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們都知道善良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對人要和睦,處事要豁達。它如太陽一般溫暖,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它如泉水一般透徹,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隨著時間不斷生根發芽;善良是對生命的感恩,是一種至善至美的心靈境界;善良可以驅趕寒冷,用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生活就會處處明媚。
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
什麼時候是共情?所謂的共情,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感受。都說情商高的人,總是自帶光芒,而能夠決定高情商的一種品質,就是善良。
共情力就是一種高級情商。沒有共情,每個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島,只有學會將心比心,掌握共情的力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能自然舒暢。
記得,有一次唐國強在《快樂大本營》做嘉賓時,錯把何炅誤叫成何靈。一旁的何炅依然滿臉笑意地望著唐老師,沒有打斷他的話。
臺下的觀眾開始議論紛紛,何炅立馬向大家解釋:唐老師十年前就管我叫何靈,他當然知道我叫何炅,這只是我們之間的一個暱稱。言語間滿懷著尊重。
作為主持界的佼佼者,何老師救過的場實在太多太多,但何老師說,我不是情商高,只是讓彼此都舒服罷了。是的,何老師溫柔而有力量的話語,用暖場可能更為貼切。
但共情不是同情。很多時候,我們提到善良,就會想到同情心,它似乎是存在某種不對等關係,讓人會覺得有所虧欠;但真正的善良從來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平等的,溫暖的,含蓄的表達和體貼。
共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得的。
我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我們真的能做到這點的時候,與人相處會更加愉快,我們的心靈會收穫一份寧靜和幸福。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深以為然,良好的情緒流動,溫暖的共情能量,往往比溝通的內容更加重要。你側耳傾聽的動作遠比你點頭讓人舒服,你俯身平視的眼神遠比你微笑更有力量。
正如《共情力》一書中所說:「當你對他人表現出共情時,他們的防範意識會下降,積極的能量會取而代之。這意味著你可以用更有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善良有時候它是一個舉動,有時候只是化解尷尬和窘迫的一句話。善良從來就沒有標準,它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表達。學會共情,才能觸碰到別人心底的柔軟,才能真正走進別人的內心。願我們都能學會共情,與君共勉!
本文首發格物讀書(gewuliangzhi),
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晚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進步!