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你說說這件事到底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你無理取鬧了!"
女:「怎麼是我的錯了,我怎麼無理取鬧了,你不理解我,還大聲吼我!"
男:……
其實你和你的伴侶很多次爭吵的原因,是你只在意自己的情緒,而沒有跟對方共情導致的。大部分男人喜歡在跟對方交流的時候擺事實,講道理,大部分女人則喜歡抒發情緒,聊憤怒。
共情力這個東西,看似縹緲,實則在交流中無處不在。
01
共情(empathy)的心理學運用是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家羅傑斯提出的,簡單說來就是進入對方的處境和參考框架,然後理解對方的邏輯觀念、體會對方的情緒、情感,並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的。
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共情」這個詞,通常來理解,共情是一種情緒管理能力,是現實社交中或多或少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一種情緒工具。
共情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往小了說,共情能力決定著你是不是一個會聊天的人。共情能力強的人能察覺別人的情緒、情感,並能恰當地順應對方的感受,哪怕他們提出不同意見也往往是以補充的姿態提出,讓對方心情愉快。而「槓精」們則會把聊天變成辯論,忽視了對方已經開始厭煩的態度,直到把天聊死。
從大的方面說,共情能力還涉及到察言觀色,甚至審時度勢。猶太人有句諺語:「不要在別人都坐著的時候站著,也不要在別人都站著的時候坐著。」意思是說:做事情要看場合的整體氛圍,不要做與整體氛圍不符的事。與周圍人保持一定的一致性,更有利於我們融入社會。
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共情」給了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它是最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愛著的表達關心的方式。也是通過共情,人與人之間才能產生更深的聯結。
所以,共情是一件離我們很近、甚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事情,而共情能力也自然成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
02
共情能力如此重要,那麼如何提升自身的共情能力呢?
共情力包括以下這四種能力:
接納對方情緒的能力輸出自身情緒價值的能力引導對方表達自我的能力啟發對方探索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遇到溝通不順暢時,首先應該做到暫時將自身的需求放在一邊,嘗試以中立的立場進入對方內心世界。過程中多問自己幾個問題,他為什麼不開心?他什麼時候出現的情緒變化?那時候發生了什麼?怎樣做才能讓他開心……一點點去了解對方的感受與想法。
當遇到一些衝突時,我們可以讓節奏先慢一點,不急於對他人進行評判,自己言行儘量客觀時,我們才能還原事實的真相,讓共情力在生活中真正流動起來。
此後,想要體現自己的高共情能力、讓共情能力更好地發揮效用,學會正確去表達,如「xx事真的讓人很苦惱對吧?」「要是我是你,我肯定沒你做得那麼好。」「雖然沒有經歷過,但是我想我懂你的感受,也願意一直支持你!」……
03
提升共情能力不是為了正面幫助對方解決問題,重點在於給對方釋放壓力、製造情緒價值,這對於提升雙方相處感受,更好地提升感情深度有著重要作用。
共情是讓人與人之間從情緒、認知、觀念等建立「連接」,達成共鳴,讓溝通更有效,達成共贏的局面。善意是共情的原則,共贏是共情的基礎。懂得共情,我們才能在最合適的時刻使用最恰當的溝通方法,並超越各種差異,找到共贏的全新方式。
共情讓人歡喜,使人安定,它是一種可以訓練的能掌握的能力。通過看透別人的內心和靈魂,知道他人的想法,更是和睦家庭與和諧社會的凝結劑。
願大家學會共情,在物慾橫流的滾滾紅塵中參透世間的紛爭與隔閡,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