夠有更大的收穫。
《天道》這部電視劇十幾年前播出後就一直被人們奉為「神作」,是因為在《天道》中講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經商的技巧、以及人性和規律,它獨有的「天道思維」向人們展示出人生有無限種可能和精彩。
如果,我們能夠從中將「天道思維」學習到一二,再運用到生活中,無論是儒家、佛學、道家各方面的哲理都能夠讓我們對人生有新的啟發。
想要學習「天道思維」僅僅是靠電視劇《天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從根源下手,從「天道思維」的原著小說下手。
《天道》這部電視劇很經典,但是它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更為經典,你能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智慧和「天道思維」,在小說中也一一有更全面地呈現,若是我們能夠像主人公丁元英那樣擁有「天道思維」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對人生中的生存法則、職場經驗等等有很大的幫助,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改變人生。
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在《遙遠的救世主》中能夠窺得「天道思維」的門徑,對我們的人生是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再帶配上原作者豆豆的其他兩本經典著作,必然能夠讓人看了有所得、有所悟。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正版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